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派發洗錢帽子,或與遺產稅漸行漸近有關

央視在一檔新聞節里,用長達20分鐘時間,指責中行“優匯通”業務公然縱容洗黑錢。以往央視發難的對象常常是大眾汽車、麥當勞這樣的跨國公司,昨天還在《新聞直播間》曝光“蘋果搜集用戶位置信息”。對“中字頭”,央視最愛拿工信部旗下電信運營商的資費、垃圾短信開刀。
此番言辭激勵,直指中國最主要的外匯專業銀行,實屬罕見。連彭博社、華爾街日報、FT都紛紛表示了訝異。
其實,央視對中行的指控不準確,“優匯通”是繞過外匯管制,將資金轉到海外的工具,但不是洗錢工具。詳見創投分享會7月11日《》。
盡管由于缺乏金融專業知識,扣錯了帽子,央視此次發難不會沒有“背景”,那就是國家要開始嚴控資金外逃!除了有力地配合反腐也是遺產稅漸行漸近的預兆。
早在2004年,財政部就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遺產稅暫行條例(草案)》,2010年修訂的《新版草案》給出了具體征收起點、對應稅率及其計算方法。按照該方案,遺產稅采取超額累進算法,起征點為80萬元:80萬到200萬的部分收20%,200萬到500萬的部分收30%,500萬到1000萬的部分收40%,1000萬元以上的部分收50%。假如遺有3000萬,遺產稅額為1034萬。
十年前已經立法,四年前就有了具體方案,至今沒有開征,不外出于三方面的考慮。一是財產實名申報、物權實名登記制度不完善,是謂“家底不清”;二是資金外逃渠道沒封死,是謂“籬笆不密”;三是富人壽限未至,是謂“天公不作美”。三方面條件不具備就冒然開征遺產稅,只會打草驚蛇,鬧得雞飛狗跳。最后,錢沒收上幾文,只落得一地雞毛。
所以盡管“專家學者”開征的“建言” 及各種傳聞不斷,遺產稅一直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例如,2012年底,深圳出現“深圳將試點征收遺產稅”的傳言;2013年2月,國務院《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稱“研究在適當時期開征遺產稅問題”;十八屆三中全會前,有“傳言”征收遺產稅被寫入文件……
2014年5月7日,不動產登記局正式掛牌,摸清“家底兒”的工作被納入“地方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工作重點之一”。央視敲山震虎,意味著“籬笆”將會越來越密。最后,只等“神仙姊姊”來把人帶走。
不久前(qian),國家行政學院許正中教授說:有的地(di)(di)方政府已經準備進行“一(yi)房(fang)(fang)四(si)吃(chi)(chi)”。怎么個吃(chi)(chi)法呢?一(yi)是(shi)(shi)通過“招、拍(pai)、掛(gua)”吃(chi)(chi)土地(di)(di)出讓金;二(er)是(shi)(shi)向(xiang)房(fang)(fang)地(di)(di)產(chan)開發商征(zheng)(zheng)收50多種稅費:三是(shi)(shi)在持有環(huan)節(jie)向(xiang)業主征(zheng)(zheng)收房(fang)(fang)產(chan)稅;四(si)是(shi)(shi)在傳(chuan)讓、贈予或繼承(cheng)環(huan)節(jie)課以重稅。
法(fa)學(xue)泰斗江平(曾任(ren)全(quan)國(guo)人大常委、法(fa)律(lv)委員會副(fu)主任(ren)),是(shi)我國(guo)最早涉及遺(yi)產稅研究(jiu)的(de)(de)專家,但(dan)卻不(bu)是(shi)積極的(de)(de)推進者。筆者2010采訪(fang)江教授時,他著力(li)強調的(de)(de)是(shi)對(dui)公(gong)權力(li)的(de)(de)限制和對(dui)私權力(li)的(de)(de)保護(hu)(觸(chu)及禁區,無法(fa)細表)。
扎(zha)緊籬笆沒錯,但更要反思的(de)是:為什(shen)么人(ren)們把(ba)資產(chan)從沒有(you)開征遺產(chan)稅的(de)國度轉(zhuan)移到嚴格(ge)征收的(de)國家(jia)?為什(shen)么布(bu)什(shen)想討(tao)好富人(ren)自做聰明地取(qu)消遺產(chan)稅,卻遭到包括(kuo)蓋茨(ci)、巴菲特、索羅斯(si)等120位超級(ji)富豪激勵(li)反對?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qian)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