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倒專利墻,馬斯克對蘋果谷歌們“留了一手”

古往今來商人重利輕義,為人不齒。但是特斯拉公司CEO 馬斯克剛剛做出了一個驚人之舉:6月12日,馬斯克在公司官網博客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我們所有的專利屬于你”的博文,其中提到將開放所有的專利技術,任何人出于善意想要使用特斯拉的技術,特斯拉不會發起專利侵權訴訟。專利的價值幾何,下面列舉幾個事實:
1.在諾基亞未被微軟收購前,其對蘋果的專利授權費用高達6億美元,這一數字超過了Lumia系列手機的在收購前銷售總收入。
2.Google在2011年以125億美元收購摩托諾拉移動,三年后以39億美元三折賤賣給聯想。行業普遍認為,Google看中的是摩托羅拉海量的專利資源。
3.蘋果三星的專利大戰中,三星敗訴將要賠償蘋果9.3億美元,折合56.9億人民幣。
既然如此,一個銷量只有兩萬輛的汽車公司為何有如此大的魄力放棄自己十一年苦心經營的專利技術優勢呢?
直接目的:促進電動車市場的快速擴張
科技界總喜歡把蘋果公司和特斯拉放在一起比較。iPhone用不到五年的時間就改變了整個手機行業。但是汽車不同于消費電子行業,如果任由電動車市場自然發展,這必將是一個極其緩慢的過程。事實上,特斯拉成立至今已經是十一個年頭,而去年全年的銷量剛剛達到兩萬輛。投資者是否有足夠的耐心陪馬斯克玩,消費者的關注又會保持多久,他心中的特斯拉帝國是否會像新能源汽車、混合動力汽車那樣在不溫不火中淡出消費者和投資者的視線,這也許是馬斯克日夜思考的問題。
開放專利看似飲鴆止渴,其實利在千秋。汽車行業的研發投入往往都是一筆天文數字。尤其對于電動車這種新興科技,小的汽車廠商因為資金的限制,沒有能力去做,而老牌汽車廠商,也沒有動力在傳統市場還未充分挖掘的時候,去推動汽車行業的更新迭代。它們以一種驚人的默契對電動車進行有限投入,更多的只是一種技術儲備和姿態展示,就像那些概念車永遠被封存在展廳。
但是馬斯克開放專利一招打破了老牌廠商的如意算盤,小的汽車廠商省下了巨大的研發投入和時間成本,可以集中所有資源去開拓市場。而特斯拉呢?也許市場份額可能會受到擠壓,但是憑著其在初期建立的市場口碑和專利開放帶來的行業聲譽,隨著電動車市場規模的擴大,他分到的那塊蛋糕只會越來越大,也極有可能是最大的那一塊。而且所有從中受益的汽車廠商無形中都成為了馬斯克對抗老牌汽車廠商的同盟軍。
一點無奈:蘋果和谷歌的狙擊
既然開放專利好處多多,為什么聰明的馬斯克會選在2014年?技術的儲備固然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但是蘋果和谷歌的圍攻讓馬斯克不得不為之。
今年三月,蘋果發布了車載智能系統CarPlay,向科技領域其它企業釋放了一個很強烈的信號,即爭奪智能車載系統市場。隨后,蘋果公司的眾多合作伙伴在日內瓦車展上展出了搭載CarPlay的新車型,其中不乏梅賽德斯奔馳這樣的頂級廠商。而法拉利、BMW、福特、通用以及豐田等眾多汽車廠商也表示將會展示其下車型與CarPlay的整合界面。
谷歌也極可能在今年的I/O大會上推出自家車載系統Google Auto Link。該車載系統是由開放汽車聯盟開發的,該聯盟包括谷歌、奧迪AG、通用汽車、本田汽車、現代起亞汽車和英偉達公司。毫無疑問,以上品牌汽車嘗試將成為Google Auto Link車載系統首批客戶。
而特斯拉呢?作為一款軟硬結合的產品,其本身也有一套完整的操作系統和體驗邏輯。作為用戶直觀體驗最核心的一部分,馬斯克甘愿放棄這些嗎?愿意像手機行業中的三星、索尼、諾基亞那樣去做一個硬件廠商嗎?而特斯拉又如何與這些巨頭聯盟去競爭?好長一段時間里,馬斯克定是夜不能寐吧!
也許是無奈之舉,老牌廠商看不上眼,馬斯克只能希望借助小廠商的幫助打造自己的一個草根聯盟,加入與蘋果和谷歌的車載系統之爭,憑借著良好的口碑和軟硬整合的優勢盡可能的拉攏大廠商加入。
終極目標:唯我獨尊
iPhone之所以擁有流暢的操作體驗很大原因在于軟硬結合的高度優化。但是在汽車行業如何保證這些?無論蘋果的CarPlay還是谷歌的Google Auto Link大多停留在用戶功能的體驗上,不涉及任何汽車底層的控制系統,蘋果和谷歌無法去協調眾多廠商的標準。出于安全和穩定性的考慮,汽車廠商也不會賦予車載操作系統這些權限。某種意義下,所謂的車載智能操作系統只是把汽車變成了一個iPhone和安卓手機的龐大外設而已。
但是在特斯拉或者采用特斯拉專利標準的汽車上可能是另一番體驗,由于采用的是同一體系下的標準,車載操作系統被賦予了更多的權限,諸如電池管理、電機技術和動力控制都可以被系統訪問,試想在不遠的將來你可以像控制手機一樣切換汽車的工作模式,你可以像電腦那樣為汽車超頻,盡管看似瘋狂,但也不無可能,一切源于基于統一標準的軟件優化。對于一個廠商來說,如此誘惑的產品優勢又怎能放棄?
而如果這個行業的標準由你主導,那么這個行業就成為了你的后花園。到時候馬斯克只須躺在搖椅上,哼著小曲,靠出售標準化的汽車模塊即可坐擁豐厚的利潤,更何況馬斯克如果無賴般收回自己今天的承諾,你又能如何呢?
當然,馬斯克還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他強調“任何人如果出于善意想要使用特斯拉的技術,特斯拉將不會對其發起專利侵權訴訟”。至于何種行為是出于善意,只能由你我細細品味了。
本文來源于微信公眾號‘隔岸觀火’(review100)”
1.在諾基亞未被微軟收購前,其對蘋果的專利授權費用高達6億美元,這一數字超過了Lumia系列手機的在收購前銷售總收入。
2.Google在2011年以125億美元收購摩托諾拉移動,三年后以39億美元三折賤賣給聯想。行業普遍認為,Google看中的是摩托羅拉海量的專利資源。
3.蘋果三星的專利大戰中,三星敗訴將要賠償蘋果9.3億美元,折合56.9億人民幣。
既然如此,一個銷量只有兩萬輛的汽車公司為何有如此大的魄力放棄自己十一年苦心經營的專利技術優勢呢?
直接目的:促進電動車市場的快速擴張
科技界總喜歡把蘋果公司和特斯拉放在一起比較。iPhone用不到五年的時間就改變了整個手機行業。但是汽車不同于消費電子行業,如果任由電動車市場自然發展,這必將是一個極其緩慢的過程。事實上,特斯拉成立至今已經是十一個年頭,而去年全年的銷量剛剛達到兩萬輛。投資者是否有足夠的耐心陪馬斯克玩,消費者的關注又會保持多久,他心中的特斯拉帝國是否會像新能源汽車、混合動力汽車那樣在不溫不火中淡出消費者和投資者的視線,這也許是馬斯克日夜思考的問題。
開放專利看似飲鴆止渴,其實利在千秋。汽車行業的研發投入往往都是一筆天文數字。尤其對于電動車這種新興科技,小的汽車廠商因為資金的限制,沒有能力去做,而老牌汽車廠商,也沒有動力在傳統市場還未充分挖掘的時候,去推動汽車行業的更新迭代。它們以一種驚人的默契對電動車進行有限投入,更多的只是一種技術儲備和姿態展示,就像那些概念車永遠被封存在展廳。
但是馬斯克開放專利一招打破了老牌廠商的如意算盤,小的汽車廠商省下了巨大的研發投入和時間成本,可以集中所有資源去開拓市場。而特斯拉呢?也許市場份額可能會受到擠壓,但是憑著其在初期建立的市場口碑和專利開放帶來的行業聲譽,隨著電動車市場規模的擴大,他分到的那塊蛋糕只會越來越大,也極有可能是最大的那一塊。而且所有從中受益的汽車廠商無形中都成為了馬斯克對抗老牌汽車廠商的同盟軍。
一點無奈:蘋果和谷歌的狙擊
既然開放專利好處多多,為什么聰明的馬斯克會選在2014年?技術的儲備固然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但是蘋果和谷歌的圍攻讓馬斯克不得不為之。
今年三月,蘋果發布了車載智能系統CarPlay,向科技領域其它企業釋放了一個很強烈的信號,即爭奪智能車載系統市場。隨后,蘋果公司的眾多合作伙伴在日內瓦車展上展出了搭載CarPlay的新車型,其中不乏梅賽德斯奔馳這樣的頂級廠商。而法拉利、BMW、福特、通用以及豐田等眾多汽車廠商也表示將會展示其下車型與CarPlay的整合界面。
谷歌也極可能在今年的I/O大會上推出自家車載系統Google Auto Link。該車載系統是由開放汽車聯盟開發的,該聯盟包括谷歌、奧迪AG、通用汽車、本田汽車、現代起亞汽車和英偉達公司。毫無疑問,以上品牌汽車嘗試將成為Google Auto Link車載系統首批客戶。
而特斯拉呢?作為一款軟硬結合的產品,其本身也有一套完整的操作系統和體驗邏輯。作為用戶直觀體驗最核心的一部分,馬斯克甘愿放棄這些嗎?愿意像手機行業中的三星、索尼、諾基亞那樣去做一個硬件廠商嗎?而特斯拉又如何與這些巨頭聯盟去競爭?好長一段時間里,馬斯克定是夜不能寐吧!
也許是無奈之舉,老牌廠商看不上眼,馬斯克只能希望借助小廠商的幫助打造自己的一個草根聯盟,加入與蘋果和谷歌的車載系統之爭,憑借著良好的口碑和軟硬整合的優勢盡可能的拉攏大廠商加入。
終極目標:唯我獨尊
iPhone之所以擁有流暢的操作體驗很大原因在于軟硬結合的高度優化。但是在汽車行業如何保證這些?無論蘋果的CarPlay還是谷歌的Google Auto Link大多停留在用戶功能的體驗上,不涉及任何汽車底層的控制系統,蘋果和谷歌無法去協調眾多廠商的標準。出于安全和穩定性的考慮,汽車廠商也不會賦予車載操作系統這些權限。某種意義下,所謂的車載智能操作系統只是把汽車變成了一個iPhone和安卓手機的龐大外設而已。
但是在特斯拉或者采用特斯拉專利標準的汽車上可能是另一番體驗,由于采用的是同一體系下的標準,車載操作系統被賦予了更多的權限,諸如電池管理、電機技術和動力控制都可以被系統訪問,試想在不遠的將來你可以像控制手機一樣切換汽車的工作模式,你可以像電腦那樣為汽車超頻,盡管看似瘋狂,但也不無可能,一切源于基于統一標準的軟件優化。對于一個廠商來說,如此誘惑的產品優勢又怎能放棄?
而如果這個行業的標準由你主導,那么這個行業就成為了你的后花園。到時候馬斯克只須躺在搖椅上,哼著小曲,靠出售標準化的汽車模塊即可坐擁豐厚的利潤,更何況馬斯克如果無賴般收回自己今天的承諾,你又能如何呢?
當然,馬斯克還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他強調“任何人如果出于善意想要使用特斯拉的技術,特斯拉將不會對其發起專利侵權訴訟”。至于何種行為是出于善意,只能由你我細細品味了。
本文來源于微信公眾號‘隔岸觀火’(review100)”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創投分享會立場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qian)
精華文(wen)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