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醫療保險解說

補充醫療保險是在單位和職工參加統一的基本醫療保險后,由單位或個人根據需求和可能原則,適當增加醫療保險項目,來提高保險保障水平的一種補充性保險。包括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商業醫療保險、社會互助和社區醫療保險等多種形式,是基本醫療保險的有力補充。
隨著社會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在全市的逐步建立,各企事業單位職工也面臨著新的醫療保障需求。補充醫療保險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由社會醫療保險管理機構開辦自愿參保的補充醫療保險作為基本醫療保險的補充,除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外,也符合廣大職工和單位的愿望。
相信很多人都有疑問:單位不是給上了醫保嗎?為什么還要上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呢?
其實,一般企業給員工上的醫保,那是國家法定的,醫療保險報銷的范圍也有限。但補充醫療保險就不一樣,它作為醫保的補充,是企業在按時為員工上醫保的前提下,自愿為職工交納的保險費,相當于單位給職工發放的一種福利。
企業補充醫療保險是企業在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基礎上,國家給予政策鼓勵,由企業自主舉辦或參加的一種補充性醫療保險形式。
企業補充醫療保險適用人員范圍有:
(1)在職職工:是指與集團各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的,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在冊職工。
(2)退休人員:是指由集團各單位辦理退休(職)手續,且確認其退休關系隸屬中國XX集團的,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在冊退休(職)人員。
補充醫療保險的保費一般一年一交。
如果是單位交費,補充醫療保險費的提取額是本企業上一年職工工資總額4%以內,從成本中列支。即使有人員變動,也可拿著醫保的變更單,找保險公司做補充醫療的人員變更,或退費或加費。
如果是個人交費,則要根據單位選擇的補充保險的報銷比例而定。如選擇90%的報銷比例,就比選擇60%的報銷比例的費用要高。另外,費用還和參保的人員多少、人員的平均年齡、退休人員的數量多少等有關。所以,補充醫療的保險費要和單位具體商量后,才能定下來。
商業醫療保險是醫療保障體系的組成部分,單位和個人自愿參加。國家鼓勵用人單位和個人參加商業醫療保險。是指由保險公司經營管理的,贏利性的醫療保障。消費者依一定數額交納保險金,遇到重大疾病時,可以從保險公司獲得一定數額的醫療費用。
以下情況的醫療費,補充醫療保險不予支付:
(一) 自費藥、基本醫療保險要求之外的外購藥;
(二) 與診斷不相符的藥品費用;
(三) 非本人定點醫療機構的門診、住院的全部醫療費用;
(四) 不符合或超過基本醫療保險報銷范圍及標準的醫療費用;
(五) 交通事故、醫療事故等各種責任事故引發的全部醫療費用;
(六) 吸毒、打架斗毆等違法行為引發的全部醫療費用;
(七) 自殺、自殘、酗酒等引發的全部醫療費用;
(八) 境外發生的全部醫療費用(包括臺、港、澳地區);
(九) 在特需門診就醫和特需病房住院的全部醫療費用;
(十) 診治不孕不育癥的全部醫療費用、孕前檢查的全部醫療費用、預防用藥的全部醫療費用;
(十一) 按照國家和本市規定應當由個人自費的醫療費用。
社會互助是指在政府鼓勵和支持下,社會團體和社會成員自愿組織和參與的扶弱濟困活動。社會互助包括兩個方面:1.為受助者提供資金的社會互助。包括社會(國內)捐贈、海外捐贈、互助基金和義演義賽義賣,等等。2.為受助者提供服務的社會互助。包括鄰里互助、團體互助和慈善事業,等等。
社區醫療保險屬于城鎮居民醫保,針對的是城鎮戶口中沒有辦法參加職工醫保(普通醫保)的人群。
補充醫療保險是對基本醫療保險支付后,由員工(包括在職職工和退休人員,下同)個人自負部分醫療費用進行報銷。
“個人自負醫療費”是員工因病就醫發生的醫療費用,符合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經基本醫療保險、工會職工互助保障、船東責任險理賠支付后的個人自負部分,包括員工從基本醫療保險個人醫療賬戶中支付的資金。具體包括自負、分類自負和個人醫療賬戶支付醫療費,但不含自費醫療費。
補充醫療保險能報銷多少,是根據單位或自己的選擇而定的。比如,風險投資公司可以選擇在醫保報銷以外,再報銷80%、90%甚至10 0%等。住院也一樣,可以選擇在申報醫保報銷以后,再報銷90%、95%等。
為落實黨中央“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國家“建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要求,減輕員工醫療費負擔,解決員工后顧之憂,增強企業凝聚力、吸引和留住人才,調動職工積極性,保障退休人員身心健康,促進企業持續穩定發展,建立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
精華文(wen)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