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chuang)投(tou)分享會(hui)注:本文作者為(wei)趨勢專家、海銀資(zi)本創始合伙人王(wang)煜全先生,創投分享(xiang)會(hui)獲(huo)得授權(quan)后發布,原標題為(wei)《王(wang)煜全點評:騰訊WE大會(hui)沒(mei)告(gao)訴你的三大趨勢》。
參加完了騰訊WE大會,感覺會議非常棒,絕對(dui)(dui)是國(guo)(guo)內頂級(ji)的(de)!不(bu)過我(wo)自己的(de)工作(zuo)就(jiu)是了解(jie)(jie)未(wei)來(lai),對(dui)(dui)于多(duo)數(shu)東(dong)西都不(bu)覺得有(you)那(nei)么新奇了。當然,對(dui)(dui)被長城(cheng)防火墻圈住的(de)國(guo)(guo)人來(lai)說,今天大會呈現(xian)的(de)許多(duo)信(xin)息應(ying)該(gai)還是非常新鮮的(de)。只是,對(dui)(dui)于不(bu)僅(jin)僅(jin)是想看個熱鬧,而是更想了解(jie)(jie)未(wei)來(lai)趨勢(shi)的(de)聽眾來(lai)說,這樣的(de)講座(zuo)會有(you)點零散,沒有(you)給大家清晰的(de)趨勢(shi)描述(shu)作(zuo)為理解(jie)(jie)的(de)主線(xian)。就(jiu)讓我(wo)在WE大會后狗尾續貂,談(tan)談(tan)我(wo)眼里的(de)世(shi)界(jie)趨勢(shi)吧。
一、企業趨勢:積木式(shi)開放創新
大家在國內都能感覺得到,越(yue)來越(yue)多(duo)的(de)小公司(si)迅速崛起,變成十億美金以上的(de)大公司(si)。這些公司(si)有很多(duo)共同(tong)點,比如:
1、都掌握了(le)前(qian)沿科技并用于(yu)實踐;
2、都是一個(ge)經驗豐富的企業(ye)家(jia)和一個(ge)在前沿耕耘多年的科(ke)學家(jia)的組(zu)合;
3、都是體(ti)量很小、合作很多、聲音很大(da)、動(dong)作很快(kuai)。
如果你注意到了上述現象,祝賀你,你觀察到了企業創新的新范式——“積木式開放創新”。這種創新的特點有三:
首先,以了解市場的企業家為核心:企(qi)業家通過找(zhao)到最新科(ke)技,針對(dui)市場中的(de)核(he)心(xin)問題,推(tui)出革命性的(de)產品或服務(wu),就(jiu)找(zhao)到了撬動世界的(de)支(zhi)點。現在,你知道我們為什么(me)應該紀念(nian)喬(qiao)布斯了吧。
Ben Waber:人類行為模型(xing)分析(xi)專家,Sociometric Solutions公司首席執(zhi)行官
其次,擁有產品或服務的最長板:這個企業家利用最先進科技打造自己的產品或服務的最長板,然后和別的最長板合作,包括設計、外包生產、外包渠道、合作營銷等等,迅速達到一個大企業需要的所有功能,并和大企業形成競爭。我們把這個模式叫“新木桶理論”,即企業的關鍵不是修補自己的最短板,而是找到自己的最長板并加到最長,才能獲取和別的最長板合作的資格。
王俊:華大基因(yin)研(yan)究院院長
第三,具備打閃電戰的能力:當你具備了以上要素,就要迅速地奔跑,用最快的速度占領全球市場。不光是因(yin)為這樣(yang)才能領先(xian)于(yu)緊(jin)緊(jin)跟(gen)隨的競爭者,還因(yin)為這樣(yang)才能達到效率和效益最大、成本最低、用戶(hu)利益最大,甚(shen)至在自(zi)己的產品上(shang)建立起(qi)社區(qu),支持(chi)二次開發,使用戶(hu)享(xiang)受(shou)到更多功(gong)能。這種迅速的奔跑也就是所(suo)謂的“大爆炸式創新”。
Rajinder Sodhi:Lumenous公司聯(lian)合創始人(ren)兼首席執行官
Jane Poynter:World View公司聯合(he)創(chuang)始人兼首(shou)席執(zhi)行官
二、產業(ye)趨(qu)勢: 已(yi)經發生(sheng)的、正在發生(sheng)的、尚未發生(sheng)的
科技無疑是這個世界進步的核心驅動力。我們投資的能讓盲人重獲感知外部世界能力的公司Wicab的CEO Bob Beckman訪華時,有記者問他,你們的科研在十年前就有了清晰的結論,但為什么產品在十年后的今天才推出?Bob說,我們的產品非常便攜,這要得益于最近幾年電腦芯片和各種電子元器件的迅速小型化,如果我們十年前推出產品,那將是一個背在盲人背上的十公斤重的大背包。所以,科技再進步,還是可以分為已經發生的、正在發生的、和尚未發生的。
已經發生的:最明顯在互聯網和手機領域
互聯網,包括社交網絡,使我們緊緊地連接起來,信息不對稱被消除,地域界限被打破,人們的信用更顯性化,朋友關系可以被用于傳播。電子商務、社交應用、大型網游等等,都是這個技術普及后的成功應用。以這個角度來衡量,互聯網的革命還遠遠沒有停止,只要還有信息不對稱,只要還能利用群體智能提升效率,這個革命就會繼續。我們有理由相信,下一波最明顯的革命將會發生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想想銀(yin)行(xing)的不透明的暴(bao)利吧,想想投行(xing)幫企(qi)業上市的天價費(fei)用吧,想想我們的資產的幾乎沒有管理的混亂(luan)狀態(tai)吧!
手機(ji)的(de)(de)(de)(de)普及,瘋狂驅動(dong)(dong)了(le)硬件的(de)(de)(de)(de)小型化(hua)和功能(neng)(neng)提(ti)升的(de)(de)(de)(de)浪(lang)潮,今天的(de)(de)(de)(de)一(yi)個超薄的(de)(de)(de)(de)手機(ji),其功能(neng)(neng)一(yi)點不(bu)遜于普通的(de)(de)(de)(de)臺式電(dian)腦。更重要的(de)(de)(de)(de)是(shi),手機(ji)里(li)植入(ru)(ru)了(le)越(yue)(yue)來越(yue)(yue)多(duo)的(de)(de)(de)(de)傳(chuan)(chuan)感(gan)器甚(shen)至運動(dong)(dong)單元。計算能(neng)(neng)力的(de)(de)(de)(de)小型化(hua)、傳(chuan)(chuan)感(gan)器的(de)(de)(de)(de)多(duo)樣化(hua)、加上無所不(bu)在(zai)的(de)(de)(de)(de)移(yi)動(dong)(dong)網絡,使得(de)物(wu)聯(lian)網、可(ke)穿(chuan)戴設備、環境(jing)智能(neng)(neng)、擴展現實(shi)、虛擬現實(shi)等等的(de)(de)(de)(de)能(neng)(neng)力已經成熟(shu),剩下的(de)(de)(de)(de),就看我(wo)(wo)們如何(he)運用自己的(de)(de)(de)(de)想象力和用戶洞察去創造出好產品了(le)。未來幾年,我(wo)(wo)們會看到越(yue)(yue)來越(yue)(yue)多(duo)的(de)(de)(de)(de)眼花繚(liao)亂的(de)(de)(de)(de)電(dian)子(zi)產品從各個方面進入(ru)(ru)我(wo)(wo)們的(de)(de)(de)(de)生活。
Robert Richards:奇點(dian)大學聯(lian)合創(chuang)始人(ren),未(wei)來學家,Moon Express公司首席執行官(guan)
Daniel Leithinger:創新交互界面(mian)設計師,MIT媒體(ti)實(shi)驗室(shi)博士
正在發生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帶來的替代人工的革命
傳統的司機、搬運工、乃至翻譯都將會逐步消失,Frost & Sullivan在對未來的預測里甚至預言,將來沒有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將不允許進城,甚至不允許上路;
有借助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發動的金融資本市場的革命,股權眾籌平臺正在沖擊傳統風險投資,P2P貸款正在沖擊傳統銀(yin)行,智(zhi)能的資本管理(li)平(ping)臺正在沖擊龐大的傳統養老基金體系;
有借著NASA向民間開放航天造就的(de)完(wan)整的(de)航天產業的(de)迅(xun)速形成(cheng),Space X在(zai)和各(ge)個國家競爭(zheng)火(huo)(huo)箭發射(she)市場,Virgin和XCOR在(zai)積極試飛小型航天飛機,月球探索(suo)、火(huo)(huo)星探索(suo)都在(zai)積極籌備,太(tai)空(kong)站正在(zai)私人化,太(tai)空(kong)太(tai)陽能電廠和太(tai)空(kong)探礦都不再是科幻;
有前一陣過熱之后進入實質性增長的太陽能(neng)產業(ye),尤其(qi)是得到融資(zi)租賃支持的分步式太陽能(neng)系統的大量運用,特斯拉(la)和Space X的創始人馬斯克經營的另一家(jia)企業(ye)Solar City成了(le)這個領域的領跑者,其(qi)跟隨者隊伍(wu)日漸龐大;
有受益(yi)于計算技術和人(ren)(ren)(ren)工智能(neng)的(de)發展(zhan)的(de)機(ji)器人(ren)(ren)(ren)產業的(de)旭日東(dong)升,包(bao)括擬人(ren)(ren)(ren)機(ji)器人(ren)(ren)(ren)、工業機(ji)器人(ren)(ren)(ren)和家用(yong)(yong)/商用(yong)(yong)機(ji)器人(ren)(ren)(ren),擬人(ren)(ren)(ren)機(ji)器人(ren)(ren)(ren)是日本的(de)傳(chuan)統(tong)強項,卻(que)被(bei)后(hou)(hou)起(qi)之秀Boston Dynamic翻了(le)盤,谷歌收購了(le)包(bao)括Boston Dynamic在內(nei)的(de)一(yi)(yi)批優秀機(ji)器人(ren)(ren)(ren)企業,近期就會大有作為。工業機(ji)器人(ren)(ren)(ren)美國也是后(hou)(hou)來居上,逐步和德(de)日抗衡,相信在未來會是真(zhen)正(zheng)笑到最后(hou)(hou)的(de)人(ren)(ren)(ren)。家用(yong)(yong)機(ji)器人(ren)(ren)(ren)一(yi)(yi)直被(bei)等(deng)同于玩具,MIT媒體實(shi)驗室出品的(de)Jibo號(hao)稱(cheng)世界第一(yi)(yi)款(kuan)社(she)會化的(de)家用(yong)(yong)機(ji)器人(ren)(ren)(ren),值得我們期待(dai),其能(neng)力也許在商用(yong)(yong)領(ling)域(yu)可能(neng)會打(da)開(kai)更大的(de)市場(chang);
也(ye)有(you)隨著(zhu)基因(yin)工程(cheng)和生物(wu)(wu)信息(xi)技術的(de)發展逐(zhu)(zhu)(zhu)步(bu)走(zou)到(dao)我(wo)們身邊的(de)大健(jian)康產業。未來,病(bing)人這個詞(ci)將(jiang)會消失(shi),因(yin)為疾病(bing)都(dou)可以從基因(yin)層面得到(dao)修(xiu)復,藥(yao)物(wu)(wu)將(jiang)逐(zhu)(zhu)(zhu)漸作廢(fei),而(er)醫療(liao)器(qi)(qi)械(xie)將(jiang)逐(zhu)(zhu)(zhu)漸演變為生活(huo)質量提升器(qi)(qi)械(xie),因(yin)為這些器(qi)(qi)械(xie)不是用于治病(bing),而(er)是讓我(wo)們因(yin)為自然衰老而(er)衰弱之(zhi)后,仍然能做到(dao)我(wo)們年(nian)輕時能做的(de)事情(qing)。近期上市的(de)ReWalk雖然只能用于病(bing)人,但相信很快會推出老人版本。
Jose Carmena:腦機(ji)接口權威(wei)專家(jia),UC Berkley電子工程和神經科學(xue)的副教授(shou)
尚未發生的:尚需靜待科學的突破和應用的大機會
必須時刻(ke)關注這些(xie)領(ling)域的(de)進展(zhan),因為革命可能就發(fa)生在明天,看(kan)見了,你就有參與到一場風暴中的(de)機會。這些(xie)機會包括:
新材料以及納米技術突破迅猛,但其應用都尚處于實驗(yan)室階(jie)段,離到達市場尚需時日;
太陽能利用率顯著的下一代太陽能技術也已經到了(le)實驗室階(jie)段(duan),最(zui)好從現(xian)在開(kai)始關注;
能源存儲的機會將是超級電容,已經從實驗室走向(xiang)產業了。
根據國外專家的統計,一個完成了的實驗室研究變成可以上市的產品,需要5-8年的時間和上千萬美元的投入,我們(men)在(zai)美國(guo)的投資也證明了這(zhe)一點。參照這(zhe)個規律,上(shang)述新(xin)技術(shu)走向市場(chang)的時(shi)間可(ke)能就在(zai)五年左右。
蘇運升:智能(neng)建筑研(yan)究專家,上海同(tong)濟城市規劃設計研(yan)究院(yuan)技術開(kai)發中心主任
三、職業趨勢(shi):跨界、多樣性與聯盟(CDA)
機器替代人類的工作是近期的一個熱門話題,其實不光是機器替代人的工作,互聯網和全球化也在大量地消滅原本依賴地域差異生存的企業。想想你家門口越來越多的星巴克和7-11吧,就是他們替代了原有的爸爸媽媽店。不光如此,手機平臺的寡頭化使得應用的贏家通吃現象顯著,少數成功的應用攫取了絕大多數利潤,而大多數的應用只是一閃即逝的流星,基本和利潤絕緣。我們在更多的領域看到這個現象:一個產業被互聯網重塑,企業往往盈利豐厚,而產業其實變小了。
核心矛盾在哪里呢?原來科技強調的是convergence,是跨界,跨界指的是兩個領域的重合,是用一個新的更強大的東西去統一市場,自然使得市場生態更加單調,受益者減少。
但是(shi),且慢驚慌,convergence和(he)產品/服務標準化的(de)(de)好(hao)處是(shi)有(you)機會平(ping)臺(tai)化,而一個(ge)更(geng)大(da)的(de)(de)平(ping)臺(tai)更(geng)有(you)可(ke)能吸引更(geng)多的(de)(de)參與者,尤其是(shi)基于平(ping)臺(tai)的(de)(de)應用(yong)開發者、經營(ying)者,想(xiang)想(xiang)蘋(pin)果手機的(de)(de)App Store內容有(you)多豐富吧。而這種(zhong)開放(fang)平(ping)臺(tai)系(xi)統能夠使得平(ping)臺(tai)本(ben)身更(geng)加強大(da)、更(geng)抗風(feng)浪,因此越來越多大(da)到可(ke)以平(ping)臺(tai)化的(de)(de)企業走上了開放(fang)道路。當(dang)然,互聯網自(zi)身就是(shi)最(zui)大(da)的(de)(de)、無(wu)中心的(de)(de)開放(fang)平(ping)臺(tai),各種(zhong)開源(yuan)系(xi)統也都對開放(fang)生態的(de)(de)形成(cheng)大(da)有(you)助益。
Tomonori Kagaya:生物(wu)感(gan)知技術研究者(zhe),neurowear創始人
在越來越多的世界性平臺崛起的時候,我們認為,是藝術家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因為藝術家們擁有的不是convergence,而是divergence,是多樣性。這種多樣性(xing)正(zheng)是大一統的(de)(de)平(ping)臺所缺(que)乏的(de)(de),而設計上的(de)(de)獨特(te)性(xing)正(zheng)好(hao)也可以彌補在平(ping)臺上開發的(de)(de)應(ying)用科技(ji)的(de)(de)知識產(chan)權相對薄(bo)弱(ruo)、獨特(te)性(xing)不強的(de)(de)弱(ruo)點。
因此,未來將會迅速迎來一個科學與藝術、設計的深度結合,生成大量個性化的高科技藝術品、藝術化個性化的科技產品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最有價值的是具有強大藝術和創新設計能力的工程師們,或者具有電子工程、算法實現等科技能力的藝術家、設計師們。美(mei)(mei)國(guo)日漸增多的(de)工程設計公司就(jiu)是一(yi)個明顯的(de)證據(ju)。為響應這一(yi)趨(qu)勢,美(mei)(mei)國(guo)的(de)K-12教(jiao)育體(ti)系也在大力(li)推廣名為STEAM的(de)整合了科學(xue)、技術(shu)、工程、藝術(shu)和(he)設計的(de),強調(diao)動手、強調(diao)結合科技和(he)藝術(shu)解決實際(ji)問題的(de)新體(ti)系。
王(wang)陽:IBM全球副(fu)總裁兼中國開發中心總經(jing)理
此外,第一部分提到的企業趨勢,會使得未來的成功企業是小型化、核心競爭力明確、合作眾多的。同樣的道理也可以用于企業中和企業外的每個個體。LinkedIn創始人Ray Hauffman出版的新書《The Alliance》就強調了這一點:未來不再有公司內外的區別,也不再有老板和員工的區別,人和人、企業和企業之間都只有一種關系:聯盟!在聯盟中,每個個體要有明確的優勢,合起來能夠完成完整的功能,而聯盟的領導者將是身先士卒、同時具有強大協調能力的精神領袖。甚至,在未來的企業中,只有(you)少數人(ren)員負責提供獨(du)特的核心能力(li),而大多數員工都是負責內外(wai)協調的項(xiang)目驅動的協調者。
俗話說(shuo),預測(ce)未來(lai)的(de)最(zui)好方式(shi)(shi)就是自己(ji)去實現它。但在趨勢面(mian)前,人往(wang)往(wang)是渺小的(de),因此(ci)最(zui)好的(de)預測(ce)未來(lai)的(de)方式(shi)(shi)就是看清趨勢,然后跳進去使其早日成為事(shi)實。如上所言,希望對大(da)家看清未來(lai)有所幫助。
Martin Nowak:人類社會(hui)行(xing)為學研究(jiu)專家(jia),哈佛(fo)大學數學與生物學教授,《超級合作者(zhe)》作者(z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