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葛洛龐蒂:漸進式改良是創新力的敵人,是一種病

人類文明發展歷程中,任何歷史書不能繞開的一個人物,1996年7月被《時代》周刊列為當代最重要的未來學家之一,且早在中國互聯網初期就與中國結緣,他的《數字化生存》一書97年進入中國,被大家稱為互聯網圣經,因為書中預言了數字化時代,尤其互聯網給人類帶來的種種變革,并且預言成真,比如現在早已普及的觸摸屏技術,就是他的精彩論述之一,除此之外,在做互聯網投資人大獲成功之后,他為之奮斗一生的事業,就是給發展中國家的邊遠貧困兒童,開始普及100美元的免費電腦,他就是尼古拉斯·尼葛洛龐蒂。日前他應百度百家邀請來到中國,與自媒體作者零距離對話,暢談互聯網發展。
極致的創造力拒絕漸進式改良
對于中國家長最關心的教育問題,一向言語偏激,但總能應驗,開場不久,他便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從技術角度認為:編程是思考的DNA,但編程不能簡單認為是制造應用,在未來可能有數百種編程的編碼語言,未來的社會,現在的孩子們應該是消費應用。而中國的孩子也一樣,大量的編碼加強了思考能力。現有的教育體制應該幫助孩子們實現自己想做的,這才是創造力,曾經有一個名為pisa的國際測試,這種測試主要測試知識面、綜合分析、創新素養。很多國家的得分都高于美國,比如芬蘭,那里的孩子沒有作業,沒有考試,課時也很少。但編碼是一種思考的方式,現在很多家長重視競爭,但競爭剝奪了孩子的創造力,對于教育體制,每個國家都需要去幫助他們成長,而不是用競爭去破壞。
從創造力而言他認為漸進的改良是創新力的敵人。這是一種病,在過去50年間,有非常多重大的技術問世,但是最近4、5年以來,漸進的改良成為主流,這樣誕生了不少好的產品,好的公司,但是這種漸進式的改良阻礙了創新的步伐。
后所有權時代數字影響生活方式
尼葛洛龐蒂表示,由于數字化和自動化的快速發展,年輕人的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為更加方便,年輕人不像五十年前再希望擁有一輛自己的車,也不愿意跟父母呆在安逸的郊外,這一切都是因為便捷造成的,社會和生活方式巨變,也對汽車行業產生了影響。
未來的互聯網時代,應該更加重視物聯網的發展,更加的智能,但現在很多人有誤區,最大的誤區就是高度智能集合在手機上或者是一些簡單的設備上,但真正的智能應該是相關設備自己能識別,比如微波爐,放進一只雞,它自己就知道烹飪的方法。未來是物聯網的社會,現在對于物聯網的認識,僅僅是冰山一角。
數字替代原子生物技術顛覆人類
在《數字化生存》一書中,尼葛洛龐蒂就認為數字時代將替代原子時代,各種新技術會巨變,至今,他也堅定的認為這會成為現實。他說,在物理上,把思想和身體連接,應該跟我們的味覺、視覺等感觀一樣,從人體內部來看,用血液和神經,通過設備與大腦相連,甚至服用膠囊就能讓大腦掌握一項新技術。并且他認識的一位教授,就已經開始嘗試,目前最新的仿生技術,可以用假肢讓殘疾人通過沙灘能感覺到踩在沙灘的感覺。
而新的技術,比如核能或者轉基因技術,他認為不能說不好,甚至可能在發展中發生很多嚴重的錯誤,但未來可以通過模擬和實驗室試驗,讓這些新的科技變的更加安全,而不是采取拒絕的態度,把未來封閉在過去,技術是上天賜給人類的禮物,面對核能和生物技術,人類應該做的更好。
讓最后10億人上網,100美元電腦的秘密
從1982年開始,尼葛洛龐蒂就開始了電腦在世界發展中國家邊遠村落普及的嘗試和推廣。每臺電腦自帶上千個不同的應用,使用的兒童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在埃塞俄比亞,他甚至驚人的發現,在沒有人教的情況下,拿到電腦的兒童能在一周內學會使用超過50個應用,第二周就能自己唱會ABC歌,半年以后甚至已經學會了黑客攻擊。這種驚喜讓他把普及互聯網作為終身的事業努力,現在每臺電腦的成本都控制在100美元以下。
但是最后10億用戶上網是很難的,比如缺乏電力或者物資。這是一個復雜的話題,主要取決于一些態度,因為在他看來,互聯網和互通互聯應該是免費的。但互聯網的普及還是受到運營商的影響,比如商業利益。很多區域兒童失學,并不是因為父母原因或者不想上學,而是當地沒有學校,所以如何改變這種環境,這是最后10億人上網的關鍵。
未來一千萬平板電腦也是在我們預算之內,所有這些都是可以實施的方案,我們可以把剛才非洲農村孩子使用平板電腦的景象,復制到其他的地方。
技術變革世界,中國互聯網應該反思
通過一天的交流,尼葛洛龐蒂充分發表了自己的觀點,100美元的電腦的公益活動通過硬件和軟件的支持,幫助沒有上學條件的兒童有學習知識和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技術則時刻進步,改變社會和生存方式,甚至是顛覆。
盡管中國社會網民基數已經超越6億,超過美國總人口數,但在技術上的差距還是顯而易見的,互聯網的發展也是如此。早期國內的創業者基本都是海歸,帶來硅谷的技術發展,并且現在的互聯網發展依舊存在著國外的影子。這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國內應該反思的問題,尼葛洛龐蒂的100美元電腦的行動看似公益,但確是通過另外一種方式去解決教育的根本問題,用主動式學習去解決創新思維。
中國的互聯網缺乏創新,或者所謂的微創新盛行,源頭也是如此,大學的計算機教材迭代落后,而新的技術又靠國外輸入,陷入死循環。國內的教育也更多的是模式化灌輸和應試,導致創新能力偏弱。
國內強大的互聯網領域,存在著龐大的市場和行業細分,對于未來的發展,不能僅靠眼前浮躁的短平快和抄襲,且不談尼葛洛龐蒂對話中對于未來預測的種種,光看眼前,中國互聯網從業者應該汗顏巨大的差距。
互聯網行業受人仰慕并不是他巨大的商業利益,而是源于這個全新的載體擔負的使命,邀請尼葛洛龐蒂這次與中國互聯網的對話,其實也是另外一種提醒,如果想真成為強國,中國錯過了兩百多年的工業時代的文明進程,現在的互聯網時代,能否抓住,也應該更加接地氣。
尼葛洛龐蒂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認為,互聯網的精髓是:沒有人能夠控制互聯網,但是互聯網非常的奏效。這是非常有意思的,這才是互聯網的精髓。我們一般來講呢就是如果你想奏效,必須控制它,但是互聯網不是這樣的。
這段話同樣適用于中國互聯網的現狀,互聯網在目前的中國,也正如尼葛洛龐蒂所預測的一樣,徹底顛覆了傳統的思維和生活方式,并且持續發酵,但未來依舊不可測,這恐怕也是互聯網從業者的一種樂趣吧。總而言之,尼葛洛龐蒂的這次對話,留給未來的不僅僅是技術的預測,更是對中國互聯網的一次提醒:回歸到本源,互聯網發展的多元化變革順勢而為,我們,應該看的更遠。
極致的創造力拒絕漸進式改良
對于中國家長最關心的教育問題,一向言語偏激,但總能應驗,開場不久,他便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從技術角度認為:編程是思考的DNA,但編程不能簡單認為是制造應用,在未來可能有數百種編程的編碼語言,未來的社會,現在的孩子們應該是消費應用。而中國的孩子也一樣,大量的編碼加強了思考能力。現有的教育體制應該幫助孩子們實現自己想做的,這才是創造力,曾經有一個名為pisa的國際測試,這種測試主要測試知識面、綜合分析、創新素養。很多國家的得分都高于美國,比如芬蘭,那里的孩子沒有作業,沒有考試,課時也很少。但編碼是一種思考的方式,現在很多家長重視競爭,但競爭剝奪了孩子的創造力,對于教育體制,每個國家都需要去幫助他們成長,而不是用競爭去破壞。
從創造力而言他認為漸進的改良是創新力的敵人。這是一種病,在過去50年間,有非常多重大的技術問世,但是最近4、5年以來,漸進的改良成為主流,這樣誕生了不少好的產品,好的公司,但是這種漸進式的改良阻礙了創新的步伐。
后所有權時代數字影響生活方式
尼葛洛龐蒂表示,由于數字化和自動化的快速發展,年輕人的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為更加方便,年輕人不像五十年前再希望擁有一輛自己的車,也不愿意跟父母呆在安逸的郊外,這一切都是因為便捷造成的,社會和生活方式巨變,也對汽車行業產生了影響。
未來的互聯網時代,應該更加重視物聯網的發展,更加的智能,但現在很多人有誤區,最大的誤區就是高度智能集合在手機上或者是一些簡單的設備上,但真正的智能應該是相關設備自己能識別,比如微波爐,放進一只雞,它自己就知道烹飪的方法。未來是物聯網的社會,現在對于物聯網的認識,僅僅是冰山一角。
數字替代原子生物技術顛覆人類
在《數字化生存》一書中,尼葛洛龐蒂就認為數字時代將替代原子時代,各種新技術會巨變,至今,他也堅定的認為這會成為現實。他說,在物理上,把思想和身體連接,應該跟我們的味覺、視覺等感觀一樣,從人體內部來看,用血液和神經,通過設備與大腦相連,甚至服用膠囊就能讓大腦掌握一項新技術。并且他認識的一位教授,就已經開始嘗試,目前最新的仿生技術,可以用假肢讓殘疾人通過沙灘能感覺到踩在沙灘的感覺。
而新的技術,比如核能或者轉基因技術,他認為不能說不好,甚至可能在發展中發生很多嚴重的錯誤,但未來可以通過模擬和實驗室試驗,讓這些新的科技變的更加安全,而不是采取拒絕的態度,把未來封閉在過去,技術是上天賜給人類的禮物,面對核能和生物技術,人類應該做的更好。
讓最后10億人上網,100美元電腦的秘密
從1982年開始,尼葛洛龐蒂就開始了電腦在世界發展中國家邊遠村落普及的嘗試和推廣。每臺電腦自帶上千個不同的應用,使用的兒童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在埃塞俄比亞,他甚至驚人的發現,在沒有人教的情況下,拿到電腦的兒童能在一周內學會使用超過50個應用,第二周就能自己唱會ABC歌,半年以后甚至已經學會了黑客攻擊。這種驚喜讓他把普及互聯網作為終身的事業努力,現在每臺電腦的成本都控制在100美元以下。
但是最后10億用戶上網是很難的,比如缺乏電力或者物資。這是一個復雜的話題,主要取決于一些態度,因為在他看來,互聯網和互通互聯應該是免費的。但互聯網的普及還是受到運營商的影響,比如商業利益。很多區域兒童失學,并不是因為父母原因或者不想上學,而是當地沒有學校,所以如何改變這種環境,這是最后10億人上網的關鍵。
未來一千萬平板電腦也是在我們預算之內,所有這些都是可以實施的方案,我們可以把剛才非洲農村孩子使用平板電腦的景象,復制到其他的地方。
技術變革世界,中國互聯網應該反思
通過一天的交流,尼葛洛龐蒂充分發表了自己的觀點,100美元的電腦的公益活動通過硬件和軟件的支持,幫助沒有上學條件的兒童有學習知識和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技術則時刻進步,改變社會和生存方式,甚至是顛覆。
盡管中國社會網民基數已經超越6億,超過美國總人口數,但在技術上的差距還是顯而易見的,互聯網的發展也是如此。早期國內的創業者基本都是海歸,帶來硅谷的技術發展,并且現在的互聯網發展依舊存在著國外的影子。這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國內應該反思的問題,尼葛洛龐蒂的100美元電腦的行動看似公益,但確是通過另外一種方式去解決教育的根本問題,用主動式學習去解決創新思維。
中國的互聯網缺乏創新,或者所謂的微創新盛行,源頭也是如此,大學的計算機教材迭代落后,而新的技術又靠國外輸入,陷入死循環。國內的教育也更多的是模式化灌輸和應試,導致創新能力偏弱。
國內強大的互聯網領域,存在著龐大的市場和行業細分,對于未來的發展,不能僅靠眼前浮躁的短平快和抄襲,且不談尼葛洛龐蒂對話中對于未來預測的種種,光看眼前,中國互聯網從業者應該汗顏巨大的差距。
互聯網行業受人仰慕并不是他巨大的商業利益,而是源于這個全新的載體擔負的使命,邀請尼葛洛龐蒂這次與中國互聯網的對話,其實也是另外一種提醒,如果想真成為強國,中國錯過了兩百多年的工業時代的文明進程,現在的互聯網時代,能否抓住,也應該更加接地氣。
尼葛洛龐蒂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認為,互聯網的精髓是:沒有人能夠控制互聯網,但是互聯網非常的奏效。這是非常有意思的,這才是互聯網的精髓。我們一般來講呢就是如果你想奏效,必須控制它,但是互聯網不是這樣的。
這段話同樣適用于中國互聯網的現狀,互聯網在目前的中國,也正如尼葛洛龐蒂所預測的一樣,徹底顛覆了傳統的思維和生活方式,并且持續發酵,但未來依舊不可測,這恐怕也是互聯網從業者的一種樂趣吧。總而言之,尼葛洛龐蒂的這次對話,留給未來的不僅僅是技術的預測,更是對中國互聯網的一次提醒:回歸到本源,互聯網發展的多元化變革順勢而為,我們,應該看的更遠。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創投分享會立場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biao)簽
精華文章(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