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險投資發展歷程簡要回顧

中國的風險投資業出現甚早。1984年國家科技促進發展研究中心在《新的科技革命與我國的對策》的研究中,就提出了“風險投資”的概念。次年發布的《關于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指出,“對于變化迅速、風險較大的高技術開發工作,可以設立創業投資給予支持”。隨后,中國第一個風險投資公司中國新科技創業投資公司(簡稱“中創”)于1985年9月成立,積極展開布局。在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前,中創便已投資十余個項目。
縱觀我國風險投資事業的發展,大體可以劃分為四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是醞釀期(1985年- 1996年)。中共中央1985年3月發布的《關于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標志著我國風險投資事業的開端。此后國務院陸續發布了一些建立風險投資基金和風險.投資公司的政策和規定,但是由于觀念上及體制上的障礙,科技改革與經濟改革未能保持同步,以及融資渠道不通暢、資本市場欠發育、契約關系不健全、分配制度不合理、知識產權不明確等等原因,致使我國的風險投資事業舉步維艱,發展極為緩慢。從1990年代初開始,境外投資者設立的一些中國投資基金開始投向我國境內。雖然在這些基金的管理者中不少人有著豐富的風險投資經驗,但他們多半認為在中國發展風險投資的市場環境還不成熟,因此絕大多數投資還是投向了已有企業的擴大再生產,真正從事風險投資的為數不多。
第二個時期是興起時期(1997年- 2001年)。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我國風險投資事業興起的條件也在逐漸成熟,而且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也形成了對風險投資的客觀需求。在國務院于1996年發布的《關于“九五”期間科技體制改革的決定》中再次強調要發展風險投資,一些部門和地區也在積極探索和推進。在這種形勢下,民建中央在1998年3月全國政協九屆一次會議上提出的《關于加快我國風險投資事業的幾點意見》的提案,受到了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和各界人士的關注,掀起了我國風險投資事業發展的熱潮。盡管還存在一些觀念、制度、法律等方面的障礙,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和失誤,但這個時期內我國風險投資事業確實得到了迅猛的發展。
第三個時期是調整期。從2002年開始,在世界經濟發展減緩及國際風險投資退潮的影響下,中國風險投資事業的發展也遇到了不少困難,進入了一個調整時期。
第四個時期是復蘇與繁榮時期。中國風險投資經過幾年的低迷期和調整期后,從2005年開始,中國的風險投資行業進入了全面復蘇期,而2005年特別是下半年的發展情況,使得中國的風險投資事業進入了一個快速而平穩的發展階段。總的說來,風險投資的回暖與快速前進,首先與世界經濟逐步擺脫蕭條,投資信心持續回升有關;其次,與中國的宏觀經濟發展態勢、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各級市場不斷放開、風險投資行業得到逐漸重視以及相關政策制定與出臺,都有著不小的關系。
現在,數百億的資金已由各風險投資公司帶入中國市場,首先鎖定幾家最高學府如北大和交大的學術研發團體,刺激年輕人創業的雄心,帶動市場的景氣。尤其在去年數家官方色彩較重的風險投資公司松綁,在投資組合上開始擁有較大的空間。而風險投資業在引進外資方面,也是今年的重點之一。各國風險投資業者紛紛在上海及北京等商業重鎮探路,投資項目也由1984年的1856個(集資26.51億美金,實際使用金額12.58億美金),激增至 2000年的22347個(集資623.97億美金,實際使用金額407.15億美金),足足上升了幾十倍。截至2000年底為止,約有三分之一的中國企業獲得國外的投資支援。
但由于目前我國的外資多投入在中國IT產業與生物科技兩大主流產業之上,風險投資業對其他產業的影響,仍然有待觀察。而中國目前致力于建立健全的資金退出機制及知識產權的保護法規,這些對于有志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風險投資業者,無疑是個利好消息。
根據其他國家的經驗,一般而言,風險投資事業的發展均受到當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并與該國科技產業發展策略密切結合。為鼓勵資金流向高科技風險投資事業,各國政府經常會給予稅收減免的優惠,同時在軟、硬件投資環境與證券市場上也會有很多的支持。所以,在我國風險投資發展的道路上,我們不免也要走過這個過程。正如文章開頭所說,風險投資在我國的發展是同時面臨機遇與挑戰的。我們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改善自身的投資環境,進而將機遇轉化為可以看見、可以觸及的、有實際利益的機會。以目前的情況看,要發展好這個事業,看來還需要不斷探索和實踐才行。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
精華文章(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