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传沈娜娜mv免费观看,自述被啪的最爽的一次,久久久久亚洲精品,香蒸焦蕉伊在线,国产网战无遮挡

姍姍來遲的IPO背后,迪信通還有多少價值?

2014-07-07 項目

展示量: 4185
姍姍來遲的IPO背后,迪信通還有多少價值?
在運營商以及電商雙重擠壓下,傳統的手機連鎖賣場正尋求突圍,而上市融資無疑是解決突圍重要手段之一。最新消息,迪信通終于圓了自己的資本市場夢,只是這場夢確實來的有點晚!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迪信通第一次上市嘗試。根據招股書披露,迪信通早在2005年就啟動了香港上市籌備,但后來取消。2011年向中國證監會提出過A股上市申請,再次“無疾而終”。

盡管終于實現了資本市場夢,但是對于迪信通來講,業績的低迷、政策的不利、缺乏精彩故事可講,卻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招股書顯示,迪信通毛利率過去3年持續下跌,由2011年的18.7%,至2012年的16.6%,去年降至13.6%,招股書分析,公司毛利率下降是因為智能手機及3G手機的采購成本增幅超過售價增幅,同時該類手機所占銷售比重上升所致。

對此,新京報記者采訪電信專家項立剛時就指出,一方面電商壯大,迪信通必須壓薄利潤降低售價,另外,小米倡導了硬件薄利模式被更多手機廠商接受。手機廠商在硬件上賺很少的錢,甚至不賺錢,渠道商也會因此受到波及。迪信通對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較低,毛利率未來仍有進一步下跌風險。這種趨勢在4G時代仍將延續。
除此之外,招股書顯示公司仍有高額貸款未償還。其中,2011年到2013年底,迪信通向商業銀行的貸款金額分別為6.26億元、11.00億元以及14.28億元。截至2014年4月30日,公司的短期銀行借款達到17.95億元,這無疑也將成為公司未來財務方面的一個沉重的包袱。

迪信通在零售業務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賴與三大移動運營商繼續合作的能力。根據公司自身公布的數據,截至2011年、2012年、2013年每年年底,其來自運營商的服務收入毛利分別為2.14.億元、2.76億元、4.2億元,分別占其毛利率總額的17.6%、18.8%、24.2%,呈逐年上升趨勢。而就是這一除賣手機外最賺錢業務,也伴隨著年初國資委對運營商收縮終端補貼的要求,變得撲朔迷離。

從招股書來看,改進O2O平臺、發展移動互聯網業務、擴大智能解決方案范圍是迪信通傳遞的未來轉型方案。

根據公司相關人員透露的信息,迪信通增值業務展開主要是幫助用戶在手機里安裝各種APP,從中享受渠道分成。預裝后,迪信通還會幫助用戶激活軟件。激活后,用戶的后續付費,迪信通會得到持續分成。此外,迪信通介紹的尚有“想象力”的業務是云存儲業務,其從2013年開始向從迪信通購買手機的用戶提供10G的免費存儲空間。

但招股書里,并沒有詳細介紹這些業務的進展和用戶數據。因此,對于公司轉型方案所實施的進度與效果,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伴隨著虛擬運營商業務展開,人們發現虛擬運營商蛋糕沒有想象的那么美。三大運營商設置門檻,虛擬運營商難以突破。原本預期的價格戰也無從打起。從虛擬運營商在全球發展20年的歷程來看,在最好的地區,其市場份額也只有5%,說明這并不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因此也限制了迪信通通信業務的想象空間。

從資本市場棄嬰到終被資本市場接納,迪信通一路走來可謂頗為坎坷。然而融資上市只能說是迪信通扭轉不利局面跨出的一小步,如何“彎道超車”,公司恐怕還要在業務轉型上動大手術。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創投分享會立場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Copyright©創業聯合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商務與客服聯系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