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海燕再轉身:幾億的"梯子"還沒搭好,她又做了那好網

7月初,已有在線教育垂直類媒體爆出龔海燕又注冊了一個“那好網”,可以算是她跳進在線教育這個大水坑里的第三個產品——關心過“小龍女”的人都知道,12年底她從世紀佳緣“急流勇退”后,已經連續推出過兩款在線教育產品:在線英語口語1對1視頻網站“91外教”,以及K12領域在線教育大平臺“梯子網”,后者的知名度更多源于龔曾明確提出過要用“3年燒4.5個億”去推動。
那好網又是做什么的?
現在,3年期限才過三分之一,龔海燕又推出一款新產品。我們不妨先來看看這個“那好網”是做什么的。根據在線教育垂直媒體“芥末堆”介紹,那好網實際上在今年6月已經上線,而它的具體業務是:
一款中小學“直播互動”線上教育平臺,模式與視頻家教平臺InstaEDU相類似,覆蓋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容納學科包括奧數、數學、作文、英語、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政治以及一些素質教育的內容。分為公(gong)開課、大班(ban)、小(xiao)班(ban)、一對一等多種班(ban)型(xing),支持學生與老師的在線互動。
看起來是一個在線補課+在線家教平臺。特點有三:直播互動、個性化、幾乎覆蓋所有K12學科與年齡段。
不知是否是龔海燕本人就有太多話題性,那好網還沒正式推出就引發了業界不少議論:有聲音說那好網是龔海燕新注冊的一家公司,不僅如此,為了這個網站,龔海燕還“拆分了91外教(91外教網將于7月份拆分,不再依靠母公司,獨立運營核算),給梯子裁員”。但龔海燕方則表示,那好網只是他們公司的一個新產品,而非一家新公司——從他們給媒體的邀請函來看也確實如此,那好網發布會邀請函上寫道:“梯子網所在母公司‘一朵云’將舉辦新產品上線發布會。”順便一提,之前91外教也是這家名為“一朵云文化咨詢有限公司”的產品。
那好網:不算轉型,算協同
進入2年,在在線教育領域,龔海燕已經“轉”過兩次了。
第一次是從12年底推出的91外教轉型到梯子網。那次轉型的主要原因是市場太小。去年12月,當時曾得到這樣一組數字:
“91外教網 Web加移動端用戶,也才10來萬,付費用戶幾百人,每個月收入能做到200多萬。”
龔海燕承認,從剛開始做91外教不久,就想到了轉型,因為“91外教網其實就是比較的單薄,就是提供一個在線英語的網站。我做了之后很短的時間就冒出來很多家,做的也差不太多。所以后來我就覺得,這個競爭真的就是非常的激烈,有可能大家去打價格戰。”
這種思考帶來的結果是2013年下半年上線的K12領域在線教育大平臺梯子網。據稱,當時龔海燕投入絕大部分團隊力量給梯子網(據說140個人的團隊,有120人在主做梯子,僅20個人在維護91外教網)。
那好網應該算是第二次。龔海燕卻說,那好網不是轉型,而是梯子網的延伸,
在那好網上,師生之間同時在線,可以互相聽見和看見;這樣老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隨時動態地調整教學,他們也更加有成就感;有了老師面對面的督促,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就有了比較好的保障,同時學生每節課都可以給老師進行評價,也有效地督促老師及時改進教學,提升教學效能。那好網提供名校老師的教學視頻資源,主打師生同時在線的實時互動,通過電腦屏幕學生有問題可直接提問,雙方面對面進行交流。
看起來,那好網主要是為了通過直播和實時互動,彌補梯子網只有大而全,卻無法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的弱點。視頻直播這種形式的好壞先按下不表,那好網提倡“實時互動”的形式(在線家教)確實有些創新,用龔海燕自己的話說,以實時互動為基礎的在線教育增值服務“可以實現流量變現,而梯子之前的服務都是免費的。”
其實那好網的“直播、個性化、全品類”幾個特性,和龔相呼應,她說:“針對初中生、高中生他的時間可能更緊張,但是他也有一個需求,就是要答疑,有很多問題他的父母已經沒有能力解答這些問題,需要答疑和輔導,用互聯網其實是可以提高他的效率。”
梯子網沒能好好解決這些問題。他們的做法是學生將不懂的問題拍照上傳,老師解答,學生付費——這樣一方面能幫助更多教師從這個平臺上獲得利益,另一方面可以減輕平臺拉攏用戶需要付出的成本。但這種模式在梯子網上卻沒有收到好的成效。所以龔海燕似乎希望通過那好網的直播形式產生改觀。
從滿足小眾需求的視頻直播——試圖滿足大眾需求的平臺——試圖滿足大眾需求的視頻直播,那好網的出現是有一個清晰思考脈絡的,是一個不能算是轉型的“轉型”。
那好網推出的背后,是大平臺“梯子網”燒錢也難以建立的壁壘
梯子網號稱有1千萬道試題,但試題難以形成競爭壁壘,因為互聯網上幾乎不可能有獨占內容;
大量的教師還沒構成壁壘前,已經成為梯子網甩不掉的負擔(龔海燕說所有給梯子網供題、課件、試卷的名校一線老師和教研員不僅是由梯子人工挑選,而且梯子網每個月是要給這些人付工資的)。另一方面,雖然大量老師產生的大量內容,卻面臨既賣不上價(免費),也沒有足夠學生去消費的情況;
平臺規模也還沒有形成壁壘,在線教育屬于及其慢熱的產業,又跟“體制”這個神秘的詞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平臺規模增長需要幾方共同成長,但按照龔海燕的描述,梯子網這一平臺上,教師的數量是多于學生的。
龔海燕的再度出擊,那好網身上依舊帶著不少疑問
錢不是大問題,龔海燕曾說2014年梯子網要花1.5個億——這筆錢當然也可以用在那好網身上,就像當時從91外教向梯子轉型時一樣。但從龔海燕急(ji)著(zhu)推出那好網希望把家(jia)教流量變現(xian)來看,她也還是有盈(ying)利壓力的(de)。
可風光上線并被寄予厚望的那好網,依舊給人留下重重疑問。比如在線補課和在線家教是否真的有大量需求?比如在線家教的目標用戶和他們的購買力與平臺的盈利需求之間是否有矛盾?
關于在線教育產品直播課程的優缺點,網上已有一大堆分析,在此不多贅述。那好網提供的一整套包括微課預習、課后習題、錯題分析、復習引導、考前模擬的學生自主學習全流程閉環服務體系,卻似乎面臨著和梯子網(其實也是其他在線教育網站)同樣的問題:東西再好,如何讓學生愿意用?
對在線教育的分析很有參考意義:“從電子商務的品類發展更迭和趨勢來看,是典型地從線下解決的不好、但有需求的品類逐漸過渡。”補課和家教這一類線在下隨時可以找到的解決方案的需求,是否真的需要搬到線上并通過直播形式來解決,是那好網面臨的第一個問題。
另外,雖然在龔海燕的設想中,“那好網上設置的公開課、大班、小班、一對一等多種班型可以滿足用戶的不同需要”,但想要老師在講課中實時對學生的問題做出反饋,大規模在線課堂必定難以達到很好的效果。因此,那好網中最有價值的“個性化教學”,最后終究只會面向小部分用戶。不僅如此,如果對這種服務更有需求的是那些在線下難以找到家教的用戶(比如貧困地區學生),就又會出現另一個矛盾,即付費要求、直播所需的網絡條件與目標用戶實際經濟狀況之間的矛盾。
梯子網走過的路,恐怕那好網也難逃重走的命運。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biao)簽
精華文(wen)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