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有了,愿意陪玩的卻不多,微信硬件平臺能走多遠?

幾個月前偶然知道微信在著手部署硬件平臺。當時騰訊對于所有的知情人再三強調不能對外透露,如果發生“泄密”那么后果將會很嚴重。其實涉足硬件平臺這事本身未必就說不得,我想更重要的原因是小馬哥曾公開強調過騰訊不會做硬件。在整個計劃比較成型之前漏出消息難免招惹許多猜測,容易讓小馬哥成為輿論中心。這對于喜歡低調的小馬哥來說,多少也會對張小龍有些不滿。蟄伏之后,微信的硬件平臺構想現在終于可以公開示人,平臺化策略與小馬哥之前的表態一致,反而更加突顯領袖的高瞻遠矚。
硬件,是互聯網巨頭們很想染指的領域。但卻苦于搞軟的搞久了,一時間硬不起來。據我所知騰訊的投資部門見過很多硬件團隊,但都沒有投。原因很簡單,騰訊雖然在一些方面優勢明顯,但要做硬件跟華強北的山寨廠商比還有差距。光是想想售后客服就足以讓騰訊感到緊張。因此,騰訊愿意從硬件團隊那里多聽些故事了解這個南極之外的世界里正在發生的事情,但絕不擼袖子自己上。
微信的硬件平臺首批公布了四家國內的智能硬件公司合作。從名單上看,毫無亮點可言。這恐怕是讓微信比較尷尬的地方。對于首批合作的企業和產品,微信是有著很強的預想的。因為在這個平臺上,微信要實現的目標不僅僅是外界不斷嚷嚷的變現,更是要打造一個像蘋果那樣的品牌。
蘋果體驗店里總有一兩面墻上掛著各種配件。一些是蘋果自己的產品,但更多的是蘋果認證的合作伙伴的產品。雖然品牌多種多樣,但每一款產品都透著蘋果的味道。整面墻顯示出的是蘋果的品味。這應該是張小龍最希望通過微信的硬件平臺實現的品牌目標。簡單而言,微信雖然用戶量巨大,但微信這個品牌對于用戶來說不過就是個熟悉的“社交工具”而已。微信除了媒體對于啟動時那一張地球圖片的集體YY所營造的“品位”之外再無品味可言。一款成功但和品位掛不上勾的產品,應該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張小龍了。微信今天的榮耀,QQ曾經都已經擁有過。微信的成功沒有人不會不認為QQ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運營商的仁慈)。而QQ的成功卻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從這點上講,微信再怎么顛覆QQ都擺脫不了富二代的標簽。因此,在社交之外,微信如果能夠提升企鵝的品牌形象,微信便可以成功跳出QQ陰影證明“我行”。這也為接下來張小龍的進一步上位做好鋪墊。
所以,微信的硬件平臺,承載的本是滿滿的希望。微信團隊中包含一個有全職工業設計師的硬件團隊,便很能說明問題。這個硬件平臺,不只是字面上看到為好的硬件產品提供微信流量資源和銷售渠道的純“電商”平臺。這個硬件平臺,是微信可以為好的硬件產品投入硬件研發力量的“打造”平臺。微信的靶子上靶心是名,靶環才是利。要把企鵝的品牌提升到“卓越品質”的高度,這個野心不可謂不大,風險自然也不可謂不小。
首批的四家硬件廠商對微信的這個目標還真是相當的不給力。其中的咕咚,老早就已經背著山寨Jawbone Up的標簽。如今作為首批入選的廠商,只會讓人對企鵝的抄襲基因產生聯想。對咕咚的這個選擇是個大敗筆,可能也是微信的無奈之舉。能夠愿意配合微信的合作方目前顯然不會有很多。真正有實力的智能硬件廠商一定不著急進入,觀望是品牌廠商面對新平臺的最穩妥策略。此時對微信投懷送抱的都是對微信品牌和資源有所求的廠商。例如樂心便是主動示好并為了進入首發而突擊進行開發。華為在這個四家名單中顯得有些不倫不類,和微信的相互利用關系就有些過于明顯。微信平臺首發好歹有一個大品牌進入,而渠道不暢的華為借這個機會試試新渠道的水。彼此心照不宣,能夠合作多久實難預料。四家廠商中唯一被微信主動看中的只有iHealth,但最終進入平臺的產品卻不是iHealth團隊所希望的血壓計,而是微信認為更有市場的運動手環。對平臺廠商的產品干預也超出一般平臺的邊界。這樣的示范作用估計也會讓其他有實力的硬件團隊敬而遠之。
微信的硬件平臺能走多遠?目標有了,愿意陪著玩的還不多。第一步似乎沒有什么看點,第二步目前還不知道會在哪里。張小龍選擇在智能硬件上起步,雖說與趨勢結合,但智能硬件的市場目前并不成熟,這一步踩滑的概率也不小。平臺再好,也得產品適銷對路才有用。上了微信平臺的這四家或許并不能很好地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微信硬件平臺的下一步便越發難走。
有野心不是壞事。微信找到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且行且珍惜吧。
硬件,是互聯網巨頭們很想染指的領域。但卻苦于搞軟的搞久了,一時間硬不起來。據我所知騰訊的投資部門見過很多硬件團隊,但都沒有投。原因很簡單,騰訊雖然在一些方面優勢明顯,但要做硬件跟華強北的山寨廠商比還有差距。光是想想售后客服就足以讓騰訊感到緊張。因此,騰訊愿意從硬件團隊那里多聽些故事了解這個南極之外的世界里正在發生的事情,但絕不擼袖子自己上。
微信的硬件平臺首批公布了四家國內的智能硬件公司合作。從名單上看,毫無亮點可言。這恐怕是讓微信比較尷尬的地方。對于首批合作的企業和產品,微信是有著很強的預想的。因為在這個平臺上,微信要實現的目標不僅僅是外界不斷嚷嚷的變現,更是要打造一個像蘋果那樣的品牌。
蘋果體驗店里總有一兩面墻上掛著各種配件。一些是蘋果自己的產品,但更多的是蘋果認證的合作伙伴的產品。雖然品牌多種多樣,但每一款產品都透著蘋果的味道。整面墻顯示出的是蘋果的品味。這應該是張小龍最希望通過微信的硬件平臺實現的品牌目標。簡單而言,微信雖然用戶量巨大,但微信這個品牌對于用戶來說不過就是個熟悉的“社交工具”而已。微信除了媒體對于啟動時那一張地球圖片的集體YY所營造的“品位”之外再無品味可言。一款成功但和品位掛不上勾的產品,應該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張小龍了。微信今天的榮耀,QQ曾經都已經擁有過。微信的成功沒有人不會不認為QQ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運營商的仁慈)。而QQ的成功卻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從這點上講,微信再怎么顛覆QQ都擺脫不了富二代的標簽。因此,在社交之外,微信如果能夠提升企鵝的品牌形象,微信便可以成功跳出QQ陰影證明“我行”。這也為接下來張小龍的進一步上位做好鋪墊。
所以,微信的硬件平臺,承載的本是滿滿的希望。微信團隊中包含一個有全職工業設計師的硬件團隊,便很能說明問題。這個硬件平臺,不只是字面上看到為好的硬件產品提供微信流量資源和銷售渠道的純“電商”平臺。這個硬件平臺,是微信可以為好的硬件產品投入硬件研發力量的“打造”平臺。微信的靶子上靶心是名,靶環才是利。要把企鵝的品牌提升到“卓越品質”的高度,這個野心不可謂不大,風險自然也不可謂不小。
首批的四家硬件廠商對微信的這個目標還真是相當的不給力。其中的咕咚,老早就已經背著山寨Jawbone Up的標簽。如今作為首批入選的廠商,只會讓人對企鵝的抄襲基因產生聯想。對咕咚的這個選擇是個大敗筆,可能也是微信的無奈之舉。能夠愿意配合微信的合作方目前顯然不會有很多。真正有實力的智能硬件廠商一定不著急進入,觀望是品牌廠商面對新平臺的最穩妥策略。此時對微信投懷送抱的都是對微信品牌和資源有所求的廠商。例如樂心便是主動示好并為了進入首發而突擊進行開發。華為在這個四家名單中顯得有些不倫不類,和微信的相互利用關系就有些過于明顯。微信平臺首發好歹有一個大品牌進入,而渠道不暢的華為借這個機會試試新渠道的水。彼此心照不宣,能夠合作多久實難預料。四家廠商中唯一被微信主動看中的只有iHealth,但最終進入平臺的產品卻不是iHealth團隊所希望的血壓計,而是微信認為更有市場的運動手環。對平臺廠商的產品干預也超出一般平臺的邊界。這樣的示范作用估計也會讓其他有實力的硬件團隊敬而遠之。
微信的硬件平臺能走多遠?目標有了,愿意陪著玩的還不多。第一步似乎沒有什么看點,第二步目前還不知道會在哪里。張小龍選擇在智能硬件上起步,雖說與趨勢結合,但智能硬件的市場目前并不成熟,這一步踩滑的概率也不小。平臺再好,也得產品適銷對路才有用。上了微信平臺的這四家或許并不能很好地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微信硬件平臺的下一步便越發難走。
有野心不是壞事。微信找到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且行且珍惜吧。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創投分享會立場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
精華文(wen)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