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传沈娜娜mv免费观看,自述被啪的最爽的一次,久久久久亚洲精品,香蒸焦蕉伊在线,国产网战无遮挡

為什么第三方支付平臺“跪求”P2P進行資金托管?

2014-10-28 項目

展示量: 3550
為什么第三方支付平臺“跪求”P2P進行資金托管?

隨著監管機構對于P2P行業監管目標的逐漸明確,從去年開始,對P2P行業的監管基本原則從不能建立資金池,不能非法融資,到近期銀監會官員在某次論壇上公開的幾個P2P行業最新的監管趨勢,包括平臺不能做信用中介,而應該是信息中介,平臺要透明公開,及時披露信息,以及平臺要實行第三方的賬戶管理,保證資金安全。

其中,一個核心的問題是P2P平臺的賬戶問題,目前行業還沒有形成規范化的業務操作模式,在運營方式也是各有差異,其中關于P2P平臺賬戶的管理問題一直是平臺安全性的主要考量指標,而目前大多數平臺宣稱的第三方賬戶管理,其實也遠遠沒有達到真正的第三方賬戶的監管。

為什么這么說?由于國內支付行業的特殊性,目前具有支付運營牌照的,除了傳統的銀行賬戶進行企業和個人之間資金往來的匯兌和賬戶管理之外,另一個主要的途徑就是眾多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相對于銀行的政府兜底性的賬戶管理性質而言,第三方支付的風險對價能力相對弱一些,對市場賬戶管理的客戶需求也不需要設定很高的準入門檻。也就是說,第三方支付對于P2P行業的準入門檻,在賬戶管理上相對更低一些。

既然是這樣,目前市場上主要的提供P2P平臺賬戶第三方管理的就是銀行和第三方支付公司了。銀行由于受到銀監會的嚴格業務監管,雖然是存在賬戶托管、賬戶存管等具體的服務性業務,但是受到市場性風險因素的影響,銀行一般是不對P2P平臺提供嚴格意義上的賬戶托管服務,即便是有,也是少數的幾個銀行旗下或者是有銀行資源背景的P2P平臺,如開鑫貸和包商銀行的小馬Bank,但是一般的P2P平臺還享受不到這么“尊貴”的服務。

而第三方支付為什么對P2P行業這么受歡迎呢?一個是利益的驅動,一個是行業內的激烈競爭。第三方支付目前國內已經有200多張牌照,而不論是線上的互聯網支付,預付開還是線下的收單業務,都面臨嚴重的市場競爭壓力。

對于第三方支付公司而言,一個核心的指標就是賬戶中的沉淀資金,賬戶的資金流量,并通過手續費和管理費的形式獲益。同時,由于第三方支付的賬戶是托管在銀行的,賬戶的流量越大,對銀行的議價權也就越高。也正因為如此,主要的第三方支付平臺都在爭搶P2P平臺的賬戶管理服務,以提高支付平臺的現金流量。

這其實就是一場賬戶爭奪戰的升級。P2P目前雖然不成熟,但卻是一個短期內提高支付賬戶流量的好辦法,就目前國內支付行業的市場和格局而言,主要的幾個支付巨頭在市場上的地位已經十分穩固,而其他排名靠后的第三方支付如果這是依靠傳統的接入電商、接入其他購物消費場景的方式,很難實現業務發展的逆襲。而P2P平臺由于政策和安全性的考慮,包括銀行和市場排名靠前的幾個平臺不一定有意愿提供托管服務,這就為其他支付平臺提供了很好的市場開發機會。

那么,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賬戶管理是不是就意味著低風險?

其實,即便是目前市場上各種賬戶管理的方式,其本質上并不是無風險的賬戶托管,而是P2P平臺為了提高平臺信譽度和可信度,與第三方支付公司進行合作的“無奈之舉”。

目前的各種第三方的賬戶管理方式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一種是簡單的渠道模式,即沒有實行資金托管,投資人將錢充值到平臺或平臺在銀行開設的賬戶,多起平臺跑路事件均屬此類模式;
二是平臺以備付金的形式將資金存管在銀行賬戶或第三方支付機構賬戶,此模式下,銀行對于賬戶內的資金流動并無實質監控;
三是設立托管型賬戶,即在資金存管在第三方的基礎上,為投資人和借款人設置虛擬二級賬戶,實現點對點的資金流動監控,相對安全。

所以,并不是每種“第三方”的賬戶服務都是具有較高安全水平的賬戶托管服務,從實踐和經驗上而言,銀行的托管服務是安全系數最高的,一方面是實時的資金點對點的監控,一方面是通過二級賬戶的形式實現了賬戶的流動性管理,但是目前監管政策還沒有最終明確,銀行介入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大多數第三方支付公司與P2P公司的合作,大多是簡單的平臺開設賬戶或者是資金存管,但都不是更為安全的資金托管。因此,P2P行業的賬戶爭奪戰雖然是升級了,但是各個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賬戶管理服務卻并非是安全系數最高的,這個在行業規范的前期階段,也是一種市場化的正常反應。投資者需要明確自身的風險意識,雖然各個支付平臺對P2P是竭力歡迎,但是其服務卻并非是無風險的。

金融分析師陳凱歌 財經專欄作家 微信公眾號samchenkai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創投分享會立場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Copyright©創業聯合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商務與客服聯系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