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传沈娜娜mv免费观看,自述被啪的最爽的一次,久久久久亚洲精品,香蒸焦蕉伊在线,国产网战无遮挡

萬達O2O:醉翁之意在乎資本

2014-09-01 項目

展示量: 4736
萬達O2O:醉翁之意在乎資本
王健林拉來馬化騰、李彥宏共建萬達O2O平臺,外界立馬解讀為圍攻馬云與阿里,有點牽強。O2O市場處于初始期,嚴格來說,是整個社會層面的信息化,競爭都還沒真正開始,別說誰斷了誰的路。

這個由前中國三大首富搞定的O2O平臺合作案,當天沒有講出一個子丑寅卯,王健林、馬化騰、李彥宏的致辭里,并沒有太多耳目一新的東西。除了王健林確認不做實物電商外。

王健林說,要等個一兩年,才能看出萬達O2O到底想做什么。這說明,合作案目前并沒有細化目標,一切不過一個開始。

若是強說能跟阿里掛上勾,我覺得倒是敏感的時間點。阿里IPO在即,在阿里路演傳播戰略方向時來一波O2O的傳播,搞一個平臺工程,能讓處于IPO節奏的阿里心存芥蒂。

拋開O2O遠景目標以及這種比較隱晦的用意外,在這個時間點,王健林與萬達到底還想干什么呢?

我覺得,真正應該關聯起來解讀的,是萬達商業地產,而不是阿里。

你知道,7月份,萬達商業地產沖刺A股IPO失敗,證監會公布的理由是,萬達未按規定要求報送預披材料。

這理由牽強。萬達集團IPO經驗豐富,之前一直沖刺,出現類似紕漏不可理解。我覺得這應是它的主動選擇。畢竟,宏觀面不好,A股行情不咋地,掛牌后若沒有什么表現,那對它來說可是麻煩。

這不是虛言。萬達商業地產除了體量與規模,運營體質不能算多好。商業地產服務機構RET睿意德之前說:萬達廣場、酒店、百貨都不賺錢。2013年,商業地產公司收入1456.2億,其中公寓、商鋪、寫字樓收入1262.5億,租金收入僅85.6億,占總收入5.87%。新鴻基、太古的物業量不如萬達,但2013年的租金收益,不遜于它。而且,新鴻基利潤亦不輸萬達。

對于IPO來說,萬達商業地產還欠缺概念包裝,之前沒有勾畫出面向未來的商業模式。縱使沖刺IPO成功,圈錢后想維持一個穩定價格,很困難。它的物業回報率太低了。

回過頭來再看這次萬達O2O合作案,我的判斷是,它是萬達商業地產再度沖刺IPO的一個策略,能為它包裝出新的概念,新的模式,提升估值,吸引投資人的目光。

萬達O2O根本沒法脫離萬達商業地產獨自生存。馬化騰、李彥宏也都強調萬達線下資源帶來的服務優勢。可以這么說,如果缺少這部分,萬達O2O什么都不是。當然,缺少O2O規劃的萬達商業地產,也不會有未來。

萬達商業地產業務,主要在大陸。O2O平臺設立在香港,那是因為更便于整合全球資源。

也許,萬達商業地產未來說不定變換IPO地點呢。還有,未來O2O是否會創造母以子貴的效果,不得而知。

萬達商業地產可能正在加快重新包裝上市的步伐。

公眾已經看到,萬達集團旗下近乎空殼的香港上市公司“萬達商業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前兩天發布虧損中報時,將改名為了“萬達酒店”,說要打造成萬達自有品牌酒店項目為主的海外綜合地產項目投資及運營平臺。其實,4月份,王健林曾給它一個這樣的定位,就是將它變成萬達商業地產的海外融資平臺。

這一改名,你不覺得,這似乎是在給萬達內地商業地產讓路么?它真的有可能在香港掛牌。

如果你再結合這個新生的50億元O2O平臺項目,它也是落地香港。我斷言,它倒是很可能成為萬達商業地產在香港上市的平臺。

這一點,你從萬達O2O平臺的投資規劃也能看得出。一個側重無形商品的O2O平臺,一出生就是50億元,未來幾年則是500億元的投資規模。

我不懷疑他們幾家真能整出這些資金,而是覺得這種說法有些太夸張,透露著一股資本整合的味道。畢竟,O2O這個概念實在太大,它足以包容實體。

如果真是這樣的局面,那么,王健林拉來馬化騰與騰訊、李彥宏與百度,后者就不僅僅貢獻技術力量,還可能是兩個基石投資者角色。直接的資金,并非王健林所需,他不過擔心萬達缺少互聯網企業內核與氣質,而龐大的O2O概念,不但需要技術因素,更需要互聯網巨頭們的站臺效應。

想想看,萬達布局電商,喊號子已經很長時間,這么快就將它包裝成O2O概念,從獨立運營過渡到開放合作,而且一出手就拉來兩個互聯網大佬,這里面,如果沒有迫切的資本運作用意,幾乎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那么,如何看待這個由三個曾經的中國首富做的O2O平臺呢?它未來是否能夠成功?

這話題是沒法回答的,給不出結論。至少表面上,沒有理由說它會失敗。因為,從資源、資金、技術方面看,你在中國,可能再也找不到比他們三家更強的搭配了:

1、萬達商業地產有豐富的offline部分;
2、騰訊有社交平臺尤其是微信體系的支撐,移動端勢力強大;
3、百度能提供搜索、大數據、LBS支持。

但我要說,強強聯合未必成事。至少短期我對這個新生的項目不那么樂觀。原因如下:

一、萬達O2O定位于開放平臺,這與萬達商業地產有限的區域覆蓋之間存在矛盾。

萬達商業地產的線下資源確實很多,客流量很大,但是,從單體個數與覆蓋的區域來說,還很有限,只集中在核心城市的有限區域。

如果只局限萬達線下資源,所謂開放平臺,就要大打折扣了;如果擴展到萬達之外的線下資源,那不是萬達的優勢。幾乎每個細分領域,一定會涌現出不同體量的對手。

而且,幾十家上百家的萬達廣場是一種商圈模式。每一個商圈的客流來源,相對固定。你不能期望一個住在浦東的人,為了吃頓好飯,天天往上海五角場萬達廣場跑。

從這兩點說,萬達O2O現有的線下資源跟未來開放平臺的定位,是有一定矛盾的。萬達本身的實體部分,可能會限制未來平臺的規模效應。

二、王健林與馬化騰、李彥宏之間,馬化騰與李彥宏之間,有直接競爭關系,未來合作走勢不明。

萬達O2O平臺,不可能忽視騰訊參股的大眾點評們,當然更有進軍O2O的京東商城了。當三方合作的時候,京東股價應聲下跌,別是這種效應的結果哦。而且,大眾點評也在沖刺IPO,在這個關口,萬達O2O如果未來幾季聲音太大,有可能抑制大眾點評的概念特色。到時候,馬化騰,就算有更開放的心胸,將騰訊定位于所謂“連接器”角色,但利益相關悠深,他怎么能擺平兩家關聯公司呢?

那個劉強東不是好惹的角啊。大眾點評雖然規模小,但上市關頭,投資方竟然來這一手,幫未來的對手站臺,它也很難堪,未來說不定掰掰。

大概,王健林給馬化騰畫了一張餅吧,畢竟萬達商業地產的O2O轉型,尤其是資本運作里,有太多利益分享機會。再說了,騰訊為什么一定要終生陪著京東與大眾點評呢?

百度是BAT里直接的O2O布局最弱的一家了。但它也有實物電商與O2O資源,比如全資收購的糯米網,以及投資參股的安居客、齊家網等等。李彥宏不至于無視百度系的資源,全力為他人做嫁衣吧。當然,同樣,除非王健林也給他烙一張可口的大餅。

至于馬化騰與李彥宏之間的競爭,就不用說了,它們一度幾乎全線作戰。

O2O是一個龐大、豐富的信息化愿景,尤其在中國,能容得下許多平臺。三個企業家都有相當的心胸。但,完全無視三家公司之間錯綜復雜的潛在競爭,我覺得不靠譜。

當然,如果馬化騰、李彥宏真是在為萬達商業地產IPO站臺,騰訊、百度的技術支撐角色、基石投資角色,倒可以起到拉兄弟一把效應的,它們當然坐享其成,玩一票。畢竟,萬達商業地產IPO是預期中的事,未來肯定有許多投資方想入局,馬化騰、李彥宏以后退出,定是收益多多。

當然,三家都是有錢的主。說不定以后會依托這個香港O2O平臺,搞些收購。如果騰訊、百度自己不想玩了,也可以將旗下自由的資源出脫給萬達。想想看,未來5年,500億元的投資,指望一個萬達O2O獨立發展,我覺得它根本不需要這么多錢,別是三家有勾兌。如果那樣,王健林開心了,劉強東們一定會不舒服。

這其實不關馬云的事。按照王健林那樣左右逢源的姿態,未來跟馬云勾兌也不無可能。只是現在,他需要先化解燃眉之急,不把萬達商業地產的資本平臺搞定,2015年及以后的萬達集團,看上去,那夢想都顯得太廉價,太沒想象力。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創投分享會立場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Copyright©創業聯合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商務與客服聯系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