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財經問題必須交給精英,不存在“草根財經”

創投分享會注:6月27日,愛奇藝又以其慣常的風格,在發布會前一小時才告訴創投分享會君,他們簽下了吳曉波工作室并且要開發布會。有關吳曉波的分量有多足(以及馬東對創投分享會君說“被你們批評”這種細節)不提也罷,發布酒會之后的群訪倒是頗有一觀。原本一個視頻產業發布會,因為吳曉波的傳統媒體出身,大家討論更多的是新(xin)舊(jiu)媒體變革時代的所思所想。以下是創投分享(xiang)會君整(zheng)理(li)出來(lai)的群(qun)訪節錄。
問:您剛剛把紙媒體所有專欄停掉了?
吳曉波:都停掉了——沒有關系,我已經很對得起他們了。
問:之前在給文字媒體寫稿的時候,稿酬大概是多少錢?
吳曉波:最多的時候一個字2塊錢。(記者們:這么低?)這算是最高了,給FT中文網寫稿子,一篇也就是500元人民(min)幣。
問:愛奇藝主動找的您還是自己找到愛奇藝?
吳曉波:我是一個整體自媒體計劃:有專欄,有視頻;愛奇藝很好就過來了。愛奇藝和優酷其實都是不錯的,但我只跟一家合作,愛奇藝速度最快,所以就是一個緣分的問題。
問:因為我們都是之前都是傳統媒體人,都是寫文字的人。文字語言和視頻語言是兩回事,怎么保證像視頻語言一樣生動?
吳曉波:我是處于長期演講的狀態,講課的狀態,面對公眾演講對我來講很好,(只不過)面對鏡頭有一點小問題,脫口秀對我來講本質沒有大問題。
問:你不享受出鏡嗎?
吳曉波:不享受。
問:對自己的定位現在還是一個寫文字的人?
吳曉波:我沒有轉型也沒有轉行,我就是一個財經的寫作人,原來那個平臺不對了,原來是在報紙上登一個東西,很快就是反應到了。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呢?在于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不依賴與任何的平臺,我們早上起來看到所有的新聞,都是在推送,都是在社交平臺。所以,這個意義上來講,傳統的新聞資訊完全沒有存在意義,剩下就是內容生產者就是用什么方式來尋找到讀者。包括我自己也是做一個實驗,我每一個禮拜兩篇超長的文章,還有兩萬多人愿意看這個東西,而且是從頭看到尾。
寫文章會有個很大的錯覺,以為互聯網時代到了以后,專業被化解掉、所有的閱讀學習已經碎片化了。我認為這兩個完全是錯的,因為專業性仍然是互聯網時代唯一的生活方式,越專業越好,要看別的我也是沒有辦法給到你。
現在的問題僅僅在于市場沒有形成一種套現模型。現在傳統媒體最麻煩是什么?大家對于專業精神產生懷疑;這個是特別操蛋的一件事情。我(wo)(wo)們做(zuo)(zuo)財(cai)經(jing),財(cai)經(jing)本(ben)身就(jiu)是(shi)經(jing)營政(zheng)治,哪(na)里有(you)(you)“草根(gen)財(cai)經(jing)”,沒(mei)有(you)(you)道理(li)的(de)——那個(ge)公司(si)好不好?為什么裁員1萬(wan)6千(qian)人,企業(ye)(ye)需要不需要監督?這個(ge)怎么可能(neng)是(shi)草根(gen)的(de)問(wen)題?這個(ge)問(wen)題不可能(neng)交(jiao)給草根(gen),這個(ge)東西(xi)必須(xu)交(jiao)給國家(jia)的(de)精英。精英表達用哪(na)個(ge)平臺呢?如果我(wo)(wo)們用一種比較理(li)性的(de)方式(shi)是(shi)能(neng)夠重(zhong)建的(de),這個(ge)是(shi)第一位的(de)。第二位有(you)(you)沒(mei)有(you)(you)可能(neng)實現套利?套利是(shi)肯(ken)定的(de)事(shi)情(qing)(qing)。賺(zhuan)錢(qian)是(shi)一個(ge)結果。最容易的(de)事(shi)情(qing)(qing)就(jiu)是(shi)賺(zhuan)錢(qian),最難的(de)事(shi)情(qing)(qing)還是(shi)做(zuo)(zuo)一個(ge)專業(ye)(ye)的(de)人,這個(ge)我(wo)(wo)比較自信。
問:我覺得您的角色像一個研究者,跟媒體或者是新聞人還是不太一樣。我是用特別好的方式把這些人組織起來,他可能是分散的東西,找一個記者去搜集這些信息。
吳曉波:傳統媒體最終活的是靠什么?是靠一個核心記者,配套有編輯,有發行,把十幾個人撥掉以后,它還存在嗎?天大地大,媒體后面就是幾個人。國有報業集團不把人當人,自己是很牛B,中央電視臺是很牛B,平臺一轉移直接就是垮了,再把總監抓起來(哄笑)——他們不把人當人。
未來是會在互聯網業態下出現垂直的商業服務機構,是一個垂直服務的問題。比如說,我做財經,我有很大的套利來自演講,我的演講很貴。有的時候是自己組織,有時候是外部組織。財經作家的演講是垂直服務機構,把這些垂直全部剝離掉,我拍攝都是請專業的團隊。剩下我的團隊,第一把內容做好,第二,把我跟讀者粉絲之間的關系建立好,我沒有增加一點事情。在未來,在互聯網形態下,會形成人格化的平臺,最終就是人們來選擇。對于消費者來講,他獲取信息的方式,獲取信息的來源沒有什么變化,只是會更加的自由。
問:吳曉波在全中國擁有影響力的人算是極少數,中國能有幾個吳曉波?
吳曉波:各個子領域都是會有。有很多了,我來以前他們在做一個自媒體的節目,中央臺二套的周勇,現在自己出來做自媒體。
新的世界里面,舊世界形成的品牌和能力是不一定具有兌現能力,我女兒現在他們喜歡的服裝,喜歡的音響,耳機,難道是傳統意義上的品牌嗎?海爾現在還可以轉過來嗎?格力還可以轉過來嗎?李寧還能轉過來嗎?你在舊世界所形成的這些能力,現在環境已經變化了,還不知道可以不可以轉過來。
問:但是,絕大多數人是不具備這個議價能力。您可以不用組建自己的團隊,銷售團隊等這樣的團隊,絕大多數人,就算有才華,但是沒有品牌的情況下……
吳曉波:世界還在變,未來會不會聚合?我都是沒有想過這個事情。如果我的自媒體哪一天到了100萬人,一年以后,我本人就是一個平臺,有可能是會簽一些專欄的作家,我把它買掉就可以了。現在無非是處于大規模的遷移過程中,哪一塊是草原根本看不清楚,對不對?都是沼澤地,敢不敢去是一個問題,很多人不敢去。對于未來的事情根本不知道,你不知道有什么東西、能不能活下來。
問:怎么說服這些人?
吳曉波:不用說服。舉個例子,未來銀行去哪里呢?我曾寫過一篇文章叫《銀行去哪兒》,說10年以后,現在的銀行模式全部是會被解構的,ATM業務,加上幾萬個,一個一個分析,一個一個是會掛掉,銀行界很不高興,寫文章批駁我。有什么用?三年以后你們身上肯定沒有信用卡,這些都是必須發生的。傳統制造業未來5年是會死掉一半,你看著吧,必須死,死了是正常的。
問:現在特別頭疼一個問題,我一個人天天寫,或者一個禮拜寫兩篇三篇是非常頭疼,我怎么樣把這個東西能夠變現?
吳曉波:文字就是這樣的。客觀上講,視頻商業套現更直接,更快。文本部分套現未來不是文字本身套現,就是只有幾種方式,包括會員制、前向收費、后向收費。第一個是廣告,第二冠名,第三是“打手”,第四,植入式廣告。這是(shi)我(wo)絕對不愿(yuan)意(yi)干(gan)的(de)事情,我(wo)估(gu)計很多自(zi)媒體愿(yuan)意(yi)干(gan)這(zhe)個事情——當(dang)然還有線(xian)下收入(ru),每一個人的(de)能力和方向(xiang)不一樣。
財經有很多的方式,第一,承接咨詢項目,你把你財經變成一個咨詢,從咨詢可以套利;第二是銷售,銷售理財產品,銷售相關的財務產品;第三,是現場的培訓課,線下套利,這個是根據每一個人能力而定。
文字本身直接套現能力是比較弱的,后項收費中,有一個完全不可靠,就是流量分成,是騙人的東西。視頻的流量粉絲和文本的流量粉絲都是不可靠的,不能養活你,不是一個利潤來源。從中國古代歷史來看,寫作的文人是需要被供養。寫小說賺不了錢,如果寫編劇就是賺錢。如果處在高獲利性行業文本價值就是會提高。
時代在變化,每一個專業套現模式也是會有變化。做自媒體要想清楚就是套現模式,套現模式到底是什么樣子的?不同的專業一定是會有不同的模式。套現模式不清晰的話就是很辛苦,就是需要被供養。我有一個朋友鬼腳七,很多科技類的人看他自媒體,為一個公司招聘人大概三千塊錢,這也是很好。所以,招聘是一個套現模式,還有是賣微創新課件,每人收9000塊錢,也是一個套現模式。現在關鍵是套現模式有沒有講清楚。
(接下頁)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qian)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