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私人導游來襲,監管又被倒逼

P2P之風吹進導游領域
在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去中心化傾向日益明顯。前些年流行起來的微博,體現的是資訊去中心化,所謂“人人都是小記者、人人都有麥克風”。近年P2P金融、P2P租車、P2P租房都是實體經濟借助互聯網的去中心化嘗試。將P2P理念發揚光大的美國公司Airbnb,估值超過100億美元,進一步激發了國人的創富熱情。
如今,P2P之風又吹進傳統的導游領域。跟團游不自由,自助游“找不著北”,請當地人做自私人導游,費用不高還能加深對當地風土、文化的了解,可謂兩全其美。
今年四月某網站進行了調查,六成網友表示支持“私人導游”。去哪兒則悄然上線“當地人”。
三個先行者樣本
打開去哪兒APP,可選擇的國內旅游目的地有200多個。選擇北京,有186位“當地人”提供服務。身份五花八門,有“旅行社資深持證導游”、有“北京丫頭”、有“租車師傅”,還有“地道北京土著,咨詢不陪同”。對于與私人導游服務相關的風險、糾紛,去哪兒的態度是 “只提供平臺,不監管交易”。
假日陽光是去哪兒的供應商(也有自營網站),聯絡了3000多位持證導游,可在100多個城市提供“私導、包車、酒店、門票一步定制”服務。 據悉,假日陽光不滿足“去哪兒供應商”角色,正積極研發、準備推出APP。
今年7月,一家北京公司推出的應用——“金牌導游”上線。該應用一級菜單給出五個選項:導游、包車、金牌套餐(導游+包車+用餐)、景點講解、私人訂制。目前,金牌導游只能在北京提供服務,“其它城市陸續開放中,敬請期待”。這是邊在北京“種試驗田”,邊圈風投的節奏。
前些年,攜程、藝龍、去哪兒、途牛、同程等在線旅游機構主攻機票、酒店,解決游客行和住的問題,聚焦于“在路上”這個階段。其實,決定旅游體驗的是玩這個環節,導游+包車才是核心的服務。好比外出吃大餐,打車、預定座位是外圍服務,就餐環境、菜肴是核心服務。
而且,機票、酒店預訂競爭過于激烈,相比之下私人導游、旅游包車的想象空間極大。預計除了去哪兒、假日陽光、金牌導游之外,陸續會有一批玩家進入這個領域。
創新倒逼監管
任何領域的去中心化都會觸動舊有的利益格局。今年以來,圍繞打車應用、互聯網金融、智能用車,既得利益者向監部門“哭述”,監管部門封殺、叫停的戲碼一輪輪地上演。
關于私人導游,官方的說法是:導游必須經旅行社委派。因為根據《旅游法》,旅游經營者指旅行社、景區以及為旅游者提供交通、住宿、餐飲、購物、娛樂等服務的經營者,“當地人”并非合資格的服務提供者。此外,《導游人員管理條例》規定:“導游人員進行導游活動,必須經旅行社委派。導游人員不得私自承攬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直接承攬導游業務,進行導游活動。 ”
旅行社則表示: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和認證,當地人做導游的服務質量不可控。一缺對履約的監管,二沒有服務質保障,三存在安全方面的隱患。
監管部門和旅行社的說法有理有據,而游客對私人導游這個新生事物還處在觀望階段。雖然網上調查獲得一片叫好,但去哪兒網的實踐并沒有“叫到座”。提供服務的北京“當地人”從幾個月前的近600人縮減到現在的不足200人。盡管去哪兒、假日陽光、金牌導游的商業化運作雖然還在試水階段,但已經引起社會各界及“有關部門”的關注,倒逼監管部門盡快拿出方案。近日,有傳聞說旅游監管部門正在醞釀叫停私人導游。
與P2P租車不同,私人導游很難封堵只能疏導。所以,后者的政策風險較小。監管部門治理私家車參與出租車運營,最關鍵的一著是要求相關車輛產權在派出公司,私人怎么可能把車過戶給出租公司呢?旅游監管部門治理私導無非要求兩點:一是持證,二是旅行社派遣。如今教育水平普通提高,具有高中、大學甚至研究生學歷者,想當專職或業余導游,花個把月時間考個“導游員資格證書”不在話下。旅游社委派更不成問題,一紙勞務同而已,監管部門很難甄別、禁止。
總之,互聯網公司提供平臺、旅行社提供合法性、個人考證并提供服務,這個體系是合法、有效的。比較大的變數是用車,如果私人導游開著自己的私家車怎么算?
(53篇近(jin)作見微信公(gong)號ThomasLee126 )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biao)簽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