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传沈娜娜mv免费观看,自述被啪的最爽的一次,久久久久亚洲精品,香蒸焦蕉伊在线,国产网战无遮挡

吳曉波頻道100天報告:缺乏人格化特征的媒體品牌將失效

2014-08-18 項目

展示量: 6248
吳曉波頻道100天報告:缺乏人格化特征的媒體品牌將失效

當互聯網將傳統世界徹底顛覆的今天,從舊世界沖殺出來的我們,當有足夠的勇敢進行自我解構,用互聯網來反抗互聯網。

“天下事,在局外吶喊議論,總是無益,必須躬自入局,挺膺負責,乃有成事之可冀。”這句話是曾國藩所言,雷蒙·阿隆也講過類似的話,他稱之為“介入的旁觀者”。

5 月 8 日,我“躬自入局”,由旁觀而介入,開出吳曉波頻道,今天,恰逢百日,乃有報告。

好文章比你想象的走得更遠

吳曉波頻道的公號訂戶數,在 6 月 8 日突破十萬,到百日時為 24萬。每周兩個專欄,圖文閱讀率為 21% 到 80% ,最高一篇的閱讀量超過 20 萬,如果加上其他公號和微博平臺的轉發,閱讀量可能需乘以十倍。也就是說,自媒體的文本傳播效率為前所未見,好文章比你想象的走得更遠。

視頻在愛奇藝每周一期,均集點擊量為 84 萬,從后臺數據看,收視人群約 65% 為男生,與公號訂戶特征一致,平均收視完成率為 14% 左右,高于一般娛樂節目的三到四倍。另一個讓我非常吃驚的數據是, 87% 的人是在移動客戶端收看節目的,世界真的已經“小屏化”了。

從 6 月下旬開始,自發組織的城市書友會出現,到百日時,已有三十個城市組建了書友會,其中,九個城市選出了管理員,他們負責各自城市的讀書活動;我特意推薦了“羅伯特議事規則”給同學們,這是第一次書友會必須共同學習、分享的環節,在討論任何事情之前,我們應學習如何討論,這是公民民主素質的基礎教育。我原本的讀者年齡應在 50 后到 70 后之間,而參加書友會同學的年紀大多為 80 后乃至 90 后,這是讓我非常歡喜的。當然,這有巴九靈同學的一份功勞。



把核心生產權利還給讀者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這是互聯網產品的特性,所以,頻道一百天的運營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我進行了三次“知識產權實驗”,得失心知。

第一次實驗是關于商業化運營。

7 月 8 日,我發布“知識產權實驗”第一號,宣布在文章中插刊商業廣告,“為了讓寫作者寫得更好,首先要讓我們活得更好”,同時,我希望“所有轉載我的專欄的公號、平臺,在轉走文字、圖表和照片的同時,請帶走我的廣告;你們尊重我的工作,其實也是尊重你們自己的工作。”為此我還專門就“開始在專欄中插刊廣告”做了一個投票, 7550 人參與,約 23% 反對, 7% “愿意付費閱讀,但不愿意看到廣告”, 71% “支持這樣的做法”。

結果是,廣告插刊并沒有引起反感,但“轉載帶走廣告”完全無效。在這一百天里,大多數公號在轉載文章時會提示出處,但全部剝離了廣告。這種生態是值得討論的。



第二次實驗是關于平臺化運營。

7 月 18 日,我發布“財經創作平臺計劃”,推出“薦文”欄目,邀約大家為頻道寫稿,同時還在公號里招募六位獨立審稿員,他們將負責從投稿中選出好文章,最后由我審定刊出。運行兩周后發現問題,來稿五花八門,質量良莠不齊。于是在 8 月 11 日,迭代推出“話題墻”,向訂戶征集他們關心的話題,由獨立審稿員精選,每周掛出十個財經話題,公開 PK 征稿。

我想做這樣的一個實驗:把選題權、寫稿權和審稿權——這三個文本生產的核心權力,都一股腦兒地還給讀者,從而形成一個互聯網生態下的、近似“失控”的文本生產平臺。眾所周知的是,財經寫作的專業性很強,所以財經媒體的生產成本最高、管理難度最大,我希望用互聯網的思維重構財經內容生產的流程。這個實驗才剛剛開局,卻也是我迄今最為興奮的一點。


第三次實驗是多媒體化運營。

從 7 月中旬開始,我在愛奇藝的視頻節目中大量增加了視頻與公號的互動環節,比如,提示觀眾去公號收看一篇與本期節目相關的專題文章,發起一個讓觀眾和訂戶可以共同參與的主題活動,等等。從后臺看,這些環節的設計激發了年輕觀眾的參與性,多媒體的發酵效應是顯著的。再接下來,“視頻—公號—線下書友會”又可能構成為一個閉環的生態模式,這將是吳曉波頻道在未來要探索的方向。

一切價值都將重估

這過去的一百天,在我二十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是最忙亂、焦慮和亢奮的一百天。我在打一場完全陌生、毫無取勝把握的一個人的戰爭。

傳統寫作者和媒體,從紙質狀態向移動互聯網狀態的大轉移,帶有強烈的“自毀+重生”的特征。在過去的很多年里,媒體業態的進化是線性的、資源就地重整性的,好比在一塊土地上,扒掉老房子,重新建一個功能更豐富的新房子。而此次轉移,則不是“舊房重修”,而是“異地新建”,所有的舊世界里形成的價值都必須被重估,比如品牌,比如專業流程,比如商業兌現方式,比如讀者勾聯模式,如此種種,有多少可以被帶進新世界,有哪些將被徹底顛覆,至今都是未知數。很多寫作者及媒體的困局正在于:人人都知道舊世界要崩塌了,但沒有人在新世界找到生存的辦法,大量的“死亡”、萎縮正在這次大轉移中慘烈地發生。

一百天里,我一直在追問的問題,均與上述困境有關,以下結論,是個人不成熟的觀點:

媒體品牌:絕大多數、缺乏人格化特征的媒體品牌,變成了“沉重的十字架”,將在新世界里失效,我的老同學邱兵創辦澎湃,毅然舍棄苦心經營了十年的《東方早報》品牌,確是明智而有勇氣的行動。

讀者資源:絕大多數的紙質讀者資源因閱讀場景的改變而沒有被轉換的價值。

創作流程:自上而下、缺乏互動的創作流程將被徹底拋棄。

發行資源:全部的發行渠道沒有被轉換的價值。

有意義,但需要被價值再造的資源則包括:

核心內容能力:在非線性、社交化的移動互聯網環境中,優質內容具有強大的傳播力和黏性,這是寫作者萬不可妄自菲薄的地方,關鍵在于,內容需要被置于一個垂直、互動的狀態下,而其兌現將更多的以流量分成和產品創新的方式發生。

廣告資源:很多人將廣告視為“老錢”,我深不以為然,在這一百天里,我接觸了眾多傳統公司 CEO ,從賣電器的到賣奶粉的,他們的困擾都是“如何在新媒體里投放廣告、重新找到消費者”,這是一個 500 億級市場,也就是說,廣告主與媒體業者面臨的困境是一樣的,兩者亟應互相擁抱,攜手探索。在這里,我必須感謝寶珀,他們對我的盲目信任現在看來是值得的。

近年來,我癡迷于德里達的解構主義哲學,在這位“法蘭西壞孩子”看來,當今世界“真理不在場,中心不可及”,所以人們應“出自于哲學,反過來對抗哲學”,“通過一種雙重姿態、雙重科學、雙重書寫,將傳統的二元對立顛倒過來。”當互聯網將傳統世界徹底顛覆的今天,從舊世界沖殺出來的我們,當有足夠的勇敢進行自我解構,用互聯網來反抗互聯網。

作者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創投分享會立場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Copyright©創業(ye)聯合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商務與客服聯系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