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chuang)投分享會注:英國(guo)《經(jing)濟(ji)學人》1月3日發表文章指出,東北三省黑龍(long)江、吉(ji)林和遼寧2014年前三個(ge)季度GDP增(zeng)速(su)(su)在中國(guo)31省市中位(wei)居最后五(wu)位(wei),其6%的(de)增(zeng)速(su)(su)較(jiao)全國(guo)水平落后1.4個(ge)百分點。目前的(de)問(wen)題是,經(jing)濟(ji)失(shi)速(su)(su)只是暫時的(de),還是長期(qi)性問(wen)題,發展仍然(ran)受制于中央(yang)計劃時代的(de)遺留(liu)問(wen)題?
原文(wen)(wen)標(biao)題(ti)(ti)《The North-east: Back in the cold》,本(ben)文(wen)(wen)轉自新浪科技(ji),標(biao)題(ti)(ti)《外媒稱東北經濟再度(du)告急 老式計劃經濟思(si)維根深蒂固》。
沈陽五愛批發市場的店主李曉莉(音)稱:“人們掙錢越來越難了,花錢也不像以前那么隨便了。”李曉莉賣不出去的汽車坐墊反映了中國東北不斷惡化的經濟狀況。汽車銷量下滑、房地產市場下行,這是全中國的情況,但東北尤其嚴重。東北最大城市(shi)沈陽(yang)市(shi)2014年前10個月房屋銷量同比大幅下跌26%。作為該地經濟支柱的重工業也(ye)不再景氣。
東北(bei)三(san)省(sheng)黑龍江、吉林(lin)和遼寧(ning)2014年前三(san)個(ge)(ge)季(ji)度GDP增速(su)(su)在中(zhong)國(guo)31省(sheng)市(shi)中(zhong)位居最(zui)后五位,其6%的(de)增速(su)(su)較全國(guo)水平落后1.4個(ge)(ge)百分點。更糟的(de)是(shi),10月(yue)東三(san)省(sheng)工業產出同比僅增長(chang)0.5%,遠低于全國(guo)7.7%的(de)平均(jun)水平。
中(zhong)國“銹(xiu)帶” (rustbelt) 東(dong)北(bei)有(you)居民1.1億,過(guo)去(qu)二(er)十年經濟一直步履蹣跚,直到近期才顯示(shi)了一些(xie)復蘇的跡象。東(dong)北(bei)正尋求從(cong)依賴重工業向(xiang)當代制(zhi)造(zao)業中(zhong)心和東(dong)北(bei)亞貿易中(zhong)心發(fa)展,目(mu)前(qian)的問題是,經濟失速(su)只是暫時的,還(huan)是長期性(xing)問題,發(fa)展仍然受制(zhi)于中(zhong)央計劃時代的遺留問題?
問題嚴(yan)重
毛澤東時代東北成為重工業中心,但從1980年代改革開放起光環就開始褪色,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成為企業家的樂土。朱镕基時期的1990年代末,東北實施了國有企業改革,3000萬下崗職工中有四分之一左右在東北,失業率飆升,抗議不斷。2000年代初,東北國有企業占到了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目前已經降至50%左右,但仍高于全國30%的平均水平。更重(zhong)要的是,東北的經濟結構(gou)惡化(hua)了,更為依賴投資和(he)制造(zao)業,更易受到房地產(chan)(chan)放緩影響。國有企業和(he)私營企業都涌入采礦業、重(zhong)型設備和(he)房地產(chan)(chan)行(xing)業。
盡管中國經濟結構變得更為均衡,服務業對GDP的貢獻超過制造業,但東北卻向反方向發展。制造業占比由2010年(nian)代初的(de)(de)(de)47%升至2013年(nian)的(de)(de)(de)50%,而服務業的(de)(de)(de)貢獻下降了。更(geng)驚人的(de)(de)(de)是,2013年(nian)投資占到東北GDP的(de)(de)(de)65%,幾(ji)乎(hu)較十年(nian)前(qian)翻(fan)番。全國平均水平為50%,這以國際標(biao)準(zhun)看也是過高的(de)(de)(de)。
原因何在?
老式的計劃經濟思維根深蒂固,在1990年代末大規模破產發生后,一些城市官員認為他們需要中央資金發展更多國有企業。遼寧社科院的梁啟東(音)甚至認為,東北是全球蘇聯式經濟的最佳典范,因為其中央計劃思維持續了如此之久。他稱:“很多人仍不理解或不相信市場的作用。”
東北在某種程度上也受制于地理位置,不像華東華南占據主要國際貿易航道,東北毗鄰的朝鮮和俄羅斯人口稀疏的遠東地區,最重要的經貿國是日本,但中日關系近兩年已經惡化。2014年前三季度,日本在遼寧的投資同比降低33.5%。韓國投資僅為日本的三分之一,而且降幅更大。
人口趨勢也是不利因素,整個中國即將迎來勞動人口峰值,而東北一對夫婦平均生育不到一個孩子,較全國水平低三分之一。東北正快速老齡化,人口也在外流,據北京大學研究結果,東北凈流出200萬勞動人口。
中央(yang)(yang)政府對此感到擔(dan)憂,7月,中央(yang)(yang)派遣調研人(ren)員前(qian)往(wang)東(dong)北(bei),李克強總理曾在2004年至2007年擔(dan)任遼(liao)寧省委書記。調研人(ren)員結論是,東(dong)北(bei)官僚(liao)主義(yi)嚴重(zhong),數據造假猖獗(jue)。李克強暗示,中央(yang)(yang)將繼續提供援助(zhu)。他稱東(dong)北(bei)曾為中國的發(fa)展做出過巨大貢(gong)獻。
沈(shen)陽機床董事長關錫(xi)友(you)稱,新改(gai)革(ge)的主題(ti)是“放(fang)手”,他稱,政府必須放(fang)松對經濟的控制,迫使企業(ye)自身尋(xun)找解(jie)決問題(ti)的途徑(jing)。但過去幾年的情況顯(xian)示,在中國老工業(ye)中心,很(hen)難“放(fang)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