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美元還是66美元,哪個更接近阿里的開盤價?

616晚上,阿里巴巴集團在美國SEC更新了自己F1文件,新文件的一大亮點是增加了2014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和盈利,同時公布了27個合伙人名單(28 星宿少了誰?),這都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披露了當前的股價,三月底股價25美元,6月底股價為50美元,在一個季度里足足翻了一倍,總市值剛達到 1000億美元!至于上市股價則依然保密,沒有公布。
阿里市值究竟有多少呢?阿里的市值牽動許多人的心思,尤其是投行,熱鬧的像搶香蕉的猴子。既然阿里股價現在還沒有公布,天馬就拍出三枚大錢,為大家推算一把。
定價:阿里可以賣個什么價?
要計算市值,需要知道兩個參數,一個是股價P,另一個是股票數量N。
上市后的股價P如何確認?據說阿里內部股流出的消息,內部股60美元一股,這是打了九折的,沒打折的價格,大概是66美元,所以,據此確定P=66美元。 (當前雖說是50美元,根本買不到,,不適合作為依據)股票數量N如何確認?參考阿里5月在SEC發布的F1文件,F1文件提到: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持有206,100,673股,占比8.9%。根據這個條件,兩者相除,206,100,673÷8.9%=23億股,即可以知道總股本N=23億。 補充,616更新的F1文件中披露,當前股價為50美元,好了,阿里上市后的市值=P*N=66*23億=1518億美元(6月份當前的市值為 50*23=1050億美元)。
1518,這個數字是不是很吉祥?這是第一種思路,簡單而有力,體現了互聯網之美。
不過,市場上總有些神一樣樂觀的吹鼓手,會認我們低估了阿里的市值,在他們眼里,阿里早就到達2000億以上的級別了。
于是就有了第二種思路,他們的這種理由是這樣的:2012年,阿里股價為60元人民幣,當時市值為350億美元(2012年9月18日,阿里巴巴宣布 71億美元,從雅虎手中購回20%股權,71億÷20%≈350億)。2014年,阿里股價66美元(折合396元),假如總股本不變的話,相應市值應為 2310億美元(350億X396÷60=2310億)。
很多人會不屑一顧:2310億美元,憑什么定價這么高啊?實際上這不算高呢,還有吹鼓手估算為2500億。要讓我買你股票,你水分太大,怎么行?得砍價。怎么砍價呢?貨比貨,公司比公司,做個橫向對比,找幾個模樣個頭差不多的公司,拿尺子量量長短。
于是,第三種思路來了,砍價的說:從業務類型、營收規模、利潤率和收入增長速度來看,阿里可能跟ebay和亞馬遜有類似之處,但要大大高于 ebay,ebay現如今的市值大約600億出頭,亞馬遜市值1500億左右,如果阿里在ebay和亞馬遜之間,是否可以估算為1000億? 這種砍價思路簡單粗暴,很多人受不了,尤其是第二組的人,他們會反駁說,阿里=ebay+亞馬遜+其他,所以,阿里的市值>600+1500=2100億, 于是價格又回到了2000億的水平。
驗證:究竟哪個價格合理?
究竟哪個價格合理?眾說紛紜,撲朔迷離。下面我們通過一個簡單試驗,擠擠水分,以驗證真相。
為了便于試驗,先進行一個解剖,把阿里的資產剖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時間回到2012年,我們把起點定格在阿里剛剛從雅虎手里贖身后,那一刻,阿里集團的資產阿里估值為350億美元;
第二部分,阿里2013年新增加的銀行貸款(主要用于投資)--自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前前后后花費收購的資金約略80億美元。
以上述兩部分資產為條件,進行三個假設,以推測當前資產增長情況:
2.假設經過18個月發展,阿里原本的350市值增值3倍,這80億美金投資產生的回報率為15倍的話,那么,阿里總市值=350X3+80X15=2350億。接近第三個估值。騰訊、亞馬遜、谷歌,直接跪下吧。
3.假設經過18個月發展,阿里原本的350市值增值2倍,這80億美金投資產生的回報率為4倍的話,那么,阿里總市值=350X2+80X4=1020億。接近第三個估值。有賺無賠,是不是也挺厲害呢?
問題是,這三個假設,究竟哪個更趨近于合理空間呢?
觀察一下可知,上述假設中的增長速度,最低是1.5倍,最高是5倍,中間的是3倍, 到底哪一個才是人們心目中的痛點呢?要找到這個答案,天馬找到了兩個文件中的數字做參考,第一個,阿里在5月發布的F1文件,2013年2至4季度,阿里集團收入同比增長率為56.6%,第二個文件是雅虎2014年3月1日發布的財報,數據顯示,阿里巴巴集團2013年營收增長率65%(營收增長率近三年呈下降趨勢)。前者是增長156.6%,后者是增長165%,無論哪一個,收入增長幅度都比1.5倍還多。
對比增長率來看,阿里集團350億的那部分資產的增長速度假定為多少合適呢?1.5倍,顯然低了,3倍又顯然偏高,2倍大概合適吧。
阿里集團80億美元投資部分資產的回報率假定為多少合適呢?這80億投資,有賺有賠有的還沒有產生明顯受益,我們可以樂觀些,參考從阿里收購的香港股票來看,文化中國的股價已經變成原來的3倍,暫定3倍比較合適。
因此,阿里市值為=350X2+80X3=940億。
結論:66美元的價格,買與不買,實在糾結
經過這樣一個粗略的簡單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第一種假設1420億的這個總市值與開篇提到的1518億美元總市值最為接近,這意味著阿里集團IPO開盤股價極有可能是66美元左右,而且總市值在1500億美元上下。但實際上,目前阿里的市值僅為1000億上下,差距較大。。假如你認為阿里能在兩個月內暴增到1500億,那么,按照50美元一股的價格,那就大量吃吧。
現在,回到開篇的問題上,對于這樣一個略微偏高的價格,如果有條件,你會不會出手購買呢?
作為一個股民,如果考慮未來收益的話,不得不考察企業的增長速度。我以66美元的價格買入后,阿里還能保持IPO前的高速增長嗎?過去增長飛速,原因在于,2013年引起增長主力是雙十一購物節,2014的帶動增長的主力是余額寶,而今雙十一購物節已經過度透支難以重現輝煌,余額寶也已蔫了不會再度發威。再加上此番上市,阿里融資約150億美元,預計其中一半將用于償還銀行貸款,余下費用能支持繼續發展嗎?好像不太現實。既然缺少足夠的增長點,上市后的股價會不會縮水呢?
再換個角度看看其內在價值,比較一下市盈率就會發現,要做出選擇,同樣也有些艱難。一方面,參考其他千億級公司,谷歌P/E=29,蘋果P/E=15,yahooP/E=30,阿里巴巴P/E=54(2013年凈利潤28億美元,假定市值1518 億),顯然偏高了。另一方面,與電商同行相比,京東P/E=-59,ebay的P/E=-445,相比亞馬遜P/E=500,阿里巴巴P/E=54,大概可以接受吧。如果市盈率不能說明問題,我們可以再參考銷售收入,阿里巴巴集團2013年營收67億美元,假定市值1500 億,67/1500=0.044,顯然被高估了。當然,有人會說,網絡公司都存在被高估的現象。阿里的這個表現,不算太高。
從阿里最新更新的F1文件來看,數字非常靚麗,2014財年,阿里旗下的天貓,總GMV達5050億人民幣,淘寶總GMV達1.172萬億元人民幣。對比京東可以發現,2013年全年,京東商城總交易額為1255億元人民幣。這等于說,1個天貓=4個多京東,1個淘寶=9個多京東。兩者加起來,約等于14個京東!而 京東市值一度達到400億美元。阿里值多少,不言而喻。
作者微信公號:goto5way
阿里市值究竟有多少呢?阿里的市值牽動許多人的心思,尤其是投行,熱鬧的像搶香蕉的猴子。既然阿里股價現在還沒有公布,天馬就拍出三枚大錢,為大家推算一把。
定價:阿里可以賣個什么價?
要計算市值,需要知道兩個參數,一個是股價P,另一個是股票數量N。
上市后的股價P如何確認?據說阿里內部股流出的消息,內部股60美元一股,這是打了九折的,沒打折的價格,大概是66美元,所以,據此確定P=66美元。 (當前雖說是50美元,根本買不到,,不適合作為依據)股票數量N如何確認?參考阿里5月在SEC發布的F1文件,F1文件提到: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持有206,100,673股,占比8.9%。根據這個條件,兩者相除,206,100,673÷8.9%=23億股,即可以知道總股本N=23億。 補充,616更新的F1文件中披露,當前股價為50美元,好了,阿里上市后的市值=P*N=66*23億=1518億美元(6月份當前的市值為 50*23=1050億美元)。
1518,這個數字是不是很吉祥?這是第一種思路,簡單而有力,體現了互聯網之美。
不過,市場上總有些神一樣樂觀的吹鼓手,會認我們低估了阿里的市值,在他們眼里,阿里早就到達2000億以上的級別了。
于是就有了第二種思路,他們的這種理由是這樣的:2012年,阿里股價為60元人民幣,當時市值為350億美元(2012年9月18日,阿里巴巴宣布 71億美元,從雅虎手中購回20%股權,71億÷20%≈350億)。2014年,阿里股價66美元(折合396元),假如總股本不變的話,相應市值應為 2310億美元(350億X396÷60=2310億)。
很多人會不屑一顧:2310億美元,憑什么定價這么高啊?實際上這不算高呢,還有吹鼓手估算為2500億。要讓我買你股票,你水分太大,怎么行?得砍價。怎么砍價呢?貨比貨,公司比公司,做個橫向對比,找幾個模樣個頭差不多的公司,拿尺子量量長短。
于是,第三種思路來了,砍價的說:從業務類型、營收規模、利潤率和收入增長速度來看,阿里可能跟ebay和亞馬遜有類似之處,但要大大高于 ebay,ebay現如今的市值大約600億出頭,亞馬遜市值1500億左右,如果阿里在ebay和亞馬遜之間,是否可以估算為1000億? 這種砍價思路簡單粗暴,很多人受不了,尤其是第二組的人,他們會反駁說,阿里=ebay+亞馬遜+其他,所以,阿里的市值>600+1500=2100億, 于是價格又回到了2000億的水平。
驗證:究竟哪個價格合理?
究竟哪個價格合理?眾說紛紜,撲朔迷離。下面我們通過一個簡單試驗,擠擠水分,以驗證真相。
為了便于試驗,先進行一個解剖,把阿里的資產剖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時間回到2012年,我們把起點定格在阿里剛剛從雅虎手里贖身后,那一刻,阿里集團的資產阿里估值為350億美元;
第二部分,阿里2013年新增加的銀行貸款(主要用于投資)--自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前前后后花費收購的資金約略80億美元。
以上述兩部分資產為條件,進行三個假設,以推測當前資產增長情況:
1.假設經過18個月發展,阿里原本的350市值增值2倍,這80億美金投資產生的回報率為9倍的話,那么,阿里總市值=350X2+80X9=1420億。這數字接近第一個估值。由此可見,這18個月來的增長率,真TMD驚人啊。
2.假設經過18個月發展,阿里原本的350市值增值3倍,這80億美金投資產生的回報率為15倍的話,那么,阿里總市值=350X3+80X15=2350億。接近第三個估值。騰訊、亞馬遜、谷歌,直接跪下吧。
3.假設經過18個月發展,阿里原本的350市值增值2倍,這80億美金投資產生的回報率為4倍的話,那么,阿里總市值=350X2+80X4=1020億。接近第三個估值。有賺無賠,是不是也挺厲害呢?
問題是,這三個假設,究竟哪個更趨近于合理空間呢?
觀察一下可知,上述假設中的增長速度,最低是1.5倍,最高是5倍,中間的是3倍, 到底哪一個才是人們心目中的痛點呢?要找到這個答案,天馬找到了兩個文件中的數字做參考,第一個,阿里在5月發布的F1文件,2013年2至4季度,阿里集團收入同比增長率為56.6%,第二個文件是雅虎2014年3月1日發布的財報,數據顯示,阿里巴巴集團2013年營收增長率65%(營收增長率近三年呈下降趨勢)。前者是增長156.6%,后者是增長165%,無論哪一個,收入增長幅度都比1.5倍還多。
對比增長率來看,阿里集團350億的那部分資產的增長速度假定為多少合適呢?1.5倍,顯然低了,3倍又顯然偏高,2倍大概合適吧。
阿里集團80億美元投資部分資產的回報率假定為多少合適呢?這80億投資,有賺有賠有的還沒有產生明顯受益,我們可以樂觀些,參考從阿里收購的香港股票來看,文化中國的股價已經變成原來的3倍,暫定3倍比較合適。
因此,阿里市值為=350X2+80X3=940億。
結論:66美元的價格,買與不買,實在糾結
經過這樣一個粗略的簡單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第一種假設1420億的這個總市值與開篇提到的1518億美元總市值最為接近,這意味著阿里集團IPO開盤股價極有可能是66美元左右,而且總市值在1500億美元上下。但實際上,目前阿里的市值僅為1000億上下,差距較大。。假如你認為阿里能在兩個月內暴增到1500億,那么,按照50美元一股的價格,那就大量吃吧。
現在,回到開篇的問題上,對于這樣一個略微偏高的價格,如果有條件,你會不會出手購買呢?
作為一個股民,如果考慮未來收益的話,不得不考察企業的增長速度。我以66美元的價格買入后,阿里還能保持IPO前的高速增長嗎?過去增長飛速,原因在于,2013年引起增長主力是雙十一購物節,2014的帶動增長的主力是余額寶,而今雙十一購物節已經過度透支難以重現輝煌,余額寶也已蔫了不會再度發威。再加上此番上市,阿里融資約150億美元,預計其中一半將用于償還銀行貸款,余下費用能支持繼續發展嗎?好像不太現實。既然缺少足夠的增長點,上市后的股價會不會縮水呢?
再換個角度看看其內在價值,比較一下市盈率就會發現,要做出選擇,同樣也有些艱難。一方面,參考其他千億級公司,谷歌P/E=29,蘋果P/E=15,yahooP/E=30,阿里巴巴P/E=54(2013年凈利潤28億美元,假定市值1518 億),顯然偏高了。另一方面,與電商同行相比,京東P/E=-59,ebay的P/E=-445,相比亞馬遜P/E=500,阿里巴巴P/E=54,大概可以接受吧。如果市盈率不能說明問題,我們可以再參考銷售收入,阿里巴巴集團2013年營收67億美元,假定市值1500 億,67/1500=0.044,顯然被高估了。當然,有人會說,網絡公司都存在被高估的現象。阿里的這個表現,不算太高。
從阿里最新更新的F1文件來看,數字非常靚麗,2014財年,阿里旗下的天貓,總GMV達5050億人民幣,淘寶總GMV達1.172萬億元人民幣。對比京東可以發現,2013年全年,京東商城總交易額為1255億元人民幣。這等于說,1個天貓=4個多京東,1個淘寶=9個多京東。兩者加起來,約等于14個京東!而 京東市值一度達到400億美元。阿里值多少,不言而喻。
作者微信公號:goto5way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創投分享會立場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搜索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biao)簽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