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險投資退出方式介紹

退出是風險投資的最后階段,成功的退出是風險投資者獲得有保障的收益的重要環節。風險投資的退出方式和退出時機的選擇,既受前面幾個階段投資行為的影響,也會對新一輪資本籌集產生影響。
從風險投資的發展歷程來看,目前,風險投資的退出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公開上市
公開上市(Initial Public Offering,簡稱“IPO”),是指將風險企業改組為上市公司,風險投資的股份通過資本市場第一次向公眾發行,從而實現投資回收和資本增值。
上市一般分為主板上市和二板上市。主板上市又稱為第一板上市,是指風險投資公司協助創業企業在股票市場上掛牌上市,從而使資金退出。二板上市又稱為創業板市場,主要服務于中小企業的股票市場,其相對于主板市場而言,上市的條件比較寬松,企業進入的門檻較低,比較適合于新興的中小企業,尤其是具有增長潛力的高科技企業。許多國家和地區都設立了二板市場,如美國的納斯達克(NASDAQ)市場、加拿大溫哥華股票交易所的創業板市場、比利時的EASDAQ市場、英國的AIM市場以及1999年第四季度開始正式運作的香港創業板市場等。其中以美國的NASDAQ市場最為成功,約30%的美國風險投資都經由這一市場退出。風險投資企業發行股票上市,使得許許多多的風險投資家和創業家一夜暴富,成為億萬富翁。
俗話說有利就后有弊:上市公司經營透明度的不斷提高使得企業自主性逐步下降;上市后的股價波動對公司的形象產生一定的影響;公開上市將耗費公司的大量精力和財力,不適合規模較小的公司采用。同時,創業者和風險投資者需要承擔企業能否成功上市的風險。通常為了維護投資者的信心和維持市場的秩序,證券管理部門、證券市場都會規定創始人股權需按一定的條件并在一定的時限后才能出售,這就使得發起人的投資不可能立即收回,也就拖延了風險投資的退出時間。高科技企業作為小盤股,流動性差,其未來股價的波動較大,創業投資不能在股份上市的同時變現,無疑增加了投資風險。
2、股份回購
如果風險企業在渡過了技術風險和市場風險,已經成長為一個有發展潛力的中型企業后,仍然達不到公開上市的條件,它們一般會選擇股權回購的方式實現退出。
股份回購一般包括兩種回購方式:創業者回購風險投資者的股份和風險企業回購風險投資者的股份。前者是通過買股期權的形式來實現的,是在引入風險投資簽訂投資協議時,由創業家或風險企業給予風險投資家一項選擇權,他可以在今后某一時間要求創業家或風險企業按照預先商定的形式和股票價格購買他手中的股票;后者則是通過賣股股權的形式來實現的,即是給予創業家或風險企業一項選擇權,讓其在今后某一時間以相同或類似的形式及股票價格購買風險投資家手中的股票。在股權回購時到底是采用買股期權或是賣股股權來進行,這主要看風險企業對風險投資吸引力的大小而定。如果風險企業是一家受到許多風險投資公司普遍看好的公司,則可能會采用買股期權;如果是風險企業急需引入風險投資,則可能會采用賣股期權。絕大多數股權回購是采用賣股期權進行回購的。一般而言,在風險投資投入時投資雙方就已簽訂好關于股份回購的協議,包括回購條件、回購價格和回購時間等。
3、兼并與收購
兼并與收購(Merge and Acquisition,M&A)是風險資本退出的比較常用的一種方式,是風險投資商在時機成熟的時候,通過并購的方式將自己在風險企業中的股份賣出,從而實現風險資本的退出。其中兼并是指由一家實力較強的公司與其他一家或幾家獨立的公司合并組成的新公司,而實力較強的公司占主導地位;收購則是指企業通過證券市場購買目標公司的股份或者購買目標公司的產權從而達到控制目標公司的行為。
4、破產清算
破產清算是在風險投資不成功或風險企業成長緩慢、未來收益前景不佳的情況下所采取的一種退出方式。雖然以清算方式退出一般會帶來部分損失,但也是明智之舉的,因為投在不良企業中的資金存在一定的機會成本,與其被套牢而不能發揮作用,倒不如及時收回資金投入到下一個更有希望的項目中去。據統計,美國由創業資本所支持的企業,有20%~30%完全失敗,約60%受到挫折,只有5%~10%的創業企業可以獲得成功。當某一項目面臨失敗或缺少足夠的成長性時,風險投資家應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果斷地抽出資金,轉向投入預期回報更高的標的之中,尋求更好的獲利機會。在很多時候采用清算公司的方法雖是迫不得已,卻是避免深陷泥潭的最佳選擇。
中國的風險投資在法律法規、內部和外部宏觀經濟環境等方面特殊性導致了退出渠道的特殊性。從國際經驗來看,風險投資項目的退出主要通過兼并收購方式實現,其次是通過IPO方式,然后是股票贖回、管理層收購和清算等其他方式。2008年美國風險投資退出中,兼并收購退出是IPO退出數量的55. 83倍,前者金額是后者的28. 24倍。1997年到2007年,美國風險投資退出方式中,采用兼并收購方式退出的企業是采用IPO方式退出企業的5.44倍,前者涉及金額是后者的3倍。
從我國風險投資退出方式來看,2007年風險投資退出總數142個,其中IPO數量為100個,占70. 40%;而純粹的兼并收購方式只有8例,僅占總數的5.6%,兼并收購方式退出的比例明顯偏低。
對2006年到2009年四年間風險資本退出渠道進行比較發現,風險資本選擇IPO退出的比例分別占當年的30.0%、70.4%、31.9%、66.7%。
長期來看,IPO退出方式較兼并占優勢。與非風險投資支持上市企業相比,風險投資支持的上市企業總體盈利能力略強,風險投資支持在中小企業板上市的企業業績表現良好,刺激中小企業尋求風險投資的支持,通過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上市方式完成最終融資計劃。同時,好的業績表現進一步刺激風險投資機構通過創業板和中小企業板完成上市退出計劃。2009年創業板市場正式推出,風險投資多了一個主要退出渠道。從美、英、日、韓等國經驗看,創業板的推出都會帶來本國風險投資行業的蓬勃發展。中國的并購市場受制于國內資本市場還不夠發達完備,以及自身還存在法律和政策上的缺陷,發展速度緩慢。未來一段時期,兼并收購還難以成為風險投資退出的主要方式。沒有完善的兼并收購市場,沒有合理的定價機制,創業企業的兼并收購行為必然受到影響。中國的證券公司規模普遍偏小,業務結構不平衡,影響了開展兼并收購業務的能力。中國證券公司直接投資、兼并收購財務顧問等業務還沒有有效開展,這也制約了風險投資市場的兼并收購的發展。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biao)簽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