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民工”胡振宇:翎客航天帶來的是一個時代

8月16日,“騰訊產品家沙龍:90后企業家專場”在深圳舉行,本文是翎客航天創始人胡振宇的分享內容。
胡振宇,翎客航天創始人兼CEO,動了看似不可能的奶酪,成立國內首家從事航天系統產品研發制造的民營公司,做中國人自己的私人航天。
一. 我的中學,我的炸藥
先用一個小實驗來介紹一下我自己。這里有一包炸藥我從高中研究到大一,它曾經是倫敦地鐵爆炸案用的主要的材料。從初中開始學化學起我就愛上了炸藥,化學學了不到兩個月我便開始在網上找各種信息,嘗試自己調配炸藥。初三那年的11月,因為沒有安全知識,我在調配一瓶總量有200克的炸藥時,整瓶炸藥瞬間劇烈燃燒,溶化的鋁把我的手燒熟了。從此我父母對我這個愛好進行了嚴加管制,連每天的零用錢都控制在2塊以內。每天回家父母都搜我書包,看看有沒有新買的化學藥品或者實驗器材,發現了就直接丟掉。
這些并沒有遏制我的喜好和探索。高中之后我和同樣喜歡化學的小伙伴每人每星期捐出一點零花錢,組建了一個共同的實驗室用來做炸藥。每周末都會把方案、流程寫好,計算好公式,這樣維持了半年。2008年4月的一天晚自習課間,我引爆了指甲蓋那么多量的炸藥,學校把我父母叫來處理這件事。我父母覺得指甲蓋那么多的量自己處理一下就行了,沒想到我回家倒騰了半小時,收集出來了五公斤炸藥。這東西自己處理實在不安全,我母親就大義滅親報了警。晚上12點,公安局派車把我接走了。那晚我發現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原來高科技犯罪跟普通的犯罪有很大的待遇差別。那時另外一個審訊室里有個和我年紀相仿的人因為搶劫被抓起來,警察對他特別粗暴,但對我就會端茶倒水,非常想了解我是怎么樣做這個事情的。后來他們開車把炸藥拉到郊外處理掉了。
當時校長堅持要開除我,公安局副局長語重心長地說,這孩子流入社會危害更大。我就這樣很幸運地重返了校園。
二. 我的大學,我的火箭
中學時候,我的整個桌子里沒有其他書。不管什么課我都看化學,還因此被物理老師當著全班面把書撕掉,因為上面有我做的很多化學筆記。那時候我真是對應試教育痛恨到了極致。本以為自己可以通過化學競賽保送到大學,誰知世事難料。當時我發揮很差,沒有拿到保送資格。最終我以體育特長生身份和一個很差的高考成績優惠進入華南理工大學,被統一安排到了工商管理專業。
上大學后,很多資源都縮緊了,不能再像高中一樣在家里偷偷摸摸藏一些藥品。好在不久我就發現了新渠道——在一個科技論壇上當版主。我可以看到每個人的IP地址,就自己聯系了一些廣州的小伙伴,其中一個人從初中開始做火箭。當時我就覺得論壇這東西太好了,里面涉及到非常多的知識點,每天都有不同領域的事情有待你發現、學習并且馬上實踐出來,讓人很有成就感。 2011年9月,我聯合了廣州一群大學生組建了第一個完全由學生組成,沒有任何外界支持的獨立研究探空火箭的團隊。剛開始兩期項目做得很簡陋,既沒有資金、設備也沒有場地,實驗室就落戶在中大的公共實驗室,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我們只能用市面上最容易買到的一些PVC管去做箭體,燃料只能在走廊里面熬制,非常山寨。
在成功發射火箭之前我們還有過幾次不幸的嘗試。
2011年11月,我們進行了第一次發射。頭一天我們非常沒腦地請到了廣州日報的記者,結果第二天一早就接到空管局的電話,說你們不許發射,如果發射的話后果很嚴重。壓力之下,我們只好把它轉成了一次地面測試,非常成功。如果當天順利發射的話,應該是一次很完美的實驗。
這里還有一個讓我記憶最深刻的實驗,為了去進行這個仿真,我們必須采集到發動機的推力跟壓力數據。當時把剩下最后一點點錢全部擠出來做了一個地面測試平臺,可以在發動機工作的時候,采集到必須的數據。為了省錢我們甚至連一塊鋼板都買不起,就拆了實驗室的抽屜做了一個平臺板。做這樣的一個設備從頭到尾做下來大概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測試的頭一天晚上干到了5點半,睡了半個小時。安全起見,一大早凌晨6點人還比較少的時候,我們就拉著這大概有30多公斤的設備,跑到了大學城的外環。原本心想這個事情應該會很順利,可就在按下點火的時候,所有的努力、心血,一個月熬了多少個通宵才做的一個設備一瞬間就炸為了烏有,數據也沒有采集到。
那時候我們實在沒有辦法了,還是希望能夠把火箭發射上去。第二期項目的時候,硬著頭皮去做了火箭。但是很不幸,在發射場按點火的一瞬間,它又在發射架上爆炸了。所以我覺得什么事情都不會像想象中那么順利,就像現在很多人做創業一樣。
三. 終于成功發射
幸運的是,當時一個校友看到了我的報道,又提供了10萬塊錢的現金無償資助我們。我就把我的團隊召集過來,像打了雞血一樣,想都沒想就參與了第三期的項目。
我們覺得一個東西想做好的話,必須先從基礎做起。所以我們最開始做發動機測試的樣品發動機只有30毫米的直徑,100毫米的高度,一共做了11臺。科研這個東西一定是在你反復試錯中才可以慢慢去進步、慢慢去進行。一個月之內我反反復復做了很多次測試,其中前八次基本上都是點火之后馬上爆炸,第九臺發動機測試的時候,它正常工作了。自此之后我們的發動機從這么小開始做大,再做到75毫米的口徑。最后做到發射的這一探空火箭的發動機,有1.5米高,重30多公斤,它都是一直非常順利、非常穩定地去工作。所以只有一步一個腳印才可以不斷地試錯,才可以讓你的產品做得越來越可靠、越來越安全。
時間很快就到了2013年的7月28號,那天正逢我們論壇每年的聚會。有20多個愛好者參加,其中有一大半都是互相不認識,里面不乏高中生和大學生。每個人看到這個火箭都很想參與進來,希望竭盡全力把它發射升空。這些素未謀面的愛好者扛著鐵鍬,大中午在還沒修好的高速公路上走了三公里多,抬著發射架進了沙漠里面。大家齊心協力把這50多公斤的火箭組裝、安頓在發射架中。為了保證安全,我們還挖了一個人孔的掩體。那些高中生拿著鐵鍬挖了幾百公斤的沙子,裝在沙袋里面一個個壘起來,才保證我當時在離火箭沒有20米的地方能夠安全點火。兩個小時之后,7月28號下午兩點,這個火箭直射蒼穹。這里面肯定不是我一個人的力量,如果沒有當時那么多愛好者的支持,絕對不會有那么成功的發射。
這個項目中有很多東西意想不到。我發現愛好者的優點是他會竭盡全力什么都不顧地將這個技術做到極致,缺點是愛好者缺乏非常好的時間規劃,做事時間性跟約束不是很清晰。所以那個項目可以說是延期很嚴重。
四. 我的團隊和苦逼創業史
這個領域仍然是我熱愛的地方,我希望把它做大做強。所以我需要跳出來,去做一個真正能夠按公司方法,有板有眼,有時間規劃,非常嚴苛地進行科研項目的一個公司。于是2014年1月2號,我在深圳注冊了國內第一家從事系統產品、系統航天產品制造的民營公司。
我解釋一下系統產品的區別。在此之前已經有很多民營的企業參與到了航天的零部件制造。就相當于有一個公司在做輪胎,而我們公司是在做一整輛車,并且我們不希望有太多的采購。所以我們發展至今,其中90%以上的實物程序、各種需要的組件、技術都是我們自己去研發、制造的。
這里介紹一下我們團隊的框架。我們有三個合伙人,一位叫嚴丞翊,本科香港科大物理學學士,后來被推免到了密西根讀航天學的碩士。在美國工作了兩年之后,來國內讀了清華大學的博士。為什么這么優秀的人會加入我們的團隊,有兩點原因:
第一,我們團隊足夠開放,對任何的錯誤都給予支持的態度。只要找到錯誤的原因,即使實驗失敗我們也覺得它是好的,因為你可以預見到以后可能出現的情況。
第二,他個人的身份問題。他是香港人,在美國的時候想進SpaceX,因為沒有美籍的身份,不能進入。來中國他本來可以進航天院,但是因為要求他必須從港籍改成大陸戶口,而他不愿意放棄自己的身份,國內的研究院也不能去接受他。
于是就在這兩點契機之下,我們很愉快地組成了一個團隊。他在團隊中給我們帶來最新的科技資訊,最先進的設計理念跟系統架構,他是我們團隊中的眼睛。我自己因為之前做過幾期探空火箭項目,所以對實際操作會更加地熟悉。我目前在團隊中負責的是運營規劃跟一些初步方案的框架搭建。另外一位合伙人吳曉飛雖然在我們三個人中學歷最低,只有中專畢業。但是他是我們團隊中能夠把一個設計變為產品的核心人物。他的機加工已經做了6年,所以他對每一種材質、工藝的選擇都有特殊的敏感性。
這就是我的團隊,我們經常戲稱自己是火箭民工。
跟每一個90后的創業者一樣,創立之初的每天都很苦B。那時我存折里面只有2000塊錢,天天擠地鐵坐公交辦理公司注冊。當時有一個事情印象很深刻,我在注冊完一個月之后才慢吞吞優哉游哉走到了國稅局的門口去做稅務登記,結果因為拿了營業執照后一個月之內沒有注冊,需要交罰款。對于當時500塊租金的實驗室,300塊錢罰這個損失太大了。但我覺得花錢買教訓也是好事情,點點滴滴都是你成長中需要積累的。受了越多的苦,才讓你對這個事情體會更深、感受更多。
我們現在還沒有結束首輪融資,仍然很多地方非常緊缺。在鄉下一個小院子里面做了最近這次測試,測試完成之后雞飛狗跳;有次車上有將近4噸的設備,全都是我們靠人力拿著叉車,一個個挪、壓、抬上去的。這就是我們現在的情況,但這些東西再苦再累都無所謂。
五. 太空探索,一個沒有終點的命題
雖說我們現在的水平并不是很高,但是成長速度應該是國內航天界前所未有之快。三年前我對火箭一無所知,但是今天,我們只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就把一整個液體火箭發動機的測試系統、控制系統跟一臺新一代的發動機制作完成。
很多記者問我一個問題,你們的成立到底能為中國的航天產業帶來什么?是非常新穎的超前技術還是在投資界成為一個新的風向標,變成一個新的未來產業給大家帶來高額的利潤?我可以說都不是,我們現在的實力還很脆弱,與已經經營了幾十年的國企相比,還有非常多的東西需要自己努力。最重要的是有足夠快的成長速度。
有一個記者問我,SpaceX近日說多少年之后要飛入太陽系,多少年之后要統治整個銀河,這會不會是一個在技術上或資金上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也同樣有人問我,翎客會不會因為資金或者技術的瓶頸導致創業失敗。我想說,太空探索是一個沒有終點的命題,所以對于SpaceX和翎客本身都只有階段性的目標。
六. 翎客航天帶來的是一個時代
翎客能帶來什么?我覺得翎客帶來的是一個時代。會有越來越多的愛好者、研究員投入到這場革命中,進行無畏的、不怕失敗的一場航天產業的革命,很多人都會在試錯中成長,各種新興技術在沒有任何約束的情況下得到開發、驗證、最后得到應用。
翎客需要做的事情是成長自己,并且呼吁更多的人參與進來,無論是對手還是隊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去促成行便產業的商業化跟民營化,最終的影響仍然是對整個產業的良性刺激與循環。所以無論翎客在幾年后,是不是因為資金或者技術的瓶頸失敗,我都覺得那不是一個句號。我仍然會去不斷地學習自己、不斷地捉到其他的資源,將這個事業作為一生的追求一直持續下去。在翎客的成長史中,永遠沒有句號,它只有每一個完美的節點跟逗號,沒有任何事情可以影響我們、阻擋我們,也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擋科技的進步。
無論飛得多遠,歸根結底都是一個時間問題。謝謝大家。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創投分享會立場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搜索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