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传沈娜娜mv免费观看,自述被啪的最爽的一次,久久久久亚洲精品,香蒸焦蕉伊在线,国产网战无遮挡

霸道總裁的游戲經:阿里巴巴那比IPO更曲折的游戲之路

2014-09-20 項目

展示量: 4113
霸道總裁的游戲經:阿里巴巴那比IPO更曲折的游戲之路
今年中秋,比中秋晚會更加惹人關注的是阿里巴巴發布的IPO路演視頻,這位來自中國的電商老大,終于將于美國東部時間 9 月 19 號上午,北京時間夜間,在美國紐交所正式上市。阿里巴巴集團今晨正式確定IPO的發行價為68美元,至此,阿里巴巴將募集218億美元,成為紐交所見證的規模最大的一次IPO。

市值上一路領先的阿里巴巴集團,在游戲領域卻一直落后于騰訊和百度,這也是為什么近些年來,阿里也在不斷加快在網絡游戲尤其是移動游戲的步伐。而對于這個什么都可以買的商業巨人來說,游戲這塊也一直是一條短腿。接下來,葡萄君就來復盤下阿里這為時已久的游戲布局之路。

“就算餓死也不做游戲”

這句不斷被人拿來揶揄馬云的“至理名言”,而在一段被很多媒體廣泛流傳的版本里,馬云曾這樣“表態”:

“不做游戲這是跟我價值觀有關,阿里巴巴到現在為止沒有投入過一分錢在游戲上面,那是兩年前我妹夫跟我說一個事情,改變了我對游戲的看法。我妹夫一天早上跟我說,我昨天跟你妹妹玩游戲玩到早上3點半,你妹妹去上廁所的時候我又偷偷地玩了半個小時,我被他嚇了一跳,我妹夫是很能干的一個小企業家,這么一個成年人并且是一個很精明的人,竟然玩到三點半甚至沒有一點兒自控能力,想想我們孩子會怎么樣。我不希望我兒子玩游戲,如果中國孩子都玩游戲中國就沒有前途可言了。而且我通過分析發現了在全世界時間不值錢的國家里游戲是最暢銷的。你會發現全世界最先進的游戲國家是哪些?美國、韓國、日本,但是這些國家永遠不鼓勵自己的老百姓玩游戲,它用來出口。有一天我們的領導突然會醒過來問我們孩子在干什么?在玩游戲的話,一定要對他進行限制。因為游戲不能改變中國的現狀。所以我說不做游戲,餓死也不做游戲。”
而2010年,馬云曾針對當時互聯網行業中的三個主要行業發表過一個專題匯報,在提到游戲行業時,馬云再次強調:

“我們堅定的認為游戲不能改變中國,中國本來就是獨生子女家庭,孩子們都玩游戲的話,國家將來怎么辦?所以游戲我們一分錢也不投。人家投,我們鼓掌,但我們不做,這是我們的一個原則。”


此言論一出,也有不少人分析過,阿里巴巴拒絕做網游,比起馬云自身的原因,更有杭州這個地方先天的缺陷。在當時,杭州IT產業發達,又有長三角地區大量中小企業的豐厚資源,做電子商務可謂得天獨厚。但網游這塊,杭州的資源沒有太多積累,發展遠遠落后于北上廣地區。也因此,阿里與盛大、網易等老牌游戲大廠的差距也十分巨大。而同時,針對當時一心想要發展網游支付相關的淘寶和支付寶業務的阿里來說,如果在支付寶的在線支付地位還未立穩,就貿然去開始自起爐灶做網游甚至去挖角或收購上海的網游公司的話,其實是十分冒險而且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舉動。

可以說,在當時看來,阿里選擇一心發展電商和在線支付服務,其實也是企業發展的重大戰略的選擇。而錯過了網游的黃金發展時期的阿里,其實也做過不少嘗試,而在手游爆炸式發展的當今,阿里作為在前端游頁游時代積累較少的大廠,也在不斷發力。

食言還是正義衛道?

正如騰訊一直試圖挑戰阿里旗下支付寶和電商業務的地位一樣,阿里正式進擊游戲行業也是以騰訊這個巨頭為標的,將自己塑造成了一個正義衛道士的形象。

就在今年年初,阿里的新聞發言人王帥公開表示:“阿里對國內游戲市場壟斷、山寨的現狀表示遺憾。”阿里對騰訊游戲一家獨大,導致游戲生態的破壞很不滿;“如果游戲產業繼續保持1:9的分成比例,那么游戲產業的畸形就不會改變。”盡管懷揣“打死不做游戲”的高風亮節,阿里在今年一躍變成了捍衛手游生態圈“大和諧”的衛道士。

但這其實并不意味著阿里真的從現在才開始進軍游戲產業的。早在2007年的新聞報道中,就稱阿里試圖開發一款叫做《淘寶Online》的web2.0時代的網頁游戲。玩家可以用電話進行對角色的操作,甚至可以兌換現實的商品比如衣服等。可見,在那個年代,淘寶就考慮將旗下的電商資源與網游相結合,但似乎在今年阿里代理的《暖暖環游世界》中,才摸到了一點門路。

2008年,就在馬云的“不做”宣言發布后不久,阿里巴巴集團便對淘寶追加20億元注資,接下來,更聯手中國網游代表之一“巨人網絡”開展以支付寶為主體的網游充值服務。據了解,在支付寶與巨人網絡的合作之后,當時國內前15位主流網游廠商中,支付寶已經覆蓋到了超過60%的廠商,其中不乏九城、金山、完美時空、久游網等多家網游大廠。據悉,通過支付寶進行的交易金額占到全國網游市場總交易量的30%左右,支付寶占據的市場份額保守估算超過40億元人民幣。雖然并不是直接投資開發游戲,但是阿里這種力挺游戲充值服務似乎也沒有真正為減少網癮少年起到幫助。

而在2009年6月,阿里旗下的工具旺旺便嘗試引入一些小游戲,包括偷菜、連連看、撲克牌等。彼時,阿里軟件總裁王濤對此的解釋是:旺旺引入一些小游戲,是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一些休閑小游戲可以增進買家賣家之間的感情,對于他們達成生意幫助更大。”

就在2010年3月,淘寶網已獲得文化部批準,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網絡游戲虛擬貨幣交易。隨后,淘寶網“不出意外”地上線了頁游平臺——淘寶游戲交易,不僅如此,阿里旗下的大型推廣平臺阿里媽媽也開始進行游戲推廣服務,為頁游等進行導量。




阿里的手游突進之路

就在今年年初阿里高調進軍手游產業之后,對于阿里這種不惜打臉也要摻一腳的原因,目前有幾種主流的解讀:

1.“騰訊威脅論”

從阿里巴巴這次在美國除了支付寶業務以外就獲得了218億美元的估值來看,不論是電商業務還是在線支付業務,都讓游戲的分量對于阿里集團來講沒那么重要。但是這塊業務對于阿里的老對手騰訊來說,卻無疑是不能被人抓住的命門,尤其是被阿里。

在BAT三家中,騰訊的游戲相關營收無疑是占全部營收的比例最高的,加上微信的助力,騰訊對于阿里的威脅日益增強。如果阿里可以在騰訊的頭上動土,甚至影響到騰訊的游戲根基的話,那么,這無疑對一直覬覦阿里的電商和支付業務的騰訊來說是一個重大打擊。

2.“盤活移動業務論”

不論是支持游戲交易也好,還是為頁游推廣也好,阿里并非想通過游戲相關業務賺多少錢,而更希望把自己旗下的移動業務生態圈打通。

從之前阿里在移動互聯網行業的投資邏輯來看,我們發現,主要圍繞移動社交、平臺入口、開發者數據、O2O應用、地圖來布局。以UC為例,經過幾年的沉淀,UC已經從單純流量入口逐漸演變成集游戲、信息服務等在內的綜合平臺。


3.“手游肥肉論”

如果端游和頁游時代的利潤還不足以吸引阿里的注意力的話,那么在移動電商的時代,移動游戲的大餅則是一份放在阿里面前的肥肉,如果這樣還無動于衷,似乎有些說不過去。

根據摩根大通今年1月7日發布的研究報告稱,2014年,中國移動游戲市場規模將達到人民幣230億元,占整體游戲市場21%的份額。據摩根大通的報告顯示,騰訊、百度和奇虎2014年的移動游戲凈營收將分別達到人民幣82億元、27億元和18億元,分別占移動游戲市場48%、17%和12%的份額。

在用支付寶和手機淘寶打入了用戶口袋之后,阿里顯然不甘于只做一個手游服務平臺。再加上阿里針對微信推出的“來往”,更需要手游的活力來支撐和導量。

而對于在前手游時代缺乏相應重要資源積累的阿里來說,除了砸錢之外,似乎并沒有更好的方法去追趕競爭對手的步伐。

①從“手游平臺分成”切入

在今年公布的阿里分成政策為:對單機版游戲免費提供服務,聯運游戲采取2:1:7的方式分成,即阿里巴巴獲得聯運收入的20%,游戲開發者獲得70%,剩余10%將用于支持農村教育發展。除了這種試圖砸開一條手游分發平臺之路的策略之外,阿里也在積極的進行相關的投資收購。

②投資收購“燒錢”不能停

去年4月,阿里以約8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友盟,隨后阿里花費了31.3億元戰略投資UC。到了今年6月,阿里更是超過15億美金的價格對UC全部持股收購。除了在國內的投資之外,阿里也將目標方向了海外,今年,阿里巴巴已經向美國著名手游研發商和發行商Kabam投資1.2億美元,此外,更有傳言稱阿里巴巴將攜手軟銀一起投資日本著名社交應用LINE。

③和淘寶緊密結合的代理策略

而在游戲代理方面,阿里之前也花了不少去獲得一些海外火爆游戲的獨家代理權。除了此前曝光的著名游戲《Dots(點點)》、Kabam研發的《指環王》和《索尼克沖刺》等海外大作之外,《刀塔傳奇》《捕魚達人3》《暖暖環游世界》等也登陸了阿里游戲中心。除了與淘寶平臺、天貓商城等加強互動之外,阿里更是將游戲中心直接嵌入了手機淘寶之中。



之前曾經被人關注的《暖暖環游世界》與天貓商城部分品牌進行聯動的方式,也讓阿里嘗到了甜頭,并開始試圖打開女性玩家市場。最近,阿里則是代理了《憤怒的小鳥》開發商Rovio的新作《憤怒的小鳥 Stella》這款女版《憤怒小鳥》。相信今后,阿里也會在如何將手中電商資源、女性客戶群體和手游相結合的思路指導下進行下一輪布局。




從此次阿里的上市路演中我們發現,這一次IPO,阿里將電商業務以及其配套服務相關業務集體打包上市了,但集團的另一強勢業務——支付寶等卻并未位列其中。除此之外,阿里也在進一步加強從傳統互聯網時代的轉型,在文化傳媒方向上進行了多項投資,從收購了蝦米網、優酷土豆、文化中國,到入股華數傳媒,投資傳統媒體21 世紀傳媒、京華時報等,似乎都表明,阿里正在一步步實施著自己的“泛娛樂集團”戰略。至于游戲業務,恐怕也只是這一大盤棋中的一顆落子而已,但在未來,這也許會成為阿里的“將軍”棋局的重要一步。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創投分享會立場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Copyright©創(chuang)業聯合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商務與客服聯系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