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ci)世間有(you)兩種東西最令人向往,一(yi)是手機里稍縱即(ji)逝(shi)的綠碼,二(er)是來之不易的陰性證明。
最開始是(shi)出(chu)入火車站機場(chang),在不同的城(cheng)市穿(chuan)梭,然后是(shi)乘坐地鐵公交,再后來是(shi)進出(chu)小區(qu)、上下班……
全國各地的防疫(yi)政(zheng)策將社會(hui)切(qie)割成一個(ge)(ge)個(ge)(ge)角落,“48小時(shi)陰(yin)性證明”成為每個(ge)(ge)人(ren)努(nu)力維(wei)系(xi)正常生活的憑證。
尤(you)其(qi)在最近(jin),這項(xiang)全民運動已經上升到(dao)國家高度(du)。北(bei)京、上海、深圳、南昌、杭州、鹽城、無錫(xi)……大(da)大(da)小小的城市(shi)紛紛提出(chu)建設“1530”核(he)算服(fu)務圈,即做(zuo)核(he)算步行不超過15分鐘、排隊不超過30分鐘。
一個又一個“核酸采(cai)樣亭”如雨后春(chun)筍般冒出(chu),象征著(zhu)我們被重塑的(de)生活方式(shi)。
2022年的(de)(de)夏天(tian),防護服里的(de)(de)大白很熱(re),五(wu)月的(de)(de)深圳還(huan)有點涼。
有些(xie)事情,做(zuo)(zuo)著做(zuo)(zuo)著就習(xi)(xi)慣了,人們習(xi)(xi)慣了戴口罩、做(zuo)(zuo)核酸、出示(shi)健康碼,就像空氣、水與陽光一樣自然(ran)。
可有些人卻因此賺得盆滿缽滿。
01 三年不開張
毋庸(yong)置疑,核酸(suan)檢測是一門(men)大生(sheng)意(yi)。
但在(zai)新冠(guan)疫情出現之(zhi)前,在(zai)號(hao)稱千億藍海(hai)的體外診(zhen)斷市場中,無論怎(zen)么看,核(he)酸(suan)檢測(ce)所在(zai)的病原體核(he)酸(suan)檢測(ce)項目,都(dou)不像是(shi)有前景的小眾賽道。
彼時,類似核酸(suan)檢(jian)(jian)測這(zhe)種利用分子生(sheng)物學原理,對外來病原體的(de)核酸(suan)物質進行檢(jian)(jian)測的(de)分子診斷技術,并不(bu)是(shi)主流。在實際應(ying)用中,血檢(jian)(jian)、免(mian)疫診斷才是(shi)大頭。所以在疫情之前,與病原體相關的(de)核酸(suan)診斷項目,幾(ji)乎沒有(you)形(xing)成規模(mo)的(de)可能。
直(zhi)到2019年,國內(nei)(nei)分子診斷市場的(de)整體(ti)規模(mo)(mo)為(wei)66億(yi)。其中,與病原體(ti)相關的(de)核酸診斷市場,包括(kuo)儀器(qi)在內(nei)(nei),規模(mo)(mo)不超過(guo)10億(yi)。
而在核(he)酸檢測(ce)中的(de)核(he)心PCR技(ji)(ji)術,是一(yi)(yi)種(zhong)早在上個世(shi)紀就已成(cheng)熟的(de)檢測(ce)技(ji)(ji)術,長期以來都是基因(yin)檢測(ce)公司和(he)第三方醫學實驗室的(de)必備項(xiang)目(mu)。但由于(yu)需求小,這項(xiang)業(ye)務頗顯高冷,對專業(ye)背景要(yao)求比較高,需要(yao)有一(yi)(yi)定年限的(de)實驗員才能接觸核(he)酸操作。
2017年(nian),全國區(qu)域病理診斷中心有185家,第三方醫學實驗室689家,但整體滲透率僅為5%,遠低于成(cheng)熟市場的40%。
原因很(hen)簡單。三甲醫院做不精,小(xiao)醫院又沒錢做,想(xiang)要(yao)統一(yi)規范(fan)降(jiang)低成本,“規模經濟”是最基(ji)本的邏輯。
所(suo)以到(dao)2018年,達安基因、艾迪康、金域檢測、迪安診斷四家龍頭,占(zhan)據整個市場70%份額,大量小型檢驗機(ji)構(gou)瀕臨淘(tao)汰。
只是,因為把中心都放(fang)在(zai)搶占市場(chang)上,這(zhe)些(xie)公司本身的體量也不大,對技術研(yan)發并不太重視(shi),上游(you)的儀器和(he)設備都面臨(lin)著國產化難題。
不過,這種種瑕疵,在突如其來的新冠檢測洪流中,被稀釋了。
02 開張吃三年
新(xin)冠兩年,對普通人而言是(shi)黑天(tian)鵝,卻讓一些企業陸(lu)續占到了風口。
早(zao)在武漢(han)疫情爆發(fa)初期,華(hua)大基因、達(da)安基因、伯杰(jie)醫療、杰(jie)諾生物、圣湘生物、之江(jiang)生物,這6家企業就先后獲得了新冠檢(jian)測產品上市(shi)的資格(ge)。
這(zhe)是屬于它(ta)們的高光之年(nian)。
其中,圣湘生物于2020年(nian)(nian)8月(yue)28日(ri)上(shang)市(shi),當年(nian)(nian)凈(jing)利(li)潤(run)為26.17億(yi)元,比上(shang)一年(nian)(nian)增長65倍(bei);之江生物于2021年(nian)(nian)1月(yue)18日(ri)上(shang)市(shi),2020年(nian)(nian)凈(jing)利(li)潤(run)為9.27億(yi)元,同比增長1993%。
財報顯(xian)示,高通量(liang)、全自動(dong)化特點(dian)的全自動(dong)核酸提取儀銷量(liang)增長(chang)顯(xian)著是業績提升的主(zhu)要原因。
此外,還有東(dong)方(fang)生物、明德生物、金域醫學等等,無論(lun)是下游的檢測服務商,還是上(shang)游的檢測設備(bei)和試劑生產(chan)商,都迎(ying)來(lai)了業績爆發(fa),利潤成百上(shang)千倍增長(chang)。
換言之(zhi),過去(qu)兩年(nian)(nian),這(zhe)些(xie)企業掙(zheng)到了過去(qu)10年(nian)(nian)、20年(nian)(nian)都賺不到的錢。
2020年,中國的核(he)酸(suan)檢(jian)測市場規(gui)模已(yi)經達到121億(yi),且(qie)最近兩年仍在以18%左右的速度增長,預計到今(jin)年,將達到146億(yi)。
同時,三年(nian)(nian)(nian)間,國內第三方醫學(xue)企業(ye)增(zeng)加了200多家,融(rong)資事件更是屢見不(bu)鮮(xian)。比如5月18日,靠疫情扭(niu)虧為(wei)盈(ying)的云康集團于港股上市,其(qi)招(zhao)股書中寫道,2020年(nian)(nian)(nian)和2021年(nian)(nian)(nian)COVID-19檢測業(ye)務毛利(li)率分別(bie)為(wei)63.6%和56.8%,兩年(nian)(nian)(nian)間核酸檢測收入約為(wei)15.3億。
核酸檢測風口,在(zai)不同階段營造了(le)各(ge)有差(cha)異的(de)造富神(shen)話。特別是早(zao)期(qi)就完成(cheng)投入(ru)的(de)頭部公司(si),已進(jin)入(ru)躺賺模式,機器(qi)越(yue)(yue)(yue)轉越(yue)(yue)(yue)快,人員越(yue)(yue)(yue)用越(yue)(yue)(yue)少,成(cheng)本越(yue)(yue)(yue)來越(yue)(yue)(yue)低。
4月(yue)16日,國家(jia)衛生(sheng)健康委稱,中國已(yi)完成115億人(ren)次核酸(suan)檢(jian)測(ce)。算下來,平均每個中國人(ren)都(dou)做過8次核酸(suan)檢(jian)測(ce)。
而(er)在百億次檢測(ce)背(bei)后,國(guo)內的(de)檢測(ce)能力,也從2020年(nian)3月的(de)126萬管/天(tian),增(zeng)至今年(nian)5月的(de)5700萬管/天(tian)。
盡管在近期的調價和采(cai)集的壓(ya)價聲中,出(chu)現了利(li)潤變(bian)薄的聲音,但(dan)絕(jue)不(bu)代表沒錢可賺。只是(shi)沒以前(qian)那么(me)賺錢了。
今(jin)年(nian),全國各(ge)地都是常態化的(de)核酸檢測,可以想象各(ge)個(ge)公(gong)司的(de)業績。
而且根據(ju)國家藥品(pin)監(jian)督管理局公(gong)布,僅僅到去年6月,就已經(jing)有29個核酸檢測試劑被批(pi)準通過(guo),市場被少數幾家企業壟斷瓜分(fen)的局面(mian)已得到一(yi)定的改(gai)善(shan)。
短(duan)短(duan)三年,核酸檢測這個(ge)小賽道(dao),迅速走完(wan)(wan)了其他行業需要10年才能完(wan)(wan)成的周期,先入的、后來的都沖進(jin)來掙了一波熱(re)錢。只是(shi),天量的單一需求,給這個(ge)需要技術驅動的產業帶來了什么?
03 未來難可期
新冠(guan)兩(liang)年,與疫情(qing)相(xiang)伴的,是(shi)滔天(tian)的財(cai)富、巨額的訂(ding)單(dan),各(ge)種實打實的造富神話接(jie)連上(shang)演,將核酸檢測這個單(dan)一檢測小賽道從十來億吹(chui)得(de)膨脹起來,相(xiang)關從業人(ren)數則(ze)達(da)到了十幾萬(wan)……
剛開始,我們以為大(da)白(bai)都是(shi)醫護(hu)人員(yuan)。后來,我們以為大(da)白(bai)都是(shi)優秀(xiu)志愿者。直到(dao)最近才(cai)知(zhi)道,原來大(da)白(bai)這個群(qun)體中有很多是(shi)臨時招聘的(de),測核酸(suan)也是(shi)要(yao)付錢(qian)的(de)。
尤其是5月以來(lai),各(ge)個城(cheng)市要建立步行15分(fen)鐘的(de)(de)核(he)酸采樣圈,為中國即(ji)將進入的(de)(de)常(chang)態化(hua)核(he)酸時代勾(gou)勒出了(le)(le)輪廓,也勾(gou)勒出了(le)(le)即(ji)將到來(lai)的(de)(de)巨大的(de)(de)核(he)酸檢測訂單。
最近,河南省更下發通知,將核酸檢(jian)測員納入(ru)新(xin)職(zhi)業(ye)后,各種招聘(pin)網站上,類(lei)似“核酸采(cai)(cai)集員”、“核酸檢(jian)測采(cai)(cai)樣(yang)護士(shi)”、“核酸采(cai)(cai)樣(yang)員”之(zhi)類(lei)的招聘(pin)信息十分密集。
比如在前程無憂上,廣(guang)東(dong)某人力資(zi)源公司的招聘要求是這樣的:18-35歲,接種(zhong)完第三針疫(yi)苗,有護士資(zi)格及電子(zi)化(hua)執業證。簽(qian)訂勞動合同(tong),有五險(xian)一金、節(jie)日福利、全勤(qin)獎(jiang),月薪(xin)1-1.5萬(wan)。
主要工作內容(rong),是配合街(jie)道(dao)辦或醫院做核酸采樣。
其他(ta)城(cheng)市(shi)的招聘(pin)信息,也基本大同小(xiao)異。
新(xin)冠大潮背后,看似火(huo)熱(re),新(xin)職業都被催生(sheng)出(chu)來(lai),但一切其實(shi)又回到了原(yuan)點(dian)。
因為提取(qu)、錄入等環節自動化程(cheng)度不高,巨量的(de)(de)核酸檢(jian)測(ce)工作(zuo),幾乎只(zhi)是一個人力密集型(xing)的(de)(de)苦力活(huo)。尤其(qi)在海(hai)外市場應急(ji)審(shen)批(pi)關閉后,該進(jin)不去的(de)(de)還是進(jin)不去,研發能力與技術性人來依然是稀缺物。
另一(yi)方面,今年4月1日(ri),國家(jia)有關(guan)(guan)部門發布《關(guan)(guan)于降低新冠病(bing)毒核(he)(he)酸檢(jian)測價(jia)格和費(fei)用的通(tong)知》,要求(qiu)下調公立醫療機(ji)構新冠病(bing)毒核(he)(he)酸檢(jian)測的政(zheng)府(fu)指導價(jia)。規定單(dan)人(ren)單(dan)檢(jian)降至不高(gao)于每人(ren)份28元;多(duo)人(ren)混檢(jian)統一(yi)降至每人(ren)份不高(gao)于8元。這已是全國第(di)四輪核(he)(he)酸檢(jian)測降價(jia)。
核酸檢測試劑(ji)與新冠疫苗類似(si),大部分(fen)都是(shi)政府免費提供(gong)給(gei)群眾使用。所以發(fa)展到(dao)產能穩定期(qi),中(zhong)間費用率和毛利(li)率都不會太高,相關(guan)企業開始出現利(li)潤下滑也是(shi)順理成章。
有(you)業內人士表(biao)示,當前的(de)定價已經逼近3到5元的(de)生產成(cheng)本,薄利(li)多銷已成(cheng)為行業主基調。
此外,核酸檢(jian)(jian)測(ce)(ce)被批準(zhun)(zhun)(zhun)試(shi)劑(ji)的相關企業(ye)數量,在過去兩年也(ye)未顯著增加。2020年6月時,國家(jia)(jia)藥監(jian)局(ju)共批準(zhun)(zhun)(zhun)了(le)42款新冠病毒檢(jian)(jian)測(ce)(ce)試(shi)劑(ji),來自27家(jia)(jia)企業(ye),其中有(you)12家(jia)(jia)上市(shi)公司(si);到了(le)2022年初,被批準(zhun)(zhun)(zhun)上市(shi)的核酸檢(jian)(jian)測(ce)(ce)試(shi)劑(ji)雖(sui)增至68個,但分布(bu)的企業(ye)為(wei)34家(jia)(jia),上市(shi)公司(si)數量則為(wei)14家(jia)(jia)。
整體(ti)來(lai)看,經歷了兩年(nian)多的發展,到(dao)了今年(nian)初,核(he)酸檢測市場目(mu)前呈現出價格不斷下調,規模增速放緩,入(ru)局企業數量減少(shao)的特點,黃金時代(dai)幾乎可以說是已經過去。
迅(xun)速膨脹的巨量市場、幾(ji)(ji)乎(hu)(hu)確定的結局和(he)可以預見(jian)的窗口(kou)期,給這個(ge)(ge)在不確定中(zhong)魔幻般長出的產業一(yi)定的確定性。那就是(shi),裹(guo)挾在其中(zhong)的人們幾(ji)(ji)乎(hu)(hu)都知道,這樣的市場不可持續,相關(guan)領域的投資(zi)人們,也都關(guan)注下一(yi)個(ge)(ge)熱點去了(le)。
在利潤持續降(jiang)低(di),而頻次卻幾乎(hu)再無(wu)提升空間之際,核酸檢(jian)測公司們(men)今年一季(ji)度的業(ye)績暴漲,或許也(ye)只是整個行業(ye)最后的狂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