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國家基站公司?No Zuo No Die!四大實際困難在此

昨晚,財經十一人爆料稱:傳網業分離重組方案被重新提起,,將把三大運營商的新建基站、鐵塔、管道都承攬下來,今后三大運營商不再自建基站,而是租用國家基站公司的基站,維護工作也交給國家基站公司。
該消息一出,引來大量評論。我認為(wei)這事(shi)離靠譜還有相當距離,四(si)個方面的問(wen)題(ti)將(jiang)帶來實際操作(zuo)的困難:
第一,網業分離可能帶來壟斷的惡果。網業分離的初衷是減少重復建設,但是帶來的直接后果是基礎網絡的壟斷,而網絡本身是運營商競爭最重要的環節,如果壟斷,誰來提升網絡質量?電梯、地下停車場沒有信號,你打電話投訴還有用嗎?另外,運營商業務創新很大程度依賴于網絡創新,運營商之間為了競爭會不斷引入新的技術、新的網元、在網絡優化上精益求精,一旦壟斷,誰有動力再去做這些事情?
第二,網業分離將對網絡的投資建設帶來巨大挑戰。當前運營商在制定的網絡投資計劃,是與業務發展的計劃緊密相連的,例如在業務要在哪里重點推廣,是否要降價,這些和網絡建設息息相關,降價將帶來使用量劇增,如果網絡未做好準備將無法應對。如果網業分離了,每個運營商的發展計劃是否都需要和基礎網絡公司溝通?且不說存不存在競爭信息泄露問題,如果不同運營商的策略撞車,基礎網絡公司如何平衡?如何制定網絡投資計劃?如何選址基站?這在現實操作中很難實施。
第三,網業分離的業務方案難以操作。按爆料的說法,三大運營商共同持股基站公司,那基站公司與三大運營商就有復雜的利益關聯,在網絡建設、資源分配、結算等方面,究竟聽哪個股東的?
第四,業務資費和OTT競爭未必受益。按原文,網業分離希望能夠讓運營商輕裝上陣進行OTT的競爭,但實際上,一旦基礎網絡壟斷,那么業務資費實際更加難以撼動。當前競爭環境下資費的下調實際是跟隨網絡單位分攤成本的逐步下調而下調,一旦基礎網絡成本被壟斷,資費定價權將實質上歸基礎網絡公司所有,就像當前的水電煤定價,要降價是很難的,即使技術進步了,但是仍然可以找出很多理由說成本在不斷上升。另外,運營商面臨的OTT競爭問題跟是否擁有網絡無關,跟創新機制、運營機制相關,擁有網絡反而是個優勢,連這個優勢都沒了,還有什么去跟OTT競爭的?
實際上,網業分離在國際上也沒有成功案例,其帶來的好處未必有帶來的問題多。且行且慎重!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創投分享會立場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