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眼中的O2O:一半是芯片,一半是肌肉

一身休閑裝扮,35歲的王興出現在會議室,連珠炮似地講了一些產業行情,自言自語地說忙啊,每天都是會。然后下樓匆匆合了張影,留下一句“抱歉,非常抱歉”,一溜煙跑了,他的光頭閃過美團一樓的大廳,十分別致。
而我此行的目的,其實本來就只有一個問題問他:王興,你家的團購堅持下去的理由是什么?
因為,當百度收購糯米時,我想到美團;當騰訊收購大眾點評20%股份時,我想到了美團;當騰訊收購58同城20%時,我又一次想到美團。而此前,美團B輪融資時,BAT巨頭阿里已參與注資,獲得了10%左右的股份。
其實,這一幕發生前,團購概念早已不再性感。提到它,業內甚至都有點鄙夷。但一位熟悉他的朋友說,美團已多次拒絕產業巨頭以及其他資本方收購意向。
美團的苦逼體現在一組數據里:美團6000人的員工隊伍,近4000人是線下員工,他們活躍在全國近300個城市,與40多萬商戶勾兌。
這支龐大的隊伍,換來的是這樣一組數據:2014年1月到6月底,美團半年營收超過去年全年的營收。2013年,美團營收數字是160億元人民幣。
“比我們預期中還提前了3天,預算上符合年初的計劃,不過還是略超了一點,我們的市場份額已經在56%以上了。”美團COO干嘉偉說,年底,公司營收有望達到450億。
這個數據,若是與團購概念同行比較,已經是拉開了差距。大眾點評網去年設定的營收目標是180億元左右。如果達成,今年年底,美團就等于兩個半對手的體量了。當然,依托阿里大平臺的聚劃算不在比較之列。
在干嘉偉眼里,線下的力量正是美團在行業里建立的壁壘之一,他引用前任老板馬云說的一句話說:“像我者死,學我者生。”似乎以此來區隔其他同行。
所謂的壁壘,有行業特性。干嘉偉表示,都知道線下與線上不同,但是,互聯網公司的線下概念,同樣也有很大差異,這決定著團購以及從團購生發出來的生意,有著它長遠存在的理由。
他對比了阿里們與美團們的線下模式差異:阿里們的線上銷售,類似賣保險,一開始銷售難度比較大,但是由于有標準化特征,統一定價,一旦打開局面,后續就相對容易。但是,美團不一樣,團購的銷售,就單一合作案來說,難度不大,商家沒什么風險,但它不是標準化的東西,吃喝玩樂都是非標準化的服務,每類商戶、每家商戶都有不同的服務訴求,這大大增加了銷售的難度。
這也是美團為什么線下投入這么多人力的原因。干嘉偉說,如果說有什么秘密,這一點算得上美團競爭的壁壘。他說,當然,光有人還不行,必須有嚴格規范的管理、先進的技術、提升人心的文化價值觀做支撐。
美團貓眼電影負責人徐悟的例子驗證了干嘉偉的話。他說,“線下的情況千奇百怪”,如果僅僅站在線上思考問題,根本無法應對,必須深入一線才能感知、解決。
早期,美團電影線上團購火爆得不得了,但因未能掌握院線現場的影票,很多團購者圍堵在影院門口,“把一個實習的女生圍了3個小時”。
“有很多你根本想不到的情況。比如,我們的線下取票系統,會有人不小心踢掉電源線,還有孩子將口香糖堵住機器出票口。”他說,這都是現場的事,只站在線上角度思考問題根本無法預測,更不要說解決。這增加了構建服務鏈的難度,但是,一旦建立起來服務體系,又成為一種壁壘。
深入現場也包括化解更深的行業壁壘。徐說,電影行業的O2O不是想象中那么簡單,有許多政策壁壘。舉例來說,由于院線資質管控問題,每家都有主管部門同意的后臺軟件,美團無法涉入,只能與它們保持高度協同。
這為貓眼電影換來了亮麗的業績。截至目前,它已成為中國裝載最大、市占最高的買影票訂座應用。要知道,正在熱映的變形金剛4,創下的中國大陸第首周末(五、六、日)6億多票房中,貓眼電影就售出了450萬張電影票,等于貢獻了超過30%的票房。
徐悟說,數據當然讓人高興,但是電影行業的O2O服務依然有許多提升空間。他說,由于壁壘多,有許多服務還難以盡如人意,比如,貓眼接入許多合作伙伴的系統,但后者一面臨壓力,常常癱瘓,直接影響消費體驗,整個行業的協同度還需要進一步強化。
你可能這樣的局面,BAT們不會做嗎?它們曾經這么做過,但是目前它們已經處于另一個階段。平臺化的運作,很多時候,已經讓它們難以下放身段,深入底層,更多依靠合作伙伴的力量,而后者會因文化、利益而不太可能建立統一的體系。
當然BAT們擁有強大的資本力量,可以通過收購、整合提升這一力量。騰訊與百度的收購案就是如此,阿里當初參與美團的融資也有這種動機。
但干嘉偉認為,巨頭大、人力投入多,未必意味著強,有些團購網,雖然巨頭收購了,但是若要找美團來談,他的主張是,“除非倒貼員工遣散費”,否則白送都不要。
因為,簡單的線下人力規模擴張,不等于就是強,支撐他們戰斗的不是單一因素。
“我們3個人干5個人的活,拿4個人的錢。”干嘉偉說,支撐美團員工玩命精神的,不是簡單的薪水刺激,它也不是通用型管理,而是涉及技術、規范的體系、嚴格的績效、過程管理,更有由內而外的尊重人、培養人的文化做支撐。
他說自己常常想到當初美國同行Groupon的動作,還記得Groupon招股書里一張圖片。
“那張圖片,一半是芯片,一半是人的肌肉、肌理。”他說,這張圖直接傳達了團購甚至整個O2O的模式,就是必須將技術、規范的體系與鮮活的人結合。
在他看來,這也是美團至今不被巨頭們左右,保持獨立運營,認同自身價值的基礎。他透露,2011年,團購行業最糟糕,大批團購網,自己仍然離開服務12年的阿里巴巴,放棄副總裁職務,加入美團(當時拉手網也在拉他),就是有這樣的信念,只要這個行業存在,美團的模式與價值就一定能夠體現出來。
“王興真的不一樣。”干嘉偉說,自己認同他的理念,也期望繼續將自己的理念、經驗灌注給美團,讓它走得更遠。
在王興連珠炮似的表達中,夾雜了這樣一句話:“O2O是個幾萬億元的行業,美團只做了幾百億,剛起步,不會做其他的事情”。
看來,王興的發際線雖然越來越低,但他的夢想依然遠大。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創投分享會立場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