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成立的創業團隊該如何設計公司的股權結構,尤其是創業合伙人的股權結構,一直都是一個最為困擾創業者的問題。當然里面的坑不僅多,而且深。
在我(wo)(wo)們(men)服務創業企業的(de)過程中,我(wo)(wo)們(men)見(jian)過各種版本合伙(huo)人(ren)(ren)股(gu)權(quan)(quan)戰(zhan)爭的(de)故(gu)(gu)事,也(ye)幫(bang)創業朋友(you)處理過各類股(gu)權(quan)(quan)戰(zhan)爭的(de)事故(gu)(gu)。我(wo)(wo)們(men)發現(xian),合伙(huo)人(ren)(ren)之間(jian)之所以(yi)頻(pin)繁爆發股(gu)權(quan)(quan)戰(zhan)爭或(huo)鬧劇,是因為他們(men)既沒(mei)有(you)合伙(huo)人(ren)(ren)股(gu)權(quan)(quan)的(de)進入機制(zhi)(zhi),也(ye)沒(mei)有(you)合伙(huo)人(ren)(ren)股(gu)權(quan)(quan)的(de)退出(chu)機制(zhi)(zhi)。這就好比是,兩口子(zi)不(bu)(bu)(bu)明(ming)不(bu)(bu)(bu)白結(jie)了婚。婚后發現(xian),雙方完全(quan)是兩個物種,想(xiang)離婚時(shi),卻發現(xian)不(bu)(bu)(bu)知道該怎么離婚,甚至這婚還(huan)離不(bu)(bu)(bu)了。
一、合(he)伙人股權的進入(ru)機(ji)制
合伙人股權的進入機制,即結婚機制。
要做好合伙人股權的進入機制,先得想明白什么是合伙人?我們認為的合伙人,是既有創業能力,又有創業心態,有3-5年全職投入預期的公司創始人與聯合創始人。
合(he)伙(huo)人(ren)(ren)是(shi)公(gong)司(si)最大的(de)(de)(de)(de)貢獻者(zhe),也是(shi)主要參與分(fen)(fen)(fen)配(pei)(pei)股權(quan)的(de)(de)(de)(de)人(ren)(ren)。合(he)伙(huo)關(guan)系是(shi)接(jie)近(jin)于婚姻(yin)關(guan)系的(de)(de)(de)(de)[長期(qi)][強關(guan)系]的(de)(de)(de)(de)[深度]綁定。合(he)伙(huo)之(zhi)后,公(gong)司(si)的(de)(de)(de)(de)大小事情,合(he)伙(huo)人(ren)(ren)之(zhi)間都(dou)得(de)商(shang)量著來,重大事件,甚(shen)至還得(de)合(he)伙(huo)人(ren)(ren)同意。公(gong)司(si)賺(zhuan)的(de)(de)(de)(de)每一分(fen)(fen)(fen)錢,不管(guan)是(shi)否和合(he)伙(huo)人(ren)(ren)直接(jie)相關(guan),大家都(dou)按照事先約定好的(de)(de)(de)(de)股權(quan)比例(li)進(jin)行(xing)分(fen)(fen)(fen)配(pei)(pei)。
(一).合伙(huo)人股權(quan)進入(ru)的坑
請神容易送神難。
下述人員均可以是公司的合作者,但建議創業者慎重將下述人員當成合伙人,并按照合伙人的標準發放大量股權。
(1)短期資源承諾者
之前有創業朋友提到,他剛開始創業時,有朋友提出,可以為他創業對接上下游的資源。作為回報,朋友要求公司給20%股權作為回報。
創業者把股權出讓給朋友后,朋友承諾的資源卻遲遲沒到位。
這肯定不是個案。
很多創業者在創業早期,可能需要借助很多資源為公司的發展起步,這個時候最容易給早期的短期資源承諾者許諾過多股權,把資源承諾者變成公司合伙人。創業公司的價值需要整個創業團隊長期投入時間和精力去實現,因此對于只是承諾投入短期資源,但不全職參與創業的人,建議優先考慮項目提成,談利益合作,一事一結,而不是通過股權長期深度綁定。
(2)天使投資人
之前有創業朋友提到,公司早期創業時,3個合伙人湊了49萬,做房地產開發的朋友給他們投了51萬,總共拼湊了100萬啟動資金。大家按照各自出資比例,簡單直接高效地把股權給分了,即合伙人團隊總共占股49%,外部投資人占股51%。
公司發展到第3年,合伙人團隊發現,一方面,當初的股權分配極其不合理;另一方面,公司想引進外部財務投資人。多個投資人做完初步盡調后,表示不敢投他們這類股權架構。
創業投資的邏輯是:(i)投資人投大錢,占小股,用真金白銀買股權;(ii)創業合伙人投小錢,占大股,通過長期全職服務公司賺取股權。簡言之,投資人只出錢,不出力。創始人既出錢(少量錢),又出力。因此,天使投資人購買股票的價格應當比合伙人高,不應當按照合伙人標準低價獲取股權。
(3)兼職人員
之前由創業朋友提到,他通過朋友介紹,在BAT公司找到個兼職的技術合伙人。作為回報,公司給該兼職技術合伙人15%股權。
起初,該兼職技術合伙人還斷斷續續參與項目。后來,參與很少。半年后,停止了參與。創業者覺得,花了大本錢,辦了件小事,得不償失。
對于技術NB、但不全職參與創業的兼職人員,我們建議按照公司外部顧問標準發放少量股權(股權來源于期權池),而不是按照合伙人的標準配備大量股權。
(4)早期普通員工
之前有創業朋友提到,他們出于成本考慮,也為了激勵員工,在創業剛開始3個月,總共才7名員工時,就給合伙人之外的4名普通員工發放了16%的期權。做完激勵股權后,他們才發現,這些員工最關注的是漲工資,并不看重股權。早期員工流動性也大,股權管理成本很高。
對(dui)于既(ji)有創業能(neng)(neng)力,又有創業心態,經過初步磨合的合伙人,可(ke)以盡早安排(pai)股(gu)(gu)權(quan)(quan)。但是,給(gei)早期普通(tong)(tong)員(yuan)(yuan)工(gong)過早發(fa)放股(gu)(gu)權(quan)(quan),一方面(mian)(mian)(mian),公(gong)司股(gu)(gu)權(quan)(quan)激勵(li)成(cheng)本很(hen)高(gao)。另一方面(mian)(mian)(mian),激勵(li)效(xiao)果很(hen)有限。在(zai)(zai)公(gong)司早期,給(gei)單個員(yuan)(yuan)工(gong)發(fa)5%的股(gu)(gu)權(quan)(quan),對(dui)員(yuan)(yuan)工(gong)很(hen)可(ke)能(neng)(neng)都起不到激勵(li)效(xiao)果,甚(shen)至起到負面(mian)(mian)(mian)激勵(li)。員(yuan)(yuan)工(gong)很(hen)可(ke)能(neng)(neng)認為,公(gong)司是不想給(gei)他(ta)們(men)發(fa)工(gong)資(zi),通(tong)(tong)過股(gu)(gu)權(quan)(quan)來忽(hu)悠(you)他(ta)們(men),給(gei)他(ta)們(men)畫(hua)大餅。但是,如果公(gong)司在(zai)(zai)中后期給(gei)員(yuan)(yuan)工(gong)發(fa)放激勵(li)股(gu)(gu)權(quan)(quan),很(hen)可(ke)能(neng)(neng)5%股(gu)(gu)權(quan)(quan)可(ke)以解決500人的激勵(li)問題,而(er)且(qie)激勵(li)效(xiao)果特好。在(zai)(zai)這(zhe)個階段,員(yuan)(yuan)工(gong)也不再關(guan)注自己(ji)拿的股(gu)(gu)權(quan)(quan)百分比,而(er)是按照(zhao)投資(zi)人估值或公(gong)司業績直接(jie)算股(gu)(gu)票值多少錢(qian)。
(二)合伙(huo)人股(gu)權進(jin)入的(de)經驗
很多人都知道,小米有個土鱉與海龜混搭的豪華合伙人團隊。很多創業朋友們問,小米合伙人的股權是如何分配設計的。
關于這(zhe)個問題,首先,小(xiao)米(mi)(mi)目前商(shang)業上的成(cheng)就,是(shi)多方面的原因,合(he)伙(huo)人股權架構肯定只是(shi)其(qi)中(zhong)一個方面;其(qi)次,每個企(qi)業都有(you)不可復制性,但做(zuo)(zuo)事情背后的理念與思(si)路(lu)有(you)共通性,可以借(jie)鑒(jian)。我(wo)們(men)不會討論客(ke)戶(hu)項目的具體細節,但可以討論下(xia)根(gen)(gen)據媒(mei)體公開披露信息,我(wo)們(men)自己總結的小(xiao)米(mi)(mi)做(zuo)(zuo)合(he)伙(huo)人拼圖(tu)游(you)戲的理念與思(si)路(lu)。下(xia)面是(shi)我(wo)們(men)同事杜國棟根(gen)(gen)據媒(mei)體公開報道做(zuo)(zuo)成(cheng)的一張(zhang)小(xiao)米(mi)(mi)合(he)伙(huo)人構成(cheng)的信息圖(tu)。
從這張信息圖,以及其他媒體報道,我們可以看出,小米合伙人團隊的特點是:他們都是創始人自己找來的合伙人,或經過磨合的合伙人推薦過來的合伙人,合伙人之間都經歷過磨合期;他們都是圍繞小米的鐵人三項核心業務“軟件、硬件與互聯網服務”分布;在小米很早期就參與創業,不領工資或領低工資;掏真金白銀買股票,團隊內部56名早期員工就投資了1100多萬美元。
小(xiao)(xiao)米豪華合(he)伙(huo)人(ren)團隊無法復制。但是(shi),小(xiao)(xiao)米尋找合(he)伙(huo)人(ren)的(de)(de)經(jing)驗值得借鑒:股權分配(pei)(pei)背后對應的(de)(de)是(shi)如何搭班子。先(xian)得找到(dao)對的(de)(de)合(he)伙(huo)人(ren),然后才是(shi)股權配(pei)(pei)置。創(chuang)業(ye)者(zhe)得去思(si)考,公司業(ye)務發(fa)展(zhan)的(de)(de)核心節點在哪?這些業(ye)務節點是(shi)否(fou)都有(you)人(ren)負責(ze)?這些人(ren)是(shi)否(fou)都有(you)利益?
(1)合伙人之間要在具(ju)體事(shi)情上經過磨合,先戀愛(ai),再結婚;
(2)給既有創業能(neng)力,又有創業心態的合伙人發放股權。
(3)通過圈內靠譜人推薦其圈內朋友,是找合伙人的捷徑。比如,如果公司想找產品經理,直接去挖業務聞名NB的產品經理;如挖不成,讓他幫忙推薦他圈內的產品經理。相信業內人的眼光與品位。
二. 合伙人股權的(de)退出機(ji)制
即離婚機制。
之前有創業朋友提到,他們四人合伙創業。創業進行到1年半時,有合伙人與其他合伙人不合,他又有個其他更好的機會。因此,他提出離職。但是,對于該合伙人持有的公司30%股權該如何處理,大家卡殼傻眼了。
離職合伙人說,我從一開始即參與創業,既有功勞,又有苦勞;公司法也沒有規定,股東離職必須退股;章程也沒規定;合伙人之間也沒簽署過其他協議,股東退出得退股;合伙人之間從始至終就離職退股也沒做過任何溝通。因此,他拒絕退股。
其它留守合伙人說,他們還得把公司像養小孩一樣養5年,甚至10年。你打個醬油就跑了,不交出股權,對我們繼續參與創業的其他合伙人不公平。
雙方互相折騰,互相折磨。
這肯定也不是個案。
創業企業該如何做好合伙人股權的退出機制?
(一)管理好合伙人預期
給合伙人發放股權時,做足深度溝通,管理好大家預期:
合伙人取得股權,是基于大家長期看好公司發展前景,愿意長期共同參與創業;合伙人早期拼湊的少量資金,并不是合伙人所持大量股權的真實價格。股權的主要價格是,所有合伙人與公司長期綁定(比如,4年),通過長期服務公司去賺取股權;如果不設定退出機制,允許中途退出的合伙人帶走股權,對退出合伙人的公平,但卻是對其它長期參與創業的合伙人最大的不公平,對其它合伙人也沒有安全感。
(二)游戲規則落地
在一定期限內(比如,一年之內),約定股權由創始股東代持;
約定合伙人的股權和服務期限掛鉤,股權分期成熟(比如4年);
股東中途退出,公司或其它合伙人有權股權溢價回購離職合伙人未成熟、甚至已成熟的股權;
對(dui)于離職(zhi)不交出股(gu)權的(de)(de)行為(wei),為(wei)避免司法執行的(de)(de)不確定性,約(yue)定離職(zhi)不退股(gu)高額的(de)(de)違約(yue)金。
三.其(qi)他(ta)的問題(ti)
我們摘取了創業朋友問到的四個主要問題。
1.合伙人股權分期成熟與離職回購股權的退出機制,是否可以寫進公司章程?
工商局通常都要求企業用他們指定的章程模板,股權的這些退出機制很難直接寫進公司章程。但是,合伙人之間可以另外簽訂協議,約定股權的退出機制;公司章程與股東協議盡量不沖突;在股東協議約定,如果公司章程與股東協議相沖突,以股東協議為準。
2.合伙人退出時,該如何確定退出價格?
股(gu)(gu)權(quan)(quan)回購實(shi)際上就是“買斷”,他(ta)建(jian)議(yi)公司創始人考慮“一(yi)個(ge)原(yuan)則,一(yi)個(ge)方法”。“一(yi)個(ge)原(yuan)則”,是他(ta)們通常建(jian)議(yi)公司創始人,對于退出的(de)合(he)伙人,一(yi)方面(mian),可以全(quan)部或(huo)部分(fen)收回股(gu)(gu)權(quan)(quan);另(ling)一(yi)方面(mian),必(bi)須(xu)承認(ren)合(he)伙人的(de)歷史貢獻(xian),按照一(yi)定溢價/或(huo)折(zhe)價回購股(gu)(gu)權(quan)(quan)。
這個(ge)(ge)基(ji)本(ben)原則,不僅(jin)(jin)僅(jin)(jin)關系到合(he)(he)(he)伙人(ren)的退(tui)出,更關系到企業重(zhong)大長(chang)遠的文化建設(she),很重(zhong)要。“一(yi)(yi)(yi)(yi)個(ge)(ge)方法”,即對于如何(he)確定(ding)具(ju)體的退(tui)出價(jia)格(ge),他們建議公司(si)創始人(ren)考慮兩個(ge)(ge)因(yin)素(su),一(yi)(yi)(yi)(yi)個(ge)(ge)是退(tui)出價(jia)格(ge)基(ji)數(shu),一(yi)(yi)(yi)(yi)個(ge)(ge)是溢價(jia)/或折價(jia)倍數(shu)。比如,可(ke)(ke)以考慮按照(zhao)合(he)(he)(he)伙人(ren)掏錢(qian)買(mai)股(gu)權的購買(mai)價(jia)格(ge)的一(yi)(yi)(yi)(yi)定(ding)溢價(jia)回(hui)(hui)購、或退(tui)出合(he)(he)(he)伙人(ren)按照(zhao)其持股(gu)比例可(ke)(ke)參與(yu)分配(pei)公司(si)凈(jing)資產或凈(jing)利潤的一(yi)(yi)(yi)(yi)定(ding)溢價(jia),也(ye)可(ke)(ke)以按照(zhao)公司(si)最近一(yi)(yi)(yi)(yi)輪融(rong)資估值(zhi)的一(yi)(yi)(yi)(yi)定(ding)折扣價(jia)回(hui)(hui)購。至于選取哪個(ge)(ge)退(tui)出價(jia)格(ge)基(ji)數(shu),不同商業模式的公司(si)會存(cun)在差異。比如,京東上市時雖然估值(zhi)約300億美金,但公司(si)資產負債(zhai)表并不太好。
很多互聯網新經濟企業都有類似情形。因此,一方面,如果按照合伙人退出時可參與分配公司凈利潤的一定溢價回購,合伙人很可能吭哧吭哧干了N年,退出時卻會被凈身出戶;但另一方面,如果按照公司最近一輪融資估值的價格回購,公司又會面臨很大的現金流壓力。因此,對于具體回購價格的確定,需要分析公司具體的商業模式,既讓退出合伙人可以分享企業成長收益,又不讓公司有過大現金流壓力,還預留一定調整空間和靈活性。
3.如果合伙人離婚,股權應該如何處理?
近年來,離婚(hun)率上(shang)升,企(qi)業(ye)家群體離婚(hun)率又可(ke)能(neng)偏高(gao)。婚(hun)后(hou)財產的(de)(de)處(chu)理,包括股權(quan),都是棘手的(de)(de)問題。離婚(hun)事件,影響(xiang)的(de)(de)不僅有家庭,還(huan)(huan)影響(xiang)企(qi)業(ye)的(de)(de)發展時(shi)機,比如(ru)土豆網。婚(hun)姻還(huan)(huan)很可(ke)能(neng)導(dao)致公司實際控制人(ren)發生變更(geng)。原則上(shang),婚(hun)姻期間財產是夫(fu)妻(qi)雙方(fang)共同(tong)財產,但是夫(fu)妻(qi)雙方(fang)可(ke)以另外約(yue)定財產的(de)(de)歸屬(shu)。
因此,配偶之間可以簽署“土豆條款”,約定配偶放棄就公司股權主張任何權利。但是,出于對配偶婚姻期間貢獻的認可,也為了取得配偶的認可,不至于夫妻關系由于股權關系亮紅燈,七八點有他們自己改造設計的“土豆條款”,一方面,確保離婚配偶不干涉影響到公司的經營決策管理;另一方面,保障離婚配偶的經濟性權利。
4.股權發放完后,發現合伙人拿到的股權與其貢獻不匹配,該如何處理?
公司股(gu)(gu)權一次性發給合(he)伙(huo)人(ren),但合(he)伙(huo)人(ren)的(de)貢獻卻是分期(qi)到位的(de),確實(shi)很容(rong)易造成股(gu)(gu)權配(pei)(pei)備與(yu)貢獻不(bu)匹配(pei)(pei)。為了(le)對沖這類(lei)風險,可以考慮:(1)合(he)伙(huo)人(ren)之間經過磨合(he)期(qi),是對雙(shuang)方負(fu)責。因此,可以先戀(lian)愛,再結婚;(2)在創業初期(qi),預留較大期(qi)權池(chi),給后(hou)期(qi)股(gu)(gu)權調(diao)整預留空間;(3)股(gu)(gu)權分期(qi)成熟與(yu)回(hui)購的(de)機制,本身(shen)也可以對沖這種不(bu)確定(ding)性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