長期股權投資

長期股權投資是指通過投資取得被投資單位的股份。企業對其他單位的股權投資,通常是為長期持有,以及通過股權投資達到控制被投資單位,或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或為了與被投資單位建立密切關系,以分散經營風險。
取得長期股權投資要分三種情況,其投資成本的計量不同:
1、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取得,按對方賬面價值入賬,與本方支付的賬面價值存在差額的記入資本公積或盈余公積;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取得,按本方支付的公允價值入賬;
3、非企業合并取得,按本方支付的公允價值入賬。
持有期間的處理分成本法和權益法兩種:
1、成本法下,對方發放投資前的股利減少投資成本,超出部分作為投資收益,收到股利時,借:銀行存款,貸:長期股權投資或投資收益;
2、權益法下,
(1)如果投資成本小于應享有對方的份額,則其差額作為營業外收入,并同時調增投資成本;
(2)對方實現利潤,按應享有部分,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貸:投資收益,
宣告發放時,借:應收股利,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收到股利時,借:銀行存款,貸:應收股利;
(3)對方虧損時,借:投資收益,貸:長期股權投資、長期應收款(如果存在)、預計負債(如果還需額外承擔),實現盈利后按相反的順序和方向做。
成本法和權益法的適用范圍與核算都不相同:
成本法注重的是初始風險投資成本,受資企業的其他變動,投資企業一般不做調整。
權益法注重受資企業的所有者權益,只要受資企業的所有者權益變動了,投資企業也隨之進行調整。
投資單位采用成本法時,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不受被投資單位盈虧和其他權益變動的影響。只有在被投資單位分配現金股利的時候,才確認投資收益,相應的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受被風險投資公司的投資所有者權益變動的影響。因為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是需要根據被投資單位的所有者權益進行調整的。只要所有者權益發生變動,投資單位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就要相應的進行調整。所以在被投資單位實現盈利的時候,所有者權益的留存收益增加了,投資單位的長期股權投資要調增,確認投資收益,發生虧損時,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在被投資單位分配現金股利的時候,被投資單位的所有者權益減少了,所以要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確認應收股利。被投資單位其他權益發生變動時,也要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長期股權投資屬于金融資產,但是和金融資產是有差別的,長期股權投資如果符合金融資產的標準:首先就是要公允價值可以可靠計量,而且持有目的并非長期的,那就應該是作為金融資產核算,但是要注意一下如果你持股比例就是20%以上了,肯定是適用長期股權投資準則了。
所以金融資產準則核算的范圍可以理解成20%股權比例以下的,為什么是這樣呢?就是因為你在二級市場上買點股票期貨進來,很少有能買到20%以上的情況,如果有這種情況出現了那肯定認為你不僅僅是短期獲利然后出售那么簡單了,大家都會認為你是為了影響這個企業,所以就老老實實的當作長期股權投資核算吧。假如說買到了20%以下的股票了,公允價值還不能可靠計量的,即使是短期要出售的還是應該作為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條件還是很苛刻的。所以金融資產準則核算了20%股權比例以下的公允價值可以可靠計量的情況,而20%以下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則肯定是作為長期股權投資核算了,所以這個原則最好要把握清楚了。
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和成本法核算是最基本的核算了,合并財務報表中會涉及到長期股權投資的調整與合并抵銷分錄,難點還是在于權益法追溯調整,也就是形成控制以后,大智若愚的當家的沒有對權益法下新的水缸中的水進行核算,而在合并報表的時候集團公司可不是這樣,集團公司需要了解的是他所有的家當,包括增加的雨水(資本公積),所以這里就需要用權益法來重新核算之前的事項,對成本法和權益法的差異進行追溯調整。
為了進一步規范我國企業會計核算及其信息披露,更好地與國際會計準則(TAS/IFRS)趨同,財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發布了新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其中新的《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取代了原來的《企業會計準則——投資》,以更好地規范我國企業的長期投資核算與信息披露。新會計準則與舊投資準則相比。在核算內容、核算成本、計量、核算方法應用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