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公司瘋狂并購已達520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影視公司”愈演愈濃

湘鄂情的名字正式在深交所抹去,從今以后,江湖再無湘鄂情,取而代之的是“中科云網”。湘鄂情老大孟凱很高調,“賣菜難道要終身賣嗎”、“別人說我傻逼,我覺得自己牛逼”云云,語出驚人。不容否認的是,這個曾經的餐飲界老大哥已經退出歷史舞臺,新的時代來臨了。在眾多轉型影視、新媒體的公司中,湘鄂情只是其中一個。
如今,養豬的、養牛的、賣菜的、賣煙花的、做汽車的、煉鋼鐵的都流行跨界收購影視公司。這個夏天很瘋狂,影視公司就是那只站在風口上的豬,不斷造就一夜暴富的神話。前兩天,周鴻祎拉攏鄧超做VC,鄧超一出現,創業者都紛紛圍上來求合影,人家“憑一張臉”就能吸引無數商業計劃書。周鴻祎說,娛樂圈和科技圈應該跨界。任泉、李冰冰、黃曉明、胡海泉、鄧超都來做VC,時代變了,2014年,資本市場的關鍵詞或許應該是:跨界娛樂。《首席娛樂官》獨家統計,截止到8月26日,今年以來共發生60起影視公司并購,累計資本近520億元,其中,超六成為跨界并購。
不過,資本市場顯然容不下這么多影視公司。三年之后,這些影視公司將迎來上市后首次業績大考,行業洗牌即將來臨。《首席娛樂官》特約文化科技行業知名投資人曹海濤為大家解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影視公司”。曹海濤挑選了八個典型案例,深度解析跨界影視并購的來龍去脈。在他看來,對于上市公司,這是一個“市值管理”的時代,對于影視公司,這是一個“后會有期”的時代。
近期的影視公司并購案,可以看成是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影視公司、尤其是民營的影視公司上市進程基本處于停滯狀態,作為財務投資的股東們已經成為了這些民營公司尋求“資本解套”的最大壓力方,也可以說是動力方。上市公司、尤其是有強烈“市值管理”需求的公司,對于公司的“大文化”概念、業績增長、企業轉型方面,可謂是“求賢若渴”。就這樣,2013年開始,一場轟轟烈烈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影視公司”,愈演愈濃了。
最早吃螃蟹:長城影視借殼江蘇宏寶2013年8月9日,江蘇宏寶終于推出重磅重組方案。國內知名的電視劇制作發行企業長城影視將入主江蘇宏寶,公司主業將由原來的五金、光伏組件制造徹底變更為電視劇的制作發行。長城影視估值22.91億元。做五金的江蘇宏寶自從2010年的新能源轉型一度失敗后,深陷泥潭,股價低迷。江蘇宏寶和長城影視都在江浙一帶,長城影視在江浙一帶是眾人皆知的當地影視老大,除了明星、編劇、制片人、高管的陸續入股,江浙一帶的資本方賽伯樂、橫店控股等創投機構以及一些大集團的企業家個人加磅投資,讓長城影視的資本資源不斷擴大。長城影視擁有61名股東,而這種股東結構在影視公司中屬于相當多的,長城影視的資本積累相對來說要“厚實”的多。但是即使這樣,并購可謂一波三折,先是遭到實名舉報,之后證監會有提出了24個問題需要解釋說明,之后又要求解除配套融資計劃,然后又涉及違法被稽查而暫停,最后獲得有條件審核通過。上市是難的,借殼也不輕松。
最念家:海潤影視借殼申科股份6月22日晚間,申科股份公告稱,公司擬將除募集資金余額以外的全部資產和負債置出,并擬以發行股份方式收購置入資產海潤影視100%股權。交易完成后,申科股份主營業務將由滑動軸承生產銷售轉變為電視劇制作發行,劉燕銘將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海潤影視此番借殼估價25.22億元,增值率336.08%。海潤影視最早接受美元投資,之前一直準備在香港上市,但是由于香港市場市盈率低,發行價低,A股影視企業市值屢創新高,使得這個漂在江湖好多年的“孩子”越來越想家。美元基金股東撤出,一場中國創投的選美招標會開始了,最終無錫國創基金、寧波軟銀天源基金、云南中民云力基金、廣州西域至尚基金、北京德同長通基金、福州萬家興業基金、武漢雷石信誠基金、普凱沅澧基金、富坤文化傳媒基金、中歐卓越南通基金、浙江七弦基金、蘇州貝塔基金、金燦金道基金、蘇州啟明基金、北京七弦清風基金、上海潤熙基金、盈峰創投Ⅱ期基金、昆山雷石雨花基金、新疆聯創永津基金、上海聯創永沂基金、永宣永銘基金入選了海潤大家庭。其實海潤的這次借殼也是不成功便成仁,當時吸收國內投資機構的時候,利潤對賭以及并購退出的要求早已達成一致。如果并購失敗,那會向多米諾骨牌一樣崩塌。當然,海潤是幸運的。
最迂回:泰亞股份并購歡瑞世紀7月17日晚間,停牌半年多的泰亞股份發布重組預案,稱擬以所持的全部資產和負債與歡瑞世紀全體股東所持的歡瑞世紀100%股權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此項并購的巧妙在于,泰亞股份7億資產“蛇吞象”27億資產的歡瑞世紀,卻不構成借殼!控制人變更和收購資產大是衡量借殼的兩個關鍵指標。此次收購資產規模雖大,但上市公司控股權卻未發生變更。歡瑞世紀是一個“大佬云集”的公司,股東包括楊冪、杜淳、賈乃亮、何盛銘、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光線傳媒、掌趣科技、海通直投等。大佬的公司一定是大佬的玩法,即使歡瑞世紀不被泰亞股份并購,其上市公司股東們也會拉它一把,強強聯合。陳援是一個非常聰明的老板,歡瑞世紀這幾年的突然崛起更是說明了文化產業這個傳統行業這幾年快速發展的最關鍵原因--資本。業界認為歡瑞世紀的這次并購其實是變相借殼,雖然現在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沒有變化,但是實際控制人會在之后幾年陸續減持,成就歡瑞世紀的迂回借殼上市。不管怎樣,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借口,畢竟不能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這是一個成王敗寇的時代。
最智慧:萬好萬家并購青雨影視青雨影視一直以孫紅雷的入股和《潛伏》的制片方而在資本市場上小有名氣,但漫長的IPO等待早已讓其不得不尋找更好的資本路線。在無數次的并購談判無疾而終后,終于,萬好萬家8月末公布并購公告,擬以30.65億元的總價收購青雨影視、兆訊傳媒、翔通動漫三家文化傳媒公司100%股權,預估值分別為7.13億元、11.01億元、12.3億元。與歡瑞世紀的案例一樣,此項收購亦繞開了借殼上市。借殼上市的標準需要兩條同時滿足:一是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二是上市公司向收購人購買的資產總額占上市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的前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合并財務會計報告期末資產總額的比例達到100%以上。萬好萬家的玩法是雖然實際控制人變化了,但收購資產總額未達到100%。由于萬好萬家向浙江省國資委購買的資產僅為其下屬的浙文投資持有的青雨影視3.9264%股權,交易作價2807.36萬元,不超過萬好萬家2013年末總資產額7.18億元,上市公司向收購方購買的資產總額未達到100%,并不屬于借殼上市,這樣證監會審核通過的成功概率會相當的高。
最趕巧:中技控股并購儒意影視8月18日晚間,中技控股公告非公開發行預案,擬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不超過86.7億元,用于收購點點互動科技、點點互動游戲、儒意欣欣影業三家公司,以此進軍游戲和影視行業。其中,儒意欣欣影業估值15億元。《老男孩之猛龍過江》熱映之際,出品方儒意影視被中技控股并購。中技控股的主營業務為預制混凝土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的好不如并的巧,不會有太多的投資人知道儒意影視,但是《老男孩之猛龍過江》即使沒看過也會聽過,印象分還是重要的。儒意影視,這個80后老板柯利明執掌的公司為80后的新一代文化創業者樹立了標桿,影視公司逐漸從大佬時代向新秀時代過渡,而影視的核心就是創意,創意的與時俱進更需要新一代影視人的弄潮。但是,中技控股的并購之路并不順利,年初的一次停牌并購也是不了了之。同時,這次并購點點互動的網頁游戲公司的對價也將近60億,利潤對賭不亞于A股上市的游戲公司。其實,中技控股一向是資本市場的高手,2013年剛剛成功借殼上市,2014年又在并購上大展拳腳。
最辛苦:禾盛新材并購金英馬禾盛新材“兩步走”收購金英馬:自2014年1月30日發布收購金英馬影視26.5%股權以后,2個月后禾盛新材再度出手,幾乎將金英馬全部納入麾下。4月17日晚間,禾盛新材發布重組預案,擬以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方式收購金英馬影視72.38%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交易完成后,公司將持有金英馬98.88%股權。金英馬是非常老牌的影視公司,如果從中國的民營影視公司的歷史來看,可以一直活到現在的,金英馬絕對可以數一數二。而金英馬的創始人滕站更是馳騁江湖好多年,做人、做事一直受到業內敬佩。但是,資本的性情卻是另外一種味道,先是中視傳媒收購金英馬告吹,之后禾盛新材并購金英馬質疑不斷。其實,從投資的角度看,公司的控股方與管理團隊利益不一致是最讓人頭疼的。雖然過程比較辛苦,但是目前中國的民營影視公司,最關鍵作用的是老板,如果說之前是資本經驗不足或者是流年不利的話,從長期看,金英馬將來必將重樹輝煌。
最逢時:皇氏乳業并購盛世驕陽皇氏乳業6月3日公告,5月29日,公司就對盛世驕陽實施股權投資事宜與徐蕾蕾簽訂協議,徐蕾蕾為盛世驕陽大股東(持股52.82%)。雙方約定,在盛世驕陽2014年度扣非凈利潤不少于6000萬元、收入不低于2.5億元、且運營收入不低于業務收入25%等條件均滿足的情況下,皇氏乳業有權以增加投資或股權收購的方式,取得盛世驕陽股權直至獲取控股權或控制權。收購之時,盛世驕陽100%股權估值不少于7.5億元。“一劇兩星”的出臺,讓影視公司的發行蒙上了陰影,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案,只有“新媒體”。盛世驕陽是中國領先的新媒體影視節目整合、發行和運營公司,可以說它是中國影視網絡版權運營商的領頭羊。其他的并購大多是對傳統的影視制作公司的并購,而盛世驕陽擁有的是文化創意和互聯網的雙輪驅動,皇氏乳業的這次并購使其在二級市場擁有了影視和互聯網兩個概念。皇氏乳業最早一直在尋求產業鏈的整合并購標的,但是2013年整整一年的并購項目談判經驗使其看到目前整個產業的發展并不十分樂觀。與其堅守自己行業的周期,不如另辟蹊徑尋找互相看上眼的企業。畢竟,未來的業績是最關鍵的。雖然近期并購案例中的影視公司的業績對賭一個比一個“驚艷”,但是真要完成對賭,還是需要客觀冷靜的綜合分析,而這一點,正好是盛世驕陽這個影視新媒體公司可以兼具的。
最霸氣:松遼汽車并購耀萊影城民營影視公司想要長足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最需要的就是國有的“爹”,而隸屬于文資辦的文資控股作為耀萊影視的股東,可以讓民營影視公司的好多問題得以解決,而政府的“支持”真的是民營影視公司一直尋求的。松遼汽車擬以每股6.48元向文資控股、耀萊文化、君聯嘉睿、馮軍、郝文彥等10名特定投資者發行6.09億股,募資39.48億元人民幣,進軍影視娛樂業。其中23.2億元用于收購耀萊影城,14.28億元用于收購都玩網絡,2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交易完成后,北京市文資辦下屬文資控股占松遼汽車22.22%股權,將成為本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耀萊文化占股17.18%,將成為松遼汽車第二大股東。松遼汽車原來的控制人亦莊國投持股比例則由24.89%下降至6.7%。松遼汽車估計很快更名,耀萊影城的這次民營和國有雙重背景和身份,必定為其在中國的文化創意產業的穩健及快速發展中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
還是那句話,“一個公司的股東結構如何,基本決定了這個公司可以走多遠!”跨界并購,后會“有”期對賭一般是賭三年左右,不能說所有被并購的影視公司與上市公司的對賭都會完成,但至少三分之二完成是可以預見的。如果影視公司在上市公司的平臺上,銀行貸款、業務合作都會有很大提升。當然挑戰也是異常激勵,競爭的白熱化也是顯而易見。就像三年前的信托,目前處于兌付期,出現的問題層出不窮。但是對于跨界并購與產業鏈并購的最大優勢就在于,“上市公司不懂你,就不會太多干預你”。周圍太多的產業鏈并購,由于文化融合不充分,或總公司派人監督企業造成日積月累的意見沖突進而團隊離散的案例太多。“自由的空間”是跨界并購的重要特點,無論如何決策或發展,“完成業績”是唯一最重要的考量,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簡單的。那,是什么樣的時代成就了這些“恩恩愛愛”呢?對于上市公司,這是一個“市值管理”的時代,對于影視公司,這是一個“后會有期”的時代!
作者公眾號:yuleguan001
如今,養豬的、養牛的、賣菜的、賣煙花的、做汽車的、煉鋼鐵的都流行跨界收購影視公司。這個夏天很瘋狂,影視公司就是那只站在風口上的豬,不斷造就一夜暴富的神話。前兩天,周鴻祎拉攏鄧超做VC,鄧超一出現,創業者都紛紛圍上來求合影,人家“憑一張臉”就能吸引無數商業計劃書。周鴻祎說,娛樂圈和科技圈應該跨界。任泉、李冰冰、黃曉明、胡海泉、鄧超都來做VC,時代變了,2014年,資本市場的關鍵詞或許應該是:跨界娛樂。《首席娛樂官》獨家統計,截止到8月26日,今年以來共發生60起影視公司并購,累計資本近520億元,其中,超六成為跨界并購。
不過,資本市場顯然容不下這么多影視公司。三年之后,這些影視公司將迎來上市后首次業績大考,行業洗牌即將來臨。《首席娛樂官》特約文化科技行業知名投資人曹海濤為大家解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影視公司”。曹海濤挑選了八個典型案例,深度解析跨界影視并購的來龍去脈。在他看來,對于上市公司,這是一個“市值管理”的時代,對于影視公司,這是一個“后會有期”的時代。
近期的影視公司并購案,可以看成是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影視公司、尤其是民營的影視公司上市進程基本處于停滯狀態,作為財務投資的股東們已經成為了這些民營公司尋求“資本解套”的最大壓力方,也可以說是動力方。上市公司、尤其是有強烈“市值管理”需求的公司,對于公司的“大文化”概念、業績增長、企業轉型方面,可謂是“求賢若渴”。就這樣,2013年開始,一場轟轟烈烈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影視公司”,愈演愈濃了。
最早吃螃蟹:長城影視借殼江蘇宏寶2013年8月9日,江蘇宏寶終于推出重磅重組方案。國內知名的電視劇制作發行企業長城影視將入主江蘇宏寶,公司主業將由原來的五金、光伏組件制造徹底變更為電視劇的制作發行。長城影視估值22.91億元。做五金的江蘇宏寶自從2010年的新能源轉型一度失敗后,深陷泥潭,股價低迷。江蘇宏寶和長城影視都在江浙一帶,長城影視在江浙一帶是眾人皆知的當地影視老大,除了明星、編劇、制片人、高管的陸續入股,江浙一帶的資本方賽伯樂、橫店控股等創投機構以及一些大集團的企業家個人加磅投資,讓長城影視的資本資源不斷擴大。長城影視擁有61名股東,而這種股東結構在影視公司中屬于相當多的,長城影視的資本積累相對來說要“厚實”的多。但是即使這樣,并購可謂一波三折,先是遭到實名舉報,之后證監會有提出了24個問題需要解釋說明,之后又要求解除配套融資計劃,然后又涉及違法被稽查而暫停,最后獲得有條件審核通過。上市是難的,借殼也不輕松。
最念家:海潤影視借殼申科股份6月22日晚間,申科股份公告稱,公司擬將除募集資金余額以外的全部資產和負債置出,并擬以發行股份方式收購置入資產海潤影視100%股權。交易完成后,申科股份主營業務將由滑動軸承生產銷售轉變為電視劇制作發行,劉燕銘將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海潤影視此番借殼估價25.22億元,增值率336.08%。海潤影視最早接受美元投資,之前一直準備在香港上市,但是由于香港市場市盈率低,發行價低,A股影視企業市值屢創新高,使得這個漂在江湖好多年的“孩子”越來越想家。美元基金股東撤出,一場中國創投的選美招標會開始了,最終無錫國創基金、寧波軟銀天源基金、云南中民云力基金、廣州西域至尚基金、北京德同長通基金、福州萬家興業基金、武漢雷石信誠基金、普凱沅澧基金、富坤文化傳媒基金、中歐卓越南通基金、浙江七弦基金、蘇州貝塔基金、金燦金道基金、蘇州啟明基金、北京七弦清風基金、上海潤熙基金、盈峰創投Ⅱ期基金、昆山雷石雨花基金、新疆聯創永津基金、上海聯創永沂基金、永宣永銘基金入選了海潤大家庭。其實海潤的這次借殼也是不成功便成仁,當時吸收國內投資機構的時候,利潤對賭以及并購退出的要求早已達成一致。如果并購失敗,那會向多米諾骨牌一樣崩塌。當然,海潤是幸運的。
最迂回:泰亞股份并購歡瑞世紀7月17日晚間,停牌半年多的泰亞股份發布重組預案,稱擬以所持的全部資產和負債與歡瑞世紀全體股東所持的歡瑞世紀100%股權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此項并購的巧妙在于,泰亞股份7億資產“蛇吞象”27億資產的歡瑞世紀,卻不構成借殼!控制人變更和收購資產大是衡量借殼的兩個關鍵指標。此次收購資產規模雖大,但上市公司控股權卻未發生變更。歡瑞世紀是一個“大佬云集”的公司,股東包括楊冪、杜淳、賈乃亮、何盛銘、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光線傳媒、掌趣科技、海通直投等。大佬的公司一定是大佬的玩法,即使歡瑞世紀不被泰亞股份并購,其上市公司股東們也會拉它一把,強強聯合。陳援是一個非常聰明的老板,歡瑞世紀這幾年的突然崛起更是說明了文化產業這個傳統行業這幾年快速發展的最關鍵原因--資本。業界認為歡瑞世紀的這次并購其實是變相借殼,雖然現在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沒有變化,但是實際控制人會在之后幾年陸續減持,成就歡瑞世紀的迂回借殼上市。不管怎樣,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借口,畢竟不能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這是一個成王敗寇的時代。
最智慧:萬好萬家并購青雨影視青雨影視一直以孫紅雷的入股和《潛伏》的制片方而在資本市場上小有名氣,但漫長的IPO等待早已讓其不得不尋找更好的資本路線。在無數次的并購談判無疾而終后,終于,萬好萬家8月末公布并購公告,擬以30.65億元的總價收購青雨影視、兆訊傳媒、翔通動漫三家文化傳媒公司100%股權,預估值分別為7.13億元、11.01億元、12.3億元。與歡瑞世紀的案例一樣,此項收購亦繞開了借殼上市。借殼上市的標準需要兩條同時滿足:一是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二是上市公司向收購人購買的資產總額占上市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的前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合并財務會計報告期末資產總額的比例達到100%以上。萬好萬家的玩法是雖然實際控制人變化了,但收購資產總額未達到100%。由于萬好萬家向浙江省國資委購買的資產僅為其下屬的浙文投資持有的青雨影視3.9264%股權,交易作價2807.36萬元,不超過萬好萬家2013年末總資產額7.18億元,上市公司向收購方購買的資產總額未達到100%,并不屬于借殼上市,這樣證監會審核通過的成功概率會相當的高。
最趕巧:中技控股并購儒意影視8月18日晚間,中技控股公告非公開發行預案,擬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不超過86.7億元,用于收購點點互動科技、點點互動游戲、儒意欣欣影業三家公司,以此進軍游戲和影視行業。其中,儒意欣欣影業估值15億元。《老男孩之猛龍過江》熱映之際,出品方儒意影視被中技控股并購。中技控股的主營業務為預制混凝土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的好不如并的巧,不會有太多的投資人知道儒意影視,但是《老男孩之猛龍過江》即使沒看過也會聽過,印象分還是重要的。儒意影視,這個80后老板柯利明執掌的公司為80后的新一代文化創業者樹立了標桿,影視公司逐漸從大佬時代向新秀時代過渡,而影視的核心就是創意,創意的與時俱進更需要新一代影視人的弄潮。但是,中技控股的并購之路并不順利,年初的一次停牌并購也是不了了之。同時,這次并購點點互動的網頁游戲公司的對價也將近60億,利潤對賭不亞于A股上市的游戲公司。其實,中技控股一向是資本市場的高手,2013年剛剛成功借殼上市,2014年又在并購上大展拳腳。
最辛苦:禾盛新材并購金英馬禾盛新材“兩步走”收購金英馬:自2014年1月30日發布收購金英馬影視26.5%股權以后,2個月后禾盛新材再度出手,幾乎將金英馬全部納入麾下。4月17日晚間,禾盛新材發布重組預案,擬以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方式收購金英馬影視72.38%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交易完成后,公司將持有金英馬98.88%股權。金英馬是非常老牌的影視公司,如果從中國的民營影視公司的歷史來看,可以一直活到現在的,金英馬絕對可以數一數二。而金英馬的創始人滕站更是馳騁江湖好多年,做人、做事一直受到業內敬佩。但是,資本的性情卻是另外一種味道,先是中視傳媒收購金英馬告吹,之后禾盛新材并購金英馬質疑不斷。其實,從投資的角度看,公司的控股方與管理團隊利益不一致是最讓人頭疼的。雖然過程比較辛苦,但是目前中國的民營影視公司,最關鍵作用的是老板,如果說之前是資本經驗不足或者是流年不利的話,從長期看,金英馬將來必將重樹輝煌。
最逢時:皇氏乳業并購盛世驕陽皇氏乳業6月3日公告,5月29日,公司就對盛世驕陽實施股權投資事宜與徐蕾蕾簽訂協議,徐蕾蕾為盛世驕陽大股東(持股52.82%)。雙方約定,在盛世驕陽2014年度扣非凈利潤不少于6000萬元、收入不低于2.5億元、且運營收入不低于業務收入25%等條件均滿足的情況下,皇氏乳業有權以增加投資或股權收購的方式,取得盛世驕陽股權直至獲取控股權或控制權。收購之時,盛世驕陽100%股權估值不少于7.5億元。“一劇兩星”的出臺,讓影視公司的發行蒙上了陰影,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案,只有“新媒體”。盛世驕陽是中國領先的新媒體影視節目整合、發行和運營公司,可以說它是中國影視網絡版權運營商的領頭羊。其他的并購大多是對傳統的影視制作公司的并購,而盛世驕陽擁有的是文化創意和互聯網的雙輪驅動,皇氏乳業的這次并購使其在二級市場擁有了影視和互聯網兩個概念。皇氏乳業最早一直在尋求產業鏈的整合并購標的,但是2013年整整一年的并購項目談判經驗使其看到目前整個產業的發展并不十分樂觀。與其堅守自己行業的周期,不如另辟蹊徑尋找互相看上眼的企業。畢竟,未來的業績是最關鍵的。雖然近期并購案例中的影視公司的業績對賭一個比一個“驚艷”,但是真要完成對賭,還是需要客觀冷靜的綜合分析,而這一點,正好是盛世驕陽這個影視新媒體公司可以兼具的。
最霸氣:松遼汽車并購耀萊影城民營影視公司想要長足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最需要的就是國有的“爹”,而隸屬于文資辦的文資控股作為耀萊影視的股東,可以讓民營影視公司的好多問題得以解決,而政府的“支持”真的是民營影視公司一直尋求的。松遼汽車擬以每股6.48元向文資控股、耀萊文化、君聯嘉睿、馮軍、郝文彥等10名特定投資者發行6.09億股,募資39.48億元人民幣,進軍影視娛樂業。其中23.2億元用于收購耀萊影城,14.28億元用于收購都玩網絡,2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交易完成后,北京市文資辦下屬文資控股占松遼汽車22.22%股權,將成為本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耀萊文化占股17.18%,將成為松遼汽車第二大股東。松遼汽車原來的控制人亦莊國投持股比例則由24.89%下降至6.7%。松遼汽車估計很快更名,耀萊影城的這次民營和國有雙重背景和身份,必定為其在中國的文化創意產業的穩健及快速發展中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
還是那句話,“一個公司的股東結構如何,基本決定了這個公司可以走多遠!”跨界并購,后會“有”期對賭一般是賭三年左右,不能說所有被并購的影視公司與上市公司的對賭都會完成,但至少三分之二完成是可以預見的。如果影視公司在上市公司的平臺上,銀行貸款、業務合作都會有很大提升。當然挑戰也是異常激勵,競爭的白熱化也是顯而易見。就像三年前的信托,目前處于兌付期,出現的問題層出不窮。但是對于跨界并購與產業鏈并購的最大優勢就在于,“上市公司不懂你,就不會太多干預你”。周圍太多的產業鏈并購,由于文化融合不充分,或總公司派人監督企業造成日積月累的意見沖突進而團隊離散的案例太多。“自由的空間”是跨界并購的重要特點,無論如何決策或發展,“完成業績”是唯一最重要的考量,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簡單的。那,是什么樣的時代成就了這些“恩恩愛愛”呢?對于上市公司,這是一個“市值管理”的時代,對于影視公司,這是一個“后會有期”的時代!
作者公眾號:yuleguan001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創投分享會立場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qian)
精華文章(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