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传沈娜娜mv免费观看,自述被啪的最爽的一次,久久久久亚洲精品,香蒸焦蕉伊在线,国产网战无遮挡

對話陳紹鵬:IT人進到農業里去種果子,有何心得?

2014-06-12 項目

展示(shi)量: 3827
對話陳紹鵬:IT人進到農業里去種果子,有何心得?
6月6日,“2014中國國際藍莓大會暨青島國際藍莓節”在青島開幕,節日的主角便是佳沃藍莓,會議期間有幸約到佳沃總裁陳紹鵬先生聊了許久,以下是我們的對話內容,精編以饗各位讀者。

本篇文章將帶你找到以下八個問題的答案:

1、農業和工業有哪些差異性?
2、工業化思路給傳統農業帶來哪些思考?
3、農業為什么很難做輕?
4、跨界務農究竟需要改變什么?
5、聯想戰略投資農業的最終意圖?
6、佳沃給傳統農業注入了哪些價值?
7、佳沃究竟靠什么賺錢?
8、一個讓紹鵬頭疼的問題?

一、工業化思路和農業自然規律不矛盾,且相輔相成

辛巴:農業是一個復雜的行業,相信和我們做筆記本產業有很大的不同,有時候我也會比較一下,筆記本用一批模具就可以批量生產了。

紹鵬:差異太大了,IT行業的產業鏈都比較成熟,相對模組化、模塊化,行業水平分工很好,從芯片設計到芯片制造,從印刷電路板到電路板,從硬盤再到組裝成品等,水平分工非常到位。我覺得有一天我們中國的農業也會適度的水平分工,但是現在不是特別現實,因為你找不到合格的服務商,因此還不如自己干。

辛巴:您介意別人說我們是用工業化的思路在做農業嗎?

紹鵬:我不介意。一定要借鑒工業中好的思維和模式,但底線是不要違背農業的自然規律,我覺得一定要這樣。

辛巴:我的理解是,工業思維和農業規律其實并不矛盾。

紹鵬:不矛盾。工業是在一個有限的空間里,通過機器無限的擴大產能,它非常的標準化,但農業生產則完全不同:

第一,它具有分散性。

分散就是難管理,我們作業都是在一片一片的園子里,怎么管?管住他的行但能管住他的心嗎?

第二,它有不可逆性。

農業中做壞了一件事,后面補也補不回來,只能明年見,但工業是可以的,如果這批產品失敗了,下批產品就可以補回來。

第三,它有供給剛性。

一片土地可以測算出當年的產量,這是一個可以預期的定量,假如最終市場供不應求就可以賣的很好,但供過于求就會導致賣不掉,意味著更大的損失。

第四,它是短貨架期。

生鮮產品貨架期有限,對我們的執行力和管理效率要求很高。

所以,我覺得農業生產環節跟工業完全不一樣,借鑒工業和服務業的先進思維和理念是可以的,但違背了農業規律就是在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二、農業想說做輕不容易

辛巴:我們現在先進入獼猴桃、藍莓這兩個非常有價值的行業,也許大家現在不覺得怎么樣,但十年之后,中國獼猴桃和藍莓產業的引領者不就是佳沃嗎?所以我想聯想投資農業是希望在將來的市場上有絕對的話語權或市場占有率。

紹鵬:希望是這樣,但我覺得有會比較大的影響力會更準確,農業天然屬性就是比較分散,所謂的比較集中都是靠政府這只手,如果沒有這只手,你想要有相當的集中度是比較難的,我覺得占到行業的十幾就不錯了。

辛巴:回過頭來看我們當時的選品投資,現在會不會覺得當時還是有很多問題沒有看透或未曾預料?

紹鵬:有的,就是理論上都認識到了,但和實際體驗到的切膚之痛相比,依然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書本上看到的東西和體驗完全是兩個事情。當遇到現實的問題時,我們才切身體會原來這叫保險,原來這叫損耗,原來賣不掉就這樣爛了。我們很多事情都規劃了,但為了團隊的學習和成長,只能忍受這個痛苦蛻變的過程。

辛巴:經常有人咨詢我“用什么方式可以把農業做輕”,我說這個不太可能。

紹鵬:我同意你這個觀點。

有朋友問我為什么這么做,我說我們是被逼的,誰愿意搞得那么重,投資回報周期長且慢,就是因為沒辦法才這樣做。有些朋友就說“你管他呢,生存是最關鍵的,為什么一上來那么理想化,非要安全的產品”,我說我做這個還真是帶著理想主義來的,我純粹是為了成就事業夢想,不安全的產品我就是不賣,我寧肯賺小錢甚至不賺錢也不賣,就算撞得鼻青臉腫失敗了也不那么做,確實帶著一種信念來做這個產業。    

三、跨界務農,謙卑融合,力求改變

辛巴:佳沃投身農業以來,我相信您也許聽到過另外一些質疑的聲音。

紹鵬:我們先吃螃蟹嘛。

我始終覺得我們現在經歷的東西,如果別人來做的話同樣要經歷,我們這批人很努力又不笨,我就覺得不可能不成功。

因為跨界而來,原來在這個界里的人,肯定覺得你是外星人,你的言行在他們眼里顯得很怪異,但我覺得這個行業還是需要改變,怎么改變?就是跨界改變,我始終認為一定是那些跨界跨的很好的團隊才能獲得最終的勝利,踏出來的路才是勝利的路,磨得不硌腳的鞋就是好鞋。

我們很開放和謙虛,我覺得和柳總(柳傳志)為人和企業文化有關,我們從來沒有那種傲慢和固執或者是特別自我,我們樂意聽到很多不同的聲音,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有時候你聽到不好的聲音也會不高興,這是人之常情,但聽總比不聽好,有啟發、有幫助總比沒有好。

辛巴:我認為這也是一個過程,可能再過去五年或十年,我們產出更好的果子做到更好的收益,那時就不一樣了。我接觸農業群體也比較多,也有很多感觸和思考,有一批人他們骨子里還是很固執或很保守,一方面他們想接觸新的東西,另一方面又對這些新東西不信任或有抵觸,尤其是在互聯網的沖擊下,他們總會用一種異樣的眼光在看待市場的變化。

紹鵬:有的,我也在跟他們打交道,我覺得我們雙方都需要調整一下,我們跨界而來并不認為人家幾十年積累的經驗一文不值,但我們覺得他們那一套不是最終模式,而是需要一些改變,他們總覺得你是怪物而抗拒改變,這樣是不對的。

另外,我們確實要花一些時間去了解別人的溝溝坎坎,直接干自己認為對的事未必是正確的,別人吃過的苦、摔過的跤對我們同樣有借鑒意義,也會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

我們公司內部有個社交工作平臺,有些東西你會覺得挺有意思,比如我們強調要用農民的語言說話,要講讓農民聽得懂的大白話,少用IT語言或專業術語,遇到問題可以用通俗的語言委婉、巧妙的溝通,這樣才接地氣。

再比如,我們公司內部習慣用PPT,可他們用十個小時還沒有我們半個小時寫的好,所以我們在公司強調多用Excel少用PPT,這樣就給大家節省了時間也提高了效率,這些東西今天看來是很重要的。

辛巴:一方面需要互相融合,一方面需要跨界來改變我們的傳統思維。

紹鵬:對,只有跨界融合農業才會有希望。

四、植入農基因,全產業布局,篤定數十年

辛巴:咱們品牌建設方面,現今從獼猴桃到藍莓,這兩個品類已讓我們滿負荷運轉,今后是否會有第三個品類的拓展計劃?

紹鵬:從我們的國際布局來說,我們在水果品類上早已經布局了,像車厘子等我們會一步步的去做,推進當中我們遇到最大的問題是人才短缺。

在國外的話,上下游分工很明晰也很專業,比如新西蘭的包裝出口商和營銷都是分開的,我覺得我們有一天也會走到那樣專業分工的過程中。我們同時也在為今后的市場拓展籌備經驗和人才,比如我們國外的藍莓園子,我們也是在了解它的規律并儲備人才,到在中國做的時候就會有用武之地。其他行業如茶葉我們已開始嘗試,也是為了了解這個行業的規律,這個屬于半加工產品,還有葡萄酒屬于深加工產品,我們也是為了摸清它的規律,我們最終目的是要打造一個很好的品牌,現在所有的事情都是為未來做準備,要對初級產品、半加工產品、深加工產品有規律地掌握,然后再看在哪個地方更大的去突破。

辛巴:我們現在很多產品都是用佳沃這個牌子,把很多東西放在一個品牌下合適嗎?水果還好,比如說茶葉。

紹鵬:水果我們用佳沃,對于茶葉佳沃只是一個品牌背書,我們茶葉品牌叫龍冠,而葡萄酒直接是酒莊品牌,我們在初期打品牌的時候,最好是清清晰晰的,不要搞得太復雜、太亂。

五、佳沃究竟靠什么賺錢

辛巴:我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佳沃用什么樣的方式重塑了傳統農業的價值鏈,也就是我們通過資本把新技術、新思維注入到傳統農業當中,我們最終創造了哪些獨特的價值?

紹鵬:我還是希望通過技術、通過品牌和管理去獲得我們的回報,我們最終會蛻變成一個產業鏈里面的品牌服務商,就是集成服務商,我可能是全價值鏈運營,然后是全價值鏈服務,最后我會變成一個品牌公司,我覺得是這樣一個演變。

第一我們全產業鏈滲透,希望可以孵化出一些合作伙伴,我有了這些合作伙伴,我就讓他去主導某些環節,然后我就退,我給他們提供的是專利品種。

第二就是種植技術,所有產前產后我們都用最先進的技術,我們并不斷持續地研究新技術,讓我們的合作伙伴永遠離不開我們。

第三就是我們的品牌,通過我們的品牌背書,通過我們的質量標準,讓產品形成溢價。

所以,我們是賺技術的錢、管理的錢和品牌的錢。

我也沒深入地想過怎么描述的更精彩,傳統農業上游是散戶,下游是貿易商,他們是脫節的,我絕對敢保證他沒辦法控制安全,因為沒有機制沒有模式。

所以,我們先把好安全這一關,等有合適的合作伙伴我們就退一退,當各個價值鏈都很成熟的時候,佳沃最好變成一個消費者的品牌公司。

我特別希望說,生產種植這個環節不適合一家企業親自做很多,因為它的管理太復雜、太困難,需要有更合適的種植商才行,但在中國就是太少了,所以我們佳沃愿意孵化,我們最早承擔風險,也是在探索創新一種新模式。

六、一個讓紹鵬最頭疼的“思維”

辛巴:做到現在,您遇到最棘手的一個問題是什么?

紹鵬:我覺得就是改變傳統農業從業者的思維,我在公司提三個詞,一個叫科學,一個叫標準,一個叫精心作業,我們叫科學種田、標準種田和精心種田這三件事,都是特別難的事。

第一,經驗主義。

大部分從業者都是經驗主義,你問我為什么這么做,他會說原來就是這么做的,我們以前就是這么做的,本來就是這么做的,他們從來不問自己為什么,我覺得只有問了為什么,然后量化了才是科學的,否則就停留在經驗主義。

第二,標準化。

一個復雜分散的行業,只有標準化了才能復制,才能上規模。然而標準化這件事情在傳統農業里面非常薄弱、非常淡漠,有好多東西只是裝在腦子里,但不能把它形成可以照標準行事的步驟和方法,所以進步就比較慢。
第三,精心化。

我們提了一個文化叫愛園如家、愛樹如妻、愛果如子,真的是很重要很重要,沒有熱愛農業的人,沒有很好的機制和文化,他們就不會把這個事情用心來做,是不可能取得終極成功的。

我們在改變一群人的思維,無論是大學生還是跨界來的人,我們都以現代的思維去塑造這個群體,只有這樣中國的農業才有救,我們請了很多外國專家,并不是他們比我們國內人好,而是覺得他們是星星之火,讓他來帶動我們,轉變這個行業的傳統思維模式。

辛巴:農業極其缺少擁有現代思維的人才,挖人也挖不到,也只有自己培養了。

紹鵬:只有自己來,這正是我壓力很大的地方,很著急但也急不來。

作者微信:925805188,新農人聯盟發起人,農產品電商研究者/縣域電子經濟研究者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創投分享會立場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Copyright©創業聯(lian)合(he)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商務與客服聯系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