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传沈娜娜mv免费观看,自述被啪的最爽的一次,久久久久亚洲精品,香蒸焦蕉伊在线,国产网战无遮挡

菜鳥為何開始著急了?

2014-07-20 項目

展示量: 4223
菜鳥為何開始著急了?
一、菜鳥被商務部公開批評,一前一后兩種不同的回應

7月11日商務部電子商務司副巡視員聶林海在“2014中國國際電子商務大會”上,公開批評馬云的菜鳥網絡,“走歪了,到處建物流基地建倉儲”。聶林海認為“馬云(yun)(yun)準(zhun)備做(zuo)菜鳥平臺,因(yin)為根據他(ta)的(de)邏輯(ji),他(ta)不是(shi)(shi)做(zuo)虛(xu)擬平臺,從淘寶(bao)、天貓(mao)、支付(fu)寶(bao)還(huan)有云(yun)(yun)計(ji)算,如果他(ta)做(zuo)一個物流的(de)第四(si)方智慧平臺,我(wo)覺(jue)得對我(wo)們國家(jia)作出重大貢獻,但是(shi)(shi)發現(xian)他(ta)走(zou)歪了,到處建(jian)物流基地建(jian)倉儲,因(yin)為經不住(zhu)誘惑。”

低調沉默一年的菜鳥,隨之啟動官方微博@菜鳥網絡,兩次回應批評:

第一篇,狡猾而尖銳的回應,意在“我很牛逼”

內容如下:

1、菜鳥網絡的整體計劃是,在5-8年內打造遍布全國的開放式、社會化物流基礎設施,建立一張能日均支撐300億網絡零售額的智能骨干網絡,讓全中國城市的網絡包裹在24小時內送貨必達。
2、菜鳥過去一年,希望通過大數據及倉的建設,為商家和物流公司提供支持和支撐,到今天已經與14家主要快遞公司建立密切合作,共同開發出各種創新的物流服務。大數據方面,過去一年,菜鳥的物流數據共享平臺已經有對物流數據雷達,天氣預警、物流預測等產品投入使用,幫助商家和物流公司準確決策,提升貨物流轉效率。
3、地網倉儲中心的建設,從去年5月至今,我們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杭州、武漢、鄭州、重慶、成都等15個城市布點倉儲中心。
菜鳥回應商務部的語言中的壓軸內容是:你能不能看懂菜鳥不重要,關鍵是消費者、商家、物流公司能不能感受到菜鳥提供的服務和價值。菜鳥一直在路上!

內容發出后20分鐘刪除!

第二篇,尋找退路的回應,表示“菜鳥要解決的10年以后的物流問題,商務部你不要急”

也許是考慮到前面回應的內容過于尖銳。在第一篇@菜鳥網絡 微博的內容刪除后,轉發了一個名為@horsetigerbaba的長微博,標題內容為:“關于聶司長批評的兩點回復”。該微博賬號屬于阿里巴巴CMO王帥。內容如下:

1、盡管我們在云計算領域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但是坦誠的講,我們還是無法解決把物流基礎設施建立在云端的難題,我們也無法把全國的倉建在一個倉。在全國各個物流中心區域建設倉儲中心,搭建連通全國的高標準倉儲體系是支撐智能骨干網的“下半身”。這個下半身,事關命根子,實在缺不了。
2、我們希望在5-8年的時間內,建立一張能支撐日均300億(年度約10萬億)網絡零售額的智能骨干網絡。客觀的講,跟西方發達的物流體系相比,我們的倉儲,不是多了,而是少多了。我能告訴您我們也在國外拿地嗎?全球化來的比我想象的還要快。(這條信息,您是第一個知道的!)
3、菜鳥要解決的是今天就要動手做的----十年之后的事情。歷史一次次證明,人類對未來尤其是超過今天的未來,能夠達成共識的東西真是太少了,況且是對之前人類還沒做過的事情。我們不能著急,您也不要太急。
4、您的批評讓我們堅信,路走對了,就不怕走歪。祝您滿意!

二、深度解析:菜鳥為何開始著急了?

其實,菜鳥原來并不著急的!

今年4月,我在微博(@黃剛-物流與供應鏈)中發表過觀點:

菜鳥是否成功,其實馬云并不著急。曾有人問:馬云菜鳥搞了快一年了,為何沒見實質東西?落地的僅僅是圈了一堆地,至于后臺的天網基本上看不出。我回答:其實菜鳥壓根沒有成功標準,反正不虧,菜鳥對阿里上市的鋪墊,已經完成了馬云寄予的使命。不著急原因:

1)整合三通一達順豐,只能整,不可能合,只能這樣了;

2)物流園區圈地,政府談判,這是只賺不賠的事,政府和馬云兩頭受益;

3)物流骨干網的干線整合,馬云暫時沒必要下手,國內德邦這樣的企業不可能被整合,而安能、卡行、傳化這樣平臺還未全面成型,(時至5月,菜鳥開始嘗試投資干線,投資了卡行天下,成為卡行第二大股東);

4)系統與數據,其實是水到渠成的事。但有一個前提,業務前面沒有整合,一切系統都是浮云。

在6月份,菜鳥前任CEO沈國軍回應媒體:菜鳥十年不打算賺錢!

所以,過去馬云對于菜鳥是否能飛,其實并不著急。

從7月份發生的一系列事情來看,菜鳥開始著急了!

1、商務部的批評,菜鳥為何開微博先后兩次回應?

很明顯,阿里巴巴計劃9月啟動IPO,如果上市前有任何政府、社會對菜鳥的質疑的聲音,都會對上市帶來不樂觀的影響。(這個方面,要特別提一下,京東做得比阿里聰明多了,京東在上市之前,提前半年在物流方面做了很多積極的鋪墊,并通過各種媒體呈現給行業和華爾街投資者。)
在回應商務部批評的語言中,語言非常藝術(可以說狡猾也不為過),根本沒有陳述拿地與建虛擬平臺的前后關系,只是不斷強調在5-8年的時間內建立一張能支撐日均300億(年度約10萬億)網絡零售額的智能骨干網絡的社會價值。

2、“三通一達”為何要抱團啟動“蜂網”?

7月17日,快遞雜志消息,三通一達”抱團深耕產業鏈,2億蜂網投資平臺近日正式上線。蜂網的股權結構中“三通一達”四家快遞企業各占25%股份,董事長由圓通董事長喻渭蛟擔任,董事由申通董事長陳德軍、韻達董事長聶騰云、中通董事長賴梅松組成。蜂網對外宣布主要聚焦四個方面:

1)整合快遞上下游進行投資,包括智慧快遞、物聯網、云計算等;

2)面向社區、校園和公共場所投資智能快遞柜,占領末端;

3)跨境電商快遞資源整合;

4)為“三通一達”搭建集中采購的平臺,獲得巨大的議價能力。

不難看出,蜂網的啟動,其實是“三通一達”抱團博弈的重要起步。在馬云眼里,一直是瞧不起“通達系”的,就連2013年10月申通20周年慶,馬云也不到場,很不給陳德軍面子。菜鳥啟動時候“三通一達”、順豐各占1%的股份,1年后蜂網正式啟動,可以看出“通達系”醒了,要拯救自己、成功轉型,寄希望別人是不可能的,究竟誰玩誰大家心里明白。

一旦“三通一達”抱團整合,這對于菜鳥駕馭整個快遞是絕對不利的。菜鳥的包裹流量大部分是控制在“三通一達”手上。

3、菜鳥建的物流園區,究竟有多少品牌入駐?

這個問題,外行的朋友一般看不明白,只有電商物流圈內人士才明白。菜鳥的物流園區,究竟有多少品牌愿意入駐呢?

1)大型B2C電商會入駐嗎?2014年B2C電商洗牌后所剩無幾,大型的電商已經完成自有物流體系的建設,所以不管是否與阿里是否有競爭,大型電商是不會入駐的,目前他們大多入駐普洛斯、安博、嘉民等物流園。

2)O2O的品牌會入駐嗎?2014年全零售時代, O2O是主流趨勢,傳統線下品牌會在天貓、京東、1號店、微信、自有電商平臺、線下渠道等多渠道鋪貨,以菜鳥物流園區的運營管理能力,更本不可能幫助傳統品牌托管整體物流運營,因此自有物流體系的傳統品牌,基本不可能入駐菜鳥的物流園區。

3)大型淘品牌會入駐嗎?像茵曼、韓都衣舍、GXG等淘品牌,他們已經具備了自建物流的能力,因此成熟的、具備一定規模的淘品牌基本不會選擇菜鳥物流園區入駐。

4)小型的淘品牌和淘寶C店會入駐嗎?也不可能,這樣的品牌和C店,他們機會是前店后倉的運作模式,根本不需要鳥槍換大炮的折騰。

所以,能夠入駐菜鳥的,頂多是中型的,成長型的淘品牌。這與馬云寄希望的所有商家入駐菜鳥的初衷差別太大太大。

4、加入菜鳥的物流企業也不傻了

菜鳥一直強調自己是一家互聯網公司,馬云及其高管也一直強調菜鳥不會做物流,不會搶物流企業的飯碗。這話是真的,馬云也瞧不起物流里掙的那點幸苦錢。在今年6月,菜鳥與13家快遞公司簽約的過程中明確,將聯手這些合作伙伴進一步開放彼此數據,聯合打造國內首家物流大數據分享平臺。這一平臺未來可實現快遞市場分析、質量指數服務、客戶挖掘、數據預測等功能。

互聯網時代,誰也不傻,這些數據的價值遠遠比物流運營賺的前更有價值,這將延伸出來控制交易、控制金融。

2014年的今天,快遞、零擔企業也不傻了。業界有一個傳聞,德邦與菜鳥的合作,本來是寄希望獲得更多的零擔的流量,但自從加入菜鳥過后,兩件事情傻眼了:

1)電子面單的啟動,控制了商業信息;

2)支付寶在物流結算的推動,德邦的代收貨款業務直接沒了。

所以,不管快遞也好、零擔也罷,聰明的物流企業現在都會防備的心里。

同時,菜鳥網絡又確實在各處拿地。正好菜鳥網絡的策略又能帶來大量投資,與地方政府需求不謀而合,使得菜鳥網絡能夠以低廉的價格拿到土地。

5、菜鳥與京東、順豐之爭

1)社區最后一公里之爭:

京東整合1萬家便利店,并下沉二三線及農村市場;順豐的嘿客悄然啟動,計劃今年啟動3000家,未來將布局3萬家,陸續全面布局各大社區。這一切是菜鳥暫時不能夠布局和滲透的。即使現在和郵政合作開放網點合作,恐怕是長路漫漫。

2)農村物流市場之爭:

順豐,4月底順豐推動農村戰略,以采用代理模式滲透到鄉鎮。

京東,在IPO后下沉渠道占領農村家庭,新希望戰略合作+整合農業基地,物流陸續滲透到縣級城市。據小道消息,京東正在與某些快遞和落地配企業探討布局。

菜鳥也不敢示弱,7月10日阿里宣布全面啟動渠道下沉戰略,菜鳥網絡聯合日日順物流,全面激活全國2600個區縣的物流配送體系,實現全國93%的區縣家電送貨入戶。

農村電商市場潛力巨大,城鎮化、農民工回歸帶動農民網購的發展,在本人7月組織的“黃剛有約-川西行”中,親眼目睹藏區的網購人群帶動了藏區物流快遞的發展,不可忽視。同時農產品電商的發展,雙向的電商流量對于農村電商物流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中國14億人口,目前網購人群超過4億,還有10億的開發潛力在縣級及以下市場,扣除3億永遠不網購,至少有7億的人群需求,完全可以再造一個阿里巴巴+京東。

因此,菜鳥必須爭奪農村物流的大市場,但目前看來,依托三通一達、順豐不可能,郵政不可靠,唯一可能的是日日順。

總結:

從以上5個角度分析,菜鳥開始著急了。

這個著急,不是菜鳥圈不圈地的問題,是整個商業業態的發展,促使其著急。

這個著急,是三通一達、零擔等合作物流企業開始醒悟帶來的變革。

這個著急,是園區圈地后,根本沒有多少品牌入駐帶來的經營壓力的著急。

這個著急,是菜鳥內部人才缺乏,以及經營內耗帶來的著急。

這個著急,是有關部門、社會、行業輿論所帶來壓力的著急。

這個著急,是阿里9月IPO華爾街資本對其關注的著急。(京東IPO,物流是投資商關注的重點,因此阿里IPO也不例外)

我曾經在微博(@黃剛-物流與供應鏈)中說過:劉強東自建物流與馬云整合物流,3年差異定中國電商物流的格局。劉強東在2009-2010年大力投資物流,抓住國家物流振興規劃政策,全國圈建"亞洲一號",自建供應鏈系統,建立配送隊伍,成就中國電商最大自建物流隊伍。馬云2009年投資百世,2010年投資星辰,后推動大物流計劃,2013年啟動菜鳥…馬云比劉強東晚重視物流3年,格局就成這樣了。

中國的電商物流平臺,一定是加盟和直營共生的狀態。京東直營與阿里菜鳥的整合,以及順豐全網布局做物流業的百貨公司,都是共生狀態。希望菜鳥在當前壓力的狀態下能夠抓住核心該做的事情。就算老板(馬云)思路清晰,下面不給力,一切都是白搭。

本文作者:黃剛(微博@黃剛-物流與供應鏈)是中國供應鏈(lian)聯盟理事(shi)、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物流信息化專家。歡迎關注(zhu)物流業(ye)最大微信平臺(tai)《物流指聞(wen)》:wuliuzhiwen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創投分享會立場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Copyright©創(chuang)業聯合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商務與客服聯系微信