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見一周】劇版《小時代》,湊熱鬧也得有誠意

在(zai)(zai)四娘《小時代3》正在(zai)(zai)緊鑼(luo)密鼓地準備(bei)上映圈錢之際(ji),劇版《小時代》倒是在(zai)(zai)視頻網(wang)站搶先(xian)一步(bu)開播了(le)——哦不對,是終于(yu)開播了(le)。有道是湊熱鬧不(bu)嫌人多,影視劇更是如此。
不過說起(qi)劇版《小時代》,卻(que)是起(qi)早趕晚集,陰(yin)差陽錯地與大(da)好收視市場失之交臂。
早在2011年底,郭敬明《小時代》的影視改編權就以8位數的價格售出,彼時已經宣布臺灣導演翟友寧執導劇版。
2012年2月即有各大媒體報道說此劇將于4月開拍,但一直拖到8月才宣布開機拍攝,而且是在與優酷的新媒體版權上透露的消息。而郭敬明自己也說瞿友寧的作品“很值得期待”。
不過親密無間的合作很快就化為烏有,2012年9月,瞿友寧與郭敬明因為男演員罷演而爆發,而2012年11月,電(dian)影版《小時代》開(kai)拍。隨后,劇版消息完全沉寂。
而到了今年6月前后,隨著《小時代3》的宣傳推廣逐漸進入高潮,劇版《小時代》忽然再次出現,并莫名其妙地成了優酷周播,還在7月初做了一場“,搭順風車的企圖如此之明顯,以至于創投分享會君還是好奇地追了幾集,正如開拍之初就遭受的吐槽一樣:鄉土。面對這部據說達到上百集的網絡劇,不得不吐槽幾句。
1. 一部作品IP,影版與劇版通常是相互借力宣傳發揮的,而圍繞《小時代》相互掣肘頗令人惋惜。觀眾群體畢竟習慣先入為主,在影版制作如此鋪張、浮夸和華麗的映襯下,劇版的寒酸簡直不忍直視。更尷尬的是,盡管影版各種大牌植入營銷遭遇詬病,但在國產劇質量如此堪憂的今天,劇版在年初要登陸湖南衛視的傳聞也終究淪為傳聞,可見其前景多么不被電視臺看好。
2. 遭遇電視臺白眼的國產劇,視頻網站往往青眼有加。盡管視頻網站自制內容返銷電視臺的例子已屢見不鮮,但大部分情況下,如果一部電視劇拍完,傳統電視臺又一臉嫌棄地不買,其歸宿往往就是對版權內容極度饑渴的視頻網站。尤其在今年4月,廣電總局要求于2015年起實施“一劇兩星”以替代“4+X”政策,加上國內引進劇越來越多,受眾選擇面更廣,預料“80%國產劇難見天日”的窘境會更加突出。視頻網站可不要因為版權饑渴癥而成為國產劇的垃圾回收站。
3. 雖然爭IP,借力宣傳倒是做得不露聲色。同為“小時代”改編的影視作品,影版將劇版市場擠壓到了只能尋找視頻網站求播出,而且還不得不由當初授權對方“新媒體播出”降格為“xx視頻網站自制周播”,但好在視頻網站多少有些互聯網營銷的頭腦,選擇推廣和播出的時機,都借了影版如火如荼的宣傳大潮,熱了一把。
作為先出而后播的劇版《小時代》,它委屈到有足夠的底氣借勢圈錢,誰讓影版也在圈錢。不過能不能對得起開播第一天的“600萬點擊量”,還得看內容是否有誠意。否則,視頻網站還是繼續當你的國產垃圾劇回收站吧。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biao)簽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