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移動部署需要穩定可靠“芯”選擇

近日,由IDC中國主辦的2014年亞太區企業移動戰略高峰論壇在北京麗晶酒店召開。本次論壇匯集了行業資深分析師、IT企業以及多家行業媒體。會議主要針對目前企業級移動部署不斷深化的發展趨勢,以及用戶對移動設備靈活、穩定、安全等需求的日益提高,與會嘉賓進行了全面的剖析和探討。會后,我們對IDC亞太區終端設備研究經理宋一揚先生以及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政府與大型企業合作部中國區經理葉明先生進行了專訪。
以下為現場實錄,部分內容有刪節及修改:
記者:現在我們看到英特爾的產品已經除了支持Windows之外,也可以支持Android了,也有可以支持雙系統的產品。英特爾對友商合作采取這種開放的態度是值得肯定的。剛才您在會上也講到了移動設備在企業領域,特別是安全問題,還是面臨著一些限制,Intel對Android設備在企業級應用,在高安全、高信任度方面的前景有什么預期或者有什么定位,或者未來的一個判斷?
葉明: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也是行業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英特爾一直都是堅持開式架構、開放式平臺,所以我們現在最新推出的基于BayTrail的商用平板電腦既可以支持Windows,也可以支持安卓。在Windows這塊,因為我們有vPro博銳,以及一些主動管理技術來保證可靠性和安全性。我們還有一些技術,比如說在英特爾設備保護技術,也可以讓安卓系統在企業級接入或者應用的時候更加可靠、更加可管理、更加安全,在這塊我們還是堅持走開放深入。商業應用中Windows平板電腦,我們可以提供更好的兼容性,更好的性能。同樣我們基于Android的英特爾平板電腦也是能夠提供更好的性價比,更好的易用性,我們也有技術支持安全可靠的管理。
記者:現在基于Intel方案的Windows商用產品和Android產品在安全層級上還是有區別的,在今后一兩年之內對Android安全的信任等級會有提升嗎?
葉明:不同的用戶會有不同的安全要求,我們一般也會分級。在可靠性管理方面,就技術來說,在英特爾平臺上進行企業行業級部署我們還是非常有信心的,沒有問題。
記者:從IDC的角度來看,幾大行業部署移動化領先的有哪些?除了現在大家廣為傳播的幾個,教育、金融、醫療、政府之外,包括能源或者交通運輸這些行業,有哪個是我們預期看到市場會有這方面有比較大的需求的市場?
宋一揚:現在在開發企業移動行業市場方面,你剛才說的這幾個,像金融、醫療、教育,可能對移動的要求比較高,或者對安全要求比較高,所以它們現在發展比較快。其它企業現在還是處于比較被動的狀態,因為這些行業開始走上企業移動這條道路,有可能是上層領導要求的。在現在我們還沒有看到很多企業在積極開發他們的企業移動,我們在關注中國除了這幾個主流現在開始做企業移動部署之外,還真的沒有突出的企業或者公司去做。但是我們所說的企業移動對每一個行業都是有益的,每個企業必須要有一個戰略的心態,這不是一個三個月或者六個月的項目,而是我們一年、兩年、三年、五年的發展歷程,在其他行業可能現在還沒有突出的行業或者突出的企業。相比亞太地區,如果看到澳大利亞,已經開始有礦工做移動,在馬來西亞已經有些農業做移動,但是在中國這種行業現在還沒有開始做移動。
記者:英特爾認為對于這些沒有明顯需求的行業,是積極給他們尋找有定制方向的道路,還是部署這種比較通用化的解決方案更合適一些?
葉明:平板電腦逐步從消費者市場向行業市場滲透,各個行業有各個行業需求和特點,肯定是有先后的。再有一些重點行業,英特爾和行業客戶一起來研究它的移動信息化戰略,部署的策略,包括一些新的業務模式、使用模式,我們在一些重點行業是和客戶一起去實現的,深化這些工作。有些行業,比如剛才沒提到的餐飲,它也會很自發地用這個,我們現在在一些餐館就可以看到用平板點菜。英特爾最近碰到一個很大的項目,全球很知名的西式餐飲連鎖Applebee's,在今年可能會部署10萬臺基于英特爾平臺的商用平板電腦,放到每一個餐桌,每一個吧臺上,除了你可以去點菜,還可以看你點的菜在什么進程中,還有一些其它的娛樂體驗,能極大地提高客戶的體驗度和歡迎度。在一些重點行業我們會跟客戶一起做部署,有些行業會有一些自發的需求出來,我們也會去追蹤,提供更好的合作和協作。
記者:我有兩個問題請教,第一,在去年英特爾說在自己的商用平板里可能會引入一些博銳的先進技術,比如Macfee的一些管理特性,但在實際上我們看到的這種層級里,基本還沒有看到博銳引入到商用平板,原因在哪?第二,在彩色小冊子里說這些商務的案例,尤其在政府應用的這些,包括在國家統計局,我們做了很多追蹤的采訪,有一種說發就是:就單個平板應用來說,它的安全性是無可避免的,重要的是,比如國家統計局,單個統計數據的泄密是無可避免的,包括人員的問題,重要的是數據匯集起來后臺數據端的處理更重要,你認可這種說法嗎?一再地強調它的安全性,那么這個產業肯定就沒有辦法再普及了,您認可這種觀點嗎?后臺做安全性比單個設備的安全性需求更高?
葉明:這兩個問題都是很好的問題。第一個問題,其實博銳技術對英特爾來說是一個已經部署推廣使用近十年的一個很成熟的技術,不管是在我們以前的客戶端上有部署,其實在商用平板上也有部署。比如基于酷睿,里面就是采用vPor的技術特性,比如在聯想的Helix X1”,還有戴爾的一些產品。下面展示臺上,松下那兩臺,上面貼著酷睿的標識。所以我們在基于酷睿的商用平板電腦上vPor已經有部署,有產品,有技術,也有應用。英特爾還有一些是基于英特爾設備管理技術,我們對這種商用平板也是能夠提供對操作系統級別或者其它級別的保護,防止惡意軟件、惡意應用的攻擊。
記者:但是我們現在看,酷睿那種高端的產品已經引入vPro,為什么低端沒有引入?
葉明:企業對不同的應用,包括不同的業務,不同的部門,需求是不完全一樣的。我們有不同的部門、不同的需求,我們有不同的技術去匹配它。回答你第二個問題,談到可靠性,安全管理這塊,其實不是后臺、前臺的關系,因為一個企業行業里談安全,也不是個人交易的信息安全,實際上涉及到系統化的安全體系,可能涉及到觀念,甚至涉及到安全文化方面的意識、流程、體制,然后才是技術,我們覺得這是一個體系。
宋一揚:在中國人員流動是一個挺重要的問題,從安全角度來說,所以我們現在已經看到,很多金融業或者對安全要求比較高的行業,他們已經開始部署桌面虛擬。你可以完全把一個桌面給虛擬化放在數據庫里面,這就完全避免了本地數據安全的不足,而且桌面虛擬漸漸隨著網絡越來越發達,可以進一步把它融合到移動設備上,我們現在看Citrix、 VMWare和微軟,他們都有自己的虛擬解決方案,而且有不同移動設備上的APP,這也是一個比較有前途的解決方案。
記者:從今年IDF上可以看到,在消費類的領域,英特爾對移動產品,高度關注未來的發展方面,高度依賴計算力方面還是下了很多功夫的,比如像3D或者游戲類的,都是會強烈依賴計算平臺提升的。但是我覺得一直沒有感覺到在商用領域出現,比如有些什么樣的應用,會非常強烈地依賴英特爾這個平臺,您覺得未來這塊英特爾會怎么做,或者現在還有什么東西是我們不了解的?
葉明:其實在商用移動信息化這塊,它跟消費市場還是有些獨特的需求不一樣的,比如它要求的是可靠性,是放在第一位的,易用性是第二位的。管理整個設備、資產、流程,中間必須對所有設備易于管理。行業企業信息化已經經歷很長的過程,過程中積累了很多以前的架構,一些傳統的應用,這時候對兼容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我以前在一個架構上開發的工作,比如Windows加英特爾,那些程序是不是很容易放到移動智能終端上去,放上去之后是不是很容易地管理它,是不是很容易地維護它?很難想象我有很多版本的應用要做統一的事情,所以易管理性和兼容性要求是比較高的,對性能要看是哪些方面的應用,簡單來講叫輕工作負載的應用,瀏覽文檔、看E-Mail要求低一些。有些行業,比如也是存在文檔的創建、編輯、展示,對計算力要求更高一些。像我們有些行業跟后臺緊密交互甚至做業務的互動,會形成一個互動性,所以說商用系統是跟著一些多樣化的需求,總之它對穩定性、易管理、兼容性這方面要求更高,這也是英特爾適用于商用行業的平板電腦產品的設計特點。
記者:剛才您提到10萬臺的餐飲行業平板項目案例,當時他們為什么會選擇英特爾平臺,驅動力是什么?
葉明:英特爾是一個計算解決方案公司,當然也包括移動解決方案,我們除了有CPU這個產品之外,我們這個部門為什么叫政府和大企業合作部門,我很早期就會和客戶一起談他的移動策略,移動部署方案甚至使用模式,我們團隊可以更早地跟客戶一起合作。英特爾有很強的整合能力,因為部署移動解決方案不只是買個商用平板這么簡單,中間涉及到軟件、硬件、網絡,使用方法、部署方法,各種管理,所以他們選擇英特爾作為合作伙伴,完全有他們的道理。
記者:問一下宋先生,今天講到企業移動的部署,這塊我們怎么評判一個企業在移動部署算是很到位的,有些什么樣的維度去衡量?另外今天聽到英特爾幫助企業做移動化應用以外,自身也做得非常好,能不能回答一下英特爾在對自身的移動戰略的規劃,自己達到什么樣的目標?
宋一揚:現在我們所看的做企業移動的,一般是比較被動的項目,沒有很完善的計劃,也沒有去衡量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敗,從我們分析的角度來看,在做戰略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現在還沒有到位的地步。我們去衡量,一是有內部的衡量和對外部客戶的衡量,我們剛剛完成了一個市場調查,在近一段時間會發布一些比較新的數據,我們在里面所看的是怎么衡量現有企業移動是成功還是失敗,人員怎么去利用現有的移動資源,用的不同業務的APP,是怎么用的,用的時間,和有多少人去用,可不可以衡量從IT和移動的角度上,從服務業是不是更優化。如果我以前花20個小時去支持一個用戶,從移動化了以后,這個時間有沒有減少。對內的都是必須有一些計劃才可以,如果沒有計劃,一開始部署移動的時候,衡量時沒有這些標準。對外來說衡量更容易一些,因為還是有一些外部因素去衡量,最簡單的是多少用戶在用給他們提供的資源,還可以從資源上看真正有多少收益。
葉明:英特爾部署移動解決方案跟大多數企業目的都是類似的,一是要提高工作效率,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如果有需要都是可以進行存儲數據也好、查詢資料也好,進行工作。英特爾的可以跟大家分享,我們有一共30個標準,移動互聯設備怎么選擇,怎么接入,從五個維度,信息安全管理、設備管理、性能效率、工作效率,有五個維度,30條的標準和規范。最后部署的結果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我們現在工作人員在移動的場景下完全提高了一個企業的靈活度,和客戶接觸的親和度,還有工作效率。
宋一揚:我知道新加坡英特爾辦公室大家沒有自己固定的座位。
葉明:我剛才提的更多的是在企業去做客戶的路上,或者跟客戶做業務過程中的移動,其實企業內部也是移動的,工位有很多都是移動工位。
記者:有沒有數據,百分之多少可以實現移動?
主持人:剛才PPT上也有,我們全球將近10萬員工,移動設備是14萬,14萬就等于是平板和手機,可以這么想,五年前、八年前大家還是比較少用手機的形式接公司郵件。現在英特爾內部IT部門的團隊,光針對英特爾員工開發的應用也有50多個應用,所以你就可以想象,這一定是說移動的效率會更高,IT部門想各種各樣的辦法,開發各種各樣的應用,為員工提供效率。從安全管理上,你們可以理解英特爾對安全的敏感程度,我們很早就開始說要多少維度、多少標準來制定這一套。
記者:我想補充一個小問題,今年中國的4G開始商用,在很多平板上還是基于WiFi的,真正能連上3G、4G有些行業是有的,比如在去客戶的路上,或者到客戶那,不能到那就問客戶的密碼是多少,這是不太禮貌的。請問二位,你們對整個商用平板以后內置3G、4G上網功能的前景怎么看?
宋一揚:我關注的這點可能是在商業上用的比較多,可能對硬件不是非常了解。但是我個人的理解是,現在推出平板在首先推出的是WiFi版本,之后再推出3G、4G版本,我覺得拿一個路由器可能更方便一些,我到哪個城市的時候,我不知道密碼的時候,尤其是出差,去不同國家的話,在中國大部分是TD-LTE、TD-GSM都是中國自己的標準,去美國、去新加坡是另外的標準,就用不了了。對于商業用戶來說,去旅行的人來說不是很方便。現在來講WiFi是更流行的。
記者:從IDC研究的角度來看,大家很容易在移動市場用ARM的架構和英特爾的架構進行比較,你怎么看待商務市場ARM架構和英特爾架構競爭的格局?
宋一揚:從商業角度來說,企業要求非常高。比如五年前,差不多所有服務所有的程序都是在x86上面做,而現在做ARM的架構再重新做它還是比較麻煩、比較困難的。所以我們的觀點是,像ARM的平板或者是移動設備,不會取代x86的辦公設備,因為英特爾推出了新一代BayTrail和Haswell芯片,大大提升了平板電腦的能力,而且它的耗電量大大減少了。現在英特爾架構的平板電腦和新一代超極本真正可以取代傳統性的電腦和筆記本。而像iPad或者Android的平板電腦只是當配角的角色,出活兒的東西大家還是會用英特爾架構產品。但是如果去旅行,需要幾個APP能做的事情,可能還是會用iPad。從商業角度來看,ARM的產品一般都是從消費者過來的,雖然有幾個企業大批采購ARM架構的Android平板電腦或者iPad,但是我們沒有看到他們大幅度地利用這些產品。反而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很多企業現在在關注,我們下面要換電腦的時候,是不是真的考慮要走進平板的時代。英特爾現在推出的Haswell和BayTrail這些工藝給這些企業帶來了新的希望。可以說他們在保障安全和能力上面還是超過了ARM。
葉明:我想補充幾點,第一,用Windows+英特爾架構,在企業信息化方面有很多的積累,兼容性,很多企業是必須要考慮的。比如有的企業應用架構不是BS結構,還是CS架構,很多是基于Windows+英特爾架構的平板,這樣接入就會更快更穩定。第二,新一代基于BayTrail的Z3000系列的平板電腦既可以支持Windows,也可以支持Android,這就意味著我們可以給客戶更好的業務需求的匹配,他有更多的選擇,更好的選擇,也可以滿足他多樣化的不同需求。第三,在企業用戶,我們往往談到企業用戶需要的不是一個玩具,平板電腦對于個人大多數是屬于大玩具,上上網、看看電影、娛樂,對于企業用戶是做業務用的,業務不只是辦公,它是作為業務工具,從玩具到工具的轉變,在這方面對可靠性考慮是第一位的。可用、可靠、可管理、兼容、性能有很大的要求。談到它的商業應用,除了這個之外,我們叫應用,在上面跑的軟件,那個應用是非常重要的。基于英特爾我們自己的XDT(基于HTML5的開發工具),這塊我們可以給客戶和開發伙伴、合作伙伴,基于這個開發工具完全可以開發出跨平臺的應用軟件,這樣能夠極大地提高開發效率,同時節省版本不同的維護復雜度和維護的成本。
記者:我是深圳的媒體,想代表深圳廠商了解一些東西。今年在IDF上,英特爾宣布在深圳成立智能設備創新中心。在這塊英特爾會有多大的投入到商用平板這塊,同時英特爾的平板相對來說價格也再逐步往下壓,大家的競爭雖然針對ARM的競爭會弱一些,但是競爭的程度也還是會越來越加重。英特爾之前也在深圳那邊成立行業平板精英匯,也在平板行業應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那么后續英特爾還會采取哪些措施幫助深圳的這些企業促進他們在行業化差異化方面的發展?
葉明:我們成立智能設備創新中心,并且設立1億美金智能設備創新基金,目的是非常清楚的,我們支持尤其在中國、深圳,在本土的一些創新,基于英特爾平臺上面的開發,包括技術、產品、解決方案,是這么一個生態環境的創新。中間英特爾會提供一個全方位的技術和產品支持,比如從設計的參考模型,從軟件優化,從零部件的選型,甚至是從供應商的管理,從產品的評測、質量管理,多方位我們會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來促進本土的創新和發展。也希望本土的合作伙伴提供更多、更好、更加穩定可靠、更加易于管理、更加兼容的商用產品。
主持人:我再補充一下,我們內部有一個說法挺有意思的,我們從內部能看到,從去年開始英特爾很多招聘信息都是針對深圳的,所以你現在看到我們4月份宣布的1億美金,從內部去年開始很多相關人員的招聘,所以說人力和財力,還有英特爾總部的決心都是非常明確的,深圳合作伙伴創新能力我們都是非常看好的。我們內部的技術團隊,他們最常用的一個說法是,怎么樣幫助那些廠商提高產品品質,我們內部就是說叫挑沙子理論,他們有創新能力,反應非常快,但他們的產品品質我猜可能是他們的一個短板,我們自己內部有研發團隊,他們相當于在米飯里挑沙子,其實非常難,但是要提升它的品質,真的要有很多的技術積累,很多經驗才能做到。我們內部挺龐大的技術團隊跟深圳合作伙伴一起做從米飯中挑沙子的工作。
記者:我們也感到,不單單從技術方面,英特爾把自己的管理體系等等帶入到這些企業中去。
記者:前一段時間在采訪的時候問過一個平板廠商,他們對Android的平板里采用ARM和英特爾芯片不同的看法,包括對未來走勢的看法。他們提出一個問題,目前英特爾給出的參考設計方案的種類遠遠少于ARM架構方案的豐富性,但是我覺得那可能是在消費類產品里存在問題,可選的余地特別大,英特爾這邊偏少。但是對行業用戶來說,是不是只提供幾個有限的,但是每個方案比較穩定,這種方案反而在商用里面比較好。延續他這個問題,尤其是去年,我們感覺英特爾和國內合作伙伴的合作很多重心遷移到深圳,但是從深圳工廠的現狀來看,我覺得現在是沒法提供高品質,符合商用要求的,反而是原來做傳統的,做商用筆記本的廠商更適合,這個問題也請葉總解答。
葉明:因為英特爾有四十年的歷史,從技術創新、產品創新、質量可靠性這方面是完全處于領先地位,這塊也是商用用戶尤其看中的一塊。但是在商用企業里,由于他的特點,對產品的品質質量也有一定的要求,對品牌有一定的要求。英特爾連續十年被評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品牌,所以這個品牌就意味著英特爾,也以為著可靠性、創新,在這里面很多企業也會選擇英特爾產品平臺和解決方案。我們在這邊推出來的,你看那里面最后用的是多系統,用Windows、Android,我們新一代平板電腦兩邊都是可以支持的。
記者:我們采訪過程中,有些廠商有這種觀點,說谷歌明確反對用雙系統,大廠不敢推雙系統產品,所以深圳小廠在這方面才得到了機會,您認可這種看法嗎?
主持人:我覺得這個取決于用戶的需求,如果用戶有這個需求的話,那就是機會,誰會完全放棄掉這個商業機會呢?我相信每個廠商都有自己的戰略方向。有的就愿意走這個方向,往這個戰略走。有的愿意保守一點,完全是取決于需求。站在英特爾的角度,我們的產品是ready的,可能我們過多地說哪個系統行不行,哪個好不好,那是最終消費類用戶和商用用戶來決定。
葉明:這肯定是個好事情,我們從技術上和產品上,以客戶需求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給客戶提供更多的多樣化選擇,客戶體驗是放在第一位的。至于說哪個廠家,不是我們的重點,我們還是以客戶為中心。
記者:你們說英特爾現在支持幾乎所有操作系統,原來你們也推出過跟諾基亞合作的MeeGO系統?為何后來放棄了這一塊。
主持人:我相信沒有任何一個廠商會對于用戶的需求是百分之一百的,我了解了,我能掌控全局,我相信大家都在探索,無論是大企業、小企業,我相信我們兩個企業,在成長的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方向調整。
記者:請問宋總一個問題,之前你們有一些數據說今年平板市場增長率將會下降,大概會有20%-30%左右,但是你們覺得在商用平板市場這塊卻非常看好,之前的數據也說到2017年商用平板可能會占平板出貨總比重的20%左右。您預測一下,在這20%當中英特爾會占多少份額?
宋一揚:這還是挺難講的,因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英特爾平板電腦開發是和Win8一起成長的,因為這些數據不是我的數據,所以我只能從我個人的觀點來看。我現在有的數據,我們做的市場調查,尤其是中國市場,今年初我們做了一個BYOD的調查,在中間我們問白領,你們用的平板電腦是什么品牌,或者是什么配置。我們去年2012年2月份做的是Win8的是0,今年再問的時候,Win8的平板電腦,包括Surface RT,在這塊占比已經提高到了12%左右。在一年之內生長率還是蠻高的,說明針對這些BYOD用戶,他們已經明白這個對他們的價值。而且現在BayTrail和Haswell出臺不到一年的時候,還是在成長過程中,在x86平板電腦成長范圍還是蠻高的,英特爾整個方向是正確的。
記者:微軟對于9英寸以下平板的免費政策,您覺得它這個政策的推出對于小尺寸商用平板會有多大的促進?
宋一揚:難說,我覺得它這個政策,加上所有8、9寸平板電腦都是免費裝Office,其是針對小企業和個人消費的,這也是英特爾能打進企業的機會之一。我現在就在用一個8寸Windows的平板電腦。我在去旅行的時候還是蠻有用的,我不用下載APP,所有辦公的東西拷過來就能用的。我坐在辦公室的時候不可能8個小時都盯著8寸的小屏幕。這個結構已經挺好,但是其它配套的生態系統需要更花時間讓它成長。如果英特爾和他的合作伙伴能全力以赴幫助這個生態系統成長,我覺得在商業上的前途還是蠻好的。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qian)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