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嗅評:騰訊給合作過的代理商的感覺,就三個詞:太貴、太霸道、太不接地氣

四顧劍投稿:余額寶倒逼利率市場化改革?利率市場化后余額寶會自然消亡?可看出余額寶、阿里小貸、支付寶三者合起來就是銀行的存貸匯三大基本功能,在其自身資金閉環后,如果再繼續打擦邊球就明顯觸犯了央行的底線,成了有實無名的銀行。
天芯:一、余額寶對利率市場化的作用被小視,余額寶讓利用戶,使銀行存款下降,迫使銀行改革。二、快捷支付限額一直存在,在這個時間點下降,很明顯存在打壓。關于安全,最大的問題在于三大運營商和公安局的身份證的問題,風險是相對的,安全與易用需要把握平衡。
作者回應:1、貸款利率推進確實比存款快,但是除了與利益相關導致抵制之外,這個和經濟發展形勢以及風險考慮是相關的。貸款利率下限全面放開的時候,利率水平是全面上浮的,下限放開對經濟運行幾乎無影響。另外,貸款出現問題相對影響可控,國家輸血不會立即引起社會動蕩;而存款則不然,沒有合適的保險制度和大眾對風險認識程度,出問題后很難收拾,影響范圍過大。所以,對存款利率放開相對謹慎一些也是必然的。
2、存款利率確實是近幾年才開始重新推動的,這中間為何沒有動,才疏學淺不敢點評。但是發布十二五調整存款利率市場化在前,余額寶出現在后,說其重新推動了利率市場化恐怕很難,但是肯定是在央行決定重啟市場化后一股公眾影響較大的推動力量。
3、余額寶讓銀行存款下降這個問題已經討論很多,但是以其體量和其資金流動方向來看,不能不說這是個偽命題。另外,在這個事情上銀行之間思路并不相同,并不能一概而論,余額寶對銀行這個整體概念而言,更多的是觀念上的沖擊。
4、如果您仔細再看看我寫的快捷支付風險問題,會發現我所說的風險是指的沒有開通支付寶的銀行客戶,這個群體是風險最大的群體,因為他們對新興業務一無所知,對安全方面的知識還停留在十年前。
5、限額下調的“打壓”并不是所有的銀行,這次風口浪尖的只是四大行,且前后相差22天,談不上集體動手,且工行下調是在央行監管之前,而其他三家是在接近季度末考核時點的時候。而且我在文內也說了,如果真要打壓,卻并未一并降低網銀支付額度,這與常理不合。
花滿樓1qq:支持央行,但也同意不應該濫用行政管理權,余額寶不能一刀切,余額寶不能擴大化,也不能馬上卡死,否則不利市場化。市場是允許支付寶發展的,但應該是有各方面的壓力不讓其過分普及。
hrussia:對風險的評論一節,明顯失之偏頗。有身份證系統帶來的風險,對于銀行、電信、第三方支付而言,都是均等的,這是國家的問題,不是支付寶等的問題。就技術環節而言,支付寶的風險判別程序極其復雜靈活,無疑遠勝于銀行呆板的純身份證掃描模式。
毛啟盈投稿:中移動首季凈利252億元,同比降9.4%。首季財報顯示,3G用戶僅2.25億,4G用戶僅279萬。即便是到年底4G用戶增加1億,2G用戶數量仍然在50%以上。未來,ARPU值不穩定,利潤持續下降,是板上釘釘子的事情。
如意樂1qq:移動現如今問題,并不只是3G或是4G的用戶數與覆蓋率的局限,而是其業務模式的模糊,前向與后向業務并未完全打通,導致移動擁有巨大的用戶數量與用戶數據,但無法完全發揮其真正的含金量,如細想一下,如這樣的用戶數與數據在互聯網企業手中,那會是怎樣巨大的財富。
國仁投稿:電動汽車只是作為點綴存在,特斯拉熱銷的背后,是電動汽車的虛假繁榮。無論是從觀眾,還是廠商,都只是調劑下胃口的配菜,上不了正席。從整個新能源車發展現狀來看,也是如此。
顏慧:電動車的普遍只是時間問題。以前iPhone面世時,其操作系統是其他塞班等不能比的,但是現在安卓也開發得很好了,國產機像華為和小米出的手機也具有超高的性價比。過個幾年電動車技術成熟了其他品牌的電動車也會拓展市場的,特斯拉可能也不會引發那么大的狂熱了。
微信海投稿:微信是一個開放平臺,誰都有資格做,騰訊沒有將第三方逼入絕境;騰訊系并沒有能力逼第三方進入絕境;好好做自己的事,抱怨不解決問題;未來阿里系手機淘寶、支付寶錢包將為第三方帶來更多機會,第三方所把持的是移動互聯網企業服務市場,而非微信市場。
俊世太保:所有合作過的代理商,騰訊給他們的感覺就三個詞:太貴、太霸道、太不接地氣.....為什么會產生這種情況,不是因為騰訊不懂。而是(shi)它(ta)是(shi)這么(me)長大的(de)(de):一直以來游戲(xi)(xi)領域的(de)(de)順(shun)風順(shun)水(shui),把游戲(xi)(xi)和流量(liang)導給你,然(ran)后我(wo)們大家(jia)就一起來分錢(qian)吧。所有(you)的(de)(de)游戲(xi)(xi)廠商(shang)都在求著可以入駐騰訊的(de)(de)平(ping)臺,因(yin)為這意味著可以躺著把錢(qian)給掙了,騰訊也早已習慣了這種高高在上的(de)(de)感覺。
現在回頭想想,為什么騰訊做搜索、O2O、電商都無法成功,不是因為植根于騰訊的娛樂文化基因,而是騰訊把在游戲上的霸道用在了其他產品線上,這要能成功簡直搞笑了。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搜索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
精華文章(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