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淘為何未“樂”即被“淘”?

本文由創投分享會實習生韓依民撰寫。
“樂淘網已經于去年年底被賣給手下的一個員工”,近期,一則出售傳聞將沉寂多時的樂淘再次拉回大眾視野。在垂直類電商春風得意那幾年,樂淘曾一度是其中的領頭企業,然而一時喧囂之后,樂淘已不復當年風采。
風光一時的樂淘為什么會淪落至要被出售的處境?
樂淘怎么了?
樂淘成立于2008年,彼時垂直類電商正是風生水起之時,凡客總裁陳年曾預言垂直類電子商務將在2009年爆發,2010年麥考林上市更是表明資本市場對垂直電商發展模式及前景的認可。
三次轉型
樂淘成立最初定位于玩具銷售,一年以后,樂淘開始轉型賣鞋。畢勝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之所以轉型,是因為中國不具備購買玩具的文化。這次的轉型在初期獲得成功,樂淘還在北京王府井商業圈的繁華地帶,租下了澳門中心兩層辦公樓,人數超過400人。樂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正是在其定位鞋類垂直電商的時代打響的。
就在公司一派向好的情勢下,2011年底,樂淘CEO畢勝拋出“垂直購銷電子商務是騙局”論,引發業內軒然大波。接著,樂淘開始轉型做鞋類自有品牌,并一口氣推出五個自有品牌。
之后又有消息透露,2013年樂淘新的發展方向是“定制平臺”,但從后續發展來看,定制策略并沒有成為樂淘的救命稻草。
頻現負面新聞
2012年,微博傳出樂淘春節前后裁員,并拖欠了部分離職員工的獎金和離職補償金。由此引發了外界對樂淘的種種猜測。
2013年6月,有消息稱樂淘元老陳虎已從樂淘離開,員工縮減大半,辦公地點也從北京王府井商業圈的繁華地帶搬離到較偏地區。當年10月2日,正值國慶黃金周期間,樂淘官網卻突然無法正常訪問,一時樂淘面臨倒閉危機的傳言四起。三天后,樂淘網恢復正常訪問,盡管樂淘官方并未說明此前官網宕機原因,但據知情人士稱,樂淘網又在進行新一輪業務轉型,且其新產品也已基本研發結束。這意味著,樂淘轉向自有品牌的策略宣告失敗。
據接近樂淘的知情人士透露,樂淘自有品牌銷量并不好,產生了大量庫存,自從2012年冬天以來一直在清理庫存,并沒有推出新款產品。一位樂淘離職員工稱,其實樂淘自2012底已經放棄了在自有品牌方向發力。2013年,樂淘在杭州對接阿里巴巴的部門已經解散。
樂淘為何未“樂”即被“淘”?
本已在垂直類電商取得領先優勢的樂淘在第三次轉型后節節敗退,電商行業整體環境變化以及樂淘自身戰略失誤都是原因。
電商行業環境變化,垂直類電商集體低潮
2012年1月9日,樂淘對外公布獲得3000萬美元的第四輪融資,這是可查的公開資料中樂淘獲得的最后一筆融資。此后,再無聽聞有彈藥補充。樂淘之痛折射的是國內垂直電商的整體困境。
正處于轉型期的樂淘碰上了電商行業發生劇變之時。就在2012年,電商游戲規則發生變化,流量不斷向天貓、京東等大平臺集中,中小電商不斷倒閉和收縮。一些體量較大的垂直電商,如百麗旗下電商優購、騰訊投資的鞋類電商好樂買等,均調整戰略,在下半年采取較為保守的市場主張,將人員效率和貨品效率放在考核的重要位置。連已經海外上市的企業也沒能幸免——當當網 CEO 李國慶以CEO名義費盡心思向用戶推送“給當當網用戶的一封信”,籠絡用戶的心。向平臺發展的兩次嘗試使凡客背上了沉重的包袱,2013年,凡客誠品被爆深陷“欠款門”,不得不重回品牌路線。
垂直電商仍在苦苦掙扎之時,巨頭已經迫不及待的要蓋棺定論。劉強東在“2013年電商總結”時說,“在現有格局下,打造一個全新電商平臺的時間窗口,基本上已關閉。移動電商還有機會。垂直電商的機會已經為零。”
樂淘冒進策略埋下炸彈
客觀環境的低迷讓樂淘承受了諸多外部壓力,除了時運不濟外,樂淘頻繁轉型的策略也為自己挖下大坑。
一位樂淘前高管認為,2011年的轉型讓樂淘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力。
該高管透露,轉型自有品牌前,樂淘在國內的鞋類B2C中已坐到老大位置,與很多品牌商談判也有了很大的話語權,做代銷既可以拿到不錯折扣,也沒有太大庫存壓力。而且2011年正好趕上鞋服品牌庫存積壓嚴重,包銷更可以拿到非常低的折扣。而且事實上,樂淘此前的經營狀況也不像公眾以為的那么糟糕。樂淘用了一年時間,從最初的“背貨”做到品牌發貨,再到品牌商品入庫,讓樂淘成為行業中的規模第一名。但轉型做自主品牌與上一次轉型類似,樂淘又是推倒重來,基本完全摒棄了購銷模式,一下子上線了5個自有品牌,并簽下徐靜蕾、楊冪等為商品代言。
上述高管坦言,如果樂淘可以在轉型過程中掌握好節奏,慢慢縮減購銷式商品,逐一推廣自有品牌,樂淘的轉型之路會更加順暢。
“當時樂淘作為國內鞋類電商第一名,已經是非常強勢的渠道商了,完全可以與國內比較好的工廠合作推出品牌,甚至不必承擔太多庫存壓力。樂淘是個很難得的好項目,現在想想的確挺可惜。”上述高管評論。
為什么樂蜂網做品牌能夠成功
樂蜂網實際上在2009年年底,也就是成立剛一年多就已經有了自己的自主品牌“靜佳”。樂蜂網的CEO王立成也多次提及一個觀點:“垂直電商,如果不做自有品牌,基本都沒戲,都會消失”,“本質上我們并不是一家電子商務公司”。
在介紹樂蜂網的商業模式時,他是這么說的“外界看我們是三家公司:東方風行、樂蜂網、靜佳,但在我看來,我們其實是一家公司。東方風行的本質是做marketing,靜佳的本質是做產品,樂蜂網的本質是做渠道。它們各有各的職能定位。”同時樂蜂網也將達人經濟做得很好,實際上樂淘網與樂蜂網在時間上是有交集的,不知道樂淘的CEO在轉型時,有沒有向樂蜂網學習如何做自主品牌。
針對近期的“出售”傳聞,樂淘CEO畢勝的回應是“不排除可能”,不知道這位CEO如今是否也在反思當初的轉型,可惜,樂淘似乎已經沒有回頭的機會。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創投分享會立場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
精華文(wen)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