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攻平板,英特爾向白牌企業“交鑰匙”。這招聯發科式攻略,會管用嗎?

或許是芯(xin)(xin)片(pian)(pian)(pian)涉(she)足的(de)領(ling)域太廣,英特(te)爾(er)開會時似乎總(zong)會伴著一些(xie)伙伴或對手的(de)傳聞,去(qu)年(nian)的(de)秋季IDF時英特(te)爾(er)的(de)老伙計(ji)惠(hui)普被(bei)剔除出道瓊(qiong)斯工業平均指數(shu),而這次(ci)的(de)臺北電腦(nao)展(Computex 2014)上(shang)英特(te)爾(er)繼續強調自己(ji)將利用平板電腦(nao)對移(yi)動互聯網進行攻(gong)占,又趕(gan)上(shang)美國(guo)芯(xin)(xin)片(pian)(pian)(pian)廠商(shang)博通則宣布將放棄其價高(gao)復(fu)雜又不接地氣的(de)手機基帶芯(xin)(xin)片(pian)(pian)(pian)業務。
跟著英特爾跑了滿滿兩天會,聽到這則消息,在場的記者無不唏噓——在這個目前被ARM架構壟斷的市場,還有英特爾轉身的空間嗎?
PC端和服務器上的優勢要保持甚至加強;手機市場等到2015年再戰;面向消費市場的物聯網,英特爾準備好了,但協議卻還沒準備好(比如用于多屏傳輸的Widi協議,其他廠家的芯片不支持,最起碼智能電視就不好弄)……這就是英特爾面臨的處境。
因此,今年英特爾計劃的重中之重是平板電腦。媒體們的好奇心,也都一股腦兒的給了英特爾向聯發科同志學習的、專門用來扶植深圳創(bai)新(pai)企(chang)業(shang)的“交鑰匙”(“交鑰匙”為英特爾CTE“中國創新圈”戰略與合作伙伴的基本合作模式)。
為啥要“交鑰匙”?
“交鑰(yao)匙(chi)”的(de)作(zuo)用主要在(zai)于“迅速”地把一些質(zhi)量有一定保(bao)證(zheng)且具有價格優勢(基于Baytrail處理器平臺(tai))的(de)Intel Inside平板推向市(shi)(shi)場,先在(zai)丟掉的(de)手機市(shi)(shi)場和暫時守得(de)住的(de)PC市(shi)(shi)場中做一個(ge)阻斷,再伺機而動。
需要澄清的一點是,“交鑰匙”模式截至目前未來意義大于現實意義。根據英特爾官方提供的數字,這些深圳廠商今年至目前為止的出貨量為100萬臺平板電腦,只能占到今年平板出貨量的一小部分。想完成4000萬這一數字,英特爾還是需要依靠聯想、華碩、宏碁等老牌合作廠商。
鑰匙交給誰?
“交鑰匙”的核心是英特爾和由其帶領下被稱為“中國合作伙伴”的國內小廠商/白牌廠商。截止目前,這樣的合作伙伴已經近30個。
雖然英特爾強調,為了建立良好的生態圈,CTE的合作伙伴會包括零配件供應商、獨立設計公司、軟件公司、ODM/OEM,涉及的領域可能會小至MP3、大至服務器廠商,但由于英特爾的CTE戰略首要是發展平板電腦,因此目前的合作伙伴以生產平板的ODM/OEM為主,覆蓋產業鏈上下游。
從入選條件來看,Intel去年已經在強推臺電、藍魔和本次共同參會的廠商易方數碼及藍岸。除了他們本身在平板OEM/ODM(或者是MP3,比如藍魔就將MP3/MP4經驗上擴展到平板上)已有豐富經驗外,曾經進入過海外市場也是被英特爾十分重視的條件——易方數碼主要面向的就是海外市場,而藍岸的老總則在先前有過在海外做ODM的經驗。因為對于英特爾認為,70-80%在中國設計制造的平板可以銷往全球,國內并非廉價平板的唯一市場。
鑰匙怎么交?
CTE的合作伙伴之一,“被交了鑰匙”的藍岸老板賀濤說,其實“交鑰匙”就是由芯片廠商提供一整套的解決方案。現在高通、MTK和英特爾都會做,只不過高通做到85%,做起來很累;MTK和英特爾都能做到95%以上。
具體說到這95%在做什么,來看下——
Intel會做參考設計,也會做一個零部件選配庫,合作伙伴可以看到不同零部件的供應情況;幫合作伙伴改進原有工作流程;英特爾內參與到CTE的銷售、移動事業部和制造三個組會根據自己的產品線和市場需求做預測,“幫助”合作伙伴控制出貨量(說白了就是幫忙解決深圳廠商根據市場有多少供應來決定生產多少量的狀態)。在出貨之后,英特爾會在廣告、零售渠方面,比如國美蘇寧,利用自己的關系幫助OEM的產品盡快賣出去。
看上去,英特爾恨不得把什么都做了,就是為了能讓廠商迅速地把這些貨交付OEM,然后再賣到消費者手中。英特爾自己急不急,一目了然——其實Intel 投資瑞芯微也是這么回事,二者的合作被英特爾定義為“非常互補”,瑞芯微帶過來他們非常小的合作廠商,可以快速讓Intel架構的產品快速鋪進小的廠商中去。
除此之外,“交鑰匙”還有一些沒解決的問題
1、在這樣的情況下,CTE聽起來更像是白牌廠商按照Intel的意愿做定制,卻顯得創新能力不足。對此,記者們特地要求英特爾CTE銷售部及產品市場部總監楊彬舉了幾個“合作伙伴”在創新方面的例子。
楊彬:一是客戶根據自己對市場和消費者的理解定義的軟件體驗;二是垂直領域的平板,比如教育平板、游戲平板、醫用平板等為垂直用戶進行的深度定制。英特爾目前正在把垂直渠道合作伙伴和平板合作伙伴做對接;三是商業模式的創新,有些CTE的合作伙伴吸引到國際品牌去深圳買他們的設計。
當然楊彬的話還得正反兩面來看。賀濤在面對記者提問時,就半開玩笑地表示,其實英特爾做到95%往上,像藍岸這樣有經驗技術的廠商來說還是感到一些壓力的,因為高度完善的解決方案其實進一步降低了進入門檻,有些軟件與技術不那么強的廠商也可以參與其中。
2、英特爾的移動芯片問題主要在于整個系統架構比ARM復雜,因此即使芯片價格下降,整體還是要貴一些,這是英特爾還在改進中的點,深入華強北的英特爾只好靠補貼來吸引合作伙伴(微軟也是一樣);另外英特爾也在著手推出SoC,因為X86在性能上更加優化,如果整個系統設計優化到ARM的程度,英特爾可能會取消補貼,畢竟英特爾在移動業務上虧了不少錢。但是減少補貼或不補貼的英特爾,消費市場認可了嗎?
3、雖說英特爾移動通信事業部移動無線銷售部中國區總監趙大勇表示英特爾將不設合作伙伴上限,并且在推廣時沒有偏重。但人多了,自然無法再提供全方位細致服務,合作伙伴之間利益能否都照顧到也會成為問題。或許這也是為啥英特爾選伙伴的要求之一是“聊得來”、“對發展有共識”。
4.Baytrail平臺剛推出時,可以同時支持Windows和Android兩款系統被寄予不少希望,但從目前市面上的產品來看,Windows和Android雙系統共存在一個平板中很難實現——原因不在英特爾,在于另外兩家都不同意這么干。
英特爾說,自己給平板定下的今年內銷售4000萬臺平板的目標正在穩步實現中。看了今年的Computex大會,在尊重英特爾追求永無止境地提升效能與改進工藝時,也不禁感慨一家公司的基因是不會變的,英特爾依舊是那個略顯死板的理工男——不過好在它已經開始嘗試把一只腳落了地。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biao)簽(qian)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