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 20 年威脅互聯網最大問題:政府干預

(本文轉載自)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的最新報告羅列了從現在到2025年,可能威脅網絡自由的四大問題,包括政府干預、內容監視、追逐利潤、信息過載。該報(bao)告對(dui)互聯網的未(wei)來整體持(chi)樂觀(guan)態度(du),調查了1400位技術專家(jia),其中多數人都認為(wei)2025年的互聯網環境(jing)不會較現在大幅(fu)惡(e)化——但仍有一(yi)些強(qiang)烈的反(fan)對(dui)意見。
這些專家來自媒體、非營利組織、企業和其他很多領域。皮尤向他們詢問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人們2025年通過互聯網獲取和分享內容的方式是否會較目前大幅惡化?有35%的受訪者回答“是”,65%回答“否”。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受訪者都表示,他們希望同時選擇“是”和“否”兩個答案,或者明確表示他們的回答只是代表一種希望,而非預測。
皮尤隨后又追問了一個問題:自由和開放的互聯網面臨的最大威脅是什么?皮尤將相關答案歸結為四類。
首先是擔心政府將繼續破壞互聯網的開放性。例如在2012年的敘利亞革命期間,該國的互聯網曾經被切斷。該報告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類行為可能常態化,出現越來越多的封鎖和屏蔽措施。
其次,很多專家還擔心無處不在的互聯網監控行為,這可能會對言論自由形成寒蟬效應。律師事務所Gardere Wynne Sewell互聯網法律專家彼得·沃格爾(Peter Vogel)說:“隱私問題是2014年獲取和分享互聯網內容最嚴重的威脅,沒有多少理由認為2025年將會發生改變,尤其是當網絡恐怖行為威脅網民和世界各地的企業時。”
第三大威脅是企業過于關注短期利益,而忽視互聯網的自由理念。例如,很多電信運營商就違背了“網絡中立”原則,限制了一些網絡流量。除此之外,知識產權的過度保護同樣屬于這類擔憂。
第四大威脅則是最令人意外的一項,那就是信息過載可能制約內容分享。換句話說,信息數量的過度膨脹可能將我們淹沒其中,找不到方向。
預測未來并非易事,2025年的互聯網可能會比現在更加自由,也可能會受到上述問題的威脅,而向著相反的方向發展。但無論如何,這份報告還是幫助我們了解了當今的專家對未來的最大擔憂。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