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yue)22日(ri),丁香診所杭州濱江(jiang)店(dian)結束了(le)最后一天(tian)營(ying)業,正式關閉。
這家(jia)靜悄悄謝幕(mu)的(de)診(zhen)(zhen)所(suo),6年前(qian)曾在眾人矚目(mu)中走(zou)上臺前(qian):它是(shi)互聯網(wang)醫療公司(si)“丁(ding)香園(yuan)”開(kai)辦的(de)首(shou)家(jia)線(xian)下全科診(zhen)(zhen)所(suo),也是(shi)國內(nei)首(shou)家(jia)互聯網(wang)醫療公司(si)的(de)線(xian)下診(zhen)(zhen)所(suo)。
杭州濱江店關閉后,丁香診所目前(qian)僅(jin)存杭州城(cheng)西店、以及其在福(fu)建福(fu)州的門店。
丁香(xiang)診所城西(xi)店(dian)(dian)工作人(ren)員介紹(shao):“濱江(jiang)店(dian)(dian)已經(jing)不(bu)開了,現在合并(bing)到城西(xi)店(dian)(dian),患者有需求可以來城西(xi)店(dian)(dian)。至于城西(xi)店(dian)(dian)未來會不(bu)會關(guan)閉或(huo)者合并(bing),我們還沒接到通知。”
按照丁香診所官方說法,閉店(dian)是“為了(le)實現硬件(jian)環境(jing)與(yu)服務范圍的升級”。多位行(xing)業觀察者,則對濱江店(dian)的消(xiao)失多有唏噓。
過去幾年,丁香(xiang)園之外(wai),微醫、醫聯、春雨醫生等(deng)一眾互聯網醫療(liao)公司,對線下(xia)醫療(liao)的探索之路,也(ye)不那(nei)么平坦。
人們對互聯網醫療公司線下業務的討論,再一次(ci)被掀起。
潮起
2015年(nian)(nian),丁香園(yuan)籌(chou)建丁香診所(suo)(suo)。2016年(nian)(nian),丁香診所(suo)(suo)杭州(zhou)濱江店(dian)開業。
這個診(zhen)所參(can)照美國全科(ke)醫療(liao)體(ti)系模式,致力于(yu)在社區解決慢性病(bing)、常見病(bing)和小型外(wai)傷的診(zhen)療(liao),面積約800平方米,有兒(er)科(ke)、小型急救、成人診(zhen)室、B超等9間診(zhen)室。最初加盟的十幾名醫生全部(bu)來自(zi)公立醫院。
彼時(shi),丁(ding)(ding)香園對診所(suo)的(de)期待值很高(gao)。丁(ding)(ding)香園創始人李天天認為,丁(ding)(ding)香診所(suo)是理(li)想的(de)、真實的(de)線(xian)下還原, “診所(suo)是互(hu)聯網(wang)醫療的(de)一個(ge)環節,如果沒有診所(suo)的(de)話,很多互(hu)聯網(wang)產品和服務是沒辦(ban)法嘗試的(de)。”
中國的(de)私立(li)醫(yi)院(yuan)(yuan)大致有兩(liang)種,面向高收入人(ren)群(qun)的(de)高端全科(ke)診(zhen)所(suo)(suo)或專科(ke)診(zhen)所(suo)(suo)、完全以(yi)盈(ying)利為(wei)目的(de)的(de)私立(li)醫(yi)院(yuan)(yuan)。丁香診(zhen)所(suo)(suo)希望繞開(kai)這兩(liang)種模式,把自己定位為(wei)“中端全科(ke)診(zhen)所(suo)(suo),提供常見病(bing)(bing)、多發病(bing)(bing)、慢病(bing)(bing)診(zhen)療服(fu)務,同時建立(li)診(zhen)療前的(de)咨詢服(fu)務和診(zhen)療后的(de)慢病(bing)(bing)管(guan)理”, 試圖把醫(yi)療資源優(you)化,重新做配置。
丁香園的(de)選擇(ze)有其政策(ce)背景(jing)。2014年,國(guo)家(jia)衛健委(wei)正式提出“遠程醫(yi)(yi)療(liao)”這一(yi)名詞(ci),互聯網醫(yi)(yi)療(liao)也(ye)隨(sui)即爆發。2015年6月,國(guo)家(jia)衛健委(wei)發布(bu)《關(guan)于社會辦(ban)醫(yi)(yi)快速發展的(de)若(ruo)干政策(ce)措(cuo)施》,隨(sui)后國(guo)內迎來了社會辦(ban)醫(yi)(yi)潮。
丁香園(yuan)開起第一家(jia)線下診所的同期,春雨診所和超過(guo)300家(jia)醫(yi)(yi)療機構簽約。2017年3月,微醫(yi)(yi)首(shou)家(jia)全(quan)(quan)科中(zhong)心正式開業,并計劃三年內建成100家(jia)全(quan)(quan)科中(zhong)心。
創業者和(he)資(zi)本持(chi)續涌入。一(yi)時之間,互聯(lian)網醫(yi)療線下診(zhen)所熱潮涌動。
飄在空中(zhong)的互聯網醫(yi)療第一次踩(cai)在了地(di)面。那兩年,幾(ji)乎所有(you)的醫(yi)療論(lun)壇都在熱議,互聯網醫(yi)療公司(si)從線上走到(dao)線下,這是否拉開了顛覆醫(yi)療的序(xu)幕?
隨后幾年(nian),丁(ding)(ding)香診(zhen)所(suo)沒(mei)能密集、廣泛地開(kai)設新店(dian)。2016年(nian)8月(yue)(yue)(yue),丁(ding)(ding)香診(zhen)所(suo)第二家門(men)店(dian)杭州城西店(dian)開(kai)業,2017年(nian)8月(yue)(yue)(yue),第三家門(men)店(dian)在(zai)福(fu)州開(kai)業,此后未(wei)開(kai)設新的門(men)店(dian)。2021年(nian)11月(yue)(yue)(yue),丁(ding)(ding)香診(zhen)所(suo)的日常運(yun)營由國際醫療品牌嘉會醫療接手。2022年(nian)8月(yue)(yue)(yue),濱江店(dian)關停。
潮落
“疫(yi)情只是加速了他們的(de)業(ye)務調整進度。資本(ben)的(de)短(duan)視特征,必然導致無法短(duan)期盈利的(de)項目會被關停并(bing)轉(zhuan)。” 卓壯(zhuang)醫生(sheng)集(ji)團CEO張梁平說。
在業(ye)內看來,丁(ding)香(xiang)診(zhen)所只是丁(ding)香(xiang)園的(de)嘗(chang)試(shi)方(fang)向之一,是一種資本的(de)試(shi)錯。
不同于(yu)互聯(lian)網的(de)靈活多變,自(zi)建診(zhen)所燒(shao)錢多、風險大,運營需(xu)要(yao)時間和品牌積累。“丁(ding)香(xiang)診(zhen)所不算絕對的(de)失敗,全(quan)科(ke)醫療當年很火,但是(shi)落(luo)地(di)得不好(hao)。”一位(wei)業(ye)內人士介紹:“很可惜,整個社會(hui)環境沒有丁(ding)香(xiang)診(zhen)所的(de)生存土(tu)壤。”
互聯網醫療線下診所大體(ti)分為兩種模(mo)式(shi):輕資產合(he)作(zuo)運營模(mo)式(shi),以(yi)春雨醫生為代表(biao)(biao);重資產自(zi)建模(mo)式(shi),以(yi)丁香園為代表(biao)(biao)。
春雨診所(suo)則早已(yi)在(zai)2016年就關停了(le)全部線下門(men)店,合作機構也大(da)多數沒能實際運營。
類似的,在(zai)早期(qi)的資本助推之后,許多互(hu)聯網醫(yi)療公司(si)的線(xian)下業務也進入(ru)瓶頸期(qi)。微(wei)醫(yi)的全(quan)科中心,到現在(zai)也只開出不到十家;企鵝杏仁在(zai)升(sheng)級為未(wei)來醫(yi)生后被并入(ru)醫(yi)聯集團,關停了(le)部分門診。
“丁(ding)香診(zhen)(zhen)所、原企鵝杏仁(ren)等互聯網醫療背景策動的這(zhe)一(yi)批診(zhen)(zhen)所,資本在(zai)投資的時候,診(zhen)(zhen)所對(dui)目標受眾(zhong)的畫像大多是(shi)基于想象。”張梁(liang)平認為(wei)。
成本、盈利、流量變現、醫保(bao)商保(bao)支付(fu)等問題,始終壓(ya)在互聯(lian)網線下(xia)診所身上。近兩年,大環境下(xia)行、疫(yi)情(qing)又加(jia)大了壓(ya)力。
醫(yi)(yi)療戰(zhan)略(lve)咨詢公司村夫(fu)日記創(chuang)始(shi)人趙衡分析:“互聯網和高端是(shi)互斥(chi)的關系,互聯網服務都是(shi)小額高頻,高端醫(yi)(yi)療服務是(shi)高額低(di)頻。” 而開診(zhen)所(suo)最重要的資源(yuan)是(shi)醫(yi)(yi)生,資歷深(shen)、能(neng)力強的全科(ke)醫(yi)(yi)生必須用高價吸引。
一(yi)位三甲醫(yi)(yi)院醫(yi)(yi)生(sheng)(sheng)(sheng)表示,公立醫(yi)(yi)院的病人、收入都(dou)更(geng)有保障(zhang),身邊的醫(yi)(yi)生(sheng)(sheng)(sheng)基本不會選擇(ze)去(qu)互(hu)聯網線下診所:“這(zhe)種診所要找到合適(shi)的醫(yi)(yi)生(sheng)(sheng)(sheng)是有難度的。醫(yi)(yi)生(sheng)(sheng)(sheng)去(qu)了(le)怎么發(fa)展?職(zhi)業(ye)前景(jing)怎么規劃?好醫(yi)(yi)生(sheng)(sheng)(sheng)留不住他就會走。”
包括微醫(yi)全科、丁香診所在內,非公立醫(yi)療(liao)診所運營(ying)成本居高不(bu)下,與(yu)醫(yi)保系(xi)統也存在一定壁壘,對多數患者(zhe)的吸(xi)引力(li)并(bing)不(bu)高。
本就沒(mei)(mei)有(you)跑(pao)通商業模式,疫情開始后,互聯(lian)網(wang)(wang)醫(yi)療線下診(zhen)所舉步維艱,加(jia)速洗牌。“現在很多公立(li)(li)醫(yi)院業務量(liang)、收入都在下滑(hua),病人量(liang)也沒(mei)(mei)有(you)原(yuan)來多,公立(li)(li)醫(yi)院能扛(kang)得(de)下去,互聯(lian)網(wang)(wang)線下診(zhen)所可能就會熬不(bu)住。”上述(shu)醫(yi)生表(biao)示。
向前
國家統計信(xin)息中(zhong)心發布的數(shu)據顯示,截至2021年(nian)(nian)底(di),全國診(zhen)所數(shu)量(liang)的增速從2020年(nian)(nian)的7.82%下降到2021年(nian)(nian)的1.09%,遭遇十年(nian)(nian)來(lai)診(zhen)所增速最(zui)低值。
《中國衛生健(jian)康統計年鑒2021》顯示,全國2.35萬家非公立醫療機構,一(yi)年總計虧損1300億元(yuan),平均每(mei)家虧損高達553萬元(yuan)。
“做線下醫療必須有一定密度、流量要足夠大(da)、要有足夠的耐心。”愛爾(er)眼(yan)科董秘吳士君分析:“光有情懷當(dang)然(ran)不夠,也不能求速勝,大(da)多數互聯網醫療公司(si)是在小(xiao)馬拉大(da)車。”
吳(wu)士君同(tong)時認為(wei):“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有足夠的多層次(ci)醫療需求(qiu),對互(hu)聯(lian)網診(zhen)所的發展應該保持樂觀(guan)。”
攔路石還(huan)在(zai)(zai),闖(chuang)路者也還(huan)在(zai)(zai)涌入,在(zai)(zai)摸石頭過河(he)。
2022年(nian)(nian)7月(yue),全球互聯網(wang)巨頭(tou)亞(ya)馬遜宣布收購(gou)(gou)擁有188家線下診(zhen)所的(de)One Medical。2022年(nian)(nian)8月(yue),字節跳(tiao)動斥資約百億收購(gou)(gou)美中宜和。許多互聯網(wang)醫(yi)療公司也還在繼續對線下醫(yi)療的(de)投資。
一位互聯(lian)網醫(yi)療領域資深從業者認為:“資本對互聯(lian)網診所沒有(you)太大意義,醫(yi)療風(feng)險(xian)很高,介入太深是危險(xian)的。”
在(zai)(zai)業(ye)內普(pu)遍(bian)彌漫著的(de)(de)悲觀情緒下(xia),也有人(ren)在(zai)(zai)思考(kao)互聯(lian)(lian)網診所的(de)(de)希(xi)望(wang)在(zai)(zai)哪里?張梁平認為,基層或(huo)許(xu)還有較(jiao)大的(de)(de)發揮空(kong)間:“縣域(yu)的(de)(de)互聯(lian)(lian)網診所有幾個優勢:患者去大城市看病不方便;多點執業(ye)的(de)(de)醫生(sheng)越來越多;多重政策扶持下(xia)縣域(yu)的(de)(de)醫療(liao)有起色。互聯(lian)(lian)網平臺背景的(de)(de)品牌診所如果能觸達、扶持優質醫生(sheng)扎根到縣域(yu),會(hui)有很大的(de)(de)市場。”
對于當下互聯網診所的低潮,醫庫軟件董事長涂宏鋼介紹:“沒有不(bu)好(hao)的行(xing)業,只(zhi)有做不(bu)好(hao)的人,永(yong)遠(yuan)會有新的人繼續去探路。悲觀者永(yong)遠(yuan)正確,但市場屬于樂觀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