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忠:創業的人都有點個性,做創意也是一樣的

注:王偉忠,臺灣金牌電視節目制作人和經紀人。他以節目的高創意度享譽臺灣娛樂圈,另外一個馳名的點就是超會罵人。稍微列舉下他所制作或監制的著名電視節目:《全民最大黨》、《康熙來了》、《超級星光大道》、《國光幫幫忙》、《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所以,作為一個資深的創業者與制(zhi)作人(ren),該在什么時候去做(zuo)一件你認(ren)為正確的事情?王偉(wei)忠將創(chuang)(chuang)意看(kan)做(zuo)工作中最重要(yao)的(de)(de)(de)一(yi)部分,他也認為(wei)在創(chuang)(chuang)業中自己(ji)最大(da)的(de)(de)(de)作用就是提供創(chuang)(chuang)意。所以(yi)他怎么看(kan)待(dai)創(chuang)(chuang)意的(de)(de)(de)培(pei)養?又該如何找(zhao)到一(yi)個好(hao)的(de)(de)(de)時間節點(dian)去使用自己(ji)的(de)(de)(de)創(chuang)(chuang)意?
剛才我聽奚志農老師講野生動物,講的非常偉大,也很沉重。現在我要來講娛樂,我感覺我自己就是一個魔鬼。
講講我這個職業,我是一個創業者,也是一個喜歡搞創意的人。其實創意跟創業之間,有點點矛盾。不過先講講創業精神,我覺得創業跟時機和個性都有關系。我不知道在座各位有幾個人想創業。創業這個時機很重要,就是timing。
拿我們這個時代來講。我進電視圈的時候才19歲,那是大學二年級。那時候的電視,跟現在大陸差不多,很多都是半官方,基本上不太會有所謂的私人機構。可是一直到了1979年,我老師開始做制作公司,我那時候大四,我就跟他一起去做制作公司。剛好在1979年的時候,臺灣制播分離,電視臺就變成所謂的distributor(發行方)。我們可以做各種電視節目。從那時候起,制作公司就開始像雨后春筍一樣越來越多。后來我當兵,當完兵回來之后,就跟朋友一起做制作公司,一路我們做影視工作,一直做到現在。
中間經過另外一個timing,1979年制播分離之后,電視臺開始放出了一些制作機會,就像現在你看很多電視臺給燦星和藍色火焰這些制作公司在做節目一樣,于是很多電視節目開始多元化。
然后又到了1993年,臺灣有線電視開放。臺灣很多事情是這樣子,本來它是非法的,經過立法委員去炒作,就會讓非法的“就地合法”。比如說有線電視以前在臺灣是閉路電視,那時候電視還是被管制,只有所謂的老三臺——臺視、中視、華視,都是半政府的單位。
有線電視在民間都是自己接電線,放一些player,讓你看一下摔角節目,或一些情色節目。久而久之,地方勢力就變很龐大。臺灣是一個民主社會,很自由,自由到了一個地步,所以到了這個情況賺了一些錢,立法委員也為這些票源,就讓有線電視“就地合法”。造成了1993年之后,有線電視開始這么多這么多出來了。臺灣現在有線電視都是系統業者,大概有100多個臺,所以你們到臺灣去玩,可以看到100多個頻道,那是世界之多。
有線電視它也必須要有電視節目,所以制作公司,像我們這種制作公司就就多出來了。說的不好聽一點,那我們那個徒子徒孫就越來越多。所以對我們做電視制作的人。就非常好,又有一個新的源頭。
一直發展到2011年,新媒體進來了,新媒體進來之后,打擊了整個舊媒體,再加上大陸的磁石效應,臺灣一些影視人才跑到大陸發展。這是我們這個行業目前產生的一些現象和問題。但危機就是轉機。誰知道這段時間它又是一個機會。我大概不到30歲就創業。在那個時間來講,因為這幾個timing,讓我有機會,在這個土地上面做了影視制作。
創業的人都有點個性。不管你去舊金山,去矽谷,很多人學校都沒讀完就開始創業了。他是一種個性,本來就是不安于世,對一些制式的事情,他是比較不能夠忍受的。
我剛進電視圈的時候,電視臺都屬于半官方的,所有的主持人都是高高在上,講話都是“女士們、先生們,歡迎各位來到這個地方,你看藍天白云,一片大好,希望各位在寓教于樂的情況之下,跟我們一起,與君共享一些娛樂時光。”全部講的都是這種話。
等我們進入電視圈之后,我們才帶入一些庶民精神,才帶了像澎恰恰、胡瓜這些人進來。那些主持人就開始好玩了,觀眾也開始慢慢改變了。現在這種說話方式,還是我在上邊你們在下面,基本上以后的演講,很多都是觀眾在上面,說的人在下面,會變成這個狀況。
我覺得創業者基本上是有點不安于內的、想突破。不過我這么多年的合作對象,要跟大家做一個解釋,如果你創業,做一個事業,你選對合作對象很重要,尤其你們年輕,年輕一開始一定會選一些合作對象,就是所謂的志同道合。可是志同道合,如果你們兩個人的能力是一樣的,比如你想做創作,他也想做創作,通常都會疊床架屋,會撞在一起。一個老大哥給我的建議來講,如果你要找合作伙伴,最好找和你的志向、你的aptitude、你的本性都不太一樣的人。就是說你比較適合創意,他就做管理,這樣子互相搭配,我覺得是非常好的,否則就會疊床架屋。做生意很麻煩的,賺錢會吵架,不賺錢也會吵架,賺錢與不賺錢之間,吵的最兇。
我們這個行業,因為也是timing的問題,再加上每個人的個性不同,我就比較喜歡做創意。創意跟你長大的環境和個性有關系。
我們做影視節目,我從19歲到現在,基本上做了快40年。大概做創意的小孩子,他的環境都不是很好。所謂我常講一句話,千金難買少年貧,就你小時候呢,環境不是很好,因為你缺這個缺那個,所以你就必須要自己去創作。
我記得我小時候,看過一部電影的戲劇,叫invisible man,就隱形人,自己包起來,用紗布包起來,因為他是隱形的嘛,那看了這個,回家就把自己包起來,我媽就把我毒打一頓,說你們家這干嗎,有人死了?
創意人,他是有一點點窮則變、變則通,一點點物質上的缺乏,所以他會有這樣的個性。我覺得環境對他的影響是有的,然后還有你的個性,就是喜歡做突破,你就想做一些跟別人不一樣的事情,喜歡標榜一些東西等等等等。
可是做創意有沒有方法呢,每個人做創意的方法不一樣,以我的經驗來跟各位做一個解釋,我覺得做創意跟三樣東西有關系。
第一個就是你長大的環境。每一個人環境都不一樣,我們在座沒有一個人的環境,成長環境是一樣。就跟你的這個指紋一樣都不一樣。你要非常感謝你的經歷,不管你是戀愛談的好,戀愛談的不好,你生在好的環境,或生在不好環境,要好好在乎你的生長的經歷。因為這環境會影響你一輩子創作,想事情的方法。
第二個就是你天分,每一個人都有天分。像我從小就會畫畫,我小時候非常非常皮,皮的不得了。我媽只要給我一個黑板,我就能坐下來,就開始畫畫,想故事。我那個時候因為家里窮,國民黨被你們趕到臺灣之后,軍人子弟嘛,軍人子弟窮,就在那邊畫畫。如果那個時候有一個mentor,有一個精神導師soul mate看著說,這小孩兒怎么這么皮,一坐下來,一畫這個黑板,就安靜下來的話,如果他看到了,我跟你講,我現在就是史蒂芬·斯皮爾伯格,但就是沒人看到。
不管怎么講,這是我的天份。那時候我記得很清楚,我們那時候臺灣小兒麻痹,小兒麻痹我媽就在那個門檻上,劃了一條線,就不能跨過去,跨過去就一陣毒打,我媽打人打的出神入化,就劃一條線。就只好在家里玩,東擺擺西擺擺,這邊開槍那邊死掉,這邊開槍就慢慢掙扎的爬過去,這都是創意。那個時候也是沒人看到,如果有人看到了,一定會說這小王八蛋,長大就是李安。
你小時候一定會有這種天分,要注意你生長的環境,好好珍惜你長大的環境,這環境是你的養分。
第三個是你學什么,我是學新聞的。我學新聞也是因緣巧合。本來是想做導演的,后來被我同學笑,說你想進演藝圈。那時候還有面子問題,那時候文青嘛,說你去演藝圈,結果就跟同學翻臉,就沒有去考導演系。
后來想當畫家。媽說“你要餓死我們一家人?”不能背這個罪名,也沒當畫家。后來因為我媽喜歡看瓊瑤小說,在小說里面,看到做記者不錯,就讓我考新聞系。因為我編校刊的就讀了新聞系。那新聞呢,其實是我的喜歡,我一直想做戰地記者,因為我看過823炮戰,上海保衛戰的一些照片,我一直想做戰地記者。那時候我在臺灣,各位在大陸,兩邊一直不打仗,所以戰地記者也沒做。
我是眷村長大的,如果各位看過我的《寶島一村》、《往事只能回味》、《光陰的故事》。眷村是1949年國民黨部隊撤離了之后到了臺灣,60萬大軍加上軍公教,大概不到200萬人,在臺灣80個地方蓋了眷村。我們就是在那個眷村長大的。眷村什么人都有,來自天津的,來自四川的,山東的老伯伯,一堆人,我們就是一個小大陸,一個小中國。
在那環境里面,我覺得我吸收到非常多的養分。我太懂人情世故,我從小就喜歡跟大人聊天,聽大人講真的講假的,在榕樹下講政治,媽媽講那個電影講連續劇,他們講的比演出的好看不知幾百倍。榕樹下的政治,你不知道那個政治有多復雜,有多少人都沒有死你都不知道,都還活著,像戴笠戴將軍等等等等。所以我小時候在這環境長大,吸收了很多東西。長大之后我的創作不外乎,因為我小時候愛畫畫,有點漫畫思考,所以大部分東西都是有一點點用新聞,用漫畫的思考模式去詮釋人情世故。
所以一個人,要發揮你的創意,大部分都是這樣子,你成長的環境,你的天分,還有你所學的東西。
創意人要有一個習慣,要找時間要去碰一點釘子。大部分人都會在自己熟悉的環境里面找自尊。大部分都是如此。創意的人一成功之后,會有一個吊詭,你會到一個自己認為成功的模式里邊,這是犯了創意的大禁忌。知道事情就是12345,排列組合,這對創意人來說,有很大的問題。尤其你賺錢了,一賺錢,人只要一失足,就完全不知道榮辱了,你就完全不知道創意了。你一有錢之后,你就待在里面,你就覺得這就好了,就保持這樣的timing,小日子就這樣過的,外面發生什么事情就不管了。這是一個危機。所以有時候真的要自己想辦法。一個大將軍我覺得有時候會制造自己失敗的可能性,這是很重要的。
那這就是我的創業和創意過程。我這個人,到這個年紀了,50多歲快往60里奔了,我想各位如果接觸影視,接觸娛樂的話,知道臺灣的電視節目影響了大陸很多。到今天為止,大陸已經做的非常非常好了。那臺灣的要怎么樣去做呢?
就拿康熙來講,康熙未來應該怎么做?大家說我們是看康熙來了長大的,做到現在這個階段,康熙接下來該怎么做?康熙快下去了,雍正快繼位了,乾隆在等待了,嘉慶也差不多那什么了。
其實我們在一個新媒體時代,媒體不光是我們提供想法,電視臺播出了,媒體已經到了3C時代,就是你要會做內容(content),你會做社群網站(community),然后你會開始放(commerce),放入一些商品。所以康熙在未來朝這方面去發展就會越來越好。康熙應該一年去一次別的地方,去華人世界訪問,去上海、去廣州、去溫哥華、去新西蘭,去很多地方。要擴大做這樣的事情。
我如果是一個有錢人,對影視有興趣,我會想辦法投資康熙,讓康熙變成一個品牌,它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因為畢竟康熙這兩個人的組合,是極其自由發揮自己的talk show。奧普拉已經不做電視了。她已經把東西變成整個社群,所以很多事情還是會去做變化。
因為我到年紀了,我對綜藝節目方面,其實我做的綜藝都是創作性的,很多不見得是綜藝。我會做喜劇、做舞臺,做很多東西。我覺得臺灣有很多人才,我是蠻希望能夠幫臺灣的一些影視人才。因為他們現在缺資金跟市場,我有機會幫他們做終結者,讓他們能夠有所發揮。臺灣還是很多人才,我心系這地方,我有責任,做這么多年,我這個老大哥,應該幫他們去尋找。
拿我個人來講,這幾年在做舞臺劇,我很想做這個事情。前些日子呢,我還演了一個舞臺劇,叫《往事只能回味》,也是給自己一個考驗。我這個年紀,因為人的生命樂章是空白。你生下來之后你自己填音符,你要變車巴赫還是貝多芬,你自己填。我要填一個,我一定要克服一件事情,上舞臺讓我的演員坐在下邊。每次我導演員戲的時候,我就會罵他們,你們笨死了,跟豬一樣,家畜演的都比你好。我要試試看,我在臺上演他們在臺下看的時候,我是不是可以承當這樣的壓力,后來我克服了,他們沒有罵我是豬。
說實在,小時候窮,我要養家糊口,花了很多年的時間賺錢,電視在那個時候是最好賺錢的。臺灣電影有機會,20年沒有動,我現在身體還好,我想拍中年人的電影。我覺得中年人是個很精彩的。人到中年之后呢,就開始也不打扮了,也不耍帥了,也不談戀愛了,也不關心什么事情了,不是如此。我覺得中年的時候,熟年齡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中年男人或者中年女人,對情愛的感覺才騷包。所以這一種所謂的中年,還有兩代之間,像我女兒。我女兒長大了,要結婚了,我是怎么樣都不相信有人有任何一個男人像我愛她這么多的,我不相信,我就這樣不相信一輩子。
這對我來講是有趣的,這個市場在臺灣比較難,因為臺灣市場小,市場小的問題,比較可惜的是很多人才,很多分眾的市場做不到。
說康熙好了,康熙目前為止還是用尼爾森收視率,抽樣樣本才1800個人,1800個人的樣本要決定康熙所有的收視率。可是臺灣幾乎70%的人不在電視機前面等待看康熙了,那是不對的事情,不能這樣去想事情。大陸因為他分眾市場大,大部分人還坐電視機前面來看電視。但是你們年輕人,其實已經在行動,已經是網絡時代了。你們這個時代是非常好的時代,人類工業革命再來就是改變了食衣住行娛樂,所以創業是個好的機會。
我還會做點公益活動,公益也跟每個人的個性不一樣,有人腿好能夠跑。像我們奚老師攝影,我不行,我看到老虎在那里人都快昏了,沒辦法,每個人不一樣。我想做的公益,我想善用我的聲音,我一直覺得我講話的聲音是好聽的,講完這句話之后先有笑聲是諷刺我,后有掌聲是鼓勵我。我覺得我應該用說話,去留下一些我的價值,所以我很想幫盲胞去說故事,我覺得,是我的專長,我會讓盲胞看到大山大水,你們相不相信我有這能力。各位有機會可以推薦我。
另外我還會發揮我的眷村文化,因為我覺得1949年國民黨部隊退出之后,我父母這批人,我母親到臺灣時候才十五六歲,40年之后去見我姥姥。她以前跟我的姥姥講說,我去臺灣就是去玩一玩,結果我姥姥看到我媽第一句話就說,你真會玩,河南人講,你真會玩,一玩玩40年。我身為第二代的外省人,我們在這邊呢,有人叫我們“臺巴子”,在臺灣的人叫我們“外省人”,我們這一帶的人,1949年的,這種所謂的眷村第二代,我們必定有責任,把眷村文化這件事情,中國近代史里邊,很重要一段文化,我要透過各種形式,我目前透過了舞臺劇,我目前透過了連續劇,我將來可能會用各種不同的模式,我寫書,我可能會拍電影或做什么事情,我把眷村文化保留下來,那是我責無旁貸的責任。
一個人的人生就靠十五、二十分鐘講完了,非常氣憤,謝謝。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
精華文章(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