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瑞剛打造“千億傳媒帝國”,或成“電視購物第一股”?

傳聞已久的百事通、東方明珠合并,今天有了新的動向。《上海證券報》的一篇報道,讓兩家上市公司合并的事顯得八九不離十。
在娛樂資本論看來,此次合并有三大看點:
1、合并背景是黎瑞剛強勢主導的上海“大小文廣整合”,兩家上市公司合并將打造“千億級傳媒航母”。通過將新的資產注入上市公司,SMG將獲得巨量資金,為下一步的兼并擴張提供可能。
2、可能注入上市公司的東方購物,去年營收在100億上下,占到上海文廣2013年210億年營收的一半,若注入,電視購物將成為新上市公司的營收支柱,新上市公司也將成為A股“電視購物第一股”。
3、在影視并購潮中,將尚世影業、炫動科技等影視、動漫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將提升上市公司的估值,引發股價狂飆。
合并背景——黎瑞剛強勢主導“大小文廣”整合
百視通和東方明珠的合并,背景是上海“大小文廣”的整合。這一系列動作之所以會發生,歸根結底是一位重量級人物——黎瑞剛重返SMG。
上海文廣體系之復雜,也曾經讓小娛暈頭轉向。
所謂“大文廣”(SMEG),是指“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這曾是一家事業單位。旗下成員機構包括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東方明珠等。
所謂“小文廣”(SMG),是指“大文廣”旗下的“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有第一財經、百視通、東方娛樂等公司。
東方明珠、百視通分別是“大文廣”和“小文廣”下面的上市公司,東方明珠的業務側重旅游、文化娛樂,百視通則是中國最大的IPTV公司,側重新媒體業務。
上海文廣之所以有這么復雜的體系架構,某種程度上與黎瑞剛有關。
黎曾希望SMG打造成控股集團,讓旗下這些業務板塊成為獨立發展的“小巨人”和市場主體。今年,黎瑞剛回歸SMG,則是要“翻燒餅”,并且是“翻自己的燒餅”,把這些曾經獨立的、諸侯割據的公司統統整合起來。
在中國傳媒界,黎瑞剛無疑是一個神奇的存在。
他曾任SMG總裁,后進入上海市委,擔任上海市委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2012年,黎瑞剛離開體制,專注于華人文化產業基金(CMC)的運作。
2014年初,在上海市委書記韓正的力邀之下,黎瑞剛重回SMG擔任黨委書記、董事長,并推動著力推動SMG的改革。
今年2月11日,黎瑞剛在上海文廣大會上說:“韓正書記這么堅決希望我來做這個工作,第一,他認為我熟悉文廣的情況;第二,他希望我運用市場的經驗來幫助SMG發展。”
黎瑞剛的改革分兩步走:
第一步,“大小文廣”整合。今年3月,原有的事業單位“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大文廣)注銷,成立國有獨資企業“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隨后,“小文廣”以國有股權劃轉方式與“大文廣”實施整合。3月31日,韓正為新成立的新文廣集團揭牌。
第二步,旗下上市公司的整合以及資產注入。自從“大小文廣”整合開始,市場就不斷傳出兩家上市公司東方明珠和百視通也將整合為一家上市公司,并且將上海文廣的優質資產注入。
此次合并之后,除了擬將A股文化傳媒板塊中市值排名第一第二的百視通、東方明珠公司合二為一外,尚世影業、東方購物等文廣旗下諸多優質資產亦將注入,A股首家千億級文化傳媒上市公司即將誕生。
作為上市公司平臺,它完全可以通過向市場募集資金,來收購上海文廣旗下的資產,這樣可以通過市場的方式,給上海文廣的下一步發展提供了大量資金。
營收近百億,東方購物可能是最大的看點
在此次資產注入中,外界期望的資產包括東方購物、尚世影業、炫動科技等等。在娛樂資本論看來,東方購物可能是最大的看點。
2013年東方購物的營收額目前并沒有官方數據,從此前各種渠道披露的信息來看,數額在80億到100億上下。相比之下,上海文廣2013年全年營收才210億元,東方購物的收入幾乎占到了上海文廣的半壁江山。
相比之下,SMG的電視廣告收入為54.9億元,同比減少近4億元。東方購物帶來的大量收入,緩解了SMG對于電視廣告的依賴。
東方購物的營收比東方明珠、百視通兩家上市公司加起來還要多。2013年,東方明珠年營收36.36億元,百視通年營收26.37億元,東方購物若真的注入上市公司,電視購物將成為新上市公司的營收支柱。
在全國電視購物頻道中,東方購物的營收也是最大的。
今年7月,湖南衛視旗下的電視購物平臺快樂購公布招股書,擬在A股IPO。快樂購2013年的營收為31.5億元,體量比東方購物要小很多。
已在美股上市的橡果國際,營收體量更小。2013年營收1.8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1億元,并且2012年、2013年都呈現虧損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東方購物頻道背后的運營方——上海東方希杰商務有限公司是一家合資公司,由SMG與韓國第二大電視購物公司CJ家庭購物株式會社合資運營。
這家公司成立于2003年8月,彼時為國內第一家由地方廣播電視臺與外資合資成立的電視購物公司,SMG占股51%,曾創造了國內電視購物行業的若干第一:它是銷售額最大的電視購物公司;它是第一家賣汽車、別墅的電視購物公司;它第一家實現全天播出;它第一家獲得全國模擬電視頻道牌照……
據此前媒體報道,東方希杰的總經理金興守來自韓國,上世紀90年代被派往中國,曾主持三星“Anycall”手機的市場營銷工作。
由于A股IPO排隊時間漫長,若東方購物先行注入上市公司,無疑將成為A股的“電視購物第一股”,它的估值也將為后續快樂購的IPO提供參考。
尚世影業:原CEO剛離職,稱“最大的優勢和劣勢都是背靠SMG”
另一個有望注入的資產是尚世影業。在今年影視資產“高估值”的浪潮中,注入尚世影業無疑將提升上市公司估值,引發股價大漲。
據《上海證券報》,SMG尚世影業總經理陳思劼9月2日在上海舉行的東方證券傳媒及互聯網高峰論壇上表示:“尚世影業證券化的進程,比外界預料的可能要快得多。”
2013年,尚世影業營收近6億元,近三年復合增長超過60%,2013年凈利潤超過8000萬,2014年有望破億。
營收體量遠遠不及電視購物,但尚世影業在業內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成立僅三年多的尚世影業是國內首批轉企改制的國有影視企業。公司業務除影視劇投資制作和引進發行外,涉足整合廣告營銷、演藝經紀、衍生業務等眾多領域,拍攝的影視劇包括《蝸居》、《懸崖》、《十月圍城》、《龍門飛甲》等。去年還引入了弘毅投資。
《上海證券報》稱,尚世影業即將與迪士尼展開合作拍片計劃,與好萊塢獨立制片公司STX成立合資公司探索影視制作新商業模式,并且將與華納兄弟和華人文化基金共同發起設立影視劇基金。
不過,今年7月,SMG尚世影業CEO蘇曉宣布離職創業,“從零開始”。蘇曉曾在尚世影業4年,在上海文廣8年。
他曾寫下這樣的離職感言:“尚世影業最大的優勢和最大的劣勢都是因為背靠SMG;國有體制對文化內容產業而言,最核心的有兩大問題無法解決:對核心人才的激勵和運營效率不高;影視行業已高度市場化,本質上到今天,這個行業已經不需要國有化。”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創投分享會立場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qian)
精華文章(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