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代駕與58同城,為何從對手轉向合作伙伴?

從(cong)汽(qi)車交易市場到汽(qi)車配件、美容、打車、租車乃至代駕(jia),圍(wei)繞汽(qi)車延伸(shen)的產業鏈正在不斷壯大(da)(da),特別(bie)是移動互聯的大(da)(da)環境下,車類O2O蓬勃興起。
10月17日,58同城宣布以2000萬美金投資e代駕,據投資協議,e代駕向58同城發行7.8%的普通股。e代駕在本次交易中估值逾2.5億美金,e代駕的天使輪投資人經緯創投,A輪投資人光速也參與本次對e代駕的增資。此后,58同城將自己的代駕業務并入e代駕。
e代駕是基于地理位置的代駕O2O公司,其使用人群主要是白領、金領、包括有一定經濟實力偏重社交的用戶群體,多數是在應酬、酒后方便及時叫代駕,并且多數代駕者是在晚間喝酒后才產生的需求。
目前,e代駕業務布局在全國102個城市,日訂單在5萬左右。
此前,有媒體報道,前e代駕成立三年來,雖然引入經緯和光速兩輪融資,但對外相對低調。其實e代駕的成立時間比快的、滴滴還要早快一年。即使互聯網行業內,絕大部分人也沒注意這家公司。
雖然后來出現愛代駕、V代駕、91代駕等類似公司,但是由于騰訊、阿里、百度這些互聯網巨頭暫時還看不上這一市場,代駕市場競爭激烈程度遠不如打車軟件,e代駕也更好布局。
也正是由于低調,e代駕沒有被更多潛在競爭對手關注,才有今天接近90%的市場份額。
在今年年初,就有過58同城要收購e代駕的傳聞,隨后雙方從短暫的合作轉向劍拔弩張,結果到今天又走向戰略合作。
今天(10月29日)下午在e代駕的媒體溝通會上,e代駕CEO楊家軍首次對外透露了e代駕與58同城從競爭對手轉向合作伙伴后面的故事。
1)誰促成了e代駕與58同城的投資?
楊家軍:姚勁波主動出擊,找我們談了好幾次。對我們而言,將競爭對手變成投資者也是一種勝利,58要把這部分錢燒掉,投到我們這塊來效果會更好。從e代駕來講,我們只有一條命(細化業務),也不愿意打這一仗,站在商業的角度,我們合作有更好回報。
2)58同城去年就有收購e代駕傳聞?
楊家軍:確切說是年初,最開始是我的服務接入到他們的APP里面,結果效果很好,后面他們不讓我們接入,我們就知道他們要自己做(代駕業務了),所以他們準備花多少錢我們也準備融資打仗,后面發現他們發現線下司機和客戶獲取并沒有取得理想中的順利,后面有機會進行初步溝通,發現雙方合作有更好的未來。關于58入股,在今年7月底確認融資了,但當時雙方未對外表態。
3)58同城7.8%的占股比例,處于何種考慮?
楊家軍:這筆錢考慮的是投入在我們的市場推廣上(線下投入飯館、酒店以及夜店等酒消費頻繁地,在這些地方的物料上加e代駕的二維碼),融錢的數量與推廣需要相符合。7.8%的占股比例,說實話,我們是怕錢把我們寵話了,我們是想要花多少錢再融多少,58還嫌我們拿錢少了。
4)快的和滴滴面向的客戶更多,消費頻率更高,他們進入代駕服務機會更大?
楊家軍:滴滴快的高頻次更容易介入低頻次服務,這是個偽命題,服務不是加一個按鈕插件就行。曾經我們也想將出租車司機變成代駕,發現出租車司機都忙不過來,同樣滴滴找不到合適的代駕司機。
此外,楊家軍還介紹了移動互聯網代駕應用能做起來是抓住了傳統線下代駕業務的三個痛點:
1)代駕費用高:線下代駕業務是一個代駕老板與大酒店搞好關系,然后招一個司機,配好車,酒后有代駕需求打電話給代駕老板。酒店店要從中提成,代駕公司也要提成,所以高費用轉嫁到消費者。
2)到達速度慢:司機和車輛有限,服務需求也分散,時間和空間上都很難滿足。
3)安全無保障:被雇傭代駕司機服務水平低,服務態度差,事故無保障。
所以,移動互聯網思維改造代駕行業,要的就是解散顧代駕司機與酒店的關系,也就是去中介化。然后將費用降下來,再利用基于LBS的呼叫服務,通過后臺調配系統,司機在極短時間內做出回應,將信息快速傳遞到客服,同時建立一套服務評價系統與代駕司機考核體系。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qian)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