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传沈娜娜mv免费观看,自述被啪的最爽的一次,久久久久亚洲精品,香蒸焦蕉伊在线,国产网战无遮挡

【動見一周】現金補貼正式結束,你還用打車軟件嗎?

2014-05-17 項目

展示量: 3584
【動見一周】現金補貼正式結束,你還用打車軟件嗎?
創投分享會注:【動見一周】從軟件、硬件、投資等方向觀察總結一周移動互聯網值得關注的動態和趨勢。

軟件

1、移動支付——打車軟件現金補貼結束,但補貼時代還沒結束

打車軟件的補貼沒了。今天起(5月17日),嘀嘀、快的同時停止對乘客的補貼(司機仍有補貼),從去年12月起至今延續了5個月的“打車補貼戰”基本結束。

瘋狂燒錢不是沒有結果:根據三方數據分析機構“中國IT研究中心”發布的統計,今年一季度,快的打車和嘀嘀打車在國內市場份額之和已經達到97.4%,用戶覆蓋率均超過50%。在直接的現金補貼結束后,快的建立了的積分商城,已有上百家品牌陸續接入,覆蓋衣食住行等各個領域;而嘀嘀對乘客的補貼則主要來自推出電商優惠券、積分券等方式,試圖最大限度的保留住軟件對顧客的粘性(司機端補貼藥不能聽啊)。

先不提現在的打車軟件能否撬動打車市場統一定價規則,在打車軟件瘋狂補貼和搶市場之后,騰訊和阿里圍繞移動支付的補貼恐怕還遠遠沒結束。

剛好在5月13日,騰訊發布了2014年Q1財報,其中顯示,第一季度騰訊在銷售及市場推廣方面的開支同比增長了93%,達到了18.55億元(主要用于微信支付的補貼、手機安全和手機瀏覽器的市場推廣)。

如騰訊財報中所述,在騰訊瘋狂補貼的背后:

“微信正從純通信服務演變成多功能平臺……通過提升核心通信及社交功能進一步提高微信及WeChat的用戶參與度,亦將利用公眾賬號及微信支付來探索中國的O2O及移動電子商務機會。”

打車補貼雖然告一段落,但巨頭們通過補貼拉攏商家和用戶資源的模式不會就此中斷。畢竟后面還有大眾點評、高德地圖、淘點點等一系列涉及O2O的應用嗷嗷待哺。圍繞移動支付、O2O和互聯網金融等新興領域爭奪才剛剛開始。

2、移動支付新貴的進攻還是轉型?

既然提到移動支付,本周一則有關該領域新貴Square(由Twitter聯合創始人杰克·多西創建)放棄移動支付應用“square wallet”,轉而推出Square Order、進軍餐飲預訂行業的消息讓人心里為之一震。這家發展一項迅猛的移動支付公司要轉型?畢竟主要用于與星巴克(也是Square的股東之一)合作的Square Wallet曾被寄予厚望(掃二維碼支付,現在換成了Pay with Square),但本周Square卻決定把Square Wallet從Android和iOS下架。而這次Square Wallet被宣告失敗的原因主要是:

① 沒有顯著增加Square Wallet的使用率;
② 沒有給Square帶來更多與大品牌合作的機會,倒是招來更多中小商家;
③ Square去年卻因為這項交易招致了2500萬美元虧損(《紐約時報》曾計算過,如果是一筆5美元的生意,Square將獲得14美分;但如果是用戶使用一張高級Visa卡消費,根據公共收費數據,Square需要支付27美分的成本,理論上虧損13美分。除非支付金額大于10美元,這種交易費用才能真正給Square帶來利潤)。

然而這并不代表Square從移動支付中抽身,反而是通過進軍餐飲的方式,更為猛烈地對線下商家發起進攻。Square Order的使用方法是用戶從當地的商店或餐館選購相應的商品,并直接利用手機來付費,接下來用戶就得到收貨通知,再按照收貨通知領取商品。

除了下架的Square Wallet外,Square還有Square Card Reader(手機刷卡器,Square起家的家伙)、Square Register(針對商家,替代傳統收銀機,利用一個iPad加一個Square Card Reader完成收款,還是一款CRM工具)以及Pay with Square(基于地理圍欄的新支付技術)。

由于Square本身的特性,拋下不成氣候的Square Wallet,再通過Square Order進入更多的中小商家,并降低自己的成本。Square之所以這樣做,也是因為其主要的競爭對手,支付領域的巨頭也在醞釀從線上殺入線下,包括為中小商戶提供移動支付服務(PayPal正在推動與Home Depot等重量級伙伴合作,希望在2000多家線下商店里落地)。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為餐館提供點單/移動支付服務,是否也會是在打車補貼結束后,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下一個爭奪焦點呢?

硬件

1、服務大戰即將開打?

5月13日的消息,南京、北京等36個省、市消協及中國消費者報社、中國消費網共38家消費維權單位,聯合發布《杜絕維修欺詐——手機廠家售后服務調查報告》(后文稱《調查》),調查對象涉及三星、聯想、酷派、華為、蘋果、小米、OPPO、步步高/VIVO、金立、中興、HTC、索尼、諾基亞等13個手機主流品牌。《調查》結果顯示(分數越高越好):

在13個手機品牌中,得分最高的為索尼,得了92分;其他手機品牌的得分都在76分及以下。其中,聯想、華為、金立、三星得76分,蘋果、中興、步步高/VIVO等3個手機品牌得了60分;小米和HTC則只得56分,一同墊底。

無獨有偶的是,5·15的小米新品發布會,雷軍首要強調了小米的物流團隊以及(飽受詬病)的客服、售后團隊。

當智能手機在硬件性能、營銷方式、價格上開始走入競爭的平臺期,服務/售后服務成為國內廠商們提升品牌競爭力的另一個關鍵戰場。

不僅如此,廠商的“服務意識”還大有成為營銷手(xue)段(tou)的趨勢。比如魅族在本周就鬧了一個“大烏龍”,其在新浪微博開展MX3購買活動時,魅族工作人員誤將1799元的訂單價格標成17.99元。結果是有人用不到18塊錢買下了MX3,而魅族官方則宣布,“將履行17.99元的訂單,如果用戶愿意支付16GB版的原價1799元,將會獲得冤家2399的64GB的MX3”。并在第二天中午重新啟動開放購買活動。

官方發聲,媒體報道,大V轉發,魅族說虧了180萬。只是這個故事略微有些耳熟——3月18日,原本售價1888元的聯想平板電腦S5000在其官網上標價999元,聯想方面稱“標錯價”期間該款平板售出11萬臺(損失近億元),但為了消費者,聯想決定按標價(999元)出售,一時間贊譽一片。只是此次事件的另一方京東(訂單中有不少來自京東平臺)并沒有好好配合,向媒體表示“999元就是正常的促銷價格,京東和聯想官網保持一致。”

當然,魅族官方堅決否認了利用標價進行“營銷”的可能性。只是誰也不能否認,“服務周到”的魅族在好好為MX3第二天的微博銷售活動添了一把火,清了庫存的同時還順帶給品牌增添了不少好印象,180萬其實不虧。

2、那些廠商最近在干嗎?

小米:發布小米平板、小米電視2和一款獨立音響系統。

魅族:除了弄錯價簽外,還成立子公司筆戈科技(bigertech-逼格?),其官網頁面包含手機、平板、手表、眼鏡、圓珠筆等產品。有媒體據此猜測這預示著筆戈科技將會是一家主打智能穿戴設備的公司,但實際上也可能是走商務系列產品,以從產品線和價格和魅族現有產品區隔。

諾記:諾基亞出售手機業務后,剩余的業務有三塊:網絡業務、地圖和高科技。其中,2013年網絡業務的營收是113億歐元,地圖是9.14億歐元,高科技是5.29億歐元。目前,諾基亞網絡與國內三大運營商在4G技術上均展開合作,支持中國移動部署的TD-LTE網絡已在全國18個省開始商用。而諾記針對5G的研究也在展開。

三星:爆料大神 Evleaks 透露,三星正在研發四款 Tizen 設備,代號依次為: SM-Z500, SM-Z700, SM-Z900 和 SM-Z910;除此之外,據韓國媒體透露,一位三星合伙人表示,三星計劃今年9月推出一款搭載Tizen系統的智能眼鏡——Gear Glass。

黑莓:黑莓并沒有放棄手機業務。本周,黑莓在印尼正式推出黑莓Z3智能手機。其CEO程守宗表示,該公司目前正在開發幾款全新黑莓手機,其中有些手機支持全觸控,有些則使用實體QWERTY鍵盤。

LG:有媒體報道,LG將在近期推出健身追蹤耳機Heart Rate(180美元)和運動手環Lifeband Touch(150美元)。其中,Heart Rate耳機可以通過測量耳朵上的血液流動來監測心率。有趣的是,先前有傳聞稱,蘋果公司將在其新耳機上集成這項功能,以便配合蘋果即將推出的Health Book。如果手機的下一個潮流是健康檢測,那么耳機無疑會是幫助手機實現這一功能成本最低、也是最自然的工具。

投資

家庭成員追蹤應用Life360本周宣布正在完成新一輪5000萬美元融資,估值已經達到2.5億美元。Life360上一輪在去年7月完成,由DCM領投的1000萬美元B輪。據悉,目前該公司總融資額在7600萬美元,投資機構名單中包括奇虎360。

根據彭博社5月12日報道,在蘋果、谷歌都表現出對生物領域的興趣后,三星也將投資至少20億美元進軍生物制藥行業,并希望成為這一領域的主力。雖然可能面臨著大型制藥公司的競爭以及監管層面的阻礙,但生物制藥領域正不斷增長,年銷售額有望在5年內超過2200億美元。三星也預計,到2020年,其每年將從旗下生物制藥部門獲得18億美元的收入。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Copyright©創業聯(lian)合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商務與客服聯系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