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嗅評:單純搖搖座椅,放放氣霧之類絕對不是4D觀影體驗的發展方向

陳昌業:CJ集團一直是極致觀影體驗的開拓者,4DX技術是由CJ集團研發的一項4D影院技術。對于UME以及其他中國院線和影院的經理們而言,提升觀影體驗的質量是未來影院發展的方向,但是由此帶來的“極致體驗”對于商業經營而言是需要“計算”的
天曜:電影本身就是一種體驗性產品,院線在體驗感方面進行技術升級必然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我覺得目前難點除了院線如何把控好投入成本和獲取回報之間的平衡外,最大的疑問是這種體驗性編程如何普及化?
像《猩球崛起2》中適合體驗感設計的場景不算太多,而且是比較簡單的。如果是像《指懷王》一類動作場面多而變化復雜的影片,如何巧妙選取體驗感場景以及用什么形式去實現這種編程,如何制造出更多豐富的體驗手段而不是每部電影都是千篇一律的座椅聯動,都很考驗設計團隊,這些都是要通過長時間探索和經驗積累后才能逐漸專業化體系化的。
另外就是,影院如何評估一部電影是否真的適合4DX體驗。這一點上希望能杜絕目前“偽3D”電影圈錢的惡習,在影片選擇上千萬要把好關,不要讓一些為提升票價而借用噱頭的電影鉆了空子。
褚少軍:對于4D,4DX來說,確實得精于計算才行,包括投入產出比、場地職位選擇、用戶體驗、電影的選擇等等都得算計。如果誠如文中作者所描述的用戶體驗來看,4DX的市場前景還是不錯的,看來得去廣州塔金逸4D動感影院體驗體驗完整的超過1小時的4D大片。
總的來說,4DX的宣傳噱頭或者用戶的獵奇心理能誘導用戶去,但電影本身的質量和優良的客戶體驗才能維系其長遠發展。
張宇星投稿:豐田汽車在“智能駕駛”方面選擇了說真話、說實話,承認“畢竟任何技術都存在失靈的可能”。那么,其他品牌或企業能不能別再不切實際地忽悠人啦?
包子1987:我記得在九幾年的時候,世界上到處是資源枯竭論。報紙上隔三差五談中國的石油儲備問題,憂心忡忡。但是如今還有多少人關注石油的儲備問題呢?因為電動汽車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科技跑贏了石油危機。
今天的豐田觀點不過也是如此,人與人的連接更加便捷,尤其一個產業鏈吸引幾乎所有主流廠商發力研發的時候,技術進步趨勢有時候快得讓你無法想象。
康斯坦丁投稿:三星之所以退出筆記本市場,一方面是它的攤子鋪得太大,過于關注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等具有潛力的市場,無暇關注筆記本市場;另一方面是由于筆記本市場受到移動智能終端的侵襲,市場份額在不斷降低,越來越不具有誘惑力。
孫圳:當人們用過的產品淡出人們的視線,在目前這個快速變化的信息時代有必要考慮是要斷臂求生,把所有的資源優勢并行在幾款產品,重新審視市場經濟的發展,或許對的。三星在其它智能穿戴設備上,智能家電,廚房等方面布局也不難看出市場正在處于這個領域的激烈競爭,去掉不盈利的產品,集中優勢持續在其它新產品上深耕細作。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qian)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