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中國:一個時代的終結

(來自《12世紀經濟報道》,作者 侯繼勇 汪傳鴻,創投分享會摘編)
5月16日,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發布通知稱:所有計算機類產品不允許安裝Windows8操作系統。中央國家機關拒絕采購Windows8,這對于微軟中國不啻于當頭一棒。微軟失去的并不止是政府采購的訂單。政府采購、央企、OEM市場是微軟在中國市場三大收入來源。但政府采購帶有風向標的意義,央企往往會與政府采購聯動。
2001年,在中國加入世貿的大背景下,微軟開始更改變中國的策略,即合作而非對抗,最終贏得包括政府、合作伙伴、客戶的支持,先后拿下政府采購、央企、OEM等大市場,微軟中國成為微軟全球最重要的收入區域市場。
現在,微軟需要跟這一切說再見了。微軟在中國市場的黃金時代正在終結。
停購 Windows 8,三個理由
IT獨立分析師孫永杰認為,中央國家機關拒絕采購Windows 8原因有三:
一是Windows 8用戶體驗不好,尤其微軟基于Windows的革新讓大多數用戶不適;
產品體驗一直是Windows 8的問題:微軟已宣布Windows XP于今年4月8日退市,盡管XP仍占據全球25.41%的PC市場,在中國更是超過50%。原因很簡單,Windows 8,包括Windows 7創新少,用戶升級意愿不強烈。
二是中美貿易摩擦相關,政府采購市場成為談判決的一個籌碼;
微軟與通用電器、波音等巨頭公司一樣,是中美貿易摩擦中的砝碼。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談判中有關于知識產權的主談判,其中包括微軟操作系統在中國的盜版問題。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之際,微軟產品則被排斥在政府采購目錄之外。
三是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希望微軟Windows 8能夠降低價格,此前有關Windows 8價格過高的抱怨不僅來自普通消費者,也來自OEM廠商以及政府、行業采購客戶。
不采購 Windows 8,用什么?
孫永杰認為,不采購微軟Windows 8,政府也有其他選擇,比如使用Windows 7,或者XP,特別是Windows XP,這被視為微軟歷史上最好的操作系統之一,2001年10月誕生到2014年4月退役,十多年來一直是用戶最喜歡的系統。
事實上,微軟的尷尬與困境與微軟無力適應消費者使用習慣變化有關:在過去,PC主要是一個辦公用品,用英特爾中國區總裁楊旭的話說就是“用于生產”;而隨著互聯網應用與服務的流行,比如視頻、游戲、資訊消費等服務,計算終端需要承載更多消費功能,觸控使用模式的平板、智能手機更能滿足這一需求。
但平板、智能手機是Android、iOS的天下,微軟為了拯救PC,也為了拯救自己,Windows 8即有傳統PC的應用體驗,也有平板電腦的體驗,微軟的路子是集成,對外公關的說法是二合一,典型的產品即是基于Windows 8的超極本。
用戶卻并不買賬,覺得超級本四不像,既沒有PC的體驗,也沒有平板的體驗。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qian)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