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電影族譜大碰撞:BAT全系發力,傳統企業在被邊緣化

不管你信不信,電影產業的天真的變了,而且沒有夸大,來得比預想更為猛烈。不僅阿里、百度、騰訊、優酷土豆、愛奇藝等紛紛涌進來要分杯羹,正沖擊國內TOP1的樂視影業甚至將觸角伸到了海外腹地的好萊塢,宣布耗資2億美元在美設立影視基地,這不僅僅是分水嶺,而是另一個時代提前來臨的信號。
前段時間還在討論互聯網如何改造傳統電影產業,本來以為是未來一兩年的事,結果9月份,BAT輪番搞出涉足影視的大動作,國慶十一檔擠滿了《親愛的》、《黃金時代》、《心花路放》等一大波搶食者,背后都站著阿里、美團、愛奇藝等互聯網企業。按照這個節奏,互聯網向傳統電影產業滲透要快很多,這意味著傳統大佬們要從焦慮提前過渡到怎么打好“保衛戰”了。
與旅游、教育、醫療等慢熱領域比,電影領域如疾風驟雨,讓人難以接受。目前來看,圍繞著電影產業,已形成了群雄蜂擁的局面。很多人都想知道,BAT是手持海量用戶、流量的大玩家,他們闖入后會帶來哪些影響呢?一方面沖擊傳統電影模式,發行公司被邊緣化,院線大批人員下崗會否成為事實?另一方面,對樂視而言,這家第一個吃螃蟹的來說,會不會落個“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結局?
互聯網電影圖譜實力對比
時間退回到8月,玩互聯網電影這門生意的還寥寥無幾,BAT們也僅僅是敲敲邊鼓,只是在電影的發行、票務、宣傳等鏈條上蜻蜓點水,但轉眼到了9月,各界大腕都憋出了大招,快速進入備戰階段。
先回放一下重要的鏡頭:9月初,百度與中信信托、中影成立影視眾籌“百度有戲”,首批試水《黃金時代》,同時愛奇藝與華策合資成立影視公司;9月17日,騰訊互娛成立了影視業務平臺“騰訊+”,未來會把游戲、動漫等優質IP改編為電影;優酷土豆也將“合一影業”推到前臺,揚言每年拍9部以上,最近還以出品方身份入駐《黃金時代》;另一個玩法是,美團貓眼用電影票預售的方式參與發行環節,《心花路放》上映前,預售了4000萬的電影票。
可見,互聯網侵入電影產業,正處于加速期,外來力量的壯大,吆喝的嗓門也加強,大都要顛覆傳統電影行業的態勢。所以要回答上述疑問,有必要梳理和對比一下互聯網巨頭在傳統電影產業鏈條中的角色和位置,從投資、拍制、宣傳、發行、播映、衍生品六個環節看,目前格局如下:
從以上(shang)族譜來(lai)看,互聯(lian)網涉足(zu)影(ying)視(shi)業(ye)(ye)有(you)兩(liang)個(ge)(ge)階段,前(qian)面(mian)三年(nian)(nian)樂視(shi)唱獨(du)角戲,今(jin)年(nian)(nian)8月后(hou)BAT集體殺進(jin)來(lai),幾乎涵蓋了(le)電影(ying)產業(ye)(ye)的各個(ge)(ge)環節(jie)。在投(tou)拍、發(fa)行(xing)兩(liang)個(ge)(ge)環節(jie),華(hua)誼、光線(xian)、博納、萬達等(deng)傳統企業(ye)(ye)暫占優勢(shi),但(dan)發(fa)行(xing)上(shang)有(you)被在線(xian)票務邊緣化的趨(qu)勢(shi),互聯(lian)網企業(ye)(ye)在宣傳、發(fa)行(xing)、衍生品(pin)、放(fang)映上(shang)地位不斷(duan)增強。在投(tou)拍上(shang),除了(le)樂視(shi)站穩腳跟外,其余都(dou)在試水,有(you)待驗證。這個(ge)(ge)實力(li)對比格局(ju)也會(hui)快速變化,接下(xia)來(lai)預計會(hui)加速的并購等(deng)資(zi)本(ben)上(shang)的動作會(hui)影(ying)響(xiang)全局(ju)。
兩大沖擊波:樂視怎么破題,傳統企業如此防止被邊緣化?
回到文章開頭時的疑問:電影產業在互聯網思維、粉絲電影和各路大神的推波助瀾下,正越來越擁擠,究竟會產生多大的沖擊力?其中有個方向有待觀察:一個是作為代言人,樂視會不會遭“圍剿”,有沒有破題的方法;另一個是投拍、發行和院線等傳統電影產業里的守護者們的下場怎么樣?合縱連橫還是反向并購,能不能殺出一條路?
先來看樂視,說實話,用互聯網的模式來玩電影,樂視是一個老大哥,不管是BAT,還是優酷土豆、愛奇藝、美團和賣座網等票務公司,大都在模仿,只不過由于資源優勢不同,盯住的影視鏈條環節不同。個人認為,短期還不會到“你死我活”的地步。這源于兩個原因:
一方面,互聯網重構電影產業,起到的是一個“放大器”的效應,短期還不會出現短兵相接的局面。比如一部電影用傳統的投拍和宣發來做,票房1個億元,經過互聯網的“改造”,票房能放大數倍;又如去年中國的電影產量是638部,但成規模放映的影片只有250部左右,超過一半影片的票房不到1千萬,互聯網電影先要消滅125部“表現差”的電影。二是樂視打造的是一個“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垂直整合生態鏈,用賈躍亭的話來講,不怕別人來搶,因為模式不同,模仿可以學到局部,生態的邏輯和靈魂是抄襲不了的。而且互聯網巨頭們玩的是拼圖游戲,怎么整合是一個難題。
值得一提的是,樂視雖然生態圈經過磨合和驗證,也產出了不小的效果,但長期看,走開放路線更能做大地盤,比如接納傳統影視公司,更緊密的綁定線下的院線,還可以并購或投資在線的票務公司,這樣的玩法更像OTA領域攜程的做法,在單一領域靠產業鏈布局圍起城墻。
另一方面,傳統電影鏈條上的投資、發行、院線等企業,會不會被替代和邊緣化呢?這本身是一個爭議性的話題,也不是誰替代誰這么簡單。但互聯網的力量未來可能會在票務、播映、宣發等方面占據更大的話語權。數據顯示,電影票在線銷售已占到了30%的比例,一旦超過50%,就會影響院線的排片和利益,甚至還衍生出預售、提前點映、免費觀影等更多樣化的玩法,這些都意味著是價值鏈的再造的過程,甚至引發院線人員、售票及發行公司地推人員的“裁減”,非“換位”這么簡單。
當然,擔憂歸擔憂,相信像一些老電影人所說的那樣,在互聯網化喧囂下,被過度放大的成分是存在的。電影的本質是要講好一個故事,其次是不能低估中影、華誼、光線等傳統發行公司在院線和線下的操控能力和資源,未來一定是O2O的方向。對傳統電影業來說,也不會坐以待斃,華誼一方面與騰訊聯姻,一方面投資賣座網,目的就是在重構后的世界里尋求新的位置。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創投分享會立場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