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全面滲透,攪動傳統影視業生態

9月17日,騰訊宣布騰訊電影成立,這標志著BAT三家互聯網巨頭已經全部殺入電影行業,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互聯網對所有傳統行業的滲透和改造在加速進行的過程中,電影行業毫不意外的成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戰場。其中原因有三:
1、既得利益:中國電影市場已經連續保持5-6年的30%票房增長勢頭,而且還會繼續下去直到成為全球第一的電影票房市場,單片票房紀錄不斷刷新,今年多部小成本爛片都取得了很好的票房。這樣一個新興高速成長的市場,無疑具備良好的投資回報;
2、戰略價值:電影行業一直以來都處于傳統娛樂行業的金字塔頂端,其對行業資源的聚合能力和對受眾的影響力都是無法取代的。而未來互聯網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互動數字娛樂方向,這個方向上的產值規模是上百萬億的,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必須占據電影這個制高點。
3、戰術節點:互聯網對電影行業的滲透其實早已開始,一方面互聯網視頻網站已經早已不僅僅是電影版權的采購者,更是電影營銷的重要依托平臺,現在的電影宣發過程如果沒有和視頻網站的合作簡直無法想象。另一方面,經過3年多的快速發展團購網站和售票網站已經基本完成了對電影消費的產品信息化改造和入口重置。這兩點一旦關聯,分分鐘把宣傳變成銷售。合圍時機已到。
目前國內的電影行業已經整體處在一個備戰階段,各方各面都在厲兵秣馬、集結號響。互聯網巨頭們加緊布局、搶奪資源,傳統電影公司也紛紛調運糧草、積極轉型。整個戰局縱橫交錯,各有派系,互有優劣。主要各方的勢力如圖所示:
槍聲響起
如果說在2014年以前還只有樂視影業在高舉著互聯網時代電影公司的大旗,那么2014年整個電影行業釋放出來的互聯網信號則比比皆是。BAT紛紛成立電影公司、優酷土豆的合一影業、愛奇藝開始在線賣電影票、光線的《古劍奇譚》游戲聯運、微信電影票迅速崛起、華誼收購賣座網、貓眼電影的《心花路放》預售發行、樂視和雪人電影的《小時代》彈幕合作等等。
每一件事情都在把電影和互聯網揉搓在一起,難以分開。一方面是上游資源的頻繁整合,另一方面則是業務層面的不斷突破演變。
但目前整個戰局還缺一個重要的信號,我曾經預判這個信號會在2015年二季度前發生,目前看會大大提前到2014年年底之前發生。這個信號就是在線票務網站的出票量占比會超過線下出票量,達到整個市場出票量的50%以上。這一信號標志著影院人流的入口被重置,傳統的影院流動人群的渠道優勢將開始一步步衰退,線上渠道將成為影片發行的主戰場。
線上渠道的優勢提升將毫無疑問的帶來一個新的概念:電影的互聯網發行,通過線上預售來確定發行范圍、地點、時間、影院,甚至確定排場,這將成為趨勢。而傳統的線下空間爭奪將由于成本和效率問題逐步淡化,成為局部的補充性的手段。貓眼電影對《心花路放》的預售營銷已經完全具備了互聯網發行的雛形,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標志拐點,運營多年的電影發行模式瞬間改變。
三大戰場
從2015年開始,整個電影世界的戰爭會主要表現在多部影片之間的競爭上,但真正的戰場在電影之外,主要有三個:
1,IP爭奪戰:
2,線上流量運營戰:
3,線下用戶服務戰:
在以上三個戰場的競爭中,并不是單純的傳統電影公司和互聯網公司的爭奪,而是所有互聯網電影公司之間的爭奪,借用一句老話:以后沒有互聯網公司,因為所有的公司都是互聯網公司。
一、IP爭奪戰:
以電影為代表的優質IP資源是互聯網互動娛樂的核心競爭價值,圍繞優質IP的爭奪是互聯網入侵電影行業的主要目的。在這一爭奪戰中,傳統的電影公司代表著內容勢力,而互聯網公司則擁有者渠道力量。這將是一場內容與渠道的對決。
互聯網根基公司會以營銷及票務渠道為要挾司機獲取優質IP的運營權和衍生產品開發權,而傳統電影資源公司則以此為代價獲取影片的渠道推廣以及衍生品的合作開發。
在這場爭奪戰中,還會有大量的非電影IP擁有者入局,比如《爸爸去哪兒》、《古劍奇譚》、《十萬個冷笑話》、文學、漫畫等等,所有取得了市場成功的局部IP都會被放大到全局IP來開發。
核心IP的獲取以及周邊IP產品的開發等各種競爭形態并存,一起都會向著價值最大化的方向發展。
IP的競爭的核心其實就是潛在目標消費者的爭奪,粉絲經濟的商業模式外延大大擴大,最終發展到無粉絲不IP的狀態。
IP競爭的另一個表現就是衍生產品的規模化開發,電影市場的產值將從單一票房產出,快速發展為多元產品市場產出的模式。
二、線上流量運營戰:
獲取優質IP其實是獲取了潛在用戶的消費動因,但從消費動因轉化為消費行為則關鍵在基于IP的流量運營。
首先是IP的推廣,如何利用流量推大IP的影響深度和廣度。優酷今年對《老男孩》的推廣就十分成功,雖然有5年前的積累,但《小蘋果》能夠如此火爆確實是視頻網站的大流量推廣的結果。在這方面樂視從2013年《小時代I》開始就建立了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案例,當時騰訊、360、百度、搜狗、人人網、微博等眾多大流量互聯網平臺都參與了《小時代》的營銷推廣,很多合作模式至今被人沿用。
其次是IP產品的營銷。電影、電視、游戲、電商、社區等各個場景下的流量運營進行打通,最大化用戶價值。
IP產品的流量營銷關鍵在于精準,各個平臺、多種屏幕間能夠良好的聯動,從任意入口獲取的用戶都可以充分享用各個平臺和場景下的服務是提升流量運營效率的關鍵。
流量的推廣和營銷其實是一體化完成的,明確收益的主攻方向,則可以定制出更有效的策略,這個過程中,往往羊毛出在狗身上,免費觀影會成為常見的營銷手段,5屏聯動更會是基本的產品形態。
流量運營戰的目的不是打壓對手而是最大化IP價值的獲取效率。
三、線下用戶服務戰:
電影行業有一個不同于傳統互聯網行業的特點,就是影院觀影是線下行為。所以,基于電影IP的用戶運營會從線上的流量運營延展到線下的用戶服務。而在這一方面擁有龐大線下的電影公司和O2O互聯網企業將具備先天優勢。
能夠直面消費者、服務于消費者,這是所有公司強化IP運營、拓展營銷手段的重要機會。在這一過程中,所有不把觀眾當成用戶的企業均將被淘汰。服務于用戶而不是獲取用戶是非常關鍵的思維方式。
線下用戶服務的另一個延展就是會開辟更多的跨界整合營銷,2014年淘寶的3.8活動將不是個案,影院觀影天生的社交屬性會帶給用戶更多的消費可能,圍繞影院觀影的消費路徑整合能力是所有營銷服務提供者比拼的重點能力之一。
總之,如何提供給影院用戶更好的服務是所有電影環節必須爭奪的焦點戰場。
幾個預判:
1,電影行業和互聯網行業的資本整合還會加劇,互聯網行業獲取IP資源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收購,而傳統電影公司加強互聯網屬性,提升互聯網運營能力也勢在必行。
2,幾大票務公司會逐步開始電影投資發行業務,基于電影票務平臺的互聯網發行成為常態,定點發行、分輪放映、都會成為常用的互聯網發行手段。
3,貓眼電影+美團,由于其巨大的線上流量和實力雄厚的線下能力將成為互聯網電影時代最重要的公司之一。
4,傳統院線影院的入口作用被逐步替代,只有少數運營能力強、具備線上能力的院線和管理公司能夠較好的抗衡線上企業的的博弈。其他大多影院均會失去現在的優越感,片商現在給影院的返點利潤都會被轉移給線上發行企業。影院們需要盡快開始在觀影服務環節開動腦筋提供更多優質服務提升競爭力,留住用戶。
5,動漫、游戲、文學、電視劇等各種內容業態和電影行業的合作加速,畢竟BAT并沒有霸占所有互聯網流量,對于沒有互聯網干爹的電影公司如果能快速整合一些IP相關性高的互聯網網站,也可以增強自身的競爭實力。
6,所有的傳統電影宣傳推廣公司都需要具備互聯網資源的整合營銷能力,否則無法為客戶提供所需的服務。
7,基于用戶的電影產品開發將逐步向上游發展,定制劇本、用戶選角、多重結局等都將一一出現。
8,全球化IP運營出現,引領全球化的互聯網電影公司誕生。
終局——電影行業的消亡
國內電影票房在2020年會達到并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票房市場,而屆時整個國內電影的產值(含票房)至少會超過200億美元。
更重要的是,2020年我們會看到整個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對人們生活的滲透會達到無孔不入的程度。整個互動數字娛樂產業將融合傳統的音樂、電視、電影、游戲等多個產業,建立起人們生活與娛樂消費的新生態環境。
屆時,將沒有獨立的電影行業,互聯網終將完成對電影行業的改造,電影行業也必然無限融入整個互聯網的世界。(文/阿布)
互聯網對所有傳統行業的滲透和改造在加速進行的過程中,電影行業毫不意外的成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戰場。其中原因有三:
1、既得利益:中國電影市場已經連續保持5-6年的30%票房增長勢頭,而且還會繼續下去直到成為全球第一的電影票房市場,單片票房紀錄不斷刷新,今年多部小成本爛片都取得了很好的票房。這樣一個新興高速成長的市場,無疑具備良好的投資回報;
2、戰略價值:電影行業一直以來都處于傳統娛樂行業的金字塔頂端,其對行業資源的聚合能力和對受眾的影響力都是無法取代的。而未來互聯網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互動數字娛樂方向,這個方向上的產值規模是上百萬億的,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必須占據電影這個制高點。
3、戰術節點:互聯網對電影行業的滲透其實早已開始,一方面互聯網視頻網站已經早已不僅僅是電影版權的采購者,更是電影營銷的重要依托平臺,現在的電影宣發過程如果沒有和視頻網站的合作簡直無法想象。另一方面,經過3年多的快速發展團購網站和售票網站已經基本完成了對電影消費的產品信息化改造和入口重置。這兩點一旦關聯,分分鐘把宣傳變成銷售。合圍時機已到。
目前國內的電影行業已經整體處在一個備戰階段,各方各面都在厲兵秣馬、集結號響。互聯網巨頭們加緊布局、搶奪資源,傳統電影公司也紛紛調運糧草、積極轉型。整個戰局縱橫交錯,各有派系,互有優劣。主要各方的勢力如圖所示:
槍聲響起
如果說在2014年以前還只有樂視影業在高舉著互聯網時代電影公司的大旗,那么2014年整個電影行業釋放出來的互聯網信號則比比皆是。BAT紛紛成立電影公司、優酷土豆的合一影業、愛奇藝開始在線賣電影票、光線的《古劍奇譚》游戲聯運、微信電影票迅速崛起、華誼收購賣座網、貓眼電影的《心花路放》預售發行、樂視和雪人電影的《小時代》彈幕合作等等。
每一件事情都在把電影和互聯網揉搓在一起,難以分開。一方面是上游資源的頻繁整合,另一方面則是業務層面的不斷突破演變。
但目前整個戰局還缺一個重要的信號,我曾經預判這個信號會在2015年二季度前發生,目前看會大大提前到2014年年底之前發生。這個信號就是在線票務網站的出票量占比會超過線下出票量,達到整個市場出票量的50%以上。這一信號標志著影院人流的入口被重置,傳統的影院流動人群的渠道優勢將開始一步步衰退,線上渠道將成為影片發行的主戰場。
線上渠道的優勢提升將毫無疑問的帶來一個新的概念:電影的互聯網發行,通過線上預售來確定發行范圍、地點、時間、影院,甚至確定排場,這將成為趨勢。而傳統的線下空間爭奪將由于成本和效率問題逐步淡化,成為局部的補充性的手段。貓眼電影對《心花路放》的預售營銷已經完全具備了互聯網發行的雛形,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標志拐點,運營多年的電影發行模式瞬間改變。
三大戰場
從2015年開始,整個電影世界的戰爭會主要表現在多部影片之間的競爭上,但真正的戰場在電影之外,主要有三個:
1,IP爭奪戰:
2,線上流量運營戰:
3,線下用戶服務戰:
在以上三個戰場的競爭中,并不是單純的傳統電影公司和互聯網公司的爭奪,而是所有互聯網電影公司之間的爭奪,借用一句老話:以后沒有互聯網公司,因為所有的公司都是互聯網公司。
一、IP爭奪戰:
以電影為代表的優質IP資源是互聯網互動娛樂的核心競爭價值,圍繞優質IP的爭奪是互聯網入侵電影行業的主要目的。在這一爭奪戰中,傳統的電影公司代表著內容勢力,而互聯網公司則擁有者渠道力量。這將是一場內容與渠道的對決。
互聯網根基公司會以營銷及票務渠道為要挾司機獲取優質IP的運營權和衍生產品開發權,而傳統電影資源公司則以此為代價獲取影片的渠道推廣以及衍生品的合作開發。
在這場爭奪戰中,還會有大量的非電影IP擁有者入局,比如《爸爸去哪兒》、《古劍奇譚》、《十萬個冷笑話》、文學、漫畫等等,所有取得了市場成功的局部IP都會被放大到全局IP來開發。
核心IP的獲取以及周邊IP產品的開發等各種競爭形態并存,一起都會向著價值最大化的方向發展。
IP的競爭的核心其實就是潛在目標消費者的爭奪,粉絲經濟的商業模式外延大大擴大,最終發展到無粉絲不IP的狀態。
IP競爭的另一個表現就是衍生產品的規模化開發,電影市場的產值將從單一票房產出,快速發展為多元產品市場產出的模式。
二、線上流量運營戰:
獲取優質IP其實是獲取了潛在用戶的消費動因,但從消費動因轉化為消費行為則關鍵在基于IP的流量運營。
首先是IP的推廣,如何利用流量推大IP的影響深度和廣度。優酷今年對《老男孩》的推廣就十分成功,雖然有5年前的積累,但《小蘋果》能夠如此火爆確實是視頻網站的大流量推廣的結果。在這方面樂視從2013年《小時代I》開始就建立了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案例,當時騰訊、360、百度、搜狗、人人網、微博等眾多大流量互聯網平臺都參與了《小時代》的營銷推廣,很多合作模式至今被人沿用。
其次是IP產品的營銷。電影、電視、游戲、電商、社區等各個場景下的流量運營進行打通,最大化用戶價值。
IP產品的流量營銷關鍵在于精準,各個平臺、多種屏幕間能夠良好的聯動,從任意入口獲取的用戶都可以充分享用各個平臺和場景下的服務是提升流量運營效率的關鍵。
流量的推廣和營銷其實是一體化完成的,明確收益的主攻方向,則可以定制出更有效的策略,這個過程中,往往羊毛出在狗身上,免費觀影會成為常見的營銷手段,5屏聯動更會是基本的產品形態。
流量運營戰的目的不是打壓對手而是最大化IP價值的獲取效率。
三、線下用戶服務戰:
電影行業有一個不同于傳統互聯網行業的特點,就是影院觀影是線下行為。所以,基于電影IP的用戶運營會從線上的流量運營延展到線下的用戶服務。而在這一方面擁有龐大線下的電影公司和O2O互聯網企業將具備先天優勢。
能夠直面消費者、服務于消費者,這是所有公司強化IP運營、拓展營銷手段的重要機會。在這一過程中,所有不把觀眾當成用戶的企業均將被淘汰。服務于用戶而不是獲取用戶是非常關鍵的思維方式。
線下用戶服務的另一個延展就是會開辟更多的跨界整合營銷,2014年淘寶的3.8活動將不是個案,影院觀影天生的社交屬性會帶給用戶更多的消費可能,圍繞影院觀影的消費路徑整合能力是所有營銷服務提供者比拼的重點能力之一。
總之,如何提供給影院用戶更好的服務是所有電影環節必須爭奪的焦點戰場。
幾個預判:
1,電影行業和互聯網行業的資本整合還會加劇,互聯網行業獲取IP資源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收購,而傳統電影公司加強互聯網屬性,提升互聯網運營能力也勢在必行。
2,幾大票務公司會逐步開始電影投資發行業務,基于電影票務平臺的互聯網發行成為常態,定點發行、分輪放映、都會成為常用的互聯網發行手段。
3,貓眼電影+美團,由于其巨大的線上流量和實力雄厚的線下能力將成為互聯網電影時代最重要的公司之一。
4,傳統院線影院的入口作用被逐步替代,只有少數運營能力強、具備線上能力的院線和管理公司能夠較好的抗衡線上企業的的博弈。其他大多影院均會失去現在的優越感,片商現在給影院的返點利潤都會被轉移給線上發行企業。影院們需要盡快開始在觀影服務環節開動腦筋提供更多優質服務提升競爭力,留住用戶。
5,動漫、游戲、文學、電視劇等各種內容業態和電影行業的合作加速,畢竟BAT并沒有霸占所有互聯網流量,對于沒有互聯網干爹的電影公司如果能快速整合一些IP相關性高的互聯網網站,也可以增強自身的競爭實力。
6,所有的傳統電影宣傳推廣公司都需要具備互聯網資源的整合營銷能力,否則無法為客戶提供所需的服務。
7,基于用戶的電影產品開發將逐步向上游發展,定制劇本、用戶選角、多重結局等都將一一出現。
8,全球化IP運營出現,引領全球化的互聯網電影公司誕生。
終局——電影行業的消亡
國內電影票房在2020年會達到并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票房市場,而屆時整個國內電影的產值(含票房)至少會超過200億美元。
更重要的是,2020年我們會看到整個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對人們生活的滲透會達到無孔不入的程度。整個互動數字娛樂產業將融合傳統的音樂、電視、電影、游戲等多個產業,建立起人們生活與娛樂消費的新生態環境。
屆時,將沒有獨立的電影行業,互聯網終將完成對電影行業的改造,電影行業也必然無限融入整個互聯網的世界。(文/阿布)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創投分享會立場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