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房的生死時速:躺著數錢的日子一去不返

《生死時速》這部1994年的經典老片以劇情跌宕、場面緊張著稱,講述了一位曾經的炸彈專家退休后因為不滿相關政策從而產生了反作用力、變身成了報復社會的恐怖分子,他用自身專業能力制造了一枚計速炸彈安裝在公交車上,只要這輛車加速行駛后一旦降低速度到某個臨界點,滿載乘客的公交車就會瞬間灰飛煙滅。所以,這輛被植入了計速炸彈的公交車既不能慢下來更不能停下來,至于沒油了怎么辦、前方堵車怎么辦,這是主角要想辦法去解決的問題。
2014年的搜房網,就遭遇了生死時速的厄運。
今年第一季度,搜房的市值一度比肩恒大,其時恰逢互聯網思維肆虐橫向,引來市場一片驚呼連連。三個月后,形勢急轉直下,想象力轟然坍塌。掀翻搜房神話的不是強勢的開發商,而是一向被人鄙夷菲薄且極度瞧不上眼的二手房中介們。
計速炸彈
首先,把中介與搜房的矛盾根源,歸結于網站單方面提高端口價格是很值得商榷的,這方面的癥結肯定有,但絕對不是構成雙方撕破臉皮大打出手的元兇。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中介在核心站點下架房源可算得上是豁出去了,何況“同心協力、聯手對抗”這種事兒,在國內只會出現在觸及生死的大難關頭。
所以,必須有生死攸關的深層次原因,才能讓平日里互相競爭互相敵視的中介們聯手一搏,網站提高端口價格等雁過拔毛的行為顯然不至于關系到中介們的生死存亡。
電影《生死時速》中的炸彈,是一枚計速炸彈,這枚炸彈主要受車輛的行駛速度決定爆炸時間。搜房的生死時速,也是一場因國內房地產市場的發展速度而埋下的計速炸彈。在搜房網遭遇厄運之前,自我感覺良好的安居客就像電影中的男配角夏利一樣做出錯誤判斷,上市前夕在殘酷的生死時速危機中被炸身亡。
樓市在2009年迅速升溫達到沸點之后,無人相信沸點會一直持續下去,要命的是,此前一手開發商和二手中介都放開了手大肆擴張并完成點陣布局。樓市急劇降溫就意味著減速,減速就意味著被植入了計速炸彈的車輛會隨時可能會發生爆炸——看得見的手一輪又一輪在調控、看不見的手也始終都存在起著作用,由計劃經濟主導的刺激性投資政策,毫無疑問就是樓市中那顆被植入的計速炸彈。
收取廣告費、端口費、流量費、提點傭金的搜房網,搭建了開發商和二手中介對接房客的網絡資源對接平臺,在二手房銷售產業鏈中扮演的是類警察角色,中介們則是公交車上的乘客。
在樓市行情持續上行達到沸點之前、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大家都忙著開源拓展,中介們允許搜房和安居客們躺著數份子錢;當樓市行情下行明顯,大巴上的中介們察覺到自身隨時會被一顆計時炸彈毀滅的時候,是不會關心炸彈到底是看得見的手、還是看不見的手埋下的,他們首先一定會在觸手可及的市場經濟產業鏈中找問題——本輪國內房地產市場滑坡,作為全球第一大房地產網站的搜房無論如何都逃不掉,獨善其身絕無可能,只看在哪個環節上與中介或者開發商集中爆發矛盾而已。
從網站與中介矛盾爆發的時間點來看,正是國內房地產市場哀鴻遍野的時刻,開發商、代理商、中介、甚至主要以房產廣告為生的傳統媒體和廣告公司們都人人自危,隨時都有可能在凜冬已至中走向破產倒閉。2013年初,裕興老板迫于生存壓力涉嫌非法集資被抓的例子,活生生放在中介們的眼前;2014年初,杭州某樓盤放水后蔓延全國的降價潮,更是加深了凜冬已至的強烈危機感。這種情況下,站點單方面提高端口價格,就成了引發生死時速危機的隨機性誘因。
由計劃經濟主導的刺激性投資政策埋下的計時炸彈,最終還是要由市場經濟來解決。安居客與搜房,很不幸就是在二手房銷售產業鏈中扮演著類警察的角色,拆彈,這項艱巨任務就被迫不由自主的落到了他們頭上。
作為電商警察的大淘寶,此前也發生過被小賣家們聯手維權事件。從平臺屬性與對應角色扮演的角度來看,此類事件是網絡展示與交易平臺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必然性產物。高速增長的經濟掩蓋不了滯漲危機,經濟下行趨勢昭昭在目,在今天房地產行業經過急速膨脹后進入冷凍期、房產網絡平臺面臨內容產生方聯手制衡,也是仍處在高速增長通道上的電商平臺的前車之鑒。增速突然下滑之時,就是矛盾集中爆發之時。
三國殺
在觀察搜房網遭遇的危機時,我曾經一度考慮過是否是行業傾軋、有人在背后做局,后來稍作分析排除了這種可能性——首先被發難的是北京安居客,杭州中介是隨后跟進摟草打兔子拿了搜房一把,關鍵是,都是單個城市行為而非中介總部聯手全國性制衡,而且是兩座城市分別針對兩個不同的站點。至于中介們后續會不會被人利用凜冬已至房子難賣的事實、站點單方面不斷提價作為誘因突破口,多城市開花對搜房這個“全球第一”展開圍剿就很難說了,至少北京安居客和杭州搜房遭遇的危機我看不出有人背后做局的可能性。
陰謀論放一邊,且來看看除了安居客與搜房之外的、同樣處在房地產銷售產業鏈上的站點。中介跟安居客和搜房與鬧,最大最直接的受益方有兩個:58同城和周忻系。
一個神奇的網站58同城和啥都有的趕集網,早已對二手房業務虎視眈眈了,君不見轟炸到耳熟能詳的廣告第一句就是“買房子找裝修……”么?買房子找裝修,搜房可是“全球第一”站點,好在分類信息網站有自知之明沒膽量去主打新房銷售的主意,打的都是二手房的主意,所以這次安居客和搜房與中介鬧矛盾,上市后風頭正勁的58可算得上是頭號受益者。
二號受益者周忻系,與搜房有一定的業務交叉競爭,2009年CRIC上市前夕,他就表示過羨慕搜房這樣網絡公司的高估值。梅開三度的周忻顯然不是省油的燈,這位公認的資本高手在中房信退市、房地產市場一地雞毛的2014年依然能夠整合資源推送樂居上位,而其給開發商講故事拿項目的一個重要支撐,恰恰正是易居所鼓動的、從二手房交易轉到新房銷售的約11萬龐大中介群體。
名義上中介門店掛的是二手房的招牌,在新房市場爆發后基本都進行一二手聯動了,有了新房這個銷售渠道,算是沒有被站點徹底扼住咽喉,叫板二手房站點才有底氣。大公司如中原能獨立拿下新房項目銷售,獨立拿不下新房項目的中介就去跟周忻系混了,做房產電商了。有搜房與中介的矛盾在前,從此一二手聯動想必會做的更好。
繼安居客之后是搜房,遭遇危機的,事實上還有個潛藏的倒霉鬼躺槍——搜狐焦點。焦點要上市的傳聞已經很久了,這下算是徹底化為泡影。
如果你認為中介聯手制衡站點受到影響企業的就這么多,那可就大錯特錯了——潘多拉魔盒都被打開,整個房地產銷售市場都會跟著產生連鎖反應。
顛覆的力量
所有房產網站始終都沒能很好的解決一個問題——全國與地方的矛盾。房產的價值受制于地段決定論,所以不管新房還是二手房的銷售,都只能圍繞一座城市一個區域進行,像搜房、安居客、易居樂居(周忻系)、甚至58這樣全國鋪開的站點,攻城拔寨拿下一座座城池后再留守駐防。打天下難,守天下更難。
正是365這樣的區域性站點也可以做到上市,全國鋪開的站點無時無刻都在與遍布的地方性站點較量。房子價值很高而且區域性太強,各站點之間誰都拿誰沒辦法,你可以做的很大,但不影響其他站點也可以活的很滋潤——中介真不愁沒地方發布房源。
也許是被賣房子的騷擾電話煩透了,干掉中介的聲音從來不絕于耳,搜房的中介危機發生后,輿論一邊倒站在搜房角度幫忙說話出主意怎么干掉中介。盡管一個行業的名聲混到這個份上實屬難得,還是要理性分析下顛覆的可能性的。上文兩段從全國和地方的角度看,要想顛覆中介,你的產品首先得解決全國與地方的矛盾才行。
近期,科技媒體的頭條出現顛覆一詞的頻率極高,能夠自圓其說的顛覆類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轉發率也很高,平安好房的操盤者就是個高手,敏銳的抓住了這一點,打著顛覆中介的口號果然喝得滿堂彩,至于到底能不能顛覆中介,先抓住眼球贏得開門紅,把大筆廣告宣傳費省了再慢慢執行具體怎么操作也不遲。
迄今為止,我看到過相對靠譜的顛覆中介的意見是:房東房源。房東房源是什么?就是C2C二手房交易平臺,房東發布自己的房源賣房子,只通過站點不找中介了。可行么?
房東房源,從站點的角度看,至少避免了大量虛假和重復房源問題,但是從房產銷售的專業角度看,這是個偽概念,新房開盤也搞銷控的。新房銷售中,宣傳的最低起價你能買到看中的房子?樓盤項目宣傳中最低13000/元㎡起價,你看中的房子完全有可能會摸高到19000元/㎡,哪個行業都有自己的潛規則,無需太多指責。虛假房源不道德,但是重復房源,站點賣給中介的端口是有數量配置的,有了重復房源站點才好多賣幾個端口。
之所以我覺得房東房源是個偽概念,C2C起家的淘寶是最好參照,現在都主打B2C天貓了,你讓原本就是O2O的二手房交易回到C2C么?新房銷售是B2C,上文已說過現在中介早已開始一二手聯動,新房銷售都要借鑒與使用中介賣二手房的O2O方式。倘若哪個站點主打放東房源模式,不緊是模式倒退,而且到后面的麻煩會意想不到。
中介不是你想打就能打、想拉就能拉的,對搜房來說也遠非打與拉那么簡單,要看產品能提供什么樣的價值的。這股力量完全是滾摸打爬從草根里長出來的,生存能力用不著你懷疑,現在新房銷售中打不開局面時往往拿他們當作先鋒突擊部隊使用。至于顛覆他們,建議收拾起這個念頭。他們做的很多業務,不是說不能替代,而是你沒那份吃苦耐勞的精氣神。再就別忘了房子可是非標大宗商品,即便可以通過支付寶進行交易,評估可能不會像在淘寶買個冰箱那么簡單。
就本次安居客和搜房與中介的生死時速危機來看,顛覆中介是不能的,倒是周忻有機會趁機拿掉莫天全的全球第一地位、同城58借勢取代安居客的二手房地位。
資本市場
中介不好惹、更不會被互聯網站點輕易顛覆,不是個人這么認為,此前莫天全談及此事時也表態:
不能神話互聯網思維,有些東西是它改變不了的,比如住房,搜房永遠不可能做中介,還是要以和為貴。
莫天全不敢想去革中介公司、甚至是中介行業的命。
既然不敢可能也真的革不了中介的命,入股或收購是不是好主意呢?繼續以阿里為參照。阿里一系列眼花繚亂的入股與并購,基本圍繞流量和加強產業鏈掌控為核心點,按照現今網絡大公司的走勢,搜房參股或控股中介被稱之為上策,莫天全會這么做么?
莫天全接下來會不會參股或收購中介不清楚,收購世聯的消息已經滿天飛了。7月5日世聯漲停,7月6日世聯停牌后陳勁松發5字微博“搜房,世聯行”惹來圈內一片嘩然。盡管陳勁松隨即刪除了這條消息,依然擋不住層層解讀。
世聯是國內最多售樓部的新房銷售公司,這個節骨眼上與搜房傳出緋聞,毫無疑問是被中介打開潘多拉魔盒后釋放出的蝴蝶效應所導致。事情雖然沒有被確認,整個房產銷售產業鏈面臨巨大變革卻是不爭的事實。世聯被搜房收購是真是假不重要,搜房的收購邏輯是最重要的:世聯被收購有可能是假,搜房有線下的收購需求是真,除了世聯之外還有新源、新聯康等可選擇。
世聯是新房銷售公司,與中介不沾邊,中介發難引起的二手危機用收購一手新房銷售公司來解決,我自己看不出其中的邏輯關系。新房終都會變成二手房,理論上說新房市場在城市化完成后就是二手房的天下了,以后中介的重要性應該是高于新房銷售公司的。于是我詢問消息靈通八面玲瓏的房地產公關人士劉小田,他對此解釋是:“搜房可以用世聯的新房數據化成二手。收購世聯是治好搜房的殘腿,降低中介聯盟對搜房的牽制,加強線上與線下、一二手聯動。”
盧俊的觀點更加直觀:“搜房浸淫在互聯網上積累了自家最大的資本:房地產行業里最綜合最全面的數據。有數據就有端口,有數據就有話語權,不論是占據二手房業務,或者蠶食一手房代理,其實都是通過數據端口衍生的服務。搜房需要完成由數據向大數據轉型的過程,而由數據向大數據過渡需要的是極強的專業能力嫁接才可以。也只有做好代理,才有金融服務可言。”
電影《生死時速》中,男配角夏利的死是為了襯托男主角杰克,現實中安居客的擱淺則未必就是為了襯托搜房的英明偉大——莫天全之外還有個大佬叫周忻,這兩位可不會像電影結局中的男主角杰克與女主角安妮一樣相擁而吻結百年之好。
產品之道
按照盧俊對搜房收世聯的判斷,簡而言之就是:世聯是搜房通往大數據嫁接和金融服務的橋梁,除了與新房開發商更加深入綁定之外,也能夠間接解決中介端口問題。目前的房產銷售市場中,線上與線下、一二手聯動做的最好的,是周忻系。如果從盧俊分析的搜房收世聯的邏輯看,實際是莫天全在向周忻學習。
然而,周忻的生意大則大矣,資本高手產品弱下。房牛加、微米、微博售樓部、微信售樓部、中信金融等等旗下的網絡產品令人眼花繚亂,卻沒有一款產品能在細分領域引領市場,基本都是追逐熱點推出來應景的。新近模仿大眾點評網推出的房價點評網,面向B端還是面向C端都傻傻分不清,甫一上線就遭到業內強烈吐槽。能把產品做成這樣,很難因為嫁接了新浪樂居、百度樂居等網絡資源后,就把地上跑的代理公司變成天上飛的網絡公司、問鼎莫天全的“全球第一”了。
周忻系旗下公司的產品爛歸爛,但是探索精神不能否認,畢竟骨子里是傳統公司,能經過嫁接后包裝成網絡公司上市,也算前瞻能力很強的人,做不做的好網絡產品,是另一回事,萬一不小做好一款呢?
反觀搜房,缺少的正是周忻系的產品推新和探索嘗試,面向C端起家的核心功能之一業主論壇,至今還停留在九十年代末期的風格和功能;同樣,面向B端的專業房產博客,也在幾年前就衰落沒人去了。在移動互聯網崛起的近幾年,搜房除了不斷扎實功底之外,在產品創新上,可謂是一無是處(房產電商的真假爭議很大)。“宇宙第一”的房地產網站,產品觀始終停留在上個世紀末的水平(舉例:到現在開發商自己都不能裝修項目展示頁面),也就是房地產行業的重型與遲緩有這個容忍度,換了輕商品行業早被淘汰出局了。
無論搜房接下來在資本層面有何實質動作,收世聯還是收中介,最終成敗與否,很大程度上還是要落實到產品上去的。否則,即使周忻不問鼎莫天全,小型創業公司都不會放過他。偏安一隅在蘇州起家的房多多,2014年借助房產電商這個產品就可以上市,誰敢保證房產銷售產業鏈上、就不會打破區域界線出現一款移動產品通吃全國?
產品創新自然極難,尤其是面向房子這樣的重資產,否則張一鳴也不會毅然決然離開這個行業去做今日頭條了。
真巨頭崛起于危難之際,搜房的生死時速,就看其能否能通過資本重構或者產品創新等市場手段解決房地產計劃經濟留下的桎梏,跑贏了,就進百億美金俱樂部。
作者微信公眾號:iestate
2014年的搜房網,就遭遇了生死時速的厄運。
今年第一季度,搜房的市值一度比肩恒大,其時恰逢互聯網思維肆虐橫向,引來市場一片驚呼連連。三個月后,形勢急轉直下,想象力轟然坍塌。掀翻搜房神話的不是強勢的開發商,而是一向被人鄙夷菲薄且極度瞧不上眼的二手房中介們。
計速炸彈
首先,把中介與搜房的矛盾根源,歸結于網站單方面提高端口價格是很值得商榷的,這方面的癥結肯定有,但絕對不是構成雙方撕破臉皮大打出手的元兇。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中介在核心站點下架房源可算得上是豁出去了,何況“同心協力、聯手對抗”這種事兒,在國內只會出現在觸及生死的大難關頭。
所以,必須有生死攸關的深層次原因,才能讓平日里互相競爭互相敵視的中介們聯手一搏,網站提高端口價格等雁過拔毛的行為顯然不至于關系到中介們的生死存亡。
電影《生死時速》中的炸彈,是一枚計速炸彈,這枚炸彈主要受車輛的行駛速度決定爆炸時間。搜房的生死時速,也是一場因國內房地產市場的發展速度而埋下的計速炸彈。在搜房網遭遇厄運之前,自我感覺良好的安居客就像電影中的男配角夏利一樣做出錯誤判斷,上市前夕在殘酷的生死時速危機中被炸身亡。
樓市在2009年迅速升溫達到沸點之后,無人相信沸點會一直持續下去,要命的是,此前一手開發商和二手中介都放開了手大肆擴張并完成點陣布局。樓市急劇降溫就意味著減速,減速就意味著被植入了計速炸彈的車輛會隨時可能會發生爆炸——看得見的手一輪又一輪在調控、看不見的手也始終都存在起著作用,由計劃經濟主導的刺激性投資政策,毫無疑問就是樓市中那顆被植入的計速炸彈。
收取廣告費、端口費、流量費、提點傭金的搜房網,搭建了開發商和二手中介對接房客的網絡資源對接平臺,在二手房銷售產業鏈中扮演的是類警察角色,中介們則是公交車上的乘客。
在樓市行情持續上行達到沸點之前、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大家都忙著開源拓展,中介們允許搜房和安居客們躺著數份子錢;當樓市行情下行明顯,大巴上的中介們察覺到自身隨時會被一顆計時炸彈毀滅的時候,是不會關心炸彈到底是看得見的手、還是看不見的手埋下的,他們首先一定會在觸手可及的市場經濟產業鏈中找問題——本輪國內房地產市場滑坡,作為全球第一大房地產網站的搜房無論如何都逃不掉,獨善其身絕無可能,只看在哪個環節上與中介或者開發商集中爆發矛盾而已。
從網站與中介矛盾爆發的時間點來看,正是國內房地產市場哀鴻遍野的時刻,開發商、代理商、中介、甚至主要以房產廣告為生的傳統媒體和廣告公司們都人人自危,隨時都有可能在凜冬已至中走向破產倒閉。2013年初,裕興老板迫于生存壓力涉嫌非法集資被抓的例子,活生生放在中介們的眼前;2014年初,杭州某樓盤放水后蔓延全國的降價潮,更是加深了凜冬已至的強烈危機感。這種情況下,站點單方面提高端口價格,就成了引發生死時速危機的隨機性誘因。
由計劃經濟主導的刺激性投資政策埋下的計時炸彈,最終還是要由市場經濟來解決。安居客與搜房,很不幸就是在二手房銷售產業鏈中扮演著類警察的角色,拆彈,這項艱巨任務就被迫不由自主的落到了他們頭上。
作為電商警察的大淘寶,此前也發生過被小賣家們聯手維權事件。從平臺屬性與對應角色扮演的角度來看,此類事件是網絡展示與交易平臺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必然性產物。高速增長的經濟掩蓋不了滯漲危機,經濟下行趨勢昭昭在目,在今天房地產行業經過急速膨脹后進入冷凍期、房產網絡平臺面臨內容產生方聯手制衡,也是仍處在高速增長通道上的電商平臺的前車之鑒。增速突然下滑之時,就是矛盾集中爆發之時。
三國殺
在觀察搜房網遭遇的危機時,我曾經一度考慮過是否是行業傾軋、有人在背后做局,后來稍作分析排除了這種可能性——首先被發難的是北京安居客,杭州中介是隨后跟進摟草打兔子拿了搜房一把,關鍵是,都是單個城市行為而非中介總部聯手全國性制衡,而且是兩座城市分別針對兩個不同的站點。至于中介們后續會不會被人利用凜冬已至房子難賣的事實、站點單方面不斷提價作為誘因突破口,多城市開花對搜房這個“全球第一”展開圍剿就很難說了,至少北京安居客和杭州搜房遭遇的危機我看不出有人背后做局的可能性。
陰謀論放一邊,且來看看除了安居客與搜房之外的、同樣處在房地產銷售產業鏈上的站點。中介跟安居客和搜房與鬧,最大最直接的受益方有兩個:58同城和周忻系。
一個神奇的網站58同城和啥都有的趕集網,早已對二手房業務虎視眈眈了,君不見轟炸到耳熟能詳的廣告第一句就是“買房子找裝修……”么?買房子找裝修,搜房可是“全球第一”站點,好在分類信息網站有自知之明沒膽量去主打新房銷售的主意,打的都是二手房的主意,所以這次安居客和搜房與中介鬧矛盾,上市后風頭正勁的58可算得上是頭號受益者。
二號受益者周忻系,與搜房有一定的業務交叉競爭,2009年CRIC上市前夕,他就表示過羨慕搜房這樣網絡公司的高估值。梅開三度的周忻顯然不是省油的燈,這位公認的資本高手在中房信退市、房地產市場一地雞毛的2014年依然能夠整合資源推送樂居上位,而其給開發商講故事拿項目的一個重要支撐,恰恰正是易居所鼓動的、從二手房交易轉到新房銷售的約11萬龐大中介群體。
名義上中介門店掛的是二手房的招牌,在新房市場爆發后基本都進行一二手聯動了,有了新房這個銷售渠道,算是沒有被站點徹底扼住咽喉,叫板二手房站點才有底氣。大公司如中原能獨立拿下新房項目銷售,獨立拿不下新房項目的中介就去跟周忻系混了,做房產電商了。有搜房與中介的矛盾在前,從此一二手聯動想必會做的更好。
繼安居客之后是搜房,遭遇危機的,事實上還有個潛藏的倒霉鬼躺槍——搜狐焦點。焦點要上市的傳聞已經很久了,這下算是徹底化為泡影。
如果你認為中介聯手制衡站點受到影響企業的就這么多,那可就大錯特錯了——潘多拉魔盒都被打開,整個房地產銷售市場都會跟著產生連鎖反應。
顛覆的力量
所有房產網站始終都沒能很好的解決一個問題——全國與地方的矛盾。房產的價值受制于地段決定論,所以不管新房還是二手房的銷售,都只能圍繞一座城市一個區域進行,像搜房、安居客、易居樂居(周忻系)、甚至58這樣全國鋪開的站點,攻城拔寨拿下一座座城池后再留守駐防。打天下難,守天下更難。
正是365這樣的區域性站點也可以做到上市,全國鋪開的站點無時無刻都在與遍布的地方性站點較量。房子價值很高而且區域性太強,各站點之間誰都拿誰沒辦法,你可以做的很大,但不影響其他站點也可以活的很滋潤——中介真不愁沒地方發布房源。
也許是被賣房子的騷擾電話煩透了,干掉中介的聲音從來不絕于耳,搜房的中介危機發生后,輿論一邊倒站在搜房角度幫忙說話出主意怎么干掉中介。盡管一個行業的名聲混到這個份上實屬難得,還是要理性分析下顛覆的可能性的。上文兩段從全國和地方的角度看,要想顛覆中介,你的產品首先得解決全國與地方的矛盾才行。
近期,科技媒體的頭條出現顛覆一詞的頻率極高,能夠自圓其說的顛覆類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轉發率也很高,平安好房的操盤者就是個高手,敏銳的抓住了這一點,打著顛覆中介的口號果然喝得滿堂彩,至于到底能不能顛覆中介,先抓住眼球贏得開門紅,把大筆廣告宣傳費省了再慢慢執行具體怎么操作也不遲。
迄今為止,我看到過相對靠譜的顛覆中介的意見是:房東房源。房東房源是什么?就是C2C二手房交易平臺,房東發布自己的房源賣房子,只通過站點不找中介了。可行么?
房東房源,從站點的角度看,至少避免了大量虛假和重復房源問題,但是從房產銷售的專業角度看,這是個偽概念,新房開盤也搞銷控的。新房銷售中,宣傳的最低起價你能買到看中的房子?樓盤項目宣傳中最低13000/元㎡起價,你看中的房子完全有可能會摸高到19000元/㎡,哪個行業都有自己的潛規則,無需太多指責。虛假房源不道德,但是重復房源,站點賣給中介的端口是有數量配置的,有了重復房源站點才好多賣幾個端口。
之所以我覺得房東房源是個偽概念,C2C起家的淘寶是最好參照,現在都主打B2C天貓了,你讓原本就是O2O的二手房交易回到C2C么?新房銷售是B2C,上文已說過現在中介早已開始一二手聯動,新房銷售都要借鑒與使用中介賣二手房的O2O方式。倘若哪個站點主打放東房源模式,不緊是模式倒退,而且到后面的麻煩會意想不到。
中介不是你想打就能打、想拉就能拉的,對搜房來說也遠非打與拉那么簡單,要看產品能提供什么樣的價值的。這股力量完全是滾摸打爬從草根里長出來的,生存能力用不著你懷疑,現在新房銷售中打不開局面時往往拿他們當作先鋒突擊部隊使用。至于顛覆他們,建議收拾起這個念頭。他們做的很多業務,不是說不能替代,而是你沒那份吃苦耐勞的精氣神。再就別忘了房子可是非標大宗商品,即便可以通過支付寶進行交易,評估可能不會像在淘寶買個冰箱那么簡單。
就本次安居客和搜房與中介的生死時速危機來看,顛覆中介是不能的,倒是周忻有機會趁機拿掉莫天全的全球第一地位、同城58借勢取代安居客的二手房地位。
資本市場
中介不好惹、更不會被互聯網站點輕易顛覆,不是個人這么認為,此前莫天全談及此事時也表態:
不能神話互聯網思維,有些東西是它改變不了的,比如住房,搜房永遠不可能做中介,還是要以和為貴。
莫天全不敢想去革中介公司、甚至是中介行業的命。
既然不敢可能也真的革不了中介的命,入股或收購是不是好主意呢?繼續以阿里為參照。阿里一系列眼花繚亂的入股與并購,基本圍繞流量和加強產業鏈掌控為核心點,按照現今網絡大公司的走勢,搜房參股或控股中介被稱之為上策,莫天全會這么做么?
莫天全接下來會不會參股或收購中介不清楚,收購世聯的消息已經滿天飛了。7月5日世聯漲停,7月6日世聯停牌后陳勁松發5字微博“搜房,世聯行”惹來圈內一片嘩然。盡管陳勁松隨即刪除了這條消息,依然擋不住層層解讀。
世聯是國內最多售樓部的新房銷售公司,這個節骨眼上與搜房傳出緋聞,毫無疑問是被中介打開潘多拉魔盒后釋放出的蝴蝶效應所導致。事情雖然沒有被確認,整個房產銷售產業鏈面臨巨大變革卻是不爭的事實。世聯被搜房收購是真是假不重要,搜房的收購邏輯是最重要的:世聯被收購有可能是假,搜房有線下的收購需求是真,除了世聯之外還有新源、新聯康等可選擇。
世聯是新房銷售公司,與中介不沾邊,中介發難引起的二手危機用收購一手新房銷售公司來解決,我自己看不出其中的邏輯關系。新房終都會變成二手房,理論上說新房市場在城市化完成后就是二手房的天下了,以后中介的重要性應該是高于新房銷售公司的。于是我詢問消息靈通八面玲瓏的房地產公關人士劉小田,他對此解釋是:“搜房可以用世聯的新房數據化成二手。收購世聯是治好搜房的殘腿,降低中介聯盟對搜房的牽制,加強線上與線下、一二手聯動。”
盧俊的觀點更加直觀:“搜房浸淫在互聯網上積累了自家最大的資本:房地產行業里最綜合最全面的數據。有數據就有端口,有數據就有話語權,不論是占據二手房業務,或者蠶食一手房代理,其實都是通過數據端口衍生的服務。搜房需要完成由數據向大數據轉型的過程,而由數據向大數據過渡需要的是極強的專業能力嫁接才可以。也只有做好代理,才有金融服務可言。”
電影《生死時速》中,男配角夏利的死是為了襯托男主角杰克,現實中安居客的擱淺則未必就是為了襯托搜房的英明偉大——莫天全之外還有個大佬叫周忻,這兩位可不會像電影結局中的男主角杰克與女主角安妮一樣相擁而吻結百年之好。
產品之道
按照盧俊對搜房收世聯的判斷,簡而言之就是:世聯是搜房通往大數據嫁接和金融服務的橋梁,除了與新房開發商更加深入綁定之外,也能夠間接解決中介端口問題。目前的房產銷售市場中,線上與線下、一二手聯動做的最好的,是周忻系。如果從盧俊分析的搜房收世聯的邏輯看,實際是莫天全在向周忻學習。
然而,周忻的生意大則大矣,資本高手產品弱下。房牛加、微米、微博售樓部、微信售樓部、中信金融等等旗下的網絡產品令人眼花繚亂,卻沒有一款產品能在細分領域引領市場,基本都是追逐熱點推出來應景的。新近模仿大眾點評網推出的房價點評網,面向B端還是面向C端都傻傻分不清,甫一上線就遭到業內強烈吐槽。能把產品做成這樣,很難因為嫁接了新浪樂居、百度樂居等網絡資源后,就把地上跑的代理公司變成天上飛的網絡公司、問鼎莫天全的“全球第一”了。
周忻系旗下公司的產品爛歸爛,但是探索精神不能否認,畢竟骨子里是傳統公司,能經過嫁接后包裝成網絡公司上市,也算前瞻能力很強的人,做不做的好網絡產品,是另一回事,萬一不小做好一款呢?
反觀搜房,缺少的正是周忻系的產品推新和探索嘗試,面向C端起家的核心功能之一業主論壇,至今還停留在九十年代末期的風格和功能;同樣,面向B端的專業房產博客,也在幾年前就衰落沒人去了。在移動互聯網崛起的近幾年,搜房除了不斷扎實功底之外,在產品創新上,可謂是一無是處(房產電商的真假爭議很大)。“宇宙第一”的房地產網站,產品觀始終停留在上個世紀末的水平(舉例:到現在開發商自己都不能裝修項目展示頁面),也就是房地產行業的重型與遲緩有這個容忍度,換了輕商品行業早被淘汰出局了。
無論搜房接下來在資本層面有何實質動作,收世聯還是收中介,最終成敗與否,很大程度上還是要落實到產品上去的。否則,即使周忻不問鼎莫天全,小型創業公司都不會放過他。偏安一隅在蘇州起家的房多多,2014年借助房產電商這個產品就可以上市,誰敢保證房產銷售產業鏈上、就不會打破區域界線出現一款移動產品通吃全國?
產品創新自然極難,尤其是面向房子這樣的重資產,否則張一鳴也不會毅然決然離開這個行業去做今日頭條了。
真巨頭崛起于危難之際,搜房的生死時速,就看其能否能通過資本重構或者產品創新等市場手段解決房地產計劃經濟留下的桎梏,跑贏了,就進百億美金俱樂部。
作者微信公眾號:iestate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創投分享會立場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biao)簽
精華文(wen)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