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元門票”理解為價格戰就Low了

今年旅游界最火的名詞非“一元門票”莫屬,始作俑者當是同程旅游。
今年3至8月,同程旅游在全國120個城市舉辦了3000場次的1元門票活動,為600多萬游客節省門票費用5億多元。9月2日,同程旅游喊出“再送1億張,開啟中國景點門票1元時代。”同程旅游CEO吳志祥透露,此次景點讓利放出的1億張門票將由同程、京東、大眾點評、滴滴打車、招商銀行、平安產險等“瓜分”。這說明同程旅游找到一干同盟軍,用“生態圈”的力量使1元門票常態化。
今年3至8月,同程旅游在全國120個城市舉辦了3000場次的1元門票活動,為600多萬游客節省門票費用5億多元。9月2日,同程旅游喊出“再送1億張,開啟中國景點門票1元時代。”同程旅游CEO吳志祥透露,此次景點讓利放出的1億張門票將由同程、京東、大眾點評、滴滴打車、招商銀行、平安產險等“瓜分”。這說明同程旅游找到一干同盟軍,用“生態圈”的力量使1元門票常態化。
攜程、去哪兒都不甘心做看客。7月,攜程宣布與國內數百家景區及騰訊合作,展開不限量“一元門票”及“微信支付再返一元”活動。 據透露,攜程門票銷售量已達每日5萬~10萬張。9月,去哪兒搞起了團購門票天天搶,每天10點、14點、16點各進行一輪限量搶購,每個景點投放量級為幾十張。
在剛剛結束的2014環球旅訊峰會上,“一元門票”成為爭議的焦點:梁建章、吳志祥分別表示了持久戰、常態化的決心,而部分景區和OTA則坦承了他們疑慮和不滿。比如說“擾亂價格體系”、“影響用戶體驗”、“沒有帶來增量”、“回頭客流少”、“為他人作嫁衣”等。
國內景點門票一漲再漲,保護文化遺產和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保障游客體驗都是“響當當”的理由。其實,依托地方行政權力修圍墻、收買路錢是最便捷的生財之道。相對于國民收入,中國門票世界最貴,門票收入占景區收入的一半以上,甚至可以到90%,連和尚廟都收票。而世界通行的做法是免收或象征性地收取門票,通過提供吃、住、行、游、娛、購等服務從游客身上賺錢,當地政府再從提供服務的商家收取稅費。
游客知道景點要收160元門票,認為是“搶劫”,可能根本不來你這一畝三分地。免門票,游客可能在你這個地方消費800元,還非常滿意。唯有這樣才能培養景點的核心競爭力,才會有回頭客。眼里只有門票典型的“懶人政治”。
一元門票本質上互聯網公司向景區的贖買行為:既然非要收,給我們團購價吧。問題是門票收入少了,通過吃、住、玩、購等“增值服務”將“流量變現”的能力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培養起來的,難怪景點會吐槽。
簡單地將一元門票理解為價格戰,就太Low了。梁建章、吳志祥,還有他們背后的馬化騰都覬覦O2O已久。一元門票將帶來上億客流,他們用APP領取門票、用微信支付,到了景區可以自然而然地被導向當地提供吃、住、行、游、娛、購服務的商家,還會推出各種各樣的“打包套餐”……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