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誼兄弟1.3億美元設立美國全資子公司:Studio8背后的華誼博納暗戰再次升級

9月(yue)15日晚(wan)間(jian),華(hua)(hua)誼(yi)兄(xiong)弟對外(wai)發布公(gong)告稱(cheng):華(hua)(hua)誼(yi)兄(xiong)弟傳媒股(gu)份(fen)有(you)(you)限公(gong)司(si)擬出(chu)資(zi)1.3億美元在美國(guo)(guo)設立全(quan)資(zi)子公(gong)司(si),該全(quan)資(zi)子公(gong)司(si)主要(yao)從事電(dian)影、電(dian)視劇、電(dian)視節目的(de)投(tou)資(zi)、制作、發行、營(ying)銷宣傳、海外(wai)公(gong)司(si)股(gu)權的(de)投(tou)資(zi)并(bing)購及海外(wai)項目投(tou)資(zi)等(deng)。有(you)(you)關(guan)(guan)該全(quan)資(zi)子公(gong)司(si)的(de)具體經營(ying)范圍,華(hua)(hua)誼(yi)兄(xiong)弟方面稱(cheng)“以相(xiang)關(guan)(guan)政府(fu)部門核準的(de)內容為準。本次投(tou)資(zi)還須經國(guo)(guo)家商務部門、發改(gai)委、外(wai)匯管(guan)理局等(deng)相(xiang)關(guan)(guan)政府(fu)機構的(de)審批。 ”
華誼兄弟并不順心的國際化戰略
華誼兄弟此番以全資形式成立海外子公司,應不是其國際化戰略里的計劃中的上策——今年3月,華誼兄弟對外公告稱其正與好萊塢Studio8進行談判,擬與其他投資人一起組成一個投資主體入股這家由前華納兄弟總裁Jeff Robinov創辦的制片公司,但談判似乎一直未有突破。6月23日,復星國際突然發布公告稱,已與Studio8達成投資協議,但具體投資額并未公布。外界普遍認為華誼兄弟此番遭到了“截胡”,而根據坊間消息,華誼兄弟對Studio8的“談判失敗”應是“差錢”了,而復星國際“干凈利落脆”的成功殺出正是勝在“不差錢”。
9月3日,華誼兄弟的另一份公告宣布,該公司將于9月5日發行3億元的短期融資券,而其6月份剛發行過3億元的短期融資券,根據華誼兄弟2014半年報顯示,公司的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總額已超過15億元,資產負債率超過40%,市場普遍認為較高的負債率源自華誼兄弟近期多項“大手筆”的對外投資。
8月14日,華誼兄弟發布公告,將其持有的江蘇耀萊20%的股份全額轉讓于松遼汽車,套現4.64億元,與去年購入江蘇耀萊時的價格相比,該筆投資利潤達到2.5億元。
一連串的“融資”行動顯然是要緩解債務壓力,并繼續支持其未來更多的投資布局。此番耗資1.3億美元,合近8億人民幣,為其沉重的債務再次壓上重擔,華誼兄弟上半年的電影產出并不理想,下半年的電影發行壓力勢必會異常嚴峻,筆者估計,若不能在電影票房方面提振市場信心,華誼兄弟可能會進一步“拋售”其他資產以保障這筆價值8億人民幣的海外投資——這是目前王中軍表示對華誼兄弟“去電影化”策略里最為堅決的逆向堅持,他曾表示:“華誼兄弟電影國際化是我們比較期待和希望做的布局,希望把電影板塊未來做成兩大板塊,國內華語電影市場是主業,相對比較穩定。但是我期待把華誼兄弟做得越來越大,所以一直在想用什么辦法把華誼兄弟拓展到國際電影板塊。”
華誼兄弟與博納影業的角力再次升級
華誼兄弟與博納影業的角力再次升級
若是彼時能夠與富有資深好萊塢經驗的Robinov合作,華誼兄弟的國際化戰略部署應會更優,華誼兄弟以資本換好萊塢圈子的資源,快速地學習和掌握好萊塢的規則并以此扎根好萊塢,同時因為有Robinov的掌舵亦能降低失敗的概率。
但這個如意算盤卻被博納影業間接“奪走”了。
2014年7月中旬,復星國際從博納影業CEO于冬手中購得博納影業13.3%的股權,成為博納影業僅次于于冬的第二大股東,持股20.8%。日前,于冬在博納諾亞影視投資基金的一次會議上公開表示,博納將聯手第二大股東復星集團展開與好萊塢電影項目的合作。顯然,Studio8這個“香餑餑”已經是博納影業國際化戰略里的棋子了。
對于華誼兄弟而言,這頗有些為他人做嫁衣的苦澀感。
華誼兄弟與博納影業堪稱中國民營電影企業的領袖公司,王中軍與于冬在90年代即已投身電影行業中搏殺,各自闖出一番天地,在當時對于民營電影公司極為不利的“不公平競爭”環境里與主體身份受歧視的境況下,前者與馮小剛的合作各自成就了對方如今的行業地位,后者與香港電影人的持續合作亦為雙方打開了成功之路,特別是CEPA之后更是彼此“如虎添翼”。進入新世紀,隨著中國電影產業化改革,兩家公司迅速躋身行業新貴,并在產業政策的紅利下快速成長,逐漸成為具有行業領導地位的大公司。
對于華誼兄弟和博納而言,兩者的IPO算得上是一次彼此心照不宣的暗戰——中國民營電影企業的頭牌之爭,誰能最先成為上市公司從某種程度上是這場暗戰勝負的有力印證。
2009年10月,華誼兄弟先拔頭籌,率先成為第一家在A股創業板成功上市的民營影視公司,2010年12月,博納影業于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成為了中國內地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影視公司。兩者均有“第一”的光環也算是不分伯仲。兩家明星公司在上市后經常被媒體拿來做比較,暗斗在媒體的放大下自然也就成了明爭。而Studio8的此番資本大戲又似乎印證了這種角力的存在。
隨著華誼兄弟與博納影業在資本市場被錘煉得愈發老道,兩者未來在資本層面以及業務層面的動作更會愈發相似。
√華誼兄弟今年6月突然宣布,將以人民幣超過2.6億元的投資控股賣座網,可以認為是布局,也可以認為是嘗試進入互聯網在線售票業務。
√于冬近日對外表示,博納計劃投資或并購一至兩家線上票務銷售公司,以擴充博納的發行渠道與綜合能力。
√華誼兄弟的國際化戰略不止是做合拍片,而是要從制作環節深度介入好萊塢制作。在今年5月發布的2014-2015新片計劃中,華誼兄弟參投的由布拉德·皮特和希亞·拉博夫主演的《狂怒》即將于今年10月在北美上映,國內有望同步上映;2015年還將有兩部參投的好萊塢制作,分別由約翰尼·德普與基努·里維斯主演的《貴族大盜》與《疾速追殺》。
√而博納這邊亦是有相似的戰略意圖和戰術布置,于冬近日曾表示,博納將在未來布局兩大塊電影產品:本土電影與好萊塢電影。這些都是在中國電影市場中成為領軍企業的必備條件,其中也蘊藏著巨大的商業價值。全球市場將在未來更加開放,博納未來希望能夠主導一些好萊塢的主流商業電影,引進優秀的創意與制作人才。未來幾年,博納的電影產品會形成多樣化與國際化的趨勢,最終促使博納影業集團成為中國電影市場中享有絕對話語權的領軍企業。
當然,兩家“領軍企業”亦有合作,2011年10月底,兩家公司共同參股了北美華獅電影發行公司,期望以此推進中國電影在國際市場的同步上映——可惜這么美好的聯姻沒有復現在對Studio8的投資上。
暗戰才是主旋律。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qian)
精華文(wen)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