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ger is Better……這篇文章像對iPhone 6的無底線吹捧嘛?

創投分享會注:本文節選自相關文章,由福布斯中文網翻譯。作者顯然對iPhone 6醉心不已,無保留偏愛。事實上,起碼關于iPhone 6的外觀,引起的爭議還是相當多的。閱讀請謹慎。
關于iPhone 6和iPhone 6 Plus,人們已經寫下很多夸張的評論,正面和負面的都有。當這兩款iPhone的模型機在6月份被泄漏出來時,它們被譏諷為又丑又笨重;而當手機的配置規格被曝光時,它們則被斥為性能比不上競爭對手。現在,關于新一代iPhone的評論已經把它們標榜為有史以來最優秀的手機。這是一場了不起的翻身仗,但它們是否實至名歸呢?
在很多方面的確如此。在使用iPhone 6一段時間后,確實可以說它是有史以來最優秀的iPhone。當然,這種說法有些不過腦子。技術每年都會取得大量進步,因此手機在處理器速度、相機性能以及電池續航時間等核心方面都會得到提升,而不斷演進的軟件也會帶來新的功能。
因此,更大的問題變成了:iPhone 6進行了多大幅度的升級?它跟實力最強勁的競爭對手比起來怎樣?那么,讓我們開始吧。
設計——回歸本源
初代iPhone是一件美麗的事物,就像由金屬和玻璃制成、被河流打磨光滑的卵石。在我看來,iPhone之后的設計一直在走下坡路,蘋果令人沮喪地使用了塑料材質,后來又轉向不實用的玻璃背板。但現在真正的iPhone又回來了!
iPhone 6和iPhone 6 Plus都使用鋁質外殼和后蓋,值得慶賀的不僅是核心材料的回歸,還有它們的組裝方式。在這方面,iPhone 6的精良做工堪稱大師級別。
iPhone 6后蓋和屏幕的邊緣呈錐形,拿在手上有一種奢華的感覺。每個接縫都經過精密加工,而每個端口和揚聲器格柵都經過完美切割。iPhone的競爭產品質量每每受到果粉恥笑,這就是其中的原因所在。三星的Galaxy Alpha是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的一步,但也只是一步而已。
真正的挑戰者是HTC One M8,從設計和做工質量的角度來看,M8(和之前的M7)足以跟iPhone匹敵。不過,蘋果沒有犯下跟HTC同樣的錯誤——把電源鍵放在機身頂部。在我看來,HTC近年來已經成為智能手機設計的標桿,而蘋果現在已然回歸,上演了一出王者歸來。
這并不是說iPhone 6的一切設計都是成功的。到目前為止,這兩款新iPhone的最大缺陷就是頂部和底部邊框過大,使得機身長度跟屏幕尺寸不相匹配,顯得太長。這導致iPhone 6的長度達到138.1毫米(5.44英寸),幾乎跟三星Galaxy S5一樣長,而后者的顯示屏尺寸是5.1英寸。這意味著用戶的手指很難碰到屏幕上角,就像那些屏幕尺寸超過5英寸的手機一樣。蘋果真的應該把上下兩頭都鋸掉一部分。
不過,足以彌補這個缺陷的優點是,iPhone 6具有優秀的平衡性。它可能顯得過長,但厚度只有6.9毫米(0.27英寸),而重量也只有129克(4.55盎司)。你把iPhone 6拿在手里時不會感到不安全,手機可以緊緊貼合你的手掌,其相對較窄的67毫米(2.64英寸)寬度起到了幫助作用。因此,它能在第一次選用大屏手機的用戶心中迅速建立起信任。
我不會說iPhone 6是一款適合單手操作的手機(這更多地體現在軟件層面),因為它缺乏紋理,而且非常光滑。不過,沒有iPhone 6買家會覺得蘋果是在偷工減料。
富有爭議性的突起式攝像頭怎樣?是的,它看起來不是非常好。是的,之前幾代iPhone的齊平設計看起來更漂亮。是的,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磨損和受傷,而且還讓手機無法完全平放。盡管如此,iPhone 6并非唯一有此缺陷的手機,Nexus 5就是另一個顯而易見的受害者。總而言之,你使用時要小心了。很多用戶會購買保護套,但是鑒于iPhone 6擁有如此棒的外觀,我更想把它直接拿在手里炫耀。
屏幕——更大就是更好,但不是最好
除了外形設計的變化,人們議論兩款新iPhone的另一個焦點是它們采用了更大的屏幕。iPhone 6的屏幕分辨率只有相對較低的1334x750,而很多類似尺寸的安卓手機(以及iPhone 6 Plus)已經采用了1920x1080的分辨率,這引起了很多用戶的抱怨。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3年年初,HTC One M7就在其4.7英寸的屏幕上提供了1080p的分辨率。
但這重要嗎?并非如此。iPhone 6達到了蘋果自家的視網膜屏幕標準(即肉眼看不到屏幕上的單個像素),其每平方英寸內的像素數達到326個。而且,iPhone 6的LED背光IPS屏幕擁有非常鮮亮的自然色彩,顯示效果仍然非常出眾。
不過,還是那句話,這并非我見過的最好的手機屏幕。這份榮譽要歸給LG G3令人驚嘆的True HD-IPS屏幕,其尺寸為5.5英寸,分辨率達到了2560x1440。另外,從我簡短試用三星Galaxy Note 4的情況來看——其屏幕尺寸為5.7英寸,分辨率也是2560x1440——iPhone 6的屏幕也是相形見絀,盡管有些人不喜歡三星Super AMOLED屏幕的色彩強度。
蘋果在2010年推出iPhone 4的同時引入了視網膜屏幕的概念,這改變了手機行業。盡管如此,我基本上并不完全相信蘋果給視網膜屏幕制定的規則。你還是可以看到像素的,尤其是在日歷圖標的日期上。因此,盡管iPhone 6擁有一塊無可爭議的出色屏幕,我還是希望看到它能擁有1080p的分辨率。
關于屏幕的另一個議論焦點是,新iPhone未使用藍寶石玻璃面板。我對藍寶石玻璃進行過廣泛的研究,我可以說,它無法保證比康寧公司(Corning)的Gorilla Glass 3玻璃更堅固,iPhone 6和6 Plus目前使用的正是后者。這是因為,盡管藍寶石玻璃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防刮能力,但它容易破碎。
我敢肯定,蘋果將在未來的iPhone(甚至可能是iPhone 6S或6S Plus)中使用藍寶石材質,但這種事情不應該操之過急,劣質的藍寶石保護屏(它們往往會跟玻璃疊加在一起)帶來的麻煩可能遠遠超過它們的價值。
功能——全面升級
當然,更大的屏幕帶來了更多的像素,而更多的像素需要更強大的硬件來驅動它們。令人高興的是,iPhone 6和6 Plus在這方面均能夠勝任。
跟每一代新發布的iPhone一樣,iPhone 6和6 Plus的芯片組經過了升級,盡管我們在紙面上看不出“A8”的威力。它采用了最新的20納米制程,兼容64位運算。不過,A8仍然是雙核處理器——很多其他手機已經采用四核乃至八核處理器——CPU頻率也只有1.4GHz。
這讓蘋果只能宣稱,相較于iPhone 5S,iPhone 6的性能只提升了20%。相比之下,iPhone 5S比iPhone 5提升了100%,而iPhone 5則比iPhone 4S提升了100%。
得益于PowerVR GX6650 GPU——它是iPhone 5S配備的PowerVR G6430的新版本——iPhone 6的圖形性能倒是有更大幅度的提升,蘋果宣稱它比iPhone 5S提升了50%。與此同時,iPhone 6的隨機訪問內存仍然是1GB,而采用安卓系統的手機和平板電腦都已經進入3GB時代了。
那么,這些看似保守的升級是否令人失望呢?絲毫沒有。網絡上出現的一系列跑分表顯示,新一代iPhone(兩款機型的芯片組和主頻是一樣的)的硬件表現均落后于最新的安卓旗艦手機,但關鍵的區別其實在于iOS 8。
不管你更喜歡安卓、Windows Phone還是iOS,蘋果的iOS 8都是一款非常靈巧的操作系統。簡單地說:iOS 8在iPhone 6上運行如飛。基本的操作絲毫沒有遲滯,極為順暢,而應用商店中沒有應用能夠拖慢系統運行,尤其是游戲。
當然,這是合乎情理的。開發者為什么要開發一款無法在最新設備上順暢運行的游戲呢?在未來幾個月里,iPhone 6比iPhone 5S快多少將成為一些人的爭論話題,但在現實世界中,這并不要緊。之前幾代iPhone都沒有如此迅速和順暢,要是在可預見的未來出現什么能夠拖慢iOS 8的應用,我肯定會大吃一驚。
iPhone 6的性能表現或許無法成為它的賣點,但一旦把這款手機握在手中,你不會對它感到失望的。不管競爭對手要在此時玩什么性能方面的軍備競賽,顯然蘋果并不需要加入其中。
相機——最好的800萬像素相機
然而,iPhone 6無可爭議優于iPhone 5S的地方就是相機。同樣的,你可能無法從紙面上了解這一點,因為蘋果自iPhone 4S以后就一直沿用800萬像素的相機,不過iPhone 6上的這一個可算是超級版800萬像素相機了。
蘋果在這一代相機上推動的技術名為“像素對焦”(Focus Pixels)。蘋果沒有詳細說明它是如何工作的,但該技術能夠以接近瞬時的速度進行對焦和面部識別。說實話,使用iPhone 6時,你就不用再操心什么“點擊對焦”了,除非你想重新聚焦于屏幕上的特定區域。你只需拿出iPhone對準然后拍攝,就能拍出一些非常不錯的照片。
“像素對焦”技術同樣為視頻拍攝帶來了好處,因為相機能夠持續對鏡頭前的運動進行對焦。而且,iPhone 6的相機還支持每秒240幀的720p慢鏡頭攝影模式(iPhone 5S的慢鏡頭模式只支持每秒120幀),這能讓用戶拍出一些類似于《駭客帝國》(Matrix)風格的精彩視頻。
失望之處呢?倒是也有幾個。iPhone 6相機對色彩精度的控制不夠準確。上面的照片展示了iPhone 6跟Nexus 5的拍攝效果對比,我們可以看到,后者的800萬像素相機在還原木材的橙色和控制光源方面表現更加優秀。
蘋果還在iPhone 6的相機上偷工減料,沒有支持“光學防抖”技術(OIS)。而其他高檔競爭產品,光學防抖已經成為標配(甚至349美元的Nexus 5也支持),它的工作原理是通過移動相機鏡頭來抵消設備抖動的影響。蘋果轉而采用了所謂的“數字防抖”(DIS)技術,可以說是“光學防抖”的軟件替代方案。“數字防抖”(蘋果明智地將其稱為“圖像穩定”)的效果非常不錯,但還是比不上“光學防抖”。
另外,我們也無法忽略這樣一件事:iPhone 6的800萬像素相機所記錄的細節并不總能趕得上其他一些高端競品,比如諾基亞(Nokia)的PureView相機以及三星Galaxy S5的1,600萬像素相機。(它所拍攝的照片)看起來很不錯,但并非我見過最好的。
我們的另一項牢騷還是在于800萬像素的攝像頭傳感器,它沒有錄制4K視頻的能力。這其中的原因在于,傳感器不夠大,無法處理那樣的錄制任務。這只會惹惱擁有4K電視的用戶,但這部分人群預計會在未來兩到三年里成為主流,而他們可能也會使用這款手機。這個問題倒不至于讓用戶放棄iPhone 6,但也是一種遺憾。
至于前置的120萬像素相機,實在乏善可陳。iPhone的競品紛紛迎合自拍熱潮,配備了300-500萬像素的前置攝像頭。一些人希望蘋果也能迎頭趕上,但它并非一家追逐“一時潮流”的公司。蘋果提供的補償是iPhone 6能夠拍攝720p的視頻,其相機在這方面倒是完全勝任的。
在人們對新iPhone 6的贊譽中,這款手機當之無愧的一項就是,它支持VoLTE。全球范圍的運營商在普及這項技術方面一直行動遲緩,但在新一代iPhone推出之后,蘋果的影響力足以起到推動作用(美國通信運營商威瑞森公司將在12月推出VoLTE)。因此,讓我們密切關注這個領域。
然而,iPhone 6還有一個沒有獲得太多關注的地方,那就是得到大幅度改進的外部揚聲器。它比自己的前幾代版本更加響亮,所能呈現的聲音強度和清晰度使它非常適合播放播客音頻或談話類節目。我自己仍然不會使用iPhone的揚聲器聽音樂,而且它也無法跟HTC One M7和M8配備的雙立體聲揚聲器相提并論,不過這仍然是一項可喜的改進。
電池續航時間——找插座成為歷史
要是詢問iPhone用戶,他們最需要的功能是什么,你將會一次又一次地聽到他們說“更好的電池續航能力”。在紙面上,跟iPhone 6的很多配置一樣,1,810毫安時的電池似乎令人失望。畢竟,相較于iPhone 5S配備的1,560毫安時電池,這個容量似乎并沒有多出很多,而且iPhone 6更大的屏幕需要更多的電量支撐,而且競爭對手早已采用了2,300-3,000毫安時的配置。
再一次,蘋果未能滿足用戶的期望。盡管蘋果提供的官方數據不是那么鼓舞人心,但我發現該公司的說法有些保守。正常使用的話,iPhone 6能夠續航兩天時間。如果是頻繁使用,我發現它是第一款能夠堅持一整天的iPhone。
當然,這種說法中存在一些注意事項。電池續航時間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于你的手機設置(屏幕亮度、自動鎖屏時間等)、所在地區的信號強度(信號弱時更耗電)、乃至于你所安裝的特定應用(它們編碼方式的優劣以及具體設置,比如你的播客應用多久會檢索新節目或是RSS閱讀器多久會進行刷新)。
因此,用戶獲得的續航時間會因人而異。至于電池續航時間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iOS的更新會有怎樣的改進,這還有待觀察。不過,那是一種推測。最終,我能夠很高興地說,iPhone 6沒有在潛在的短板掉鏈子。
iPhone 6的電池顯然無法跟iPhone 6 Plus那塊大得多的電池相提并論,而且我也在三星Galaxy S5(電池可拆卸)和HTC One M8(電池內置)那里看到了更優秀的電池續航能力,不過應該沒人會發出抱怨。
iOS 8——積少成多的小變化
福布斯撰稿人阿馬杜(Amadou)和馬克(Mark)已經分別就iOS 8的主要新功能以及新功能指南和重大缺陷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因此,我在這里將主要談iOS跟硬件的整合。
我要說,對于iOS 8在iPhone 6上面的表現,它配得上人們給予的溢美之詞。iPhone 6的芯片組并非最強大的,但操作系統運行如飛。iPhone 6的電池跟很多競品相比容量不算大,但它能夠續航一整天時間。iPhone 6不支持“光學防抖”技術,但其“數字防抖”功能也有出色表現。
是的,Healthkit有可能改變健身行業。是的,Apple Pay有可能改變支付行業。眼下,一切還是未知數。而我們能夠確定的是,iOS 8非常適合于iPhone 6,它把后者紙面上并不出眾的配置轉變為一款強大的手機。
我倒確有一個批評意見:對于新一代iPhone的更大屏幕尺寸,蘋果沒有做足夠多的工作讓iOS 8進行適配。iPhone 6 Plus在這方面具有優勢,因為它可以讓靈感來源于iPad的應用以橫向模式運行。不過搭載在iPhone 6上,基本上還是老樣子,只不過變得更大一些而已。
這意味著,主屏幕上會多出一排應用。但除此之外,iOS 8的用戶界面并沒有進行大幅度適配以使其更加易用。iOS 8允許用戶使用滑動手勢來替代屏幕左上角的后退按鈕,這很實用。但重復使用“可達性”(Reachability)功能(雙擊Home鍵)并非特別愉快的體驗——這項新功能可以把整個界面向下移動半個屏幕,使用戶更方便觸到界面頂角(見上圖)。
這是一種變通方案,但顯得很粗糙,除非蘋果能夠找到一種更好的解決辦法。我曾希望,蘋果能夠在發布新一代iPhone的同時就帶來那種更好的解決辦法,那樣才能轉變懷疑者的態度。
物有所值——合約機更劃算
相對于iOS 8完成的卓越工作,老實說,iPhone 6算不上一款突破性的硬件設備,但它的價錢可不便宜。
如果蘋果讓iPhone 6接替iPhone 5C的位置,讓iPhone 6 Plus扮演新的旗艦機角色,這倒也能說得過去。但蘋果給iPhone 6定下了旗艦機的價格,并給iPhone 6 Plus再加價100美元。
好消息是,蘋果升級了新iPhone的存儲容量。入門機型仍然是16GB(很多人都希望這能夠提升到32GB),然后是64GB(蘋果沒有推出32GB的機型),并第一次推出了128GB的配置。顯然,這讓64GB機型處于了有利位置。
結論
那么,讓我們回到我在本文開頭時提到的兩極化評論:那些嚴厲的批評是否合理?絕對不是。滔滔不絕的贊美是否名副其實?也不盡然。
沒錯,iPhone 6是有史以來最優秀的iPhone(iPhone 6 Plus屬于平板手機),但它本該如此,技術不會走回頭路。不過,盡管iPhone 6重新定義了iPhone,但它沒有重新定義整個智能手機市場。它的設計和做工都非常出色,但HTC One M7和M8也不遑多讓。iPhone 6的屏幕是第一流的,但還比不上LG G3和Galaxy Note 4所配備的更高分辨率屏幕。
類似的,iPhone 6的相機是我用過最好的800萬像素相機,但它仍然落后于其他像素更高、支持光學防抖的競品,尤其是諾基亞Lumia 1020上的PureView相機。iPhone 6的電池續航時間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但你可以找到更強悍的。
所有這一切都不會讓iPhone 6淪為一款差勁的手機。相比之下,iPhone 6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于它的穩定性。LG G3和Note 4在用戶界面上存在問題;Nexus 5的電池續航時間堪憂;HTC One M8非常漂亮,但塊頭太大;索尼Xperia Z3太丑了。與此同時,iPhone 6沒有任何重大缺陷,這意味著它可以跟實力最強的對手一較高下。
而這也許是iPhone 6最了不起的成就:盡管在配置上輸人一籌,但iPhone 6有資格挑戰市面上最好的智能手機。這并非什么名褒實貶,而是對iPhone 6的大大贊美,因為它反襯出了競爭對手的不足之處。
如果蘋果讓iPhone 6配備1080p的屏幕,讓相機支持光學防抖功能,縮小上下邊框的面積,并安裝真正的大容量電池,那會怎樣?好吧,那是iPhone 6S要做的事情了……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搜索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