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版權事件背后:對手助推、紙媒焦慮

我曾經在創投分享會上撰文,其中舉的例子主要就是今日頭條。在近期今日頭條宣布C輪融資1億美金后,版權問題又再次困擾著這個傳統門戶新聞客戶端的挑戰者。傳統紙媒們一面高呼被侵犯了版權,另一面又死乞白賴的求著能夠幫助導流量,這種兩難抉擇困境也顯得很是可笑。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我覺得有必要站出來還原下事實真相。
這應該有競爭對手火上澆油
昨天(6月5日)早上看到大量唱衰今日頭條的新聞,其實還是感覺很驚訝,因為這樣一家只是在業內小有名氣的app,本不應該這樣萬眾矚目。融資1億美金,在充滿浮躁與泡沫的移動互聯網也是一件極其常見的事情。豌豆莢曾融資1.2億美金,我們也沒看到媒體的爭相報道,也沒有形成像現在這般的激烈討論,這背后不得不讓人懷疑是有人在幕后操縱。
而當我看到某新聞客戶端進行全國彈窗push消息提醒時,不得不被這種行為給震驚了,如此不辭辛苦的給競爭對手打廣告這是一種怎樣的雷鋒精神。當我看到那些寫出唱衰頭條文章竟然都是入駐該新聞客戶端的自媒體時,又再次震驚了。理性的競爭行為,在我看來無可厚非,但如果完全沒有站在事實情況,因為公關需求的造謠那就顯得頗為可笑。那些所謂的爆料“據說有幾家媒體要聯合向今日頭條收取巨額版權費。”目前也只有一家因為合作沒談攏而產生爭議的“廣州日報”站出來發聲。而自媒體們所謂的“今日頭條抓取的文章都沒有版權”,我只想問一句,你們寫文章的時候有經過核實嗎?如果沒有,那就請核實過后再說。
以上截圖,是昨天(6月5日)晚上在微信群里面看到今日頭條CEO張一鳴在朋友圈里的奮筆疾呼,我想也許是一位技術型的宅男,經歷過公關大戰洗禮后的不理智行為。在這里我呼吁,希望互聯網公司能夠停止惡意競爭行為,應該思考把精力放在如何改善產品提升用戶體驗上來,這樣損人不利己的行為其實對你的發展沒有絲毫幫助。我們難道會因為你報道了今日頭條的負面,就會放棄使用騰訊和網易的新聞客戶端嗎?
這或許是互聯網平臺共同面對的追問
今日頭條CEO張一鳴接受商業價值采訪時曾表示,他們早已經意識到版權的風險,今日頭條上面所有的內容都是經過合作伙伴授權的。只是1億美金的消息刺激了許多人的神經,所以讓批評瞬間爆發。
“在信息流中出現的新聞資訊大致分為兩類,一種點擊新聞標題后直接將用戶導入版權方的網站,比如中新網、新華網、人民網等知名網站都是采取這種合作方式,而且,今日頭條還會根據合作伙伴的要求,確保他們原來頁面上的廣告位不被過濾掉,從而保障其商業利益;而對于一些地方性的小網站,由于其缺乏移動端的能力,今日頭條會在經過其授權后為其提供轉碼服務,也就是說點擊標題后跳轉到今日頭條的服務器上,但版權方會保留自己的品牌露出。”
據我了解,今日頭條的導流現在看來主要分為三種,第一種是PC網站上直接跳轉到對方網站上原網頁展示,這其實和搜索引擎原理大致相同。第二種是新聞客戶端app上跳轉到對方的移動頁面進行導流,第三種也就是被大家廣泛質疑的點擊原文才能導流的模式。
現在看來,這或許是因為傳統媒體受到互聯網巨頭太長時間的壓制,突然找到出氣筒后的一種無理取鬧的行為。我們知道其實今日頭條在PC端做的事情和百度、360、搜狗并沒有任何區別,都是直接給別人導流量,沒有截取半分。但到了移動端卻發生了本質的區別,360和百度其實也有新聞客戶端,但他們只有今日頭條的第三種導流方式。而直接給合作站點移動站導流的模式卻沒有,那么我們不禁要反問這些所謂被侵權的媒體,你們為什么沒有說百度和360侵犯了你們的版權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百度和360作為搜索引擎兩大巨頭,他們是否收錄一個網站,對網站流量和排名影響極大。對巨頭移動端的“侵權”行為也只能忍氣吞聲,今日頭條現在還處于成長的煩惱中,目前給他們帶來的價值還不足夠大,所以我們就看到了這次轟轟烈烈的維權行動。
困擾我們的問題是,作為平臺是否真的無償使用了內容?在我看來這類聚合平臺還是沒有的,聚合平臺沒有像門戶網站那般只選擇某些有價值的內容刊登,而是通過爬蟲對內容產出者所有的內容都進行抓取,這其中就包括了你的廣告和軟文。這些本來就是媒體希望能夠盡可能大范圍傳播的內容。平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媒體的影響力和公信力,也提升了廣告的議價能力。這本是一場雙贏下的盛宴,但卻變成傳統媒體貪得無厭想要更多,僅此而已。
這其實是傳統媒體不知如何應對危機的焦慮
隨著智能終端的發展普及,移動閱讀習慣的快速興起,國內外一些知名報刊陸續出現休刊停刊。再加上互聯網企業對傳統媒體廣告份額的侵蝕,傳統媒體已經到了“將死”階段。有網友甚至評論,一旦國家放開新聞管制,門戶網站也可以生產時政新聞,那么這些紙媒將會直接死亡。
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紙媒危機?很多人都覺得是因為新媒體崛起,內容渠道發生翻天覆地變化所致。誠然互聯網閱讀確實帶走了很多用戶,但對紙媒來說把內容從紙質變為電子版,把實體內容搬到線上并不是很困難,我們知道很多傳統紙媒都有自己相應的門戶網站,而每日獨立訪問用戶卻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很多紙媒都開始嘗試向新媒體轉型,但鮮有成功案例,而很多從傳統紙媒跳出來的自媒體卻大放異彩。思慮原因,個人覺得關鍵還在于“內容”、早變得低效甚至無效的流程體系、以及相應帶來的扭曲的成本結構。
蜘蛛網創始人楊明秋對此現象進行總結道:“紙媒真正的危機或者說首要的危機,是內容危機,即內容缺少價值、沒有吸引力,因此,用戶變得不需要紙媒。或者,看同樣價值不高的內容,用戶會選擇相對成本更低(免費)以及更方便的(移動)互聯網閱讀。當你打開一個城市的幾種都市報,你會看到內容高度相同、其中還包括很多普通用戶不需要的內容。”
門戶網站的內容為什么有吸引力,不是因為它們把紙媒生產的內容搬運過來,而是他們對內容進行深度的二次加工。可能一篇文章沒有一個字是門戶網站生產的,而不同信息整合之后,再加上一個極具煽動力的標題和幾個引導性極強的小標題,這篇文章的價值將數以倍計。而這些正是門戶網站的價值所在,紙媒卻可能永遠都無法理解,為什么同樣的內容閱讀數會天差地別。紙媒生產了大量社會時政內容,但我們最感興趣的永遠是那些花邊的娛樂和體育新聞。
新技術的產生,對傳統紙媒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和渠道合作方是出路之一。我們很難想象,在未來還有人愿意每天買份報紙去看那些晦澀難懂的八股文。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創投分享會立場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搜索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biao)簽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