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投分享會(hui)注(zhu):回顧即(ji)將過(guo)去的(de)2014年,中國互(hu)聯(lian)網金(jin)融(rong)的(de)有(you)(you)不少(shao)進展(zhan),但也有(you)(you)曲(qu)折的(de)一面。P2P經(jing)過2013年的瘋狂(kuang)擴張(zhang)之后,在(zai)監管力度和(he)法規完善后趨于理性;騰訊、阿(a)(a)里(li)先后獲銀監會批準,拿到民營銀行的牌(pai)照;眾籌平(ping)臺如(ru)雨后春筍(sun)般涌現;京東推(tui)出了“白條”,阿(a)(a)里(li)小微(wei)金(jin)(jin)融更名為(wei)“螞蟻金(jin)(jin)服”產品也從去年的余額寶創新出娛樂寶,在(zai)眼球和(he)收益上都有一番斬獲。
此外,2014年中國互(hu)聯(lian)網金融還發(fa)生了(le)哪些(xie)大事件?也可以(yi)再看(kan)創(chuang)投分享會(hui)2013年底《》有哪些(xie)得到了(le)印證?下面我(wo)們一(yi)起來回(hui)顧:
一.互聯網(wang)金融:勢(shi)不可(ke)擋的共享(xiang)經(jing)濟(ji),磕(ke)(ke)磕(ke)(ke)絆(ban)絆(ban)的 2015
共享經濟的本質就是資源的充分利用,而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正是加速這一經濟體系運轉的強韌紐帶。在這經濟體系下,以前被認為不可能產生或者說難以獲得大量的收入的資產創造了新的市場,就像網上購物,就像互聯網金融。與網上購物不同,互聯網金融剛露些苗頭,就吸引大批投資者、創業者強勢進入該領域,這與當初電子商務的起步是截然不同的。
當然這在一定程度上有賴于目前高速發展的信息技術以及早期培養起來的用戶對于互聯網的高接受度。但是,雖然說互聯網金融產生在對的時間,至于最終能否成功則取決于我們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讓這行業成長起來,其關鍵在背后的價值理念。
中國的(de)互聯網(wang)金融(rong)(rong)發展迅速,在 2014 年(nian)短短的(de)一年(nian)時間,互聯網(wang)金融(rong)(rong)創(chuang)業者們(men)融(rong)(rong)資額度一再(zai)創(chuang)新高,雨后春筍般涌現的(de)各類互聯網(wang)金融(rong)(rong)產(chan)品(pin)讓用戶(hu)眼花繚亂。我們(men)看到(dao)了(le)這一行(xing)業的(de)發展價值,但是野蠻生長的(de)態勢該緩一緩了(le)。
2015 年注定將是互聯網金融業進行更多思考的年頭,而目前野蠻的發展趨勢將或主動或被動地得到緩解,而能否真正走上發展的正軌,路途中還有很多荊棘需要互聯網金融從業者來跨越。
二.P2P 市場行業快速洗牌,2015 繼續摸索前路
2014 年,P2P 不僅繼(ji)續(xu)吸引(yin)無數(shu)投(tou)資(zi)人進(jin)(jin)入(ru),P2P 的(de)平(ping)臺(tai)(tai)也(ye)贏(ying)得(de)(de)了(le)各路大資(zi)本的(de)青睞。今年一(yi)季度包括愛投(tou)資(zi)、人人投(tou)、積木盒子(zi)以及拍拍貸等平(ping)臺(tai)(tai)均獲(huo)得(de)(de)了(le)數(shu)額不小的(de)投(tou)資(zi)進(jin)(jin)入(ru)下半年,P2P 平(ping)臺(tai)(tai)進(jin)(jin)入(ru)了(le)一(yi)個月內(nei)數(shu)家平(ping)臺(tai)(tai)同時獲(huo)投(tou)的(de)瘋(feng)狂(kuang)融資(zi)階段(duan),僅 7 月份就(jiu)有 8 個平(ping)臺(tai)(tai)獲(huo)得(de)(de)千萬美(mei)元(yuan)至(zhi)上(shang)億美(mei)元(yuan)的(de)投(tou)資(zi)。
據不完全統計,從 1 月到 10 月已有 30 余家 P2P 平臺獲得了投資,必須注意的是,這些平臺中還有很多是成立不久的新平臺。像短融網從上線到獲得融資不過僅僅 3 個月的時間,而銀客網的 A 輪融資距離上線也不到一年時間。
如此迅速的大范圍的鋪開市場,尤其是高風險的金融行業,這多多少少讓人有些 " 心驚膽戰 "。不過值得玩味的是除民營企業和風投的涌入外,各地具有國資背景的企業紛紛涉足 P2P,也是今年互聯網金融的一大特色。眾信金融、金開岱、德眾金融、金寶保、京金聯等平臺均獲得國資參股。
國(guo)有資(zi)本的熱情涌入,很(hen)多業內人士都將此理解(jie)為國(guo)家(jia)態度(du)和(he)寬(kuan)松政策的預兆(zhao),這解(jie)決(jue)了一直懸(xuan)而未(wei)決(jue)的 " 一刀切(qie) "P2P 政策性風險的問題,但(dan)看似繁榮的 P2P 市場實則暗流洶涌,目前大部分的 P2P 平臺只能說是披著(zhu) P2P 外衣的金融機構,而且大部分是沒有資(zi)質(zhi)認證的,所以(yi)說政策還將會進一步規范(fan)和(he)完善,這將在很(hen)大程(cheng)度(du)上使 P2P 行業發(fa)展更加健康(kang)。但(dan)國(guo)有資(zi)本等強勢資(zi)本的引(yin)入無疑(yi)證明了 P2P 存在以(yi)及發(fa)展的價值。
此外 P2P 由于形勢所迫,行業競爭上要求做大做強,吸引更多資金的進入無疑會大大提高 P2P 的實力,但同時也快速的把 P2P 的藍海市場逼至了紅海。且不說當下 1400 余家平臺正在爭奪 P2P 行業的 50 余萬投資者,競爭不可不謂之慘烈,只說如今越來越同質化的服務和金融產品,P2P 市場最終也會面臨一山不容二虎的大亂斗,與當年 " 千團大戰 " 局面類似的 " 千 P 大戰 " 恐怕就在眼前。
三.第三方支付(fu):走曲線(xian)前進之路,移動化是未來
關于第三方支付,不管起步早晚,銀聯在市場是具備強勢的話語權的。匯付天下執行副總裁劉鋼回應 79 號文的時候,一句 " 兩年走了四年的路,對于央行的懲罰,我們服。" 讓不少第三方支付企業都感到了一陣小心酸。
但不得不說的是,央行的" 為難 " 也促進了第三方支付行業的自省。POS 機違規套現、違規套用低費率行業商戶類別碼等問題的頻頻爆出,讓不少人稍微理解了央行總是跳腳的部分原因。乃至于 9 月,央行再次處罰匯付天下、富友、易寶、隨行付四家機構,并勒令四家支付機構撤出部分省市收單市場的時候,大家關注的焦點也變成了收單市場的規范問題。
面對 " 越改越亂 " 的第三方支付市場,一方面是行業競爭的加劇導致有的企業不惜兵行險招,造成行業亂象;一方面卻是要時刻小心拿著大棒的央行叫停開罰單。估計未來大波浪曲線前進的節奏不會有太大改變。但如何獲得市場青睞,走正道才是主要的。
四.眾籌:回歸理性,領域細分,加速創業進程
相比 2013 年瘋狂建立的眾籌網站,2014年眾籌的形勢已經理性了很多,行業市場情況也逐漸清晰了起來。雖然小額眾籌仍然是主流,但許多 VC、PE 也開始注意到了眾籌創業領域,眾籌天使投資席位的爭奪變得愈發激烈。另外,據統計 2014 年至今為止的投融資案例僅有不足 10% 的案例額度低于 150 萬元,天使輪的平均額度已遠超人們通常認識中的 50 萬 ~150 萬元范圍。而眾籌合投逐漸成為風投創業的一種趨勢。
除創(chuang)(chuang)業大(da)資本外,眾(zhong)籌(chou)(chou)的玩法(fa)也越來越多,內容(rong)領域也逐漸擴展到(dao)藝(yi)術、影視、音樂、出版(ban)等各個領域,甚至創(chuang)(chuang)造(zao)出了眾(zhong)籌(chou)(chou)建旅館、買房買地(di)的模式。我們(men)看到(dao)了眾(zhong)籌(chou)(chou)讓很多創(chuang)(chuang)業項(xiang)目得以(yi)更好的生(sheng)存下來,更多更好更富有創(chuang)(chuang)意的理念(nian)得以(yi)展現(xian)在(zai)大(da)眾(zhong)面(mian)前,但同時股權眾(zhong)籌(chou)(chou)仍然(ran)徘徊在(zai)法(fa)律邊緣,而(er)談到(dao)眾(zhong)籌(chou)(chou)如(ru)何落(luo)地(di)?如(ru)何落(luo)好、落(luo)穩?還有很多問題亟待(dai)解決(jue)。
2013 年底到 2014 年初倉促建立起來的一批眾籌網站在無人問津的情況下慘敗收場,隨著眾籌平臺逐步走向成熟,諸如平臺的項目展示與體驗、上線項目篩選以及在市場接受度上的考慮等方面,國內的眾籌平臺還需要努力而這些問題的解決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眾籌平臺的存亡。
2014 年,眾籌網站開始紛紛轉型或朝著更細分的領域發展,點名時間從眾籌網站轉型到智能硬件預售平臺,追夢網、眾籌網等平臺則明顯更偏向文化、科技、公益、影視等領域,百度、阿里等大佬插足眾籌也只是從非常細分的某一兩部影視作品開始。大佬的加入對于市場的培育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是否所有項目都適合利用眾籌這種方式呢?不盡然,未來眾籌的方向,可能真的只會在那么一兩個領域。
五.比特幣:市場尚未厘清,仍存象牙塔
2014 年比特幣保持過山車式發展的特征,但總的來說逐漸趨于平穩。今年 3 月,央行向各分支機構下發了一份名為《關于進一步加強比特幣風險防范工作的通知》,禁止國內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替比特幣交易平臺提供開戶、充值、支付、提現等服務,并要求銀行在 4 月 15 日之前,關閉為 15 家最大比特幣交易平臺開立的銀行賬戶,切開金融機構與比特幣泡沫之間的聯系,比特幣因此在全球范圍內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期。(ps:這次大低谷同時也在業內證明了,中國真的是比特幣市場最大的玩家,阿門。)但很快,比特幣的價格又逐漸在各國的交易平臺上有所回升,隨后就一直起起伏伏,6 月大跌了以后又慢悠悠的回升了,9 月大跌了三成然后又有所回升,10 月剛剛大跌,估計不久又會回升了吧……
對于比特幣的兩種態度是左右其價格的根本原因,一種是其對金融和貨幣的顛覆意義,以及稀缺總量的收藏價值,長期來看,升值是肯定的。但是另一種態度則是對應了長期籠罩在莊家操盤、黑暗交易里的比特幣無法預估的政策性風險。當然,這些大家都明白。比特幣作為貨幣廣泛流通這一點是不現實的,但作為收藏和小范圍流通確實極佳的。不過,明白歸明白,短期內投機者糾結的態度仍會使比特幣市場呈現 " 過山車 " 式的發展態勢。
六.互聯網理財:深挖小微用戶需求,尋找新的發展痛點
2014 年 " 寶 " 類(lei)產品經過一番(fan)雨后(hou)春筍(sun)的(de)時期后(hou),收益(yi)率(lv)的(de)直(zhi)線(xian)上漲趨勢逐漸走向緩平,小幅震蕩成為常態,而兜(dou)兜(dou)轉轉發(fa)現銀行(xing)的(de)理(li)財產品在收益(yi)及(ji)穩定性方面更具優勢。但不得不說(shuo)," 寶寶理(li)財 " 讓更多手頭上并沒有太充(chong)裕的(de)資金(jin)的(de)用戶也擁有了(le)理(li)財的(de)通(tong)道(dao),但當(dang)平臺(tai)做大之后(hou),這(zhe)番(fan)初心變得模糊了(le)。
" 虎頭 " 讓寶寶理財網羅了大批用戶,但由于尚未形成像傳統金融業成熟的資金鏈條以及把控能里," 寶 " 類產品逐漸放棄了拼收益率的打法,除了基金理財以外,保險、房地產、消費旅游、以及票據等成為了互聯網理財的新方向,而其中最為主要的特點就是 " 門檻低,范圍廣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比較骨感,可以肯定地說現在互聯網理財是處在試錯的發展歷程當中。
作為 " 寶(bao)(bao) " 類產品(pin)的老大哥,余(yu)額寶(bao)(bao)與中國(guo)電信(xin)(xin)合作搞 "0 元購(gou)機 ",還上(shang)線了新功能——彩票定(ding)投 " 永不(bu)停(ting)彩 ",最近(jin)還推(tui)出(chu)(chu)了余(yu)額寶(bao)(bao)認(ren)購(gou)房(fang)產,這是要鬧(nao)哪樣!還有其他披著理(li)財產品(pin)的外(wai)衣,實(shi)則(ze)在干別的事:" 沃百(bai)富(fu) " ——廣東聯(lian)通(tong)聯(lian)合百(bai)度推(tui)出(chu)(chu)的通(tong)信(xin)(xin)理(li)財產品(pin),沒錯就是話費理(li)財;" 程漲(zhang)寶(bao)(bao) " ——攜程旅游(you)網(wang)對外(wai)發售的禮(li)品(pin)卡(ka)優惠套餐產品(pin),丫就是一禮(li)品(pin)卡(ka);" 娛樂寶(bao)(bao) " ——阿里巴巴數(shu)字娛樂事業群推(tui)出(chu)(chu)的娛樂理(li)財,其實(shi)它更像眾籌(chou)吧;" 好房(fang)寶(bao)(bao) " ——平安好房(fang)網(wang)將在業內(nei)推(tui)出(chu)(chu)金融購(gou)房(fang)產品(pin),好吧你覺得這真(zhen)能買房(fang)?
雖然各銀行、券商、保險、運營商想借著互聯網理財的東風創新一把是值得鼓勵的,但是把理財產品弄得四不像,或是掛羊頭賣狗肉,壓根沒理財什么事,還稱自己是互聯網理財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吧。
七.傳統金融:轉型與逆襲并行
大眾理財的需求是很多的,余額寶只是開發了其中一方面,在 2014 互聯網理財已經逐漸走向暫時性的沉寂,決定互聯網理財能否打破沉寂的關鍵就在于尋找到大眾用戶的理財痛點,并開發出多元化的創新產品而不是試圖打敗傳統金融理財,獨占市場,這是不可能的,并將最終導致失敗。
雖(sui)(sui)然(ran)說是(shi)(shi)互(hu)聯網(wang)金(jin)(jin)融(rong),但(dan)銀行(xing)、保(bao)(bao)險(xian)、券(quan)商等(deng)傳統金(jin)(jin)融(rong)機構擔(dan)任的(de)角色可一(yi)點也不(bu)輕(qing)。雖(sui)(sui)然(ran)行(xing)動遲(chi)緩了(le)一(yi)點,并且多多少(shao)少(shao)帶了(le)點互(hu)聯網(wang)金(jin)(jin)融(rong)的(de)影子,銀行(xing)們(men)不(bu)驕(jiao)不(bu)躁(zao):雖(sui)(sui)然(ran)起(qi)步慢,但(dan)金(jin)(jin)融(rong)基礎優勢(shi);雖(sui)(sui)未大膽創新(xin)突進,但(dan)保(bao)(bao)證(zheng)穩定(ding)可靠(kao)的(de)收益;;另外在非常關鍵的(de)政策把握上更是(shi)(shi)如魚得水。
九月底,民生直銷銀行日前客戶數突破 100 萬戶,金融資產保有量達 180 億元;招商銀行在小企業 e 家風生水起的同時 7 月份還推出了全新概念的首家 " 微信銀行 ";平安銀行打造平安網上商城和網絡平臺,推動應用客服機器人,推廣微信服務;而招行、廣發、中信的官方信用卡微信綁定率高達 69%、68%、67%。
傳統金融機構的積極奮起,一方面是互聯網金融的良性刺激,另一方面也是金融改革的現實需要。現階段國家、社會、大眾的金融需求都在發生改變,復雜的形勢是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相互碰撞融合的根本原因,傳統金融固守是不合時宜的,也是不符合潮流的,所以轉型和積極應對變革很重要。而且無論怎么說,如今傳統金融機構們的精神風貌還是很值得肯定和期待的。
八.證券產(chan)品,雨后春筍
最近一(yi)輪行(xing)情(qing)大(da)家都把(ba)注意(yi)力(li)集中在了券商的(de)(de)(de)融資融券業務,兩(liang)融資金據說已(yi)經達到(dao)了8000多億,是這(zhe)輪行(xing)情(qing)的(de)(de)(de)主要推動(dong)力(li)。不過券商的(de)(de)(de)兩(liang)融一(yi)般有比較高的(de)(de)(de)門檻(jian),預計在2015年會(hui)是網(wang)絡(luo)配資的(de)(de)(de)一(yi)個很好的(de)(de)(de)發展契機,低門檻(jian),高效(xiao)率(lv),低風險,幾乎秒(miao)殺所有傳(chuan)統配資渠道,舉例融e投(tou),短短上線幾周憑借通過微博,微信,以及自身的(de)(de)(de)sns系(xi)統已(yi)經積累大(da)量用戶(hu),結(jie)(jie)合(he)互(hu)聯網(wang)思維,結(jie)(jie)合(he)眾多優勢(shi)明年相信還會(hui)有很多這(zhe)樣(yang)那樣(yang)的(de)(de)(de)配資平(ping)臺出現。
當然同樣該行業也希望能夠有足夠的監管,互聯網金融監管喊到現在已經沒有人再喊了,不管是互聯網金融從業者還是用戶來說都希望監管政策早日出臺,從業者希望從政策中摸準發展的方向好調整定位,而用戶則希望借此獲得更多的安全保障。
九.行業合(he)作:開放性更強(qiang),強(qiang)強(qiang)聯手未必(bi)是贏(ying)家(jia)
隨著互聯(lian)(lian)(lian)網(wang)金(jin)融(rong)的急速發(fa)展,各路(lu)資本、各個行(xing)業、眾(zhong)多企(qi)業都想抓住機(ji)遇分一杯(bei)金(jin)融(rong)紅利,于(yu)是跨界合作、搶(qiang)灘圈地的現象(xiang)成為了當下互聯(lian)(lian)(lian)網(wang)金(jin)融(rong)行(xing)業的一大奇觀。運營商、零(ling)售業、地產(chan)、電商、互聯(lian)(lian)(lian)網(wang)公司、傳統金(jin)融(rong)機(ji)構、國企(qi),只有你想不到(dao),沒有不能干互聯(lian)(lian)(lian)網(wang)金(jin)融(rong)的。
比如,8 月份,比較重量級的玩家中信銀行和海爾集團就合作,推出了供應鏈網絡金融平臺;9 月,萬科聯手搜房發起了全國首單房產眾籌,10 月萬科又和騰訊理財通合作推出了一款地產互聯網金融產品——萬科理財通;另外,百度、阿里、騰訊三大巨頭均和多家傳統銀行達成合作,蘇寧云商、聯想、搜狐緊隨其后。今年以來,已經有至少 26 家上市公司通過合作等途徑即將或者已經踏入了互聯網金融行業。
當然,越來越多的行業和企業加入到互聯網金融的領域中來,不僅極大地豐富了互聯網金融的內涵,同時也促進了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包容性和新奇性,有助于形成多元、多維、充分競爭的互聯網金融業態。可另一方面卻是,誰都能摻一腳的現象也說明了互聯網金融幾乎沒有準入門檻,同時監管嚴重缺位。(這可是事關重大的金融行業啊,誰都能玩想想都覺得頭皮發麻。)如今互聯網金融魚龍混雜,既有奇形怪狀的產品和服務,又充斥著大量賺噱頭、喊口號的偽互聯網金融現象,良莠不齊的平臺和企業,以利為先的平臺都倒了,隨著帶來的是對行業發展的不良影響。現在互聯網金融幾乎已經把各個行業的玩家都拉下水了,但事實上互聯網金融并不是萬靈丹,而大部分人關注的是金融而忽略了互聯網精神,而時間無疑是最好的檢驗。
十.互聯網金融與大數據:必須孟不離焦,焦不離孟
數據是金融的命門,大數據之于互聯網金融就像水之于魚一樣。大數據是構成互聯網金融信用體系的必備元素,并且通過大數據可以實現更為精準地把握用戶需求,為用戶提供決策參考,幫助互聯網金融平臺打造更為貼近用戶需求的金融產品等等,如果脫離了大數據來談互聯網金融,那只能是一紙空談。
但(dan)是經過了 2014 年這(zhe)一(yi)年的(de)發(fa)展(zhan)來看,大(da)部分互(hu)聯網(wang)金融平(ping)臺并沒有有意識地去(qu)做這(zhe)樣的(de)事,除去(qu)自身能力的(de)限制外,大(da)多數(shu)互(hu)聯網(wang)金融創業者(zhe)們都只是憑著一(yi)股熱情或者(zhe)是看到(dao)有利可(ke)圖而(er)闖入這(zhe)一(yi)領域,但(dan)是早進入并不(bu)意味著早成(cheng)功(gong)。
理(li)清思(si)路(lu),找好定位,打造堅實的(de)(de)技術基礎與(yu)創新(xin)的(de)(de)產品理(li)念這將是 2015 年互聯網金融從業者們要做的(de)(de)事(shi)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