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传沈娜娜mv免费观看,自述被啪的最爽的一次,久久久久亚洲精品,香蒸焦蕉伊在线,国产网战无遮挡

解讀電信業市場化資費改革:短期內直接感受不會太大

2014-05-09 項目

展示量(liang): 3628
解讀電信業市場化資費改革:短期內直接感受不會太大
文/宿藝(微信公眾號:guancha01)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今日聯合發布《關于電信業務資費實行市場調節價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宣布所有電信業務資費均實行市場調節價。

《通告》提出,電信企業可以自主制定具體資費結構、資費標準和計費方式。同時,為切實保護用戶權益,文件對電信企業資費方案設計、宣傳推廣、協議簽訂和準確計費等方面提出了多項要求。此外,《通告》還廢止了涉及電信資費審批的相關文件。

具體來說,《通告》主要內容分為五大部分,解讀如下:

一、所有電信業務資費均實行市場調節價。電信企業可以根據市場情況和用戶需求制定電信業務資費方案,自主確定具體資費結構、資費標準及計費方式。
【解讀】相比能源、電力、煙草等行業,我國通信業是最早開啟市場調節的領域。早在2002年9月,國家計委和當時的信息產業部曾宣布:對IP電話等已經形成比較充分競爭的34項電信業務的收費項目實行市場調節價。除了一些重大的全國性的基礎電信業務資費,比如、固定本地電話基本資費和移動電話基本資費仍然是實行政府定價外,其他的電信業務的價格可以由各家運營商自行決定。

在消費者關心的移動電話領域,近10年來基本資費策略也是逐步放開的。不過地方運營商在制定具體套餐價格時,還需要向當地通信管理局進行備案,后者依然有監管的權利。

2012年4月,從聯通集團銷售部調任浙江聯通集團總經理的于英濤,曾在浙江聯通省內推出“隨意打”業務(本地撥打浙江聯通用戶全免費),目標通過價格戰打擊中國移動政企集團“V網”業務,此舉引發多省聯通公司跟進降價。不過在當地通管局干涉下,最終被叫停。如今隨著今天《通告》的推出,今后此類競爭方式將從“擦邊球”走向正規,地方通管局不再需要對運營商套餐進行審批和過多干預。有利于區域運營商較弱的一方,通過價格優勢爭取更多用戶,對電信市場資費下降是個實際利好。

二、電信企業自主制定電信業務資費方案時,應當遵循合法、公平、誠信原則,考慮用戶的不同需求,提供業務打包等多種資費方案供用戶選擇。資費方案結構應科學合理、簡單清晰,方案中需列明資費標準、計費方式、對應服務等內容。對涉及用戶基本通信需求的固定語音、移動語音、短信息、寬帶等業務,電信企業進行打包銷售時,必須另外提供包內單項業務單獨的資費方案。鼓勵電信企業為城鄉低收入群體提供更加優惠的資費方案。在同一本地網營業區(或業務區)內,電信企業應保證具有同等交易條件的同類用戶對資費方案具有同等的選擇權利。涉及在全國或跨省(自治區、直轄市)執行的資費方案,應在執行前告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其他資費方案應在執行前告知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同級價格主管部門。
【解讀】在國內運營商迅猛發展的黃金十年中,運營商特別是地方運營商為爭奪用戶,推出了數以千計、種類繁雜的套餐資費形式。不過受電信“南北”分拆等多次不徹底的電信業改革影響,形成了三大運營商雖然都為全業務運營,但局面是手機用戶移動一家獨大,固網則是北方10省聯通、南方電信分立的局面。

地方運營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與內部KPI趨勢下,近年來不時有強制捆綁套餐、資費陷阱等消息被媒體報道。本次《通告》中,監管部門明確了兩點要求:

1、資費方案結構應科學合理、簡單清晰,方案中需列明資費標準、計費方式、對應服務等內容。

2、對涉及用戶基本通信需求的固定語音、移動語音、短信息、寬帶等業務,電信企業進行打包銷售時,必須另外提供單項業務單獨的資費方案。

實際上,在此之前,三大運營商中的中國移動、中國電信都推出了“積木套餐”,消費者可自由選擇語音、數據、短信等不同業務組合。《通告》再次明確了將加強地方運營商的套餐和資費,有利于資費清晰和透明,減少捆綁套餐、資費陷阱等事件發生,對消費者來說是一個好事。

三、電信企業應進一步提高資費透明度,建立資費方案公示制度,通過營業廳、代理代辦點、網站等方式公布所有面向公眾市場的在售資費方案。在業務宣傳推廣時應全面、準確,對資費方案限制性條件及其他需引起用戶注意的事項,應履行提醒義務,不得片面夸大資費優惠幅度或作容易引起用戶誤解的虛假宣傳。
【解讀】消費者在面對三大運營商促銷時,經常會遇到“避重就輕”式的片面信息。如地方運營商在發送促銷短信時“XX回饋十年老用戶,贈送千元手機一臺”,去營業廳辦理實際上是地方運營商的“存費送機”活動,需要預付1-2年的話費。隨著《通告》發布,類型的情況消費者可以向當地通管局或工商部門進行舉報。

四、電信企業與用戶簽訂的協議中應包含資費標準、計費方式、對應服務和適用期限等內容。應充分尊重用戶自主選擇權,為用戶選擇適宜資費方案提供便利和必要幫助,不得以任何形式強制或限制用戶選擇其指定的資費方案,未經用戶同意,不得擅自更改與用戶約定的資費方案。在計費過程中,應按照相關標準準確計費,至少提供一種便捷的自助查詢方式,供用戶查詢自身通信費用信息,確保用戶明明白白消費。
【解讀】“未經用戶同意,不得擅自更改與用戶約定的資費方案”是本次《通告》中的亮點。舉例來說,在運營商新業務發展初期,為了圈用戶往往會通過非常優惠的措施,但隨著業務走向成熟,運營商往往會“反悔”,進而引發與消費者之前的矛盾。

例如,2013年11月,中國移動某省分公司曾強制取消2003年底起為推廣手機上網業務,為用戶辦理的一種20元封頂不限流量的手機上網套餐,引發用戶集體維權。實際上,之前工信部也曾發文強調此事,隨著本次《通告》再次進行明確,地方運營商今后在執行過程中被消費者維權的幾率將增大、

不過,有一個問題會比較有意思:工信部早在2009年就出臺政策要求小靈通退市,但截至目前依然有700多萬小靈通用戶分布在全國各地。小靈通用戶在入網時,并沒有簽署退網的方案和補償。隨著聯通與電信今年對小靈通“退網清頻”的態度明確,《通知》對此問題如何明確和界定呢?

五、電信企業要嚴格執行有關政策,履行社會責任,建立健全電信資費內部管理制度,自覺規范經營行為,努力降低經營成本,為用戶提供更優質、更低廉、更透明的電信服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和同級價格主管部門按各自法定職責加強對本地電信企業的指導、監督,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切實保護用戶合法權益,遇到新情況、新問題應及時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

本通告自2014年5月10日起執行。《國家計委、郵電部關于進一步規范電信資費文件的通知》(計價費[1997]2485號)、《國家計委、信息產業部關于印發省(區、市)通信管理局會同同級價格主管部門管理的電信業務收費項目的通知》(計價格[2002]1320號)、《國家計委、信息產業部關于印發<電信資費審批備案程序規定(試行)>的通知》(計價格[2002]1489號)等文件同時廢止。

【解讀】一系列《規定》和《通知》的廢止,宣布了地方運營商對通管局進行資費套餐報備時代的結束,電信業務資費將真正走向市場調節價。地方通管局的職能被進一步削弱,從事前審批走向事中事后監管。

本次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今日聯合發布《關于電信業務資費實行市場調節價的通告》,實際上是我國電信業整體改革的一部分。對于目前正在開啟的虛擬運營商來說,由于并不會改變網間結算和批發價,從目前來看并不會降低成本。相反隨著運營商套餐資費的降低,運營商本身的市場競爭能力將加強。

對于用戶來說,資費的實際下降要看市場競爭、企業間的利益權衡等諸多因素影響,短期內直接感受可能并不會很大。但從長期來說,一定會促進運營商之間的競爭與資費下降,對于消費者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也有利于我國通信行業進一步破除壟斷,加強信息消費。

作為消費者關心的是,電信業資費已經正式走向市場調節價,石油、電力等其他行業會跟進嗎?

本文首發于搜狐IT,轉載請注明來源,作者宿藝。我的《壹觀察》微信公眾號:guancha01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創投分享會立場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Copyright©創業聯(lian)合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商務與客服聯系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