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投(tou)分享會注(zhu):在(zai)(zai)(zai)14日由(you)《中國企業(ye)家》雜志(zhi)社(she)主(zhu)(zhu)辦的(de)(de)“2014(第十三(san)屆)中國企業(ye)領袖年會”的(de)(de)閉幕(mu)論壇上,聯想集團董事(shi)長楊元慶在(zai)(zai)(zai)做主(zhu)(zhu)題發言的(de)(de)時(shi)候,提(ti)及(ji)了(le)(le)小(xiao)米,并稱(cheng)“小(xiao)米取得(de)了(le)(le)飛速的(de)(de)發展,現在(zai)(zai)(zai)很多企業(ye)包括聯想我們(men)都在(zai)(zai)(zai)認真(zhen)的(de)(de)學(xue)習他的(de)(de)模(mo)式”,但同(tong)(tong)時(shi)他也規勸“小(xiao)米遇到了(le)(le)麻煩,所以在(zai)(zai)(zai)創造新的(de)(de)業(ye)務(wu)模(mo)式,羊(yang)毛出在(zai)(zai)(zai)豬身上同(tong)(tong)時(shi)也要考慮尊重這個(ge)游(you)戲規則”。創投(tou)分享會對(dui)該(gai)主(zhu)(zhu)題發言進行了(le)(le)摘編。
我發現最近跟(gen)中國的(de)相關話(hua)題(ti)是一(yi)(yi)年(nian)比(bi)一(yi)(yi)年(nian)熱,大家對中國宏觀經濟(ji)(ji)什么時(shi)候(hou)熱,什么時(shi)候(hou)涼都很(hen)敏感(gan)。說明中國經濟(ji)(ji)的(de)天氣(qi)已經影(ying)響了(le)我們(men)全(quan)球。像阿里巴巴的(de)上(shang)市,小(xiao)米(mi)模(mo)式,現在海(hai)外也都成了(le)街頭(tou)巷尾(wei)熱議的(de)話(hua)題(ti),這些話(hua)題(ti)都跟(gen)今天大會的(de)主題(ti)息息相關。
中國正在進入一個新常態,我們用什么樣的方式去獲得不一樣的增長。過去30年中國一直充分利用自己勞動力成本的優勢,效率優勢為全世界生產產品,成為了全世界的工廠。我們生產制造能力全世界最強,我們利用生產制造優勢,我們今天經濟增速高速發展,僅僅因為這個優勢就能維持未來得持續增長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未來二三十年中國經濟要高速發展,不把自己變成創新型國家,經濟增長目標很難實現。我們已經認識到這一點,政府在積極行動,制定公平透明的市場規則,保護知識產權,建立良好的投融資氛圍,鼓勵創新企業等等。在這樣的領導下,中國正在發生著積極變化。已經有不少的中國創新型企業在全球市場嶄露頭角,通信業的中興、華為,也包括我們聯想。
大家都知道蘋果發布了平板電腦,之后幾年里平板電腦席卷一切的勢頭,把PC產業徹底吃掉的勢頭。這個年頭大家都實行打賭,三年前我跟吳鷹打過賭,話題是三年之后是PC賣的多還是平板賣的多?今天三年已經過去了,但此時此刻我并不想說誰贏誰輸,因為他已經不那么說了。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聯想跟我本人高度警戒,高度清晰,一方面全力投入到平板電腦的研發和銷售當中去,另一方面深入研究傳統的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相比不足的地方。諸如不夠輕薄,無法觸控,應用平臺不夠方便靈活等等。
針對這些不足,我們做出大膽的創新,從而今天我們才會成為微軟的Windows產品的一個旗幟,他們花錢替我們做廣告。正因為這樣的創新,個人電腦市場今天依然保持健康,依然是兩千億美元巨大的市場。而平板電腦的增長雖然受到了由PC創新所帶來的一定的約束,依然成為PC大家族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大家用它享受娛樂,帶動大PC行業的增長。這點意義上來說沒有贏家沒有輸家,我得感謝吳鷹。
其實中國企業的創新不僅僅在技術和產品上,更是在業務模式上。阿里巴巴上市在紐交所創造了200年來最大的IPO,靠的是什么?很大程度上是靠他們在業務模式的創新。大家都知道做電子商務更早的是亞馬遜,亞馬遜是把東西買進來,自己買進來再自己賣出去,強調的是大規模采購以后的便宜價。
但是阿里巴巴做了不同的業務模式,他搭建一個平臺,讓更多商家到平臺上賣東西,他們幫他們做廣告和推廣,他們收取廣告費,東西賣出去的話,他們還會從商家那里有分成。同時他們還創造了像支付寶[微博]這樣的支付工具來幫助買家和賣家建立起信譽的鏈接。從而形成一個全新的生機勃勃的生態鏈,這是非常創新的業務模式。
最近很熱的小米模式同樣的創新,他們把構建粉絲社群作為起點,根據粉絲的反饋來開發改進產品。通過他們的口碑來推廣產品,調動粉絲間的互動服務產品。依靠這樣的模式,小米取得了飛速的發展,現在很多企業包括聯想我們都在認真的學習他的模式,但是顯然他們有著更深的基因。最近他們遇到了麻煩,所以說在創造新的業務模式,羊毛出在豬身上同時也要考慮尊重這個游戲規則。
當然除了阿里巴巴和小米,中國很多互聯網企業都建立了自己的獨特業務模式,像滴滴打車等等。但是業務模式的創新并不是互聯網公司的專利,很多傳統企業像格力、中興以及在座很多企業都做了業務模式的大量嘗試和創新,聯想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努力。
1994年我們小步快跑的模式在中國打敗國際巨頭,核心就是比巨頭更快最新的科技成果以最低的價格推向市場,永遠賣新鮮血液。利用這樣的效率優勢,讓用戶可以得到實惠。這和今天舉世矚目的互聯網模式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互聯網模式的精髓就是效率提升,讓用戶得到更大的實惠。
此后我們對業務模式不斷進行創新和升級,后來針對不同類型的客戶打造全行業獨一無二的,我們稱之為雙業務的模式,關系型和交易型并用的模式,我們在全球個人電腦市場上奠定了領導地位。
最后再說一點,在進入移動互聯時代,坦率的說,我們IT互聯網風口浪尖上的企業也變成了一個傳統的企業。我們要求我們員工承認我們是一個傳統的企業,承認的目的不是為了固守,而是為了變革。實際上公司成立了以我為首的業務變革項目組,我們認真學習包括小米模式和其他的成功的互聯網模式,這在公司內部進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改造。
從互動式的產品開發和迭代,到互聯網營銷,包括數字化營銷,社交媒體營銷,粉絲營銷。從B2B到B2C的在線銷售和推動渠道向O2O轉型,再到構建社區論壇的互助式服務。我們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業務模式,以用戶的使用體驗和應用為中心,在這上面嫁接硬件設備的全新業務模式。我們絕不會丟掉有特色的部分,比如說我們的技術生產制造和定制化結合,未來將有大展身手機會,未來是個性化時代,我們在生產方面優勢也將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
這(zhe)就是我今天(tian)想跟大(da)家分享的(de)話題,今天(tian)移(yi)動互聯網正在深遠改變各行各業,無論是傳統行業還(huan)是新(xin)興行業,都在面臨(lin)著前所(suo)未(wei)有的(de)機遇和挑(tiao)戰,創新(xin)是實現不一樣增長的(de)最佳途徑,謝(xie)謝(xie)大(da)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